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歷史典故 > 一段歷史一句話 簡略回顧歷史人物故事

一段歷史一句話 簡略回顧歷史人物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一段歷史一句話 簡略回顧歷史人物故事

如果把中國歷史簡略回顧了一下,會發現有那麼幾句話,或許來自歷史,或許來自小說,或許來自文學作品,或許來自傳說,卻是精闢地概況出了一個時代。春秋戰國——“位尊而多金”出處:蘇秦之嫂。背景:蘇秦貧困時飽受嫂嫂的清白眼,後做了六國之相,衣錦還鄉,嫂嫂態度大變,蘇秦問原因(大概是明知故問),嫂嫂說得實在:你現在“位尊而多金”了。點評:春秋戰國,號稱中國第一個黃金時代,對我們影響最大的是黃老之學,是儒學,還是這句“位尊而多金”呢?職場沉浮者,沖沖殺殺,總是離不開這個“位尊而多金”啊。秦——“彼可取而代之”出處:項羽。背景:秦始皇出巡,項羽看到後有感而發。點評:楚漢相爭,是中國英雄輩出的時期。“彼可取而代之”,這句話激盪了多少豪情,它流淌在一個朝氣蓬勃的民族的血液裏。如果西方國家發展得夠快,在那時就打開了中國的大門,而不是兩千多年後,可以想象得出,中國一定會在極短的時間中成爲世界強國,如近代的日本。漢——“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出處:陳湯。背景:瞧這氣勢,無需背景。點評:中國曾經被欺負得久了,這句話可真是解氣啊。但想來,都是民族沙文主義在作祟,如今變成老美說這句話了,“犯強美者,雖遠必誅”。幾千年來,人類在物質上發展夠快的,但精神上又進步了多少呢?毛主席說的好,落後就要捱打。三國——“寧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出處:曹操。背景:《三國演義》中,曹操誤殺呂伯奢全家後,怕呂伯奢告發,索性連他一塊殺死,殺完後對陳宮感嘆。點評:羅貫中貶曹尊劉,讓曹操冤了幾百年了,估計還會冤下去。但這句話倒也道出了大部分奸雄的心理,沒這句話,李宗吾的《厚黑學》寫起來可能還真不會那麼流暢。晉——“何不食肉糜”出處:司馬衷(晉惠帝)。背景:有人上奏說什麼地方鬧饑荒,老百姓沒東西吃了,這位仁兄驚奇地問道:“何不食肉糜?”點評:中國出過五百多個皇上,不知道真正夠格做一國之君的有幾成?這位仁兄真是不夠格君主的佼佼者。這種“何不食肉糜”情結貫穿了中國的歷史,一直到現在也屢見不鮮,從企業中出來的人大概或多或少都見過這種事,侃侃而談的海外學者,無所不知的諮詢顧問等,不調查而發言,上演“何不食肉糜”短劇的還真大有人在。唐——“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出處:魏徵。背景:魏徵進諫時所言。點評:中國經過幾百年的大亂後迎來了唐朝的大治,實在非常得益於這句話,這句話體現了那羣治理江山的人的危機感,有了這種如履薄冰的心態,做什麼事都足夠了。現在的企業也一樣,危機感是生存第一要訣。北宋——“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出處:程頤。背景:不說了。點評:從此中國的僞君子越來越多了,站着說話不腰疼之輩層出不窮了,寬以律己嚴以待人者俯拾皆是了,滿口禮義廉恥一肚子男盜女娼者屢見不鮮了。從此,中國人算弄明白了,規則都是讓別人遵守的,所有人都應該遵守規則。企業中,制定規則者只是想讓別人遵守的,或者制定一些根本不可能實施的規則,多少都有點“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影子。南宋——“莫須有”出處:秦檜。背景:秦檜要辦岳飛,說有啥謀反書信,雖然找不到了,但這事“莫須有”,韓世忠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點評:這三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好像到現在還沒弄清楚,但談到南宋,實在想不出有什麼比這句話更讓人感覺深刻的。一句話道出了千年來中國小民的大悲哀,只要某當權者認定你有罪,你的一切爭辯除了會讓你多受些活罪外毫無用處。元——“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處:文天祥。背景:不說也罷。點評:誰能不被這句話感動?明——“一片木板都不準出海”出處:朱元璋。背景:倭寇肆虐,朱元璋搞不定,乾脆下此命令。點評:朱元璋雄才大略,豐功偉績罄竹難書,但就是這句話卻令人印象奇深。中國人關起門來做老大的想法從此就登峯造極了吧?而且這種簡單化處理問題的方法至今還有不少市場的,特別是一些官員處理老百姓的事情時,一不小心就會祭出“一片木板都不準出海”大法。清——“奴才”出處:不知。背景:不知。點評:柏楊先生說中國是個大醬缸。到了清朝真是醬到極致了,中國人所有的朝氣被扼殺到了極致,奴性到了極致,虛僞到了極致,不再有學者,不再有商人,甚至不再有官員,只有奴才。當然,奴才就是奴才,奴才只乾奴才應該乾的事。清朝滅亡真是又快又幹淨,除了給民國留下一個中國歷史第一虛僞者袁世凱和一個滑稽的張勳外好像一眨眼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甚至都沒見一個爲之死節的臣子,不,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