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勵志故事:只要你比別人更專注(通用12篇)

勵志故事:只要你比別人更專注(通用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8K 次

成功就是如此簡單,日復一日地堅持,日復一日地持之以恆。只要你比別人更專注,你就將無敵於天下。以下是由本站小編J.L爲您整理推薦的勵志故事:只要你比別人更專注,歡迎參考閱讀。

勵志故事:只要你比別人更專注(通用12篇)

勵志故事:只要你比別人更專注 篇1

因爲公司上市首發價創A股新高,李鋰和李坦夫婦2010年成爲內地“新首富”。李鋰說:“我會做的只有肝素鈉。過去25年我就只做了這一件事。”

上世紀80年代,李鋰、李坦同在成都科技大學求學,就讀於化學系。1987年,李鋰畢業後,來到成都市肉聯廠工作。

當時碩士畢業的徐楓巖教授來到成都肉聯廠下屬的成都生化製藥研究所工作,徐教授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交流,發現了李鋰身上特有的品質:“他不浮誇,不善言談,但思維敏捷。除認真踏實外,他還善於學習和鑽研。”

那時的工作、生活環境不能和現在相提並論,肉聯廠裏常年惡臭,但李鋰無暇顧及這些,只是在研究所裏低着頭忙自己的研究。常常把自己關在實驗室,一關就是一整天。

“其實當初他學的是化學專業,對生物技術可以說是陌生得一竅不通,沒想到多年後的今天,他卻在從事着與生物息息相關的產業,他厲害就厲害在他肯鑽研和堅持。”徐教授很是感慨李鋰樂於鑽研、貴在堅持的精神。

在上世紀80年代,他們掌握的製取肝素鈉的技術與現在國際標準就已經相差無幾了。只可惜外商壓價、國內管理不善,加之制肝素鈉的原料藥會造成環境污染等原因,並且能始終堅持的人也所剩無幾,最終致使整個原料藥市場漸漸萎縮了。

但李鋰認識到肝素鈉是用於心腦血管疾病治療的最有效藥物,市場空間非常大。隨着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社會壓力加大,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也在增多。李鋰堅持了下來。現在看來,李鋰的努力和堅持沒有白費。

1992年10月,李鋰離開成都肉聯廠,在重慶通達正式開始了他的創業路。1998年,懷揣着第一桶金,李鋰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去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前線——深圳,成立深圳海普瑞實業公司,仍然經營肝素鈉原料藥的生產。

公司創立12年來,海普瑞只做了一件事:把農戶從豬小腸中提取出的肝素粗品,提純加工成肝素鈉原料藥出口。每天大多數時間,李鋰不是在實驗室裏搗鼓,就是在車間裏轉悠,十年如一日。他除了吃飯和睡覺,絕大多數時間都在工作。

FDA的認證難度較大,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海普瑞2003年便開始了FDA的認證申請,直到2005年海普瑞終於通過了美國的FDA認證,2008年通過歐盟CEP認證,從此敲開了全球下游製藥企業市場的大門,一舉成爲全球最大的肝素鈉原料藥生產商。這正印證了他“十年苦心孤詣,今日厚積薄發”。

李鋰的執著得到了回報,在細分市場,海普瑞早已是無冕之王:公司產品99%以上出口,客戶遍佈全球,包括世界知名的跨國醫藥企業。

2009年的跨越式增長,加上創業板目前的高估值,使得海普瑞創造了新的市值神話。海普瑞董事會祕書步海華這樣讚譽自己的老闆李鋰:“他很專注,非常專注,非常專注。他決心把中國的肝素產品做出全球價值。”

面對新的角色,李鋰董事長感謝廣大投資者對海普瑞的信任與支持,同時表示海普瑞在這個行業里居於領導地位,希望將來這樣的優勢能夠得到鞏固。“未來,我們將繼續專注於專業。”

王石專注,讓萬科成爲了房地產的“巨頭”。

巴菲特專注,成爲了世界首富。

李鋰專注,成爲了中國首富。

勵志故事:只要你比別人更專注 篇2

半個多世紀以來,沃倫·巴菲特一直都恰到好處地把握了時機。對於這位傳奇投資家,他的長期投資取得了驚人的回報,甚至有些學者都不敢相信,認爲這只是僥倖成功。

巴菲特自己把他的成功歸結爲“專注”。施羅德寫道:“他除了關注商業活動外,幾乎對其他一切如藝術、文學、科學、旅行、建築等全都充耳不聞——因此他能夠專心致志追尋自己的激情。”施羅德說,在小時候,沃倫就隨身攜帶着自己最珍貴的財產,自動換幣器。而十歲時,父親提出帶他旅行,他要求去紐約證券交易所。不久之後,巴菲特讀到了一本名爲《賺1000美元的1000招》的書,他對朋友說要在三十五歲前成爲百萬富翁。“在1941年的世界大蕭條中,一個孩子敢說出這樣的話,可真是膽大包天,聽上去有點傻得透頂了,”施羅德寫道。“但是……,他很肯定自己能夠實現這一夢想。”

1991年美國獨立日那個週末,巴菲特和蓋茨見面了。這次會面是在凱瑟琳·格雷厄姆和她擁有的《華盛頓郵報》的主編梅格·格林菲爾德的倡議下進行的。

對於蓋茨,巴菲特還是非常欣賞的,儘管巴菲特比他年長二十五歲,他知道蓋茨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但更重要的是,一直以來,兩人就是《福布斯》財富榜上爭相被人們比較的對象。不過,以巴菲特對於IT人士並不感冒的性格,他自己是肯定不會加入凱瑟琳的週末之旅的,但是在格林菲爾德地勸說下,巴菲特動搖了。格林菲爾德告訴他:“你肯定會喜歡上蓋茨的父母的,而且還有很多有意思的人也會去。”最終,巴菲特還是同意了。

想到要見到巴菲特他們,蓋茨的心裏何嘗不是一樣呢?“我和母親談了談,而結論就是母親質問我,問我爲什麼不來參加家裏的聚餐?我告訴她我太忙了,我走不開,可她卻搬出了凱瑟琳·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兩個人,說他們都參加了!”但是,“我又告訴我的母親說,我對那個只會拿錢選股票投資的人一點都不瞭解,我沒有什麼可以和他交流的,我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不過在母親的堅持下,我還是答應了。”

對於兩位巨人的第一次見面,很多人都在仔細觀察。至少在一點上,巴菲特和蓋茨是相似的,如果遇到不熱衷的話題,他們會盡量選擇結束。人們對於蓋茨不善隱藏自己的耐心早有耳聞,而巴菲特,雖然在遇到感覺無聊的話題時他不會提前走開轉而找本書看,但是他依然有自己的方法,他會在第一時間把自己從不感興趣的話題中解脫出來。

在與蓋茨的交流中,巴菲特還是和平常一樣,沒有過渡語言直奔正題,他問蓋茨有關IBM公司未來走勢的問題,他還向蓋茨詢問是否IBM已經成了微軟公司不可小視的競爭對手,以及信息產業公司更迭如此之快的原因爲何?蓋茨一一做出了回答。他告訴巴菲特去買兩隻科技類股票:英特爾公司和微軟。輪到蓋茨提問了,他向對方提出了有關報業經濟的問題,巴菲特直言不諱地表示報業經濟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毀滅的深淵,這和其他媒體的蓬勃發展有着直接的關係。只是幾分鐘的時間,兩個人就完全進入了深入交流的狀態。

我們一直在聊天,沒完沒了,根本沒有注意到其他人。我問了他很多關於IT產業的問題,但我從來沒有想過要理解屬於他的那個行業。蓋茨是一個很不錯的老師,我們誰都沒有結束這次交談的念頭。

巴菲特和蓋茨邊走邊談,從花園來到了海灘,人們也競相尾隨。“我們根本沒有注意到這邊這些人的存在,沒有發覺周圍還有很多舉足輕重的人,最後還是蓋茨的父親看不過去了,他非常紳士地對我們說,他希望我們能融入大家的這場派對,不要總是兩個人說話。”

之後比爾開始試圖說服我購買一臺電腦,但我告訴他我不知電腦能爲我做些什麼,我不介意我投資項目的具體變化曲線,我不想每5分鐘就看一下結果,我告訴他我對這一切把握得很清楚。但比爾還是不死心,他說要派微軟最漂亮的銷售小姐向我推銷微軟的產品,讓她教會我如何使用電腦。他說話的方式很有趣,我告訴他:“你開出了一個讓人無法拒絕的條件,但我還是會拒絕。”

一直到太陽落山,雞尾酒會開始,兩人的談話還沒有結束。蓋茨之前過來時乘坐的飛機將在傍晚離開,只是飛機走了,蓋茨沒有走,他依然在享受與巴菲特聊天的樂趣。

晚飯的時候,蓋茨的父親問了大家一個問題,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我的答案是“專注”,而比爾的答案和我的一樣!

當巴菲特說出“專注”這個詞的時候,不知道在座的人羣中有多少能夠體會他這個詞的含義,但一直以來,專注就是巴菲特前行的重要指南。專注是什麼?是對於完美的追求,而且這種秉性是特有的,不是誰說模仿就能模仿得了的。

專注不但是做事情成功的關鍵,也是健康心靈的一個特質。專注就是注意力全力集中到某事物上面,與你所關注的事物融爲一體,不被其它外物所吸引,不會縈繞於焦慮之中。

不能專注的人,也就不能放鬆。專注與放鬆,實際上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而已,專注也是幸福人生的一個關鍵特質。

一個人對一件事只有專注投入,纔會帶來樂趣。對於一件事情,無論你過去對它有什麼成見,覺得它多麼枯燥,一旦你專注投入進去,它立刻就變得活生生起來!而一個人最美麗的狀態,就是進入那個活生生的狀態。

專注是對於專業精益求精的追求,正是由於專注,才成就了托馬斯·愛迪生這個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正是由於專注,才誕生了沃爾特·迪斯尼這位享譽世界的動畫片之父;正是由於專注,才讓大家認識了美國靈魂樂教父詹姆斯·布朗。同樣,專注還是完成偉大事業的決心,否則,人們都不會看到首位女性國會議員珍妮特·蘭金力排衆議反對美國參加兩次世界大戰,而這兩場戰爭帶給世界的除了災難就是痛苦。

就拿我自己來打個比方,我是已經堅持了,可是還是不夠專注。因爲我工作比較雜亂,佔去了很多的寶貴時間。雖然我也已經算是努力了,在集中思想,專注地做事方面還是很差的。今後我也還要繼續努力做到專注,千萬不能虎頭蛇尾。這可是做事業的大忌。

勵志故事:只要你比別人更專注 篇3

每個人都有一筆巨大的財富:一個會思考的大腦。美國學者瑪格麗特·米德認爲,大腦資源的95%沒有開發。前蘇聯學者伊凡·葉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潛力之大令人震驚,我們迫使大腦開足一半馬力,我們能毫不費力學會40種語言,把蘇聯百科全書從頭到尾背下,完成幾十個大學的課程。”這是多麼令人嚮往的境界啊!

從理論上說,每個人都能成爲偉人式的人物。但在現實生活中,小到一個班集體,大到一個國家機構,我們會發現人盡其力的事實並不存在,是大家不想建功立業嗎?不,所有的人都渴望成功,渴望成爲被人需要的人。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很多人做不到專注和持久,過早地放棄了。

一個學生坐在教室裏,聽老師講數學課。窗外有人走過他看見了,隔壁有人唱歌他聽見了,於是抓耳撓腮,心猿意馬。下課了,說沒聽懂。這樣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學習方式,要能學到知識就怪了。可同樣是這個學生,一讀《紅樓夢》,便沉湎其中,茶飯不思。旁邊的人在他耳邊喊他三聲,他硬是充耳不聞。其精力之集中,令人刮目。當與人談起《紅樓夢》時口若懸河,連細節也能繪聲繪色一一道來。同一個人,讀《紅樓夢》與聽數學課的效率迥然不同,其原因不是很明顯嗎?

讀書學習是一項艱苦而漫長的活動,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學習,高度專注地完成任務,纔有可能獲得成功。比如說別人能每天堅持學習五個小時,而你能每天堅持學習八個小時;別人一件事做一個月就煩了,而你做一年也不會厭倦。別人不能專心去做的事情你能專心認真地去做,你成功的機會就會比人家大得多。

高考有一個看圖作文,圖中一個人挖井找水,在地上挖了很多坑,深淺不一,有的地方都快要挖到水了,但因爲他淺嘗輒止,沒有在任何一個地方持久地挖下去,結果是他一點水也沒有找到。其實,任何偉大的事情都是由很瑣碎的、點點滴滴的事情組成的。要把事做成,需要的是持之以恆地把一個事情做得非常深入。

什麼是持之以恆?簡單地說就是重複。有一本書叫《異類》,它提出“一萬個小時定律”,很多成功人士,無論是比爾·蓋茨,還是打高爾夫的泰格·伍茲,要想成爲高手中的高手,在某個領域成爲傑出的專家,一萬小時是最基本的投入。如果以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週工作五天,那麼成爲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

勤能補拙是良訓,勤裏面就有對重複的態度和重複的方法。很多人只看到名人明星成功的一面,卻沒有看到人家爲成功做出的積累。有個七個饅頭的比喻很恰當,你吃了第七個饅頭以後終於吃飽了。別人就開始研究,你吃的第七個饅頭是用什麼麪粉做的?爲什麼吃了這個饅頭就飽了呢?他們沒有看到你前面還吃了六個饅頭,這六個饅頭正是前面提到的一萬個小時的積累。再比如一個巨大的飛輪,特別重。我們每個人去推,一下兩下,這個飛輪紋絲不動。但大家堅持,咬着牙不放棄。突然有一天,這個能量積攢到一定數量,飛輪就慢慢動起來了。一旦這個飛輪動起來,自己就有了動能,後來大家再推,它就會越轉越快。我們不要覺得自己每天做的事很枯燥,很瑣碎,每天是重複一遍又一遍。不要怕重複,重複是專注的別名,累積到一定的程度,重複的事情就會發生質變。

清華大學的一個學生,他的GRE考了滿分。有人問他爲什麼GRE能考滿分,他說:“原因其實很簡單,我認爲自己並不是一個很聰明的人,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我都會比別人多花一點兒時間。我從小學到中學學習的時間就比同學都要長,一篇課文別人看一遍,我通常要看三遍,這樣我就比別人熟練一些,最後我就考進了清華大學。到了清華以後,我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很多人蔘加期末考試都是提前一個星期才複習,然後匆忙上考場,結果分數不理想。而我總覺得對期末考試把握不大,所以我一般是提前一個月複習,最後我考得很好。我當時考GRE的時候是先學習了四個月,結果和周圍同學一樣只能考到210多分,沒有競爭優勢。然後我就想如果我再學習四個月,分數一定會更高,於是就又學習了四個月,最後走進GRE考場,比較輕鬆就拿到了滿分的好成績。我背GRE的詞彙書一共背了50遍,做GRE題目做了十幾遍。”

在別人還沒有開始時,你已經着手在做了;在別人都已停止前進時,你仍然堅持着;在別人都已失望放棄時,你仍然進行着,這是需要相當大的勇氣的。使你得到比別人較高的位置、較多的成功,使你超乎尋常的,正是這種專注和持久的能力。

訂下一個固定的目標,然後集中全部的精力去實現目標。不管情形如何,總堅持着你的意志,總能忍耐着重複着,則你已經具備了成功的要素,成爲一個非凡的人於你而言只是早晚的事。

勵志故事:只要你比別人更專注 篇4

不久前到日本京都訪問,朋友邀請我到當地的一家著名餐廳吃飯。攀談之中,它的獨特之處讓我很有感觸。這家餐廳創立於江戶時期,距今已有260年曆史。餐廳從來沒有做過廣告,在如今信息如此發達的時代也沒有訂餐電話。無論什麼樣的顧客,都要接受近乎一成不變的傳統服務模式。請我吃飯的朋友的爺爺,是餐廳現任老闆的爺爺的客戶,歷史就這樣傳承,吸引力卻經久不衰。

席間我問餐廳老闆:“你念過大學嗎?”他回答說:“在京都大學學法律,以前做過律師。”我詫異地續問道:“爲什麼要放棄律師職業回到餐廳呢?”“我爸爸身體不好要我接班,我就回來了。”餐廳老闆繼續講道,“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是演員,小女兒還沒結婚,但有一個沒過門的女婿。”隨後,他從廚房裏叫來一個小夥子介紹說,“這就是我沒過門的女婿,他就是餐廳的第十代接班人了。”

我又繼續問道:“這麼好的餐廳,爲什麼不多開幾家,像麥當勞、肯德基那樣,不斷放大?”餐廳老闆回答說:“我的夢想很簡單,就是要做到全日本最好的日本料理。”聽到這番回答,我自覺很感人——做到全日本最好的!這和我們衆多民族企業做大做強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不是一個管理流程或市場營銷策略的差異,而是夢想的不同。夢想不一樣,做事情的態度、方法、過程與結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樣。

像這家餐廳一樣,在日本,有許多家族企業世代傳承着同一個夢想,歷經百年,在很小的行業或市場內做得非常精細,也非常精彩。而這種“夢想價值”,實際上已經超越了商業和公司管理的範疇,而上升爲一種哲學思想、一種態度。這些東西,已經成爲一種社會沉澱,更是一種對人的心智的歷練。

在中國歷史上,也有許多“老字號”,據商務部資料,目前現有的1600家“中華老字號”企業,其中了90%處於自生自滅狀態,經營十分困難,只有10%蓬勃發展。“中華老字號”衰落的原因很複雜,大多數觀點認爲是經營不善、商業競爭意識不強。不過,對比日本的一些家族企業可以看出,因爲看重現代商業競爭而不專注於本來的“老價值”,或許是許多“中華老字號”被市場拋棄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華老字號”的沒落令人惋惜。但更令人遺憾的是,它們所蘊藏的、經過幾百年傳承的“夢想價值”同樣被丟棄了,這就好比人丟了“魂”一樣。許多“中華老字號”企業幾經所有權與經營權的變革,導致其百年來傳承的“夢想價值”淡薄了,領導者缺乏了夢想,自然也就缺乏了專注的態度,“老字號”也就失去了老而彌堅的味道。

自古以來,缺乏夢想很難成就一番大事業,自然也就很難出現一個偉大的商業機構。與日本企業家交流,我最大的感受是,做醬油的就想着醬油,做衣服的就想着衣服,日本商業社會所傳承的專注態度始終未變,成爲實現一代代企業家商業夢想的堅定不移的價值觀。這樣,一代一代做下去,一點一滴累積,日本人得以在許多行業內成爲全球一流,達到無人可及的水平,日本也因此誕生了一批偉大的企業。

與其迷茫不如專注於一技之長 專注的人生,纔是真正的成熟 專注,讓你走得更遠!

勵志故事:只要你比別人更專注 篇5

我有一位朋友,你第一眼看見他,就會覺得他很着急。

這種着急不是表面上的匆匆忙忙,而是對成功的渴望。

我們相識在一場會議上,他坐在我對面,會議開始,他就給大家挨個兒發了一輪自己的名片。我以爲這樣就完了,誰知會議還沒結束,他又開始新一輪的加微信。一場講座,他什麼也沒聽,就光顧着去認識別人,然後留個聯繫方式了。

他喜不自勝地問我:“所有自媒體大咖都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你知道那是什麼感覺嗎?” 我搖搖頭。他說:“很爽,很有底氣,彷彿有很多東西觸手可及。”

原來,他維持自信要靠別人。

大約過了小半年,我們再次在一次沙龍中碰面。這次,他倒安靜了很多,既不猛要微信,也不硬跟人家聊天。手上還拿個小本子,隨時記點東西。

我甚是好奇,問他:“你怎麼不要大夥的微信了?” 他無奈地聳聳肩說:“這一年多,都是在加微信,急着認識大咖,急着進圈子,急着進高端羣,急着給別人評論點贊、維持關係,很累,也沒什麼用。”

原來,他上個月失業了,跟大咖們招呼了一遍,希望他們給推薦個工作,卻沒一個人理他。寫的文章,領導說不好,他發給大咖,讓大咖給他提點意見,結果人家果斷地回了三個字:沒時間。

說着,他打開自己的微信,不斷往下拉,讓我看他那幾百個微信羣,和那幾十個大咖好友。他說他每天花在這裏的時間,比他上班時間還多,但是需要幫忙的時候,一個人都找不到。

他終於幡然悔悟:雖然認識很多人,看起來情商很高,可是自己沒本事,再高的情商智商都是胡扯。自己不行,認識誰都沒用。

我突然想起一句話:“等價的交換,纔能有等價的友誼,如果我們不在一個水平線上,未來我們也完全沒有交換的可能性,我就沒必要幫你。”

交朋友也是有功利性的,與其把時間花在認識更多人上面,不如花時間提高自己的個人價值。我們總是對情商存在很多誤解,以爲善於交際,善於維繫關係,會說話,能讓別人喜歡,就是高情商。但其實,真正的高情商,不是向外的,而是向內的,它首先是要提升自己。

你要克服的是你的虛榮心,是你的炫耀欲。你要對付的是你時刻想要出風頭的小聰明。克服不了這些心態,你就永遠只是一個半吊子,挺住,方能成就自己。

真正高情商的人,都在默默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提升自身價值,塑造個人品牌。

勵志故事:只要你比別人更專注 篇6

一件事無論你覺得多枯燥,一旦投入,立刻會變得生動起來,愉悅也就隨之而來。

心無旁騖能加快你前行的速度,只要你敢專注,再遙遠的目標都能實現。

網上一位家庭主婦,每天花上8小時刺繡,堅持了5年。她專注於出品美食刺繡,現在的作品幾乎可以以假亂真,一針一線都十分精美。

她也爲此收穫了大家的喜愛,甚至還被某世界品牌挑中,以藝術家的身份受邀參加展覽。

這個時代讓專注能力越來越稀缺,所以掌握它的人就越容易脫穎而出。

之前被大家盛讚的名牌大學保安也是如此。

他中專畢業,爲了成爲一名大學老師,便一路過關斬將,考大專,攻本科,考研,花了將近10年時間。

如今成爲了一名大學法學副教授,同時還出版了2本法學教材,深受學生的喜愛。

我還記得他在採訪中說的那句話:專注很重要,因爲它我才能不斷堅持。

什麼是最難的事情?大概是沉下心做一件事,並且一做就是一輩子。

保持專注,這個世界纔會爲你讓路。

別人輸在想要太多,而你贏在專注一件事 你一定要努力,但千萬彆着急,專注點慢慢來 世界誘惑太多,我們要學會專注。

勵志故事:只要你比別人更專注 篇7

小敏在年初給自己買了10本書,定的目標是讀完這些書,並輸出10篇讀書心得。

可到現在,大半年過去了,第一本才翻了一小半,其它九本連包裝都沒扯開。

半年看一本書的速度,也確實是很讓人鬱悶了。

小敏說,她每次捧起書,看一會兒,手機聲音一響,就不由自主地打開了。

有時候也就是看個時間,就忍不住要打開手機刷個朋友圈,看到朋友圈裏閨蜜發的漂亮照片,就還想去網購一件一模一樣的衣服……

打開電腦,一邊網購,一邊點着右下角的八卦彈窗……

或者是想起還有電費沒繳,陽臺上的花沒澆,書就被放在一邊了。

所以,她從來沒有哪一次認真閱讀超過十分鐘。

看似一些不花時間,動動手指的小事,其實是消耗專注力的“黑洞”。

在閱讀時,我們需要高度專注,才能進入深度思考的狀態,久而久之,注意力集中了,看書的效率才能上來。

如果我們總是惦記着雜事,結果一定是時間花了不少,卻收穫甚微。

有段時間,我也很 “貪心”,每天總想着完成儘可能多的事情。

寫完1個小時的稿件,又想着讀會書,讀了半小時,又想着英語單詞還沒背,一天下來的我,不但被“多任務狀態”弄得身心疲憊不說,且毫無充實感,感覺什麼都做了,但什麼也沒完成。

想做很多,但每件事情都是蜻蜓點水,缺乏專注完成小事的能力,是我們很多人的通病。

一旦你習慣了把時間切成碎片,就很難對一件事情專注了。

所以,即使有時候你在做事的時候放在一邊的手機沒響,你也會忍不住要開鎖。

勵志故事:只要你比別人更專注 篇8

20世紀末,美國哈佛大學隨機對1萬人做了一個問卷調查,題目是:一生中你最渴望的是什麼?100%的人首選事業能有所建樹。誰不想成功呢?但關鍵是,在夢寐以求事業成功的時候,要以怎樣的態度去奮鬥。

世界高爾夫球賽冠軍紀錄保持者尼古拉斯說:“我從不認爲天分是如何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激發對自身工作的激情。在我們這一行中,比我有天分的大有人在,但他們缺乏對工作的激情,因此無法出人頭地。”

記者問壘球名將阿諾:“球場上的超級巨星與一般玩球者有什麼不同?”他思索之後回答:“只有一點點不同,那就是專心程度不一樣。對於賽場上的對手,我僅僅接觸一次,就能對他們瞭如指掌。什麼時候,他們會怎樣投球,我都可以告訴你,因爲我在不斷地研究他們。”

世界知名探險家、發明家何世特,談到成功之道時說:“任何在腦中已經決定的事,我都會堅持幹下去。”

可口可樂公司總裁古祖特在一次演講中總結:“不能期盼別人爲你鋪路築橋,而是要自己去走,去嘗試。而後,探索創造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獨特之路。”

運動界和電視界的寵兒泰納,他的辦公室裏掛滿獎牌。當別人表示羨慕和敬仰時,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我輸過的球賽,比贏過的要多得多。”

作家二月河與讀者交流時,略帶詼諧地說:“我沒什麼才氣,但運氣還算馬馬虎虎,我寫小說基本上是個力氣活。不信,大家也試試,一天寫上十幾個小時,一寫就是20年,不管怎麼着,你們也能弄點有成就的東西出來。”

勵志故事:只要你比別人更專注 篇9

“只有一種讀書的方式是可取的,”西德尼·史密斯說,“那就是讀到覺得吃飯的時間都提前了兩個小時,完全到廢寢忘食的地步。比如,拿一本李維的歷史書坐下來,就好像親眼看到隨軍小販揀起羅馬騎士們的戒指,把它們放在自己的鐵盒子裏,親耳聽到嘎嘎叫喚的鴨子拯救了首都。你讀書時,彷彿自己真的身臨其境。這時候如果有人敲門,你要經過幾秒鐘的時間才能醒悟過來——自己原來是坐在書房裏,而不是在倫巴底的平原上饒有興致地觀察漢尼拔飽經風霜的面容,或是看他的獨眼放射出熠熠的光芒。”

“任何一種有效並經得起考驗的學習方法,都取決於學習時心志的專一.”查爾斯·狄更斯說,“我準確無疑地告訴你,我自己構造的小說或進行的想像,都得益於我所養成的工作習慣——那就是進行全神貫注地思考,哪怕是對非常普通甚至最不起眼的事情也是如此,而且一天都不間斷,寫成稿子後再不厭其煩地改了又改,反覆斟酌推敲。”又有一次,人們問狄更斯他是怎樣取得成功的,他說:“對於那些應該全力以赴的事情,我從來沒有掉以輕心。”

約瑟夫·格魯尼給他兒子的信中寫道:“無論做什麼,不管是工作、學習,還是遊戲,對每件事情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年輕人一定要記住:做事情不要三心二意,更不要見異思遷。

“我朝着自己確定的目標前進時,就彷彿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其他任何好東西一樣,義無反顧,執着向前。”英國作家查爾斯·金斯利說,“實際上,這也是所有勤奮工作者的祕密。當然,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沒有把這種精神帶到娛樂活動中去。”

生活中有許多人同時涉足了太多的領域,由此難免會分散精力,這就阻礙了他們的進步,使他們最終無法實現少年時代的夢想。他們沒有采取一種更明智的做法,集中心志於某一個領域,咬定青山不放鬆,最終成爲該領域所向無敵的行家裏手;相反,他們選擇了成爲三腳貓似的人物,他們四處出擊,在很多領域發展,什麼東西都有所涉獵,卻又都是浮光掠影、淺嘗輒止,最終只懂得一點皮毛。

英國政治活動家、小說家愛德華·利頓說:“有許多人看到我整日如此忙碌,事無鉅細無不顧及,竟然還能有時間來從事學問研究,他們都免不了奇怪地問我:‘你究竟有什麼分身之術,可以做完這麼多工作呢?你怎麼會有那麼多時間來完成這麼多的著述呢?’或許我的回答會令你大吃一驚,答案就是——‘因爲我從來不同時做好幾件事情,所以我能做到這一點。’一個人如果能從容自若地安排好工作,那他肯定不會讓自己過於勞累。換句話說,如果他在今天疲於奔命的話,那麼隨之而來的必定是疲勞和睏乏,這樣的話,他明天就不得不減慢工作節奏,其結果就是得不償失。我認爲,我真正專心致志的學習是從離開大學校園跨入社會之後開始的。到現在爲止,我覺得在各種知識的積累和生活閱歷方面,跟同時代的絕大多數人相比,自己毫不遜色。在政界和各種各樣的社會事務中,我收穫頗豐;也遊歷了大量地方,所見甚廣;除此之外,我在各地出版了大約六十卷著作,其中涉及的許多課題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你認爲通常一天中我會有多少時間用來研究、閱讀和寫作呢?我可以告訴你,不到三個小時;在國會開會期間,可能連三個小時都沒有。然而,在這三個小時之內,我卻是全神貫注地投入我的工作的,心無旁騖,用心極專。”

柯爾律治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但是他不夠勤勉,意志薄弱,厭惡長期的連續性工作。他只是一味地沉溺於精神的幻想,這種幻想消耗了他的精力,就如同一隻腳踏在半空中般不切實際地生活着。於是,他的生命過早地耗盡了。在他活着時,他整日埋頭於自己臆想的荒謬絕倫的人生幻象之中;而當他面對死神時,他仍然沉湎於幻想之中難以自拔。他空有萬般才華卻一事無成,在生活的許多方面,他到最後面對的都是悲慘的失敗。他的一生都在不停地下決心、定計劃,但直到他撒手西去的那一天,有的只是紙面上的計劃,卻沒有行動的決心,僅此而已。儘管他時時有新主意、新目標,但他從未持續地完成過一件事。他的生活是漂泊不定的,就像秋風中的落葉一樣,隨風飄零,任意東西。

“柯爾律治死了,”英國散文家查爾斯·蘭姆寫信給一位朋友說,“據說他身後留下了四萬多篇有關形而上學和神學的論文——但是其中沒有一篇是寫完了的。”

勵志故事:只要你比別人更專注 篇10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是一個有百年曆史的公司,一直以來,它的董事會成員都是男性,年齡也稍微大一些,我覺得我的幾個方面可能吸引它:一是從全球經濟的發展來講,亞洲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對於他們來說,有亞洲背景的人可以幫助他們瞭解亞洲市場、亞洲人羣的思維方式。另外,就是我作爲資深的企業管理者的閱歷,在這個基礎上面,然後你又有不同的視野,尤其呢,不光是亞洲的視野,還有一個女性的視野,一個相對比他們要年輕的人的視野。而且,大家處於不同的行業,畢竟互聯網行業有獨特的特色,比如高速、節奏快、年輕人的羣體、只有增值人家纔會看重等。

以百度爲例,我們的決策層有三個是女性,我覺得在這中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女性真的是有不同的視野和角度。人有很多共性,如果太同質化,做出來的決定就是很有偏向的。但如果它是一個非常全面的環境,決策的質量就會比較高。

對百度而言,所謂的簡單是說,公司裏面的人際關係非常簡單,沒有政治,高效運行,結果導向。回顧這三年,百度是一個成熟非常非常多,進步非常非常大的企業。我加入百度時,它是一個市值大概不到10億的公司,現在超過了50億。確實是在過去三年多經歷了非常迅猛的發展,這種發展肯定帶來公衆對它的關注。在快速成長過程中,對一個年輕的企業而言,我覺得不可迴避的是肯定要經歷一些經歷。

我覺得百度是一個十分技術性驅動的公司。如果每一個公司都有它的性格的話,百度是一個相對內向的公司,它不特別善於交流。百度最大的價值、我們員工最驕傲的是,我們做的事情縮短了人們與信息之間的距離,而這種社會貢獻從它本身講是免費的,不要錢。隨這而來的就是一個商業模式。百度的搜索引擎營銷給無數商家提供了機會,尤其是給中小企業提供了機會。中國的中小企業有四千多萬家,很多非常小的企業是沒有廣告預算的,不會去央視投幾億、幾千萬的廣告。但搜索引擎給它們帶來了機會,就是在全世界、全中國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它,而且這個商業模式是不用付錢,或者很少付錢的,別人點了你纔會付錢。但在這個過程中,魚龍混雜,各種各戶都有。我們面臨的問題和整個社會面臨的問題是一樣的,你甭管是新聞還是街上看到的信息,有的時候是非常真實的,有的時候卻是不那麼真實的。我們如何把自己的角色放到清理這個信息,保證我們生活的'環境是很重要的,這個戰鬥是一個永遠不能停止的戰鬥。

我非常幸運,有一個好的家庭,兩個非常可愛孩子。最主要的是,你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就專注做。工作時就把精力全部放在工作裏,而跟小孩在一起的時候就把全心放在他身上。成功女性都有一個特質,一般來講,她們有非常高的能力,保證高效率。因爲我們甭管是在工作環境中,還是生活環境中,對我們的要求都太多了,在這個過程中,你只有非常高效,非常快速地決定,快速地上手,快速地完成這件事,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照顧好。

選擇女助手,除了看能力,她還要有追求一種極致的優秀的特質和不輕易放棄的態度。因爲放棄是太簡單的一件事情,遇到不愉快不順心的事情動不動就放棄了,你再有好的能力,再聰明,都不會成爲一個成功的人。

勵志故事:只要你比別人更專注 篇11

當下,不少青年身陷迷茫——有對大學教育的迷茫:感到所學無用,“牛頓方程”不能帶來工作、房子;有對社會道德的迷茫:一邊躲避崇高、懷疑傳統,一邊渴望社會有良好的道德風尚;有對愛情的迷茫:非常渴望愛情,卻沒有能力處理好愛情問題;有對前途的迷茫:信仰的缺失,創業、就業的壓力,使很多青年對未來充滿迷惑。這種迷茫,與處於經濟青春期的中國、與快速增長和情緒波動的時代背景都不無關係。

年輕人如何走出這段迷茫,又如何找到心靈歸屬?做強技能或許是一條出路,即像激光一樣,把心聚焦在一點上,對事和物專注研究、反覆實踐。技能多種多樣:生產、營銷、服務、行政、財務、研發、藝術……每個專業崗位都對應一門專業技能,但只有在市場中可以與人競爭的技能,纔是“有效技能”。

技能還是一個重要紐帶,通過它可以交到相關專業的朋友,有共同語言、能相互提升。良好的精神狀態和正能量的朋友,都會給自己帶來幸福感和啓發。

做強技能,纔會快樂。當你投入地鑽研一項技能,內心就有了方向,精力就有了去處,專注使你變得安靜、踏實。技能的提升,還伴隨着成長的喜悅、內心的快樂,激情和幹勁大增後的精神面貌自會迥然不同。

做強技能,需要專注。iPad、iPhone之所以大受歡迎,源於它與衆不同的外觀、人性化的操作、多點觸摸技術等,其背後是對每一項技能的精益求精,是對消費體驗的極致追求,是高度專注技能的完美結晶。

當然,做強技能需要不斷學習相關書籍、交相關朋友,需要堅定自己的專業和喜好。

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往往注意力放在領導甚至上上級考慮的“大事”上,不肯做小事,不願深入進去。我的建議是,做大事要舉重若輕,做小事要如履薄冰,要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

目前社會上很多人不是爲技能提升,而只是爲賺錢而努力,這實際上是職業榮譽感在淡化,功利思想在滋長,最終必定導致精神荒蕪、心靈空虛,而且從最實際的角度講,賺錢也少。強化職業榮譽感勢在必行,做強技能才能讓青年人找到心靈歸屬。只有把工作當藝術、當創作的人,才能實現潛能的釋放,最終成就自己。

青年的迷茫其實也不是中國獨有,在經濟高速發展、文化急劇變革的時代,許多國家的青年都曾遇到這種迷茫。比如,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歐狼嗄輳也曾集體迷茫過、探索?mdash;—精神的歸宿在哪裏?嬉皮士、性解放等運動,都曾經是一種解決方案,只不過最後都行不通。

但是,以德國、瑞士爲代表的一代青年,最終走出了迷茫。方法很簡單,就是潛心鑽研一門技能,一絲不苟、精益求精,追求技能的完美、精湛。哪怕是一個小作坊,也搞得很精緻;哪怕是一個家族傳承下來的品牌,也追求精細化、個性化。

這種做強技能的價值觀,就是職業榮譽感。在一個良好的社會,只要把本職工作做得近乎完美,就會得到充分尊重,自己也能體驗職業榮譽感與幸福感。追求最出色的技能,不僅讓自己的精神有所追求,同時也能創造價值、奉獻社會,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改變浮躁和短視。全民技能提升之後,必定提升創新的能力,促進變革與發明。

誰的青春不迷茫——寫給20歲的自己

不要讓迷茫爲你無法重來的青春買單

迷茫,有時候只是一種藉口

勵志故事:只要你比別人更專注 篇12

專注是專心的同義語,就是把意識集中在某個特定的慾望行爲上,並要一直集中到已經找出實現這項慾望的方法上。

成功離不開專注。生活離不開專注。我們的大腦離不開專注。

沒有專注我們的精神將渙散一片;沒有專注,所有的熱情,所有的目標,都將是空中樓閣。不專注,你就不是一個好學生;不專注,你就不是一個好的工作者。

攀登懸崖峭壁的人從不左顧右盼,更不會向腳下望上一眼,他們只是聚精會神地觀察着眼前向上延伸的石壁,尋找下一個最牢固的支撐點,摸索通向巔峯的最佳路線。

同樣的辦法,在你做事之前,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你面前的整個任務上,最好是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到先如何做好第一步,然後再做第二、第三步。

注意力集中到一個小時上要比集中到一年上有效且容易得多。美國作家西華就是用這種專注法完成了一部部書稿與廣播劇本的。他說:“當我開始寫一本25萬字的書時,心一直定不下,我差點放棄了一直引以爲榮的教授尊嚴,也就是說幾乎不想幹了。最後我強迫自己集中精力只去想下一個段落怎麼寫,而不是下一頁,當然更不是下一章。整整六個月的時間,我除了一段一段不停地寫以外,什麼事情也不做。結果居然寫成了。”“幾年前,我接了一件每天寫一個廣播劇本的差事,到目前爲止一共寫了2000個。如果當時籤一張‘寫作2000個劇本’的合同,一定會被這個龐大的數目嚇倒,甚至把它推掉,好在只是寫一個劇本,接着又寫另一個。”

專注有着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專注是成功的神奇之鑰,它將打開通往財富之門,打開通往榮譽之門,在很多情況下,它還將打開通往健康之門。歷史上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經由專注的神奇力量發展而來的。

思考時必須集中注意力,即專注。如果心神不定,心猿意馬,你就找不準真正的思維焦點,命運也顯得紛亂起來。心平氣和的專注是非常必要的。“適當的孤寂能夠讓人集中思想,激活自我研究、自我思維的能力。”

我的一位朋友用專注改善了他的處境。他做事情時,總是不能集中精力,以致忘了參加公司一個重要的主管會議;估計貨物時又犯了不該犯的錯誤。

“對於這種情況,我真是驚訝萬分。於是我請了一個星期的假,希望把這種情形好好想一想。我在一處偏遠山區的度假別墅內嚴肅地反省了幾天,我之所以不能很好地工作,是因爲我的專注力不夠,以致我在辦公室裏變得散漫、無目的。我做事漫不經心,懶懶散散,粗心大意。”

查到“症狀”後,他就尋求補救之道。

“我拿出紙筆,寫下我一天的工作計劃。首先,處理早上的信件;然後,填寫表格、口授信件、召集部屬開會、處理各項工作;每天下班之前,先把辦公桌收拾乾淨,然後離開辦公室。”

回到單位,他立即把他的新工作計劃付諸實施。每天以同樣的興趣從事相同的工作,而且儘可能地在每天的同一時間內進行相同的工作。“當我發現我的思想又開始想到別處時,我立刻把它叫回來。”

專注本身並沒有什麼神奇,只是控制你的注意力而已。一個人只要集中注意力,就能進行具體而翔實的思考。思想集中的人能夠爭取每一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