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歷史上既勵志又悲情的人物故事兩則

歷史上既勵志又悲情的人物故事兩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導語:從歷史角度來看,勵志人物數無勝數,但是既勵志又悲情的人物有哪些呢?接下來跟着本站的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歷史上既勵志又悲情的人物故事兩則

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歷史人物,其啓山治水的故事深入人心。禹被神化以後成了控制水的神明,大禹治水定都於古代安邑(今山西夏縣禹王鄉),民間到處都有禹王廟供奉禹王。

禹己成爲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種精神!也是人們心中改天換地的神性英雄!

大約在公元前21世紀,中國有個帝王叫堯。堯是一個不幸的帝王,大旱之後又碰到了洪水。根據歷史記載,那時有過的一次大洪水,時間長達22年之久。全中國都受到了洪水的災害,情形可怕極了。

大地到處都是一片汪洋,人們只得扶老攜幼,四處漂泊。堯憂心如焚,但卻想不出辦法來解救人們的痛苦,便召集各方官員商議對策。官員們推舉鯀去治水,天子堯當時就十分擔心,因爲他知道,鯀不願意接受衆人的意見,可是除他之外,又無其他更合適的人選了,堯只好讓鯀試試。鯀治水九年,絲毫沒有成績。

他治水靠的是用泥土築堤堵塞洪水。這種方法在洪水小時,還能收到些效果,但在洪水大時就無濟於事了。水不但填塞不了,反而越長越高。有些堤防被沖垮,泥土衝到了下游,淤塞了河道,以前洪水不氾濫的地方也氾濫起來了。故鯀治水以失敗而告終。

到了舜做天子的時候,他任命鯀的兒子大禹去治理洪水。大禹繼承父志,深入到各部落了解情況,並認真地總結了他父親失敗的教訓,他發現光是築堤疊壩,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洪水的問題,如果不把洪水疏導到固定的河道中去,壩築得再高也沒有用處。於是大禹斷然採取了修堤堵水與疏通河道相結合治水方法,終於使洪水馴服,百川歸海。

相傳大禹爲治水走遍天下。他在治水達十三年中,攀山涉水,察看地形,丈量土地,豎立標幟。他不斷地調查研究、不斷地徵詢意見,認爲必須分別情況開渠鑿道,疏理江河,讓水流出去。

山西省河津縣西北的龍門山,橫亙在黃河中游,在河水奔騰直下時,它恰恰堵塞了河水去路,河水只能從山腳下一條很窄的河道穿過,每逢上游洪峯來臨,水就溢涌四野,釀成水災。大禹在那裏觀察地形後,就帶領大家開鑿龍門山。當時工程極其艱鉅:夏天烈日當空,山石爍人;冬天冰天雪地,寒風刺骨;再加上毒蛇猛獸的侵擾,更是苦不堪言。整整花了五年的時間,纔開出了一道豁口,水暢通了。

在開鑿龍門山後,禹又治理了黃河平原的九河。《尚書.禹貢》中記載,當時黃河流至下游後“播爲九河”。《爾雅.釋水》中指出“九河名太史、復釜、馬頰、胡蘇、徒駭、簡、潔、鉤盤、鬲津(今漳衛新河)”。

孟子曰:“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拂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禹疏九河,灌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雖欲耕,得乎?”

黃河的中下游區域流經黃土高坡地帶,它飽含泥沙,故夏秋兩季時常洪水氾濫。“禹疏九河”說的就是這一帶的事情。當時大禹順水勢之自然,三過家門而不入,把主流乾道加深加寬,使“水由地中行”,上流有所歸,下流有所泄,使“九河”不至爲患,東方水患得到治理,於是人民可以“降丘宅土”,發展農業生產。故孟子曰:“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

大禹順着水勢,引滔滔洪水往低窪處疏導,終於使白浪滔天的黃河平原平靜了下來。“禹疏九河”的傳說就是這樣來的。《禹貢》說“播爲九河,同爲逆河,入於海。”大約在今德州、滄州之間。故大禹在德州留下了諸多的遺蹟和可歌可泣的故事。

如:他在十三年治水的悠悠歲月中,大禹率領百姓日夜與水搏鬥,疏通江河,興修溝渠,風裏來,雨裏去,臉變得又黑又瘦。爲治水,他手腳上都長出了老繭,指甲磨光了,人得了大病,腿也變瘸了。

又如,大禹娶妻後三日就離家去治水,在十三年中,他好幾次路過家門,聽見自己孩子的哇哇哭聲,都沒有去看一眼。

大禹的這種自責、自勵、自強、自己征服自己的精神,激勵着世世代代的勞動人民與困難作鬥爭。

黃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唐末農民起義領袖。

很欣賞黃巢是因爲他的詩,《全唐詩》僅僅收錄了他三首詩,但每一首都很經典,特別是那個境界、霸氣,讀起來酣暢淋漓,爽得很。一個造反的賊首,其詩作能夠收錄《全唐詩》,本身就是一朵奇葩。但其詩的確寫得太好了,不收錄又實在說不過去。

以前,喜歡歸喜歡,也就是一知半解,也不去了解詩作的歷史背景,僅僅就是一種感覺而已。

但是,瞭解了這幾首詩的歷史背景,再來讀這幾首詩,就不一樣了。

黃巢出身於鹽商家庭,這就跟家裏有礦一樣,應該是富裕得很。他善於騎射,粗通筆墨,少有詩才。

黃巢五歲時,他的父親與老翁正在爲菊花連句,老翁搜腸刮肚找不到合適的句子,黃巢在一旁,卻隨口回答說:“堪於百花爲總首,自然天賜赫黃衣。”

父親就責備他,老翁卻說:“他能詩,但不知道輕重,可以讓他再寫一首。”

黃巢就回答道: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爲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這就是收錄到《全唐詩》,黃巢五歲時所作的《題菊花》,簡直是霸氣側漏,關也關不住。一個五歲的孩子,開口就是爲百花總首,天賜赫黃衣,閉口就是“我如果爲青帝,就讓菊花跟桃花一起盛開。”這氣魄,真真的不是培養出來的,不是天生的,又是從哪裏來的呢?

青帝,居東方,爲春之神及百花之神。憑啥就讓菊花自己單單在秋天開放,小小的黃巢就不服這個事,要做青帝,改變這個不合理的現象。

可是,如此才氣的黃巢,長大後卻一直不走運,屢屢參加科舉考試,就是不第,這很浪費情感,心情自然不爽。於是乎,黃巢又做了一首詩:

《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哪裏是沖天香陣,簡直是殺氣騰騰,要一舉掃滅京城長安。片片菊花瓣就是攻城陷陣將士的鎧甲,這氣勢就是活脫脫的“沖天大將軍”。

有這等氣魄和理想,又善於騎馬射箭,咋能把《四書》、《五經》讀好,去參加八股文的科舉考試呢?去考一個武狀元倒是蠻不錯的。

屢試不第的黃巢,滿懷憤恨,一怒之下寫下《不第後賦菊》,就離開了長安,繼承祖業,成爲了鹽幫的首領。

一晃到了乾符元年(874年),全國連年發生水旱災害。濮陽的私鹽販子王仙芝與尚君長就在長垣縣聚集數千人,揭竿而起,開始造反,聲勢浩大。

此時的黃巢,已經五十五歲,天生喜歡動亂的他,實在憋不住,也就在次年,875年,與子侄黃存、黃揆、黃鄴及外甥林言等八人,聚衆數千人,響應王仙芝,起義軍聲勢日益浩大。

隨着形勢的發展,唐朝廷採取招撫分化的策略,王仙芝欲接受朝廷招安,與黃巢之間出現分歧,起義軍的勢力受到了削弱。

在王仙芝死後,黃巢被推舉爲黃王,號稱“沖天大將軍”。

黃巢率領義軍轉戰南北,四次渡過長江、兩次渡過黃河,最終攻入都稱長安。

廣明元年(880年)十二月,黃巢進入太清宮,次日,在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

但此時的唐朝,儘管開始衰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唐朝勢力的聯合圍剿下,黃巢還是最終失敗了。

中和四年(884年),黃巢的外甥林言看到大勢已去,就斬殺了黃巢等人慾投降唐朝廷,但最終也被殺掉。

黃巢率領的起義軍轟轟烈烈,嚴重打擊了唐朝官僚體系,動搖了唐朝封建制度的基礎。但由於黃巢生性殘暴,觀念狹隘,嗜殺無辜,攻克長安以後,不思進取,沒有及時消滅分鎮關中的唐朝禁軍,又缺乏經濟政策,最終導致了失敗。

黃巢的英勇善戰,類似於項羽,但嗜殺成性也與之相同;雖然粗通文墨、年齡較長,卻不像劉邦那樣,是一個寬厚的長者。關鍵的是沒有形成一個完美的團隊,沒有穩固的根據地,一直處在游擊戰的狀態。在進入長安之後,沒有做出適當的戰略調整和規劃,最終遺憾地以失敗結束了其悲壯的一生。

最後還是以黃巢的《自畫像》詩,作爲一個結尾,其中的味道,我們一起來仔細品味吧。

自畫像

黃巢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天津橋上無人識,獨倚欄干看落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