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讀書名言 > 季羨林散文精選讀後感500字

季羨林散文精選讀後感5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8W 次

季羨林散文精選讀後感500字

季羨林散文精選讀後感500字

導讀:你受的苦,吃的虧,擔的責,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後都會變成光,照亮你的路。

下面是小編爲你推薦的季羨林散文精選讀後感。

季羨林散文精選讀後感500字

季羨林散文讀後感篇1

許久沒有在空間裏寫寫心情,有一個朋友問我,爲什麼好久沒有見我寫的日誌,只是因爲忙嗎?想必這只是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罷了。解釋的多了,有時候往往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

最近在讀季羨林老先生的散文,從談人生到再談人生,從人世間的世態炎涼到爲人處世的寬容,着實讓自己受益匪淺。回往過去的日子,留下很多的遺憾,但更多的是自己的稚嫩帶來的種種困惑。他說“人一生要處理的關係只有三種,第一種是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第二種是處理好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第三種是處理好自己的思想與感情的衝突。”我個人認爲,第一件事是最容易做到的,也是大家做的最可笑的,因爲我們總是以強盜式的姿態,來對待處理這兩者的關係;第二件事,是大家每天都在忙着處理的,也是大家最在乎的,我們就是這樣,喜歡活在別人的嘴邊,爲了那一句並不是發自真心的稱讚,我們爲之付出的是時間,那些本應該和親人、朋友呆在一起的時間。爲什麼我們總是這樣呢?寧願浪費大把的時間在陌生人或者僅僅是見面點個頭的傢伙的身上,卻不願意將部分時間用來和自己的家人、朋友、愛人呆在一起呢?我們這是怎麼啦?第三種,會因背景、閱歷、性格的不同而不同,思想與感情的衝突是與年齡成正比的。小時候幾乎很少會在這些事情上煩惱,長大後,在做每件事情之前,或多或少的會去權衡做這件事情的利弊,往往就是這轉瞬間的思考,讓我們經歷了更多的心靈上的折磨,情感上的無奈。

三件看似簡單的事情,一輩子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的懂得,而我的理解也是那麼的淺顯,我能做的就是“盡人事而聽天命”。

季羨林散文讀後感篇2

很早看過藝術人生參訪季羨林老人的專題,知道他是位名人,但真正讓我關注他,對他產生敬佩的是在去年暑假期間,我才真正的知道了他的許多故事,接觸了他的一些文章,也拜讀了他的《季羨林談人生》一書,在文字不多的一節一節的小內容中,語言通俗易懂,但都包含着人生的哲理。讓人讀後產生共鳴和欽佩之感。讀完之後讓思想得到洗理與昇華。譬如,在《傻瓜》一文中,他寫道:天下有沒有傻瓜?有的,但卻不是被別人稱做“傻瓜”的人,而是認爲別人是傻瓜的人,這樣的人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這說明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的道理。他認爲:不自作聰明,不把別人當傻瓜,從而自己也就不是傻瓜。哪一個時代、哪一個社會,只要能做到這一步,全社會就都是聰明人,沒有傻瓜,全社會也就會安定團結。

人生的真諦是什麼?這是哲學永恆的話題。季先生強調,對人生問題的思考不是那些坐在神聖殿堂裏的哲學家們的專利,“吾輩凡人”也要捫心自問:你爲什麼活着?人無法選擇生與死,但人不能總處在被動和糊塗之中,我們應有所作爲。他對人生意義與價值的一句評價:“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啓下,承前啓後的責任感”。“有所作爲”“承擔責任”這類詞如果從一個普通人口裏蹦出,實有平庸教化之嫌,但聯繫季老的學識與人品,又不由得暗自認同。季老的文字初讀平淡如水,索然寡味,並無多少新奇高深的教誨。掩卷深思,頓悟:大智大慧者,自然反璞歸真;世間之真理,又何需華麗的辭藻來修飾呢?

讀季羨林的文章,只需要一盞不必太過亮的檯燈,或者來一杯茉莉花茶。和着燈光的寧靜與茶的清新便可以深入文字的乾坤裏獨享樂趣。你會發現你的童年、青年、壯年、中年、老年全在這本書裏,書裏的故事不僅僅是季先生的,還是每一個人的。修身、哲學、寄情、曠達。也許你不愛讀書,你不愛看故事、你不會輕易理解他人的歷史足跡、你不願意相信那些用冠冕堂皇的書面語變現的文藝。但是你不可以懷疑季老真誠的態度。

季羨林散文讀後感篇3

讀了季羨林的散文之後,自己內心激動不已收穫頗多,無論在人生的感悟或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或是爲人處事的態度都有所提升。季老的散文是以十分簡潔、通俗的百姓語言娓娓道來的,通篇難以找到時下一些教科書是的人生哲學教材中充斥着的概念和說教。正如鍾敬文所說:“文學的最高境界是樸素,季羨林的作品達到了這個境界。他樸素,是應爲他真誠。”

在人與自然關係的問題上,季羨林贊成張載“民胞物與”的世界觀,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觀點。把自然界看作是人類的夥伴,對自然界的利用要使用和平的手段,而不是強制的手段。也就是說,是利用自然,不是征服自然。否則,人類會受到大自然的報復或懲罰。

在人與人的關係問題上,季羨林提出:“能爲國家、爲人民、爲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夠百分之六十爲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爲自己着想,他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爲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謂‘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絕無僅有。反之,爲自己着想而不爲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壞。”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二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

在個人心中思想與感情矛盾與平衡的關係上,季羨林的化解之法是,惟有消滅私心,“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在傳統文化方面,季老主張我們應該繼承和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並將其發揚光大,但卻又不要求我們因循守舊,老守着老祖宗的東西不放而停滯不前,他鼓勵創新,順着歷史的長河發展規律的同時將老祖宗的好東西保留下來,使之生生不息。

正是基於這種人生觀,季羨林對人生具體境遇的態度,無論是對人生的不完滿、世態炎涼,還是對愛情、老年等等的論述,都顯得豁達、寬容、樂觀和實用。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應該認識和實現自己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這個意義和價值基於平實的真理。季羨林的人生哲學也許不是無懈可擊的,但卻是平實而真摯、引人向善、切實可行。

季羨林散文讀後感篇4

讀了季羨林的散文之後,自己內心激動不已收穫頗多,無論在人生的感悟或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或是爲人處事的態度都有所提升。季老的散文是以十分簡潔、通俗的百姓語言娓娓道來的,散文集中收集了季羨林80年散文之一部分,從處女作開始一直到新作《憚巴老》,按年代順序排列。細細閱讀,可略見其創作的線索和思想、生活、情感世界的歷史變遷,顯示“世紀老人”的風範,表現其高尚的精神世界。季羨林散文的風格更是平實、誠摯,是不屈不隱的本色寫作,讀其文,可見其人。文章普普通通,沒有華麗的詞語,不輕易表露深愛和沉痛。

他晚年與貓爲伴,其中一隻心愛的貓叫咪咪,是一隻渾身雪白的波斯貓。有一天走失了,他心中的難受和思念可想而知,但落在筆下的只是淡淡的一句話“它從我的生活中消逝了,永遠的消逝了……至今回想起來,我內心還顫抖不止。”季羨林還在文章中寫道:“我爬格子爬出來的東西不見得都是精金碎玉,都是甘露吃了能讓人昇天成仙。但是其中沒有毒藥,決沒有假冒僞劣的東西,讀了以後至少能讓人獲得點享受,能讓人愛國、愛鄉、愛人類、愛自然、愛兒童,愛一切美好的東西。總之一句話,能讓人在精神境界中有所收益……”字字句句表現了對國家、對民族的責任和潛心探索社會和人類未知的精神。一卷書在手能親近領悟季羨林的人生感悟和處世風格,更敬佩他的“爬格子不知老已至,名利於我如浮雲”的精神世界。

季羨林散文讀後感篇5

假期牀頭多了本季羨林散文集,有事沒事睡前翻翻,感觸回味很多。

季羨林老先生對人生有着不同尋常的體會。他的文章時而讓人感到悲傷,時而又讓人不禁笑出聲來。那麼多的回憶和感想,把我帶入了他的人生。細嚼一下是那麼的樸實無華,卻讓人回味無窮也。

季羨林老先生從小家境貧寒,但是在學習上,在做學問時他很執着,每天四點到六點是他看書寫作時間,而我正在睡大覺。文中,他的家鄉是無比美麗的:捉知了,摸鴨蛋,清澈的湖水,一切那麼美好。季羨林老先生離鄉後,看到異鄉的月亮,卻覺得怎麼也比不上故鄉的小月亮,發出“月是故鄉明”的感慨。季羨林老先生深深地懷念在清華的日子,在老家的日子,在異國他鄉的日子,在他筆下,每段日子都是有趣的。季老有許多回憶,許多故事,每一個都寫出了季老真情實感,季老爲人淳樸重感情。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是那麼鮮活,想必他們的影像日日夜夜浮現在季羨林老先生眼前吧。

季羨林老先生熱愛生活、熱愛小動物,那篇《老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貓虎子陪伴了季老14個年頭,那隻貓暴烈咬人,但卻又溫柔敦厚,當“奶孃”,捉來小動物喂“咪咪”。其間妙趣橫生。這兒是趣,那兒是美。“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池塘裏,綠葉襯紅花,荷花亭亭而立,美不勝收。季荷現在是掛在我嘴邊最多的詞。

每一篇文章都流露了季羨林老先生的喜怒哀樂,包含了一個個人生的道理。看見每一篇文章透露出的懷念、幻想、哀愁與激動,我感觸頗多。每一篇文章都引人入勝,然後又想到自己,常常感到羞愧,又跟着季老在悲傷時也悲傷,開心時也開心。

悲慘的事情在季老筆下有絲絲甜意,美好的事情中卻又摻雜着點失望與懷念。吃的鹽比我們吃的米還要多的季羨林老先生對人生有着不同的感悟。一草一木對他來說都好像有生命一般。處處都是生活的道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