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真實歷史中的蔡元培是怎樣的一個人?

真實歷史中的蔡元培是怎樣的一個人?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5W 次

真實歷史中的蔡元培是怎樣的一個人?

真實歷史中的蔡元培是怎樣的一個人?

蔡元培在如今,有着非常光輝的形象,素爲世人所敬重。但是,真實歷史中的他,像近代史大多數名人一樣,還是有着比較複雜的面目的。

後世給蔡元培的“人設”,是革命者、教育家、北大校長,是現代學術的守護神,這些定位大體都無問題。我以爲,有問題的是,他絕不僅僅只有這些面相。

這裏面,充滿了偶然,也不乏一些黑料。特意提及這點,毫無用心要否定他,而是意在提醒說,社會與人性,在任何時候都很複雜。我們吹捧一個人,恨不得將人的所有優點都加諸其上,顯得多少有點不對頭。

從其履跡看,蔡元培走上讀書之途、革命之路,乃至成爲北大校長等等,都有很多偶然因素。他本色是一讀書人,是時代的洪流衝擊着他一步步前行,一次次“轉型”。

他出身紹興,與周作人、秋瑾等同道世代文宦家庭背景不同的是,他出身比較卑微的商人之家。他的祖父是當鋪經理,其父只是錢莊老闆,兄弟三人數他自小就聰慧好學,其父始有意讓他走讀書人之路。他以此,5歲入私塾,12歲習八股,17歲中秀才,在給有錢人家做陪讀“勤工儉學”的同時,勤奮讀書,終於在21歲中舉,25歲中進士,並很快被點爲翰林。他改變命運的奮鬥歷程,是非常順利的,也一度是紹興鄉人口中的勵志典範——從知堂日記中,我們得知,小他17歲的周作人,自小就對他大名耳目能詳。

真實歷史中的蔡元培是怎樣的一個人?

他是俗稱的體制內中人,也是體制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如果不是國事的激變,他也不會走上反政府的自送死地之途。1895年,他還在翰林院鑽研古詩詞,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簽訂,他覺得這是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恥辱,“雖韓、魏於秦,宋於金,不如是之甚也”,極度失望,他以請假回鄉爲由,開始祕密聯繫同志,逐漸走上推翻滿清的志業。

雖然,直到民國政府成立,他其實還一直掛着清政府的職銜,領着他們的工資。他實是滿清政府內部的“帶路黨”。

而後,因爲革命黨內部的紛爭,他一度很厭倦,“帶薪留職”到德、法等國留學,是想安心回到讀書人本位,作一名學者的。

所以在民元前後,他既以革命家著稱,也以學者聞名,寫出了中國的第一部倫理學史,開始了最早的紅樓夢研究,等等。後來北洋政府邀請他擔任北大校長,他私心並非願意,但是出於和對手爭人才的考量,他又義不容辭上任。

所以,蔡元培的一生,是勤奮而精進,但在重大的選擇上,基本都是被時代催逼而成。看《蔡孑民先生言行錄》,他的本意,是想認真而安靜地作一名書齋內的讀書人的。就個人現實處境而言,他也完全有條件就此安享富貴。

他後開走入刀光血影的亂局,實是出於不得已,出自內心的不安,出自良知的驅使,出自救國理想的感召。這其實也是當時大多數革命黨人的共同歷程。他們這些人,蔡元培也好,魯迅也好,徐錫麟也好,秋瑾也好,章太炎也要,和太平天國那些人爲了不餓死而揭竿而起不同,本身都是出身很好,多“高學歷”,多有較好的社會地位之人,完全可以安穩做大老爺,但爲了家國民生,就此走上了亡命生涯。

大概也因此之故,辛亥革命黨人,至少在民國建立以前,大家一起推動革命的心態是比較單純的,也敢死敢鬥,可歌可泣,雖也紛爭不斷,但多是理念之爭,少有權力之鬥。

歷史上的蔡元培,留給我們的印象,總是一副忠厚長者、溫文讀書人的形象,其實這多少有點誤讀,或者至少是片面的。

在晚清的革命黨人之中,蔡元培其實是素以果敢、好鬥著稱的,鄒魯寫同盟會史時直接說他“心狠手辣”。嚴格說來,蔡元培在作北大校長之前,他的主要身份,其實是國民黨早期的特務頭子,“黑社會”暗殺團體領袖,殺伐果決,刀口舔血,根本不是儒雅的、溫吞的讀書人那麼簡單——他這種形象的反差,倒總讓我想起後來的周公[]。

起初,他並非沒有想過改良道路,但自從1903年6月的《蘇報》以後,他對於滿清政府是徹底絕望,自此走向了比多數革命黨人還要堅決的武力與暗殺之路。他親力親爲,成立以江浙人爲主體的暗殺組織光復會,並實際參與暗殺與暴動活動。

他一直以爲,中國革命只有兩種道路,一是暴動,一是暗殺。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在同盟會內部,作爲浙派首領,他的聲望和力量,其實是可以與孫中山爲首的粵系分庭抗禮的,但他並無權力慾,所以往往功成身退,居身幕後。

儘管如此,1925年,孫文病逝以後,在國民黨內,他的幕後影響力還是寥寥少數幾個人可比的。 比如說,後來蔣中正的上臺,就離不開他的扶持。以至於在民國期間,一直有一種較真的說法,說汪精衛民國政府的國父是孫中山,而蔣介石民國政府的國父實質是蔡元培。呵呵。

蔡元培一生,並非沒有污點。他此生最受人詬病的地方,在於所謂清黨,手上沾滿上了鮮血。這是他偶也有猙獰殘忍的另一個面目。

他是史上412清黨大殺的主要策劃與發起人,相當於行動的領導小組組長。他與彼時的著名文人吳稚暉一起,以國民黨元老身份起草了清黨決議,發出清黨通電,並親身主持江浙區的清黨工作,將該處的基層人員、國民黨中的我黨、及其國民黨左派,一掃而空,殺得人頭滾滾。“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口號,他疑似是真正的始作俑者。

在這起濫殺之中,無數無辜的、相關的兩黨精英死於非命。比如,他的老友陳獨秀的長子陳延年,就是在這次行動中被用盡酷刑,然後被亂刀殘忍地砍死的。在最激烈的時候,蔡元培甚至將自己的得意門生兼同僚的柳亞子,也列入了清理的名單。

這場殺人行動,在當時,是備受譴責的。周作人是很溫和之人,也在1927年4月12日接連發文,抨擊“清黨”中的殘暴行徑,以爲“南方之事全敗於清黨”,而蔡元培最難卻其責。

所以,從這個行動來看,蔡元培真是一個很矛盾之人。他在歷史上,以捨身保護學生著稱,但是同時,正如後來他自己也感嘆的,曾經的這份清黨令,幾乎殺完了他所有的好學生。

1940年春,矢志抗日、決不妥協的蔡元培,在避居的香港中道病故。

他病逝時,烽火連天,抗戰方酣,國共的分歧也此起彼伏,但雙方都對蔡的去世,極其惋惜,一致給予最高的評價,譽之爲“學界泰斗,人世楷模。”

那時,兵荒馬亂,他是靈柩無法回大陸安葬,只好就地暫且安息,下葬在香港島西南角山坡的“華人永遠墳場”。他在此處的墳墓,我前些年曾專程前往憑弔。傍晚,僻處高坡上,站在千隴萬畸的亂墳堆中,心情無比複雜。

自1980年代以後,社會各界一直呼籲讓蔡先生歸骨北大,甚至都計劃好了,如所需經費出現困難,有很多校友願意無償捐獻以助成美事。但北大校方,以燕園範圍爲文物之由,有倡則拒,是以蔡元培屍骨至今還寂寞孑遺在香港亂墳崗之上。

由此,我也常想,蔡元培是否歸骨北大,定然無損於蔡先生令名一絲一毫,倒是愈見今日北大精神之褊狹:一個連蔡氏骸骨都容不下的北大,還是一個由蔡先生開創出來的的兼容幷包的北大嗎?

不過,再想想,古人有所謂“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之語,他到底葬身何處,也許真的不是特別重要吧。不管他的屍骨落在哪裏,中國人都知道有個蔡元培。而他的精神遺產,也必是無盡之燈,足以代代相續,增益一切善法因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