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知名女性的勵志故事(通用6篇)

知名女性的勵志故事(通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6W 次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密切關係,他們迫切地希望認識自然,於是便以自身爲依據,想象天地萬物都像人一樣,有着生命和意志。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知名女性的勵志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知名女性的勵志故事(通用6篇)

知名女性的勵志故事 篇1

一、追求真理的探索者——瞿秋白

江蘇常州人。早年曾到武昌外國語學校學英文,後到北京謀生。1917年考入北洋政府外交部辦的俄文專修館讀書。1919年參加五四愛國運動,在蘇聯期間開始研究中國共產黨黨綱、中國蘇維埃憲法、土地法、勞動法、婚姻法等問題,寫了大量論著,翻譯了共產國際綱領以及斯大林論列寧主義的著作。1930年8月回到上海,9月和周恩來一起主持中共六屆三中全會。1931年在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被解除中央領導職務,開除出中央政治局。1931年夏參加了“左聯”的領導工作,反擊國民黨文化的“圍剿”,系統向中國讀者介紹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及普列漢諾人關於文學藝術的理論,翻譯了蘇聯的許多著名文學作品。1934年2月到瑞金,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人民教育委員。還兼任蘇維埃大學校長。同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南方,任中央分局宣傳部長。

1935年2月23日在福建被捕,6月18日英勇就義,年僅36歲。

二、知名女性的勵志故事——居里夫人

她半生清貧,命運坎坷,幼年喪母,中年失夫,晚年始終被流言和疾病折磨,可謂一生都在與命運做着不屈不撓的鬥爭。但她卻懂得用恬淡的心態去面對清貧,用卓越的努力去贏得光榮。她認爲:“我從來不曾有過幸運,將來也永遠不指望幸運,我的最高原則是:對任何困難都決不屈服!” 在這樣一位莊嚴、勇敢、高雅、和平的偉大女性面前,時間的遊走顯示了它的無力,歲月的長河始終無法將這個名字從人類的紀念冊中抹去。她如一朵鏗鏘玫瑰,不會隨着歲月的流逝而枯萎凋謝,而始終在天地間某個角落裏散發着幽幽的香氣,沁人心脾。

知名女性的勵志故事 篇2

初冬時節,南京師範大學的林蔭道上鋪滿落葉,一輛輪椅緩緩行來。椅上的年輕女性身着橘紅色上衣,近視鏡後的目光睿智沉靜。她,就是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女教師侯晶晶博士。

理想與奮鬥照亮人生

侯晶晶的老家在安徽馬鞍山,1986年,11歲的她突遭厄運,一次誤診讓這個小女孩不幸雙腿癱瘓。驚愕、憤怒、絕望,幼小的侯晶晶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是父母的悉心關懷讓侯晶晶逐漸恢復了平靜,病痛減輕後的侯晶晶對父母說:“把我的書包拿來吧,我想看書!”出院後,侯晶晶開始自學初中、高中的課程。鄰居悄悄勸她的父母:“讓孩子學點手藝吧,還可以爲家裏掙些錢,讀書對她來說有多大用處?”侯晶晶的父母回答:“孩子喜歡學習就讓她學,知識對她來說是最重要的。”

侯晶晶先後完成了英語專業大專、本科的自學考試課程,她的目標漸漸清晰:“我活着不能成爲別人的負擔!既然不能做體力活,那我就從事腦力勞動。”1998年,侯晶晶考取南京師範大學外語學院翻譯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三年之後,侯晶晶又以研究方向總分第一考取國家級重點學科南京師大教育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我只想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走得更遠一些,爲社會服務的內容更多一些。”侯晶晶這樣解釋自己執着的求學歷程。

2004年,完成博士學位的侯晶晶在南京師範大學留校任教,她對自己的職業選擇有着深深的思考:“像我這樣受教育過程比較特別的人對教育事業更熱愛、更有感情,我有深切的感受,教育對人的生命力有着一種巨大的拯救、喚醒的力量!”

知名女性的勵志故事 篇3

“我的每一幅作品,都凝聚了創作時的全部水平和精力,認認真真地畫好每幅作品,對自己的作品負責,對收藏我作品的藏家負責,這是我畫畫這些年的座右銘。”青年女畫家溫素潔告訴《投資者報》,“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畫的審美體系更多地依附於傳統文化中的哲學理念,而不僅僅是視覺審美。因此,一個要想在中國畫道路上走得更遠的畫家,首先要認真做人,其次纔是認真畫畫。這兩者都做到了自己的極致,自然而然也就會得到市場的認可。”

溫素潔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更重要的是,市場也證明了她的正確。近3年來,她的繪畫作品的價格一直走在穩健上升的道路上。2013年溫素潔的繪畫作品價格還在2000元每平尺,2014年11月以來,其作品已經出現6000元每平尺尚一畫難求的行情。

“我畫一幅精品,基本上要半個多月的時間,所以我現在的作品,除了出去寫生,辦個人展覽,基本上只能滿足VIP客戶的高端訂製的需要。”溫素潔告訴《投資者報》,所謂高端訂製,就是藏家想要某個大概的主題,然後結合自己最擅長的筆墨完成作品。當然,其中還少不了創作所必須的靈感。

“通常是有客戶想求我的畫,並且也告訴了我一個大致的內容。但即使這樣,我還是要在腦海裏反覆琢磨好幾天的時間。然後靈感來了,才能夠連着七八天時間幾乎不間斷地創作。”溫素潔告訴《投資者報》,拖的時間最長的一個客戶,是在下了訂單半年後他纔拿到作品的,因爲構思就長達4個月之久。

“雖然從時間成本來看,很不划算。但是,作品是簽着我自己名字的,我是一個畫家,並不是一個畫商,畫出自己滿意觀衆喜歡的作品纔是最重要的。”溫素潔如是說。

知名女性的勵志故事 篇4

溫素潔習畫,可以寫成一個很勵志的故事。

“ 我出生在河南一個很普通的農村家庭。小時候,家境貧寒,父母以務農爲生,而我從小就喜歡畫畫,畫一些漂亮的東西。上了初中,終於有了美術課,美術老師就成了我的偶像。我認真聽課,老師說的每一句話我幾乎都認真寫下。很可惜一週只有一節美術課,並且到後來也取消了,所以在我15歲初中即將畢業的時候,我做了一個當時不被父母理解的決定,那就是毅然輟學開始拜師學習畫畫。”溫素潔在向《投資者報》講述自己這段歷史時語調很平淡,但從中可以看出,她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姑娘。

2003年,她拜河南商丘當地的文化站長爲師,從此走上了要當一位女畫家的求索道路。“我學畫畫的早期,大量臨摹黃胄的速寫和國畫,後來一位中央美術學院的學生畢業後在河南商丘辦美術補習班,我纔有幸學習素描、速寫、水粉、油畫等基礎課程。”溫素潔告訴《投資者報》,“因爲家庭經濟條件不好,所以爲了學習畫畫只能壯着膽子出去賣畫,就這樣,依靠斷斷續續賣畫取得的收入,我一堅持就是10年。”

“我爸爸那時候告訴我,畫畫是公主、宰相的女兒才能做的,你一個農村孩子學什麼畫畫?在農村學畫畫有多麼難,恐怕沒人想象得到。”溫素潔稱,“因爲學畫畫,過年過節我從來不串親戚,因爲所有的親戚沒有理解和支持我的,相反他們會數落我、侮辱我,甚至侮辱我的父母,總感覺我的爸爸媽媽養了一個不務正業的女兒。”

在溫素潔輟學學習繪畫後的兩年裏,同齡人紛紛外出打工,但是溫素潔卻不爲所動。她相信自己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

“我始終認爲,年輕時外出靠體力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當時外出到廣東沿海地區的工廠打工的同鄉有時也拿回來一些工廠的招工簡章。可是那上面幾乎都寫着,‘只招18~26歲的’。可人要活很久,到26歲以後你能去幹什麼,以後靠什麼生存?”溫素潔告訴《投資者報》,“當時自己的親人與朋友經常勸我出去打工,但我也總是回答他們,‘讓我去打工,比給自己幾個耳光還讓我難受’。”

不出去打工,但又要維持生計和畫畫的學業,怎麼辦?於是想到了賣畫。“ 我第一次出去賣畫是16歲,當時賣了一幅我的啓蒙老師創作的作品,錢不多,200元,但這是我在繪畫上賺到的人生的第一桶金。”溫素潔稱,之後,她就陸陸續續去鄭州、開封、商丘,以賣畫爲生。

就這樣,溫素潔終於把自己的興趣做成了事業,並且終於靠書畫維持了自己的生活。

知名女性的勵志故事 篇5

“我的親傳女弟子學畫數年來意志執着堅定,不懼任何艱辛,感動了神靈。在藝術上取得了飛躍的進步,她對中國筆墨的迷戀程度非常人可比擬。願素潔堅持一生磨練,我相信最終成就非同小可。”這是已故著名畫家張惠斌對自己這位關門女弟子親筆寫下的評語。

溫素潔的這位恩師在自己的藝術道路上,並沒有得到過名師傳授,完全依靠的是勤奮和悟性,從17歲開始發表作品,畫過油畫、連環畫、年畫、版畫、水彩畫,還有大量速寫。也許是相似的經歷,也許是溫素潔做人做事的認真和靈性,2008年溫素潔一個人來到北京,與張惠斌結識後便一見如故,深感投緣。

“北京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但真正改變了我的一生,讓我鼓起勇氣來到北京的是路遙的著作《平凡的世界》。”溫素潔告訴《投資者報》,其實無論在哪個時代,年輕的心是一樣的。孫少平當時想出去闖蕩的想法和我20歲時的想法驚人的相似,所以看完《平凡的世界後》,我震驚了,並且很快就決定到北京闖蕩。

“2008年我一個人來到北京,認識了我一直崇拜的'畫家張惠斌。他的畫廊是我經常待一天的地方。”溫素潔回憶道,來到北京後自己仍然以賣畫爲生。但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畫不好賣,爲了節省開支,當時自己租住在一個樓梯下面的小房間,但最終還是沒能堅持下去。“我回老家的時候兜裏僅剩下49塊錢,只夠一張單程火車票。我永遠記得回家那天自己在火車站哭成了淚人兒。”溫素潔至今回想起那時的情形,依然還有些傷感。

然而,上帝總是會賜給世人渴望的機會。在溫素潔回家後不久,她接到了一個電話,是張惠斌老師打來的,讓她去北京跟他學畫畫。

“這對我的人生來說真的是戲劇性的一幕,也是上天給我的恩賜。”溫素潔稱,接到電話後,她不假思索地就買了當天開往北京的火車票,然後在北京租了一個六七平米的地下室,從此開始了跟隨張惠斌學習繪畫的寶貴時光。

“後來在一次聊天中,我才知道老師找到我的原因,是因爲他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我一個人在北京租住在別人樓梯下面的小房子裏,並且在沒有電的情況下生活了兩年多,而且隔三差五地去恩師的畫廊觀摩,一待就是一天。”溫素潔這種爲了畫畫不顧一切的精神讓張惠斌老師有種“似曾相識”的觸動。也正是因爲在溫素潔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張惠斌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畫法教給溫素潔,不僅每天親自給溫素潔示範各種畫法,又在2011年幫溫素潔考入北京畫院進修。

“我是太喜歡畫畫了,在很落後的河南農村長大,頂着全家人的反對隻身來北京求學,因爲要生存,就走上畫商品畫的路。我有今天,可以說完全是張惠斌老師救了我。”溫素潔心存感激地表示。

知名女性的勵志故事 篇6

“我第一次關注溫素潔,是由於她身上那股對畫畫鍥而不捨的勁頭。比如,爲了讓自己的人物畫的基礎打得更牢,她經常到其他人物畫輔導班“蹭畫”,硬是擠進去偷學。”著名畫家紀清遠這樣評價溫素潔。

“溫素潔畫人物畫,深得著名人物畫家張惠斌先生造型嚴謹、筆墨流暢、色彩淡雅別緻的影響和真傳。爲了加強她對人物結構關鍵之處的理解和正確表現,張惠斌先生又介紹溫素潔跟我學習速寫。她也確實進步很大。”紀清遠稱,溫素潔除了入迷一般練習速寫,還深深懂得自己與那些經過院校人物畫專業訓練的畫家的最大差距,那就是沒有學習過透視、解剖、結構等造型方面的基礎知識,爲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溫素潔只要一有空閒時間,就跑去圖書館及其他人物畫輔導班偷學。

“2013年3月20日,這是我最悲痛的日子。因爲在這一天,我的恩師張惠斌老師永遠安息了,但我永遠不會忘記他對我的教導。我也會像他那樣把繪畫當作自己一生的奮鬥和追求,把他獨特的繪畫技巧永遠傳承和發揚下去。”提起自己的恩師,溫素潔的雙眼含着淚花。

恩師的逝去,讓溫素潔低沉了一段時間,但很快她又振作起來,繼續投身於研習繪畫。“經過十幾年的繪畫旅程,中國筆墨在我的生活裏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愛好,它已融入我的血液,成爲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更是一種責任,要繼承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要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去學習、去熱愛我們的國粹。中國畫是歷史留下的豐厚遺產,值得全世界人們重視、繼承和發揚。”溫素潔侃侃而談,“ 中國畫與西洋畫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用線條來表現,它的每一點每一筆都有表現力。虛實問題對於中國畫也比西洋畫重要。中國畫的‘虛’爲留白,西洋畫則仍爲色彩。從一定程度上講,留白比填色更難。這一切都是前人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產,我們應爲此感到驕傲。”

在溫素潔看來,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愛好,她的愛好是中國傳統的筆墨(國畫)。“對畫的愛分幾種,有喜歡、有熱愛、有癡迷。毫無疑問,我對中國筆墨是無比癡迷的。一支毛筆,一張宣紙,一盒墨汁,能把我關在畫室十幾年,十幾年後這種癡迷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強烈,這就是中國傳統的魅力,這就是美的魅力。”溫素潔稱,“作爲藝術家,要熱愛生活、對美的事物擁有敏感的嗅覺,能發現別人未曾發現的美,並將其記錄下來。這就是創作靈感,就是生活感受與自我情趣迸發出的火花。藝術來源於生活,而生活並不是藝術,創作是生活的昇華,而不是照搬生活和簡單拼湊,要發揮想象力,要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中國畫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繪畫作品的意境之美和筆墨之美。中國畫以我國所特有的絹、宣紙、毛筆和墨,繪景抒情形成獨特藝術風格,並得以屹立於世界藝術之林。”作爲一個畫家,溫素潔希望把自己的每幅作品都創作成精品,這既是對藝術的尊重,也是藝術的生命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