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蔡元培對中國教育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蔡元培對中國教育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1W 次

蔡元培對中國教育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蔡元培對中國教育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被毛澤東譽爲“學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在中國教育思想發展史上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是我國近、現代史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的大教育家。

近代最早的中國大學所承載的是救亡圖存的使命。晚清積弱,強國思潮亦多,各種新式學堂紛紛涌現。但功利的實用主義從來都不是持久之路,在教育領域,這一點尤其明顯。教育的本質是“立人”,知識是底蘊的來源,實用主義跟底蘊二字天然相悖,無法立人,亦無法強國。

當時,因爲“強國”二字的誘惑,國人很容易將目光投射於近鄰日本,晚清的“癸卯學制”就是效仿日本。甲午戰爭後,去日本留學更是成了潮流。但日本對西方的學習同樣出於實用主義,而且,由於中國學生大量涌入,日本原有教育資源無法承載,於是產生了大量“野雞學校”,學制大大縮短,教師良莠不齊,許多學生畢業時連日語都還沒學會。加之當時日本國內的激進傾向,許多中國青年沒學到什麼知識,卻學來了一身暴戾之氣。所謂“留學美國者多大師,留學日本者多憤青”,實非虛言,也深刻影響了中國政治生態。在教育領域,留日出身者同樣極少。

真正將西方現代大學制度與精神引入中國的是蔡元培,他執掌北京大學後,提出“大學爲純粹研究學問之機關,不可視爲養成資格之所,亦不可視爲販賣知識之所”,以追求高深學問爲取代了實用主義。不過蔡元培最初的參考對象並非他尚無瞭解的美國,而是在西方掀起教育革命的德國。

蔡元培對中國教育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在蔡元培看來,德國大學也曾走過彎路,起初以神學、法學和醫學爲主,因爲三者應用最廣,這同樣是一種實用主義。十八世紀後,德國學術界日漸興旺,尤以哲學發展最快,德國大學也從此逐漸擺脫實用主義。蔡元培對德國大學制度的最大借鑑在於“教授治校”,以“諸教授爲各種辦事機關的中心點”,“將學校各種重要組織之職位讓學有專長之教授擔任”。

如今說起大學校長,言必稱級別,不做校長了,搖身一變又成了官員。大學內部的行政化也十分嚴重,教授比不上處長,一個小小科長就能頤指氣使。但在民國時代,大學教育法有明確規定,大學校長不能由官員兼任。校內也不崇尚行政化,教授地位崇高[]。

如今還有許多人認爲管理學校需要專業人士,知識分子並非合適人選,因此更崇尚官員治校。這種思維實則大謬,大學乃自由之地,天生與政治格格不入。自有大學以來,無論中外,但凡建樹良多之時,必是教授主導,一旦大學政治化,必然培養不出人才。

德國大學制度雖然掀起了一場教育革命,但還算不上真正的“現代大學制度”。有美國學者曾這樣批評德國大學制度:“專以種種儀節制度限止之,使養成其服從心,信仰心,與夫惟帝命是聽之惡根性”,這種強調服從的特質顯然與大學應有的自由不符。在庚款留美生畢業回國後,中國經歷了又一次大學制度的改變,這一次,中國的選擇是更加自由開放的美國大學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1922年的“壬戌學制”和1924年《國立大學校條例》的頒行,這意味着中國現代大學制度在法令上的確立。

客觀來說,蔡元培治下的北大一度是中國大學的標杆,但他完全是靠個人魅力維繫北大運作。劉軍寧曾寫道:“在自由主義制度上了軌道的西方大學裏也許出不了像蔡元培那麼偉大的教育家,其原因是那裏的兼容幷包的平臺是建立在整個國家的自由主義制度上的,是靠自由主義的制度支撐的平臺。無論誰做校長,這種制度平臺的寬容性質也許會有搖擺,但不會有徹底的改變。可見,蔡元培先生的貢獻既是北京大學和現代中國自由主義的驕傲,但其中也隱含着一種悲哀,即他所提供的平臺仍然是人格的平臺,而非制度的平臺。”換言之,中國教育界對德國大學制度的學習,主要靠自由知識分子的個人推動。真正想讓中國高等教育有飛躍式的進步,還需真正的制度化,這個使命留給了蔣夢麟和胡適等一代留美知識分子。

蔡元培對中國教育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第2張

蔡元培在近代中國是一個難得的在多個領域都做出傑出貢獻的歷史人物,一方面蔡元培是革命元勳,革命黨領袖(蔡元培曾經被譽爲國民黨四大元老);另一方面蔡元培還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曾經任民國首任教育總長,後來又出任過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在長期的教育和管理實踐中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教育思想,而這些教育思想和實踐至今仍然在影響中國的教育。

其具體影響體現在:首先蔡元培是最早主張軍國民教育的教育家之一。在近代中國處於列強欺凌的大背景之下,以蔡元培爲代表的一批教育家提出了教育救國的觀念,而教育救國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提倡“軍國民教育”,“軍國民教育”的實質就是將體育教育以及軍事體育融合於普通教育之中,以期達到培養德智體完備之國民的目的。一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在倡導培養“德智體美勞”五位一體的全能性學生。

其次,蔡元培在主政北大期間提出要“兼容幷包、思想自由”,因而當時的北大我們既可以看到主張社會主義的李大釗、陳獨秀,也可以看到留着辮子的主張君主立憲的辜鴻銘,在我們積極創辦雙一流大學(現在的北大則在積極創建偉大的大學)的時候,我們更需要採取“兼容幷包、思想自由”的教育方針,蔡元培先生治理北大的經驗一直到今天,在海峽兩岸的大學中仍然被沿用着,可見其影響力之一斑。

除此之外,蔡元培還主張過“公民道德教育”、“實用主義教育“等等教育方針,在當時的中國教育尚未完全擺脫封建主義的影響。因此蔡元培的呼聲還是振聾發聵的。

因此,蔡元培對於中國近現代教育之樹立那是居功至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