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歷史上勵志而悲情的人物故事3則

歷史上勵志而悲情的人物故事3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導語:歷史上勵志人物數不勝數,每位人物都有各自的悲傷,也就是所謂的悲情。大凡勵志之人都能在悲痛中自拔,自強,化悲痛爲力量。忍受常人不能忍受之情。心胸如海,豪情沖天。昂首闊步,踏碎艱難,咬碎痛苦,走向成功。成爲人民學習弘揚讚頌的先賢人物。以下是本站的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歷史上勵志而悲情的人物故事3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歷史上勵志而悲情的人物故事3則

司馬遷算是我心中很勵志卻又很是悲情的人物。對他,我不只是欣賞,還有着深深的敬意!

司馬遷才華橫溢,對人一片赤誠,所以纔會一片真心的爲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他以爲憑着一腔正義,能夠爲一代名將辯護,但是,人心難測,那麼多人不會去追尋事實的真相,只想去討好漢武帝,順應帝意,待得龍顏大悅,說不定能討得一官半職,或者加官進爵。一腔孤勇,換得的是被施以宮刑,既玷辱了自己的名節,也辱沒了祖宗。今天我們在高中語文教材上看到的司馬遷畫像沒有鬍鬚,就是因爲他遭受了宮刑,身體上已經和太監無異了。這對一個男人的奇恥大辱。司馬遷想過死,但是如果他死了,就只能永遠帶着屈辱死掉,成爲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料、談資。你要侮辱我,我偏要挺直脊樑做一頂天立地的真漢子!他把所有的屈辱、悲憤都傾瀉於筆端,憑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成就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魯迅先生也這樣評論過他:“恨爲弄臣,寄心櫧墨,感身世之戮辱,傳畸人於千秋。”所以,他的《史記》有項羽這樣的悲情英雄。我今天再讀《史記》的部分篇章,更感司馬遷內心涌動的悲憤和橫溢的才華。在那個時代,司馬遷已經能用極爲嫺熟的手段刻畫人物,每一個歷史人物在他筆下都血肉豐滿,栩栩如生。

我不能說司馬遷不恨漢武帝,但是他心中仍然有着強烈的家國情懷,所以筆下才會有那麼多愛國名臣,像“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的藺相如。《史記》中的人物,往往成爲後人筆下的典故,像辛棄疾,就曾在詞裏這樣寫道:“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忠貞愛國卻終不得其用的廉頗,是很多愛國文人的寫照。

如果你們想更多的瞭解司馬遷,莫過於多讀《史記》。

歷史上勵志但又悲情的人物有很多,我最欣賞的是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這是因爲他不僅學識豐富,並且在逆境中一直都能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思想、性格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他出生於書香門第,年少好學,當他21歲出蜀進京時,他積累的學識修養已經相當高了。

蘇軾之所以能在當時“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圍中如魚得水,不僅因爲他的學識,更是因爲他的思想通達。

其弟蘇轍在《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中曾這樣記述蘇軾的讀書過程:

“初好賈誼、陸贄書,論古今治亂,不爲空言。既而讀《莊子》,喟然嘆息曰:‘吾昔有見於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 ……後讀釋氏書,深悟實相,參之孔、老,博辯無礙,浩然不見其涯也。”

正是因爲蘇軾認爲儒、道、釋三種思想是相通的,因而養成了他對世事通達的世界觀。

蘇軾這個學霸成年後一開始是一帆風順的。他22歲中進士、26歲又中了宋代最高等的制科優入三等。步入仕途後入仕後致力於改革朝政,又不畏權勢敢於諫言,因此得罪了不少朝廷高官。因此受到多次的打擊與排斥。

蘇軾在被貶期間,陸續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無一不盡力爲百姓做實事造福。他不僅滅蝗救災,還抗洪築堤,得到了民衆的一致頌揚。當他被貶到惠州後,甚至還掏腰包捐助當地百姓修建了兩座橋。

因爲蘇軾剛直不阿的性格,導致了他一生仕途坎坷,政治才幹沒有充分施展。

儘管蘇軾在晚年時期被朝廷一貶再貶,直到“發配”到荒遠的海南,他也保持着一顆陽光的心,想盡辦法去改善當地黎族人民艱苦的生活環境。

蘇軾並之所以在任何艱辛的環境中也沒有喪失對生活的熱愛,除了他的詩情畫意可以充實他的生活之外,還因爲他已經達到了超然的精神境界。因此,在世人看來是不能忍受的苦難,在他面前,也就統統“偃旗息鼓”了。

成就

蘇軾在才俊輩出的宋代,他在詩、文、詞、書、畫等方面都取得了登峯造極的成就。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文學、藝術天才。下面簡單地說一說蘇軾的一部分成就。

詩詞

蘇軾的詩詞流傳至今的,約四千餘首。蘇軾的詩詞風格大約可分三類:豪放、曠達和婉約。他以充沛、激昂或略帶悲涼的情感融入詞中,以慷慨豪邁的形象和雄渾壯大的場景見長。表達了詩人心中遠大的抱負,同時在被壓制的情況下希望隱居、期待和平的美好願望。蘇軾開了豪放詞派的先河,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在蘇軾的詩詞中,婉約類的詩詞數量在他作品中佔有很大的比例。這些詞格調高遠,不流於俗,也是對傳統婉約詞的一種傳承和發展。

蘇軾的詩詞題材涉獵廣泛,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爲宋代詩詞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他的代表作有《念奴嬌》、《水調歌頭》等,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散文

蘇軾的著名散文有:《前赤壁賦》《後赤壁賦》等,皆呈現出多姿多采的藝術風貌。

蘇軾廣泛地從前人的作品中汲取藝術營養,其中最重要的淵源是孟子和戰國縱橫家的雄放氣勢、莊子的豐富聯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風格。

蘇軾曾在《自評文》中寫道:“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

蘇軾的文章具有極高的表現力,在他筆下幾乎沒有不能表現的客觀事物或內心情思。蘇文的風格就像行雲流水一樣的自然和暢達,在行文過程中雖然語言平實,但卻揮灑如意、氣勢雄放。這也形成了不同於唐代文章的獨特風格。

書法

蘇軾擅長行書和楷書,並且和黃庭堅、米芾、蔡襄三人並稱爲“宋四家”。他遍學晉、唐、五代的書法名家,汲取了王僧虔、李邕、徐浩、顏真卿、楊凝式等書法家的精華而自成一家 。

他的用筆豐腴,筆勢跌宕起伏,不僅具有天真爛漫之趣,還展現出雍容大度之感。

*在蘇軾流傳至今的作品中,《表忠觀碑》是蘇軾書碑的代表作之一,由蘇軾撰並書。碑成於宋元豐元年(1078)八月,石原刻在杭州錢塘錢氏墳。原碑筆法操縱嫺熟,方整俊偉。

前人對這塊碑的書法有這樣的評論:此碑“比之蔡君謨,有過之無不及。坡公最用意之作 也”。

明王世貞《弇州山人稿》雲“《表忠觀碑》蘇文忠公撰並書,結法不能如《羅池》老筆,亦自婉潤可愛。”

*《醉翁亭記》,由歐陽修撰,蘇軾書。宋元祜六年(1091)十一月刻石,在安徽省全椒縣。此碑書於歐陽修逝世後近二十年,無一筆鬆懈,無一字不縝密。在筆畫的披拂之間既得其遒勁,又顯示灑脫之美,其捺與撇往往十分舒展,如舉手投足之自如蕭散。筆筆用力,沉着寬厚,顯出雄強;而又巧寓對比,錯綜變化,顯示靈逸。

趙孟頫《鬆雪齋》雲“餘觀此帖瀟灑縱橫,雖肥而無墨豬之狀,外柔內剛,真所謂綿裏裹鐵也。”

王世貞評:“蘇書《醉翁亭記》,結法遒美,氣韻生動,極有旭素屋漏痕意。”李長善認爲:“文忠早師顏魯公,大書《醉翁亭》、《袁州學記》,不改魯公家法。”

除了上面兩塊碑刻之外,較著名的蘇軾正書碑刻還有《司馬光碑》《趙清獻公碑》、《浴日亭記》等。

繪畫

蘇軾在繪畫方面也頗有成就。他畫的墨竹舉國聞名。蘇軾師從文與可,但他的畫風比師父更加簡潔有力,並且具有豪放不羈的氣韻。他的畫作和畫風對世人的影響很深遠,他主張既要畫外有情,畫裏也要有寄託。他極度反對形似和程式化的束縛,提倡天性的解放與清新化的創作。爲“文人畫”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美食

除了以上的成就,蘇軾在美食界還號稱“餮翁”。因爲他是個不折不扣的高級“吃貨”,不管生活得再艱難,他都會用普通的食材,發明出讓人垂涎不絕的美食來。

1、東坡肉

蘇軾因“烏臺詩案”後被貶至黃州(今湖北黃岡),當時的黃州人不會吃豬肉。尷尬的是,蘇軾又買不起牛羊肉,就自己研究,發明了“東坡肉”。

2、東坡豆腐

這道菜還是蘇軾在黃州時發明的。豆腐含有多種營養物質,由於物美價廉,深受百姓喜愛。蘇東坡在原有的基礎上創新,在麪粉和雞蛋調製的麪糊中加入衆多調味品,然後把豆腐裹滿面糊,再放入熬至五成熱的油中,炸至金黃時撈出,與事先準備好的蔬菜放在盤子中,色香味俱全。

3、羊蠍子

後來蘇軾又被貶到惠州。那時的惠州街市上一天只能宰殺一隻羊,蘇軾一心爲民,當然不好意思去爭着買羊肉。於是他就囑咐殺羊的人,把那些沒人要的羊脊骨給他留下。蘇軾把羊脊骨帶回家後,先將煮透羊脊骨,再用酒澆在骨頭上,撒鹽適量,最後用火烘烤。當羊脊骨發出微焦的氣味時,就大功告成了。這就是現在流行的“羊蠍子”的前身。

4、烤生蠔

蘇軾的苦難生涯還沒有結束,到62歲時,他又被貶到了更荒涼的地方——海南島儋州。既來之則安之,蘇東坡跟當地人一樣,有什麼吃什麼,但他最喜歡吃的是生蠔。

蘇東坡太愛吃生蠔了,甚至擔心朝廷士大夫來跟他分搶,於是將品賞之後的感受寫成了膾炙人口的《食蠔》詩:

海蠻獻蠔,剖之,得數升,肉與漿入與酒並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

在蘇軾寫給兒子的信裏,他這樣樂觀地說道:我給你說,千萬不要告訴那些朝中的士大夫們,我怕他們千里迢迢跑來跟我搶如此美味。

無令中朝士大夫知,孔爭謀南徙,以分此味。

結語

蘇軾的一生經歷了各種坎坷,但他都沒有放棄。在不同的逆境中,他都能用他自己的方式去化解心中的苦悶,他的樂觀也一直激勵和鼓舞着世人。因此,他的生命之花才如此燦爛耀眼。在歷史的長河中,他是當之無愧的一顆光芒四射的星星。

我最欣賞的勵志又悲情的人物還要屬劉皇叔

勵志人生

劉備自從二十三歲正式起兵,一直以興復漢室爲理想,一生中連遭挫敗顛沛流離,他的足跡遍佈幽州、冀州、青州、兗州、徐州、豫州、荊州、揚州、益州等地,幾乎將中原九州走了一遍,但他卻始終沒有放棄,最終以開局一草鞋結局三分天下有其一而結束。

劉備除了百折不撓得精神外,他更懂得團結兄弟,雖然正史中並沒有記載劉關張三兄弟桃園結義,但劉關張感情深厚卻是真實的。另外劉備還肯放下身份三顧茅廬求賢,並虛心求教。

向劉備這樣團結兄弟、百折不撓、虛心求教的創業者不正是勵志典範嗎?

悲情晚年

劉備一生雖然勵志卻也是悲情的,他經過三十多年摸爬滾打後好不容易終於要迎來了春天,在諸葛亮的輔佐下他相繼取得荊州、益州,理想正要實現的時候,卻不想陪伴自己三十多年的老兄弟關羽張飛相繼被害,對於親如兄弟恩同父子的老兄弟被害,他毅然決然的興兵復仇,最終遭遇夷陵慘敗後再也沒有兩個兄弟陪伴左右,打不死的劉小強就此倒下,臨死將年幼的兒子和舉國上下託付給了諸葛亮後含恨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