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歷史典故 > 清末民初歷史名人點評,唐德剛評點歷史人物

清末民初歷史名人點評,唐德剛評點歷史人物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3W 次

清末民初歷史名人點評,唐德剛評點歷史人物

唐德剛,美籍華人學者,歷史學家、傳記文學家、紅學家;1920年生於安徽省合肥縣西鄉山南館唐老圩,就讀於舒城中學。1939年,入重慶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歷史學系;1943年畢業,獲學士學位;1944年,在安徽學院史地系講授《西洋通史》;1948年,赴美留學,1952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碩士,1959年獲史學博士;後留校任教,併兼任哥倫比亞大學中文圖書館館長,負責口述歷史計劃中國部分;1972年,受聘爲紐約市立大學教授、亞洲研究繫系主任;曾任紐約文藝協會會長;2009年10月26日,因腎衰竭卒於美國舊金山佛利蒙家中,享年89歲。

清末民初歷史名人點評,唐德剛評點歷史人物

摘錄了《袁氏當國》《段祺瑞政權》中唐德剛對晚晴至民國的部分歷史人物評說,一起來看唐德剛評點歷史人物

1、帝制回頭泡沫王朝的悲劇人物

袁世凱

袁世凱在近代中國歷史轉型期中,也算一個悲劇人物。兩千年帝王專制的政治傳統,絕然不能轉變於旦夕之間。因此他縱想做個真正的民主大總統,不但他本人無此智能條件,他所處的時代也沒有實行民治的社會基礎。他如要回頭搞帝王專制,甚或搞君主立憲,這些形式在當時的中國也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客觀歷史早已註定他這個邊緣政客不論前進或後退,都必然是個失敗的悲劇人物。

2、垂簾聽政而無術支配

隆裕太后

跟清室親王級的其他大貴族相比,可憐的隆裕只是個窮寡婦。她十五歲嫁入深宮,丈夫不愛,婆婆高壓,裏外非人也。磨到三十出頭,兩宮晏駕,做了寡婦,但這個小寡婦究竟承繼了多少遺產呢?在那個大醬缸裏,她無由得知,也無術支配。但是她畢竟是個太后,繡簾之前的六歲小皇帝既然無法親政,軍國大事,表面上還要以她的懿旨爲斷。

3、末代皇帝

溥儀

溥儀遜位十年後,在英文老師莊士敦的勸導下剪掉辮子。據溥儀回憶錄《我的前半生》,遜位之前,小皇帝記得隆裕太后在哭,跪在她面前的一個老頭子,也淚流滿面。這時太后的確在哭,老頭子袁世凱淚流滿面勸退,就是在演戲了。

4、建國藍圖的最高當國者

孫中山


孫中山先生原是近現代中國,筆者個人所一再反覆申說的文化轉型期中,自有一套頗具原始性的建國藍圖的最高當國者。他那一套建國思想,形成所謂三民主義的理論,至此已相當成熟。辛亥之後,他對袁世凱曾寄以熱忱的厚望,認爲在袁氏治下,他的民族、民權兩主義,已相當成功了。如今所餘者只剩個民生主義有待實行,不幸民智未開,知音太少,絃斷無人聽,因此旅行佈道,苦口婆心,舌敝脣焦,反覆演說,三句不離本行,其主旨亦在此也。

5、有將無兵的光桿司令

黃興

至於黃興,那更是個有將無兵的光桿司令。他初到武昌時,也是靠聲望將兵,黎元洪及其他與三武(孫武、張振武和蔣翊武)齊名的革命諸小將,對他暗中也頗多嫉忌之心。漢陽一敗,他就只有黯然而去了。

6、有野心也有理論基礎的組織家

宋教仁

宋教仁和孫中山原是同盟會中的兩大智囊,而孫所搞的多半是海闊天空的哲學思想,宋所搞的則是紮紮實實的行動計劃。事實上,民國臨時政府中許多根本大法,如《臨時政府組織法》《臨時參議院組織法》和《臨時約法》,差不多都是宋教仁一手起草的。宋教仁是個搞行動的理論家和有野心也有理論基礎的組織家,少年氣盛,不忍不讓,不像孫公,孫公乃頗能忍讓的一尊“大炮”也。所以袁世凱之怕宋,實遠甚於怕孫。

7、初爲全國第一人終至遺臭萬年

汪精衛

不能因爲汪精衛當了漢奸,便把他前半生的形象一筆抹煞。事實上,汪在投敵之前,他在全中國的公共形象實在是全國第一人。他在民初國民黨中的地位,也是總理孫文的當然繼承人,排位在黃興、宋教仁、胡漢民之上。筆者早年曾撰有《恩怨盡時論汪精衛》一長篇細述之。此文遺失,有暇當補作之。汪是位很標準的文人、詩人、情人,他不應也不能搞政治。但是後天環境引他誤入政壇,用非所長,接連犯了十大錯誤。全國人民、全黨同志敬之,愛之,厚望之,原諒之,所以他犯了九次錯誤都能東山再起。只是他第十次則犯得太絕了,全國人民和絕大多數的歷史學家都無法原諒他,汪氏就遺臭萬年了。

8、手無寸鐵

梁啓超

梁啓超要作帝王師,他那時顯然是想利用段的聲勢,把中國推向這個“集體領導”的中間路線吧。可惜他一介書生,手無寸鐵,影響力極其有限,而他本人且久處醬缸,身有餘臭,就號召不起來了。這也是政治轉型初期,免不了的現象吧。我華族在民族翻身史上,該有如此折磨,夫復何言!

9、聞國會而頭痛色變

段祺瑞

段之出任國務卿,原是袁世凱自動撤銷帝制,恢復大總統名位之後,根據“新約法”派任的。但是這個新約法是個採取“總統制”的臨時憲法。他如主張沿用新約法,他這個國務卿,將來就必然要受制於將來的大總統黎元洪,此段之所不欲也。但是他如接受南方反對派梁啓超、岑春煊、孫文等人的要求,恢復“舊約法”,這個舊約法是個採取“內閣制”的憲法,這對段總理當然很好;可是恢復舊約法就得同時恢復那以國民黨佔多數的“民元老國會”。根據北洋系過去的經驗,國會之內,黨派橫行,政客們嘴尖皮厚,開起會來,筆硯橫飛,頭破血流,可不是個好對付的衙門啊。段一向是聞國會而頭痛色變的。所以段對新舊約法也難以取捨。最好還是能另制一部合乎他個人需要的憲法,和組織個無條件擁護他獨裁的國會。這就是後來他另組所謂“安福國會”的心路歷程了。這也是他“安福系”(一名“皖系”)終於失敗的關鍵所在。

10、全無班底的孤家寡人

黎元洪

黎元洪自己(對總統之位)當然是夢寐求之。但是他雖於法有據,卻爲政無力。黎氏自從叛孫投袁,脫離革命陣營之後,早已變成個全無班底的孤家寡人。他的政治地位,全憑約法爲斷;只要新舊約法有一個恢復有效,他就是法定的接班人。至於新舊約法是否可以恢復,段祺瑞當然更是個關鍵人物。至於黎對新舊約法的態度,也是各有喜惡的。依新法,他便是個權力極大的獨裁總統;依舊法,他雖是個虛君,卻可援引反段的國會,來對抗段的“責任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