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張海迪勵志故事500字(通用12篇)

張海迪勵志故事500字(通用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36K 次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已經發生事。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張海迪的勵志故事500字(通用12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張海迪勵志故事500字(通用12篇)

張海迪勵志故事 篇1

在祖國的大地上,一個癱瘓姑娘譜寫的高昂生命之歌,震撼了億萬青年的心靈,人們從她身上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使自己情操變得更加高尚。她是誰?她就是八十年代的新雷鋒——張海迪。

命運向張海迪發出挑戰。在五歲時,她就得了硬脊膜外血管病變。在此後的十六年間,她先後動過四次大手術,摘除了六塊脊椎板,使她從第二胸椎以下,即佔三分之二的軀體失去了知覺。

張海迪的命運是非常不幸的,可是在黨和人民的撫育、關懷和幫助下,她沒有沮喪,而是以頑強的毅力向命運挑戰。她克服種種困難,先後自學了小學和中學的基本課程,閱讀了一千多冊政治、文學、醫學、外語等方面的書籍;自學英語達到大學程度;翻譯了十六萬多字的英文作品和資料;她還不顧自身的病痛,用自學的醫學知識和中醫鍼灸技術,爲羣衆治病一萬人次以上。她滿腔熱情地幫助周圍的青年學習、工作和進步,使他們奮起革命精神,在工作中做出貢獻。她在高考預選中得四百三十六分而不能跨進校門,卻鼓勵和幫助別的青年進了大學,她自己不能進工廠勞動,到邊疆保衛祖國,卻鼓勵和幫助別的青年成爲先進生產者、戰鬥英雄。

這是一個奇蹟嗎?確實是一個奇蹟。那麼是什麼力量使這樣一個不會走路的姑娘生活得如此堅強呢?是她對人民、對共產主義的道德信念的驅使。她說過:“只要我活着,就要爲人民服務。我願意把自己的一切獻給黨,願意把自己的青春獻給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

張海迪勵志故事 篇2

命運對於五歲的張海迪來說,並不公平甚至可以說是很殘忍的,在五歲的時候別的孩子都無憂無慮的玩耍,不開心了埋進媽媽的懷裏,苦惱這個時候的張海迪被確診爲脊髓血管瘤。她小小年紀不得不以輪椅作爲代步的工具,在一次手術後坐輪椅都成了奢望,她只能一動不動地躺在牀上。這樣的小海迪依然保持着堅強樂觀的情緒,她的牀邊有一個大的立櫃櫃子上鑲嵌了正面的鏡子。張海迪就利用鏡子來躺在牀上看書,通過頑強的執着她自學成功了小學初中甚至高中的課本。

張海迪並不滿足當前的狀況,當時英語漸漸顯露頭角成爲國際上舉足輕重的語言。張海迪就自己制定了一個計劃,每天一定要背十個單詞如果完不成任務,她就狠狠地咬一下自己的手指頭作爲懲罰。有一次她從醫院做檢查回來已經累得虛脫眼皮子都要擡不起來了,但是她依舊沒忘記這個任務強撐着精神背完了十個單詞。 張海迪終於拿下了英語,不但學會了英語還成功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海外的書籍。當她被家人用輪椅推着到出版社,她捧着厚厚的翻譯稿呈現給編輯的時候,出版社的所有人都被張海迪頑強不屈服於命運的作弄所感動了。

但是張海迪並沒有滿足於現在的成就,她繼續翻閱着各種翻譯的相關的書籍爲國內的人們,帶來了更多的來自國外優秀的精神食糧。張海迪的一生是豐富跌宕的,也是身殘志堅的典型代表。

張海迪勵志故事 篇3

早就聽父親講過張海迪姐姐的故事,今天閱讀完《張海迪的故事》這本書後,我真正明白了“身殘志堅,頑強拼搏”的含義。

張海迪五歲時患脊骨骨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家裏自學完中學課程。十五歲,便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地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鍼灸醫術,爲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的英語小說,還當過無線修理工。《中國青年報》發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講述的就是張海迪的故事。張海迪懷着“活着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爲榜樣,勇於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從非凡和毅力學習和工作,譜寫了一曲生命的讚歌。

看到這位與疾病頑強搏鬥的身殘志堅的女性,我不由得想起街頭乞討爲生的健壯的青年,想起整日麻將虛度光陰的人們。他們有着健康的體魄,卻沒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勤勞勇敢的志向。平時,有些人總以這樣那樣的理由作爲沒有取得成就的理由。但是和張海迪相比,這些藉口是多麼微不足道呀!

遇到困難不退縮,這就是張海迪。做困難面前的強者,這是張海迪給我的啓示。這本書真是影響我一生的書,我將以海迪精神爲目標,勇敢向前,實現真正的人生價值。

張海迪勵志故事 篇4

1955年9月17日在濟南出生。5歲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特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家中自學完成中學課程。15歲時,張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了老師。她還自學鍼灸醫術,爲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園,卻發奮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的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以及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園,卻發奮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的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以及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

其中《輪椅上的夢》在日本和韓國出版,而《生命的追問》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4次,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2002年,一部長達30萬字的長篇小說《絕頂》問世。《絕頂》被中宣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署列爲向“十六大”獻禮重點圖書並連獲“全國第三屆奮發文明進步圖書獎”、“首屆中國出版集團圖書獎”、“第八屆中國青年優秀讀物獎”、“第二屆中國女性文學獎”和“‘五個一’工程圖書獎”。從1983年開始,張海迪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爲了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她先後自學了十幾種醫學專著。

張海迪勵志故事 篇5

張海迪出生在山東半島文登縣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裏。5歲時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但是身殘志堅的張海迪沒有放棄生命更沒有放棄生活,她一面以堅強的毅力與決心同病魔作鬥爭,一面用勤奮的學習和工作延續生命。

她不僅自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而且還自學了大學英語專業。後來又堅持學習日語、德語、和世界語,翻譯了16萬字的外文著作和資料。她刻苦學習潛心鑽研了《人體解剖學》、《內科學》、《鍼灸學》等十幾種醫學書籍。她用學到醫學知識和鍼灸技術,爲周圍羣衆治病達一萬多人次。她還學過無線電技術、音樂、繪畫和書法等多門類知識與學科,以此做爲人民服務的本領。 提到80年代沒有一個名字比張海迪更深入人心,她影響了中國幾代人。

張海迪小時候是一個健康活潑的小姑娘,5歲不幸患了嚴重疾病,從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覺,從此她成了一個高位截癱的人,站不起來了。

小海迪癱瘓了,人們都認爲她這一生只能依靠別人來生活了。可是,小海迪想:我要自立,長大了要爲人民做點事,成爲一個有用的人。要實現這個願望,沒有知識、沒有本領怎麼行呢?可是,她又沒辦法去學校讀書,於是,她小小年紀,就立下志向,決心以病牀當課桌,自學成才。她開始用識字卡片學習認字,不久,又學會了漢語拼音和查字典。從此,她以頑強的毅力走上了自學求知的道路。

張海迪勵志故事 篇6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人,今天,我就來寫一寫我們又熟悉又陌生的人——張海迪。

說她熟悉,那是因爲她是我們山東人,就住在濟南,離我們不算太遠,我們很早就聽過她的故事並且爸爸媽媽小時候也聽過她的故事;說她陌生,那是因爲我們並沒有見過她。

海迪阿姨的事蹟我以前聽過,但是並沒有全面瞭解。讀了她多事蹟後我才全面的瞭解。在海迪阿姨五歲那年,災難降臨到了她的身上。一天,她正在幼兒園裏做遊戲,忽然覺得眼前一黑摔倒在地上。爸爸媽媽把她送進醫院,醫生們反覆檢查後得出診斷——脊髓血管瘤。這種病會使人高位癱瘓,一生都會站不起來。但是,可怕的病魔並沒有使幼小的海迪失去對未來的信心。她幾次要求上學,都因爲各種原因被一所所學校拒絕。學校進不去,她就在牀上鋪開了課本。同時,她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忍受着巨大的疼痛和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努力鍛鍊身體,認真學習。經過多年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成爲了著名的作家和殘疾人聯合會主席。

讀了她的事蹟,我想到了我,我擁有一個好的身體、優越的學習環境,還有那麼多的好老師,每天耐心細緻的教會我許多的知識。可是我卻沒有海迪阿姨的那種堅韌不拔、勤奮學習的精神,我以後一定要努力學習,學會更多的知識,取得好的成績。

張海迪勵志故事 篇7

在祖國大地上,一個癱瘓姑娘譜寫高昂生命之歌,震撼了億萬青年心靈,人們從她身上汲取強大精神力量,使自己情操變得更加高尚。她誰?她就八十年代新雷鋒——張海迪。

命運向張海迪挑戰。五歲時,她就得了硬脊膜外血管病變。此後十六年間,她先後動過四次大手術,摘除了六塊脊椎板,使她從第二胸椎以下,即佔三分之二軀體失去了知覺。

張海迪命運很不幸,可在黨和人民撫育、關懷和幫助下,她沒有沮喪,而以頑強毅力向命運挑戰。她克服種種困難,自學了小學和中學基本課程,閱讀了一千多冊政治、文學、醫學、外語等方面書籍;自學英語達到大學程度;翻譯了十六萬多字英文作品和資料;她還不顧自身病痛,用自學醫學知識和中醫鍼灸技術,爲羣衆治病一萬人次以上。她滿腔熱情地幫助周圍青年學習、工作和進步,使他們奮起革命精神,在工作中做出貢獻。她在高考預選中得四百三十六分而不能跨進校門,卻鼓勵和幫助別青年進了大學,她自己不能進工廠勞動,到邊疆保衛祖國,卻鼓勵和幫助別青年成爲先進生產者、戰鬥英雄。

這一個奇蹟嗎?確實一個奇蹟。那麼什麼力量使這樣一個不會走路姑娘生活得如此堅強呢?她對人民、對共產主義道德信念驅使。她說過:“只要我活着,就要爲人民服務。我願意把自己一切獻給黨,願意把自己青春獻給壯麗共產主義事業。”

張海迪勵志故事 篇8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讀了《張海迪的故事》後,我不由得對她長生了敬佩之情。我認爲:張海迪不僅是我心目中的榜樣,更是我學習的楷模。

海迪小的時候,是個天真、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她樣樣都行,讓爸爸媽媽天天笑得合不攏嘴。可是在她五歲那年,不幸降臨到了這個小女孩身上,她的身體2/3失去了知覺,我也對她惋惜難過。但小時候的海迪並沒有垂頭喪氣,而是堅強的面對困難,以她最甜、最美的微笑面對生活、面對未來。並沒有被命運所折服,我爲她這種堅強不屈,不肯低頭折節的精神而驕傲、自豪。

海迪從小就是一個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的小姑娘,也是一個聰明絕頂的好學生,雖然學校不收她入學,但是好學的她,自己學習、自己鑽研、自己學習醫術,並且成了當地有名的小醫生,她的所作所爲感動了大家,大家都非常喜歡她,也和她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大家呢,也得到了海迪更多的幫助,她利用空閒時間給大家補課,有很多人因此考上了大學。她所做的這一切都讓我感到佩服,她的這種樂於奉獻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

海迪從小就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她讀了成千上萬冊的書,還會幾個國家的語言,並且翻譯了幾十本外著。我覺得:我們和海迪相比,她太偉大了,而我們太渺小了。

生活的前景是光明的,生活的路程也是嚴峻的。讓我們跟隨着絢麗的朝霞,向着理想的太陽飛翔吧!

張海迪勵志故事 篇9

張海迪說:“我像顆流星,要把光留給人間。”她懷着這樣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學習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讚歌。

“活着,就要爲人民做事。”張海迪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1970年,她15歲的時候,跟着父母到農村生活。在農村,她處處爲別人着想,爲人民做事。她發現小學校沒有音樂教師,就主動到學校教唱歌。課餘還幫助學生組織自學小組,給學生理髮、釘釦子、補衣服。她發現村裏缺醫少藥,就決心學習醫療常識和技術,用零花錢買醫學書、體溫表、聽診器和常用藥物。她先後讀完了《鍼灸學》、《人體解剖學》、《內科學》、《實用兒科學》等醫學書籍。學鍼灸時,爲了體驗針感,她在自己身上反覆練習扎針。短短的幾年,她居然成了當地的一個年輕的“名醫”。只要有人求醫,她就熱情接待。重病號不能行動,她就坐着輪椅,登門給病人扎針、送藥。有一位姓耿的老大爺,因患腦血栓後遺症,6年不能說話,並癱瘓了3年,一直沒治好。張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勵耿大爺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閱大量書籍,精心爲耿大爺治療。後來,耿大爺終於能說話了,也能走路了。這時張海迪深深體會到爲人民服務的幸福。

張海迪同志把爲社會、爲人民做事,當成最大的幸福。她的崇高精神,閃爍着共產主義的光芒。

有人說,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覺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勞,發憤圖強,用自己雙手創造財富,爲人類的解放事業——共產主義貢獻自己的一切,這纔是最幸福。

張海迪勵志故事 篇10

今天,我讀了一篇故事,名字叫《張海迪的故事》。讀後我深受感動,下面聽我介紹一下。

張海迪小時候很聰明,也很健康。張海迪曾經也有過快樂的童年,和很多孩子一樣也有她自己的幻想,張海迪五歲那年,災難降臨到她的身上。一天,海迪正在排練節目。她正在練習的時候,忽然覺得眼前一黑,摔倒了,她想站起來,但用盡全力也沒能站起來。父母知道後把她送到了醫院,過了一會,醫生說出了結果,五歲的她正得了脊髓血管瘤。許多醫生都沒能救起她。後來有許多人關愛她,她的三分之二身體幾乎都沒有了知覺,在她住院時,她堅持學習。媽媽也經常鼓勵她。每當病情折磨她時,她都非常堅強。海迪每天都堅持寫日記,長大後成了作家。

讀完之後,我想:張海迪真是我們的榜樣啊,我對一件事非常懷疑,爲什麼張海迪那麼可愛聰明,而上天還要折磨她?張海迪在生病的時候還在自學,我真慚愧,現在有的同學把生病作爲藉口,不學習。她還那麼堅強,病情折磨她時都不掉眼淚,而現在有的同學因爲一點小事就哭,一點都不堅強,張海迪每天堅持寫日記,現在有的人一星期寫一篇就不錯了。張海迪非常愛上學,得了病還想上學。她可是我們的榜樣,我們應該學習她那愛學習、堅強、堅持寫日記的好精神。

張海迪我們爲你加油!

張海迪勵志故事 篇11

張海迪生於1955年,小名玲玲,山東濟南人。5歲因患脊髓管瘤,高位截癱,自學了小學、中學、大學的專業課程,並獲得了碩士學位。1983年張海迪走上創作文學的道路,後成爲山東創作協會一級作家並且是山東作家協會副主席。

5歲時張海迪因患脊髓管瘤而不能上學,但她非常想學習,恨不得跳出病魔的“控制範圍”。一天玲玲終於挎不住心中的渴望,她對媽媽說:“媽媽我要上學。”話剛說完,媽媽的眼淚奪眶而出:“孩子,媽媽和爸爸會讓你學到知識的!”玲玲不能上學,家裏又請不起教師,媽媽爸爸下班後便親自教她。

有一次,她感到非常疲倦,連作業都無力完成(家庭作業),就對媽媽說:“這些作業我明天再做行嗎?”媽媽卻正重地對她說:“今天的事今天做完。”聽了媽媽的話,玲玲明白到學習貴在堅持和自覺,絕不能拖拉。

學習知識的決心讓這位鋼鐵戰士傲視一切苦難,經過多年的努力,張海迪不但能夠閱讀英文版的報刊和文學作品,還能翻譯許多長篇小說;不僅能夠像其它人一樣學習豐富的知識,還成爲一位著名的作家。她的作品〈〈輪椅上的夢〉〉給了無數奮進中的人以無盡的力量。

在我們周圍,還有許許多多個像張海迪的人,我們應該學習他們做一個生活強者!

張海迪勵志故事 篇12

1970年4月,張海迪跟着下放的父母,坐着一輛大卡車,來到山東莘縣十八里鋪尚樓村,開始了農村生活。

起初,張海迪感覺農村非常陌生,沒有電燈和自來水,生活也十分艱苦。但是,在那些淳樸的村民身上,張海迪卻感到了更真、更樸素的愛。

剛到莘縣那天,天空很晴朗,天上的白雲像大棉花一樣。不久,一羣十一、二歲的孩子們跑過來,圍到張海迪身邊,搶着問道:“玲玲姐,你是城裏來的吧?你的臉怎麼這麼白啊!你的腿怎麼了?”望着孩子們的笑臉,張海迪笑了,慢慢的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

僅僅才過了半個月,張海迪就同鄉親們相處得十分融洽了。鄉鄰們爭着搶着往玲玲家送地瓜、鹹菜等東西,還爲她做了一張木輪椅。

孩子們都願意推張海迪出去散步。這個男孩子說:“玲玲姐,我推你!”那個男孩子搶過來說:“我推,我推!”經過幾番爭執後,由孩子們輪流推着,來到了田野裏。

爲了回報這些樸素的愛,張海迪也想爲大家做點什麼。於是,她開始在昏暗的油燈下學習一本本醫學書,還讓父親給她買來體溫計、聽診器和鍼灸用的銀針,成了一名靠在輪椅上給人看病的鄉村醫生。

在莘縣生活期間,張海迪爲羣衆治病一萬餘多人次,鍼灸技術也在當地出了名,前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由於經常靠在輪椅上給人看病,她的肋間神經總會感到劇烈的疼痛,脊椎甚至彎曲成了“S”型,但是,爲治好村民的病,回報他們的愛,張海迪始終堅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