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關於孔融讓梨的故事(通用11篇)

關於孔融讓梨的故事(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孔融讓梨是中國古代東漢末文學家孔融的真實故事,教育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下文是整理收集的關於孔融讓梨的故事,供大家參考。

關於孔融讓梨的故事(通用11篇)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1

孔融小時候家裏有五個哥哥,一個弟弟。

有一天,家裏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個什麼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裏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爲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

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你看,孔融講得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

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讚他。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2

今天我和媽媽讀了一篇故事,名字叫《孔融讓梨》。

故事裏面講的是,孔融家有七人,孔融排行第六。他四歲一天,鄰居家送來一筐梨,孔融挑了一個最小的梨,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們。大家都好奇的問他,你爲什麼挑小梨吃,而不挑大梨吃呢?孔融回答,哥哥們比我大,應該吃大梨,我是小弟弟,應該吃小的啦。大人們聽了都稱讚孔融是個懂事謙讓的好孩子!

這個故事並不是叫我們讓一個梨,而是教我們怎樣做人。我們應該學會謙讓,要多關心別人,不要光想着自己。我決心以後要做一個像孔融一樣有謙讓精神的,有愛心的人。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3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千古流傳。今天,我翻開《修雅集》看到了小孔融拿着梨送給爸爸的圖片,我迫不及待地讀起了《孔融讓梨》故事。呵,孔融是一個非常有孝心的孩子!四歲的一天,小孔融的媽媽從集市上買來了許多金黃的鴨梨,她讓孔融先吃一個,可是孔融在籃子裏挑了許久,卻撿了一個最小的留給自己。原因是自己年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姐姐吃。

讀到這裏,我才知道,“年紀小,應該吃小的”,說得太好了,我很贊同小孔融的做法。以前,我總覺得,我是小孩子,應該多吃點。每次媽媽讓我選吃的,我總會比了又比,選了又選,哪怕只大一點點,也是好的啊!但是從現在起,我決定向小孔融學習,因此我逐步改正了自己的缺點。每一次餐桌上有什麼好菜,我就先夾給媽媽,對她說:“媽媽,請吃!”每次爸爸從上海回來帶一大推零食回來時我總是迫不及待地遞給媽媽,對她說:“媽媽,你吃吧。”直到看着媽媽吃下,我才放心地離開。每天晚上,我總是把熱水袋衝足電,交給媽媽,對媽媽說:“媽媽,請你捂腳。”

在我表姐十歲生日的宴會上,服務員端上了一大盤烤鴨。我拿起一塊麪,夾了一些鴨肉和蔥,蘸了醬,把兩頭裹起,卷好。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我。我想:你們可別以爲我是個“饞嘴貓”,我可不是做給自己吃的!我放下筷子,用雙手將烤鴨遞給媽媽,大聲地說:“媽媽,您吃!”在衆目睽睽之下,媽媽接過我遞給她的烤鴨,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桌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都讚不絕口,說:“黃浩洋真孝順啊!”“我也要讓我的孩子向浩洋學習。”我聽了,心裏美滋滋的:看來,我已成爲大家學習的“有孝心的好少年”的榜樣了,我一定要做得更好!

現在,我才知道,孔融四歲時就懂得謙讓,而我已經九歲了,這麼做也是完全應該的。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後,我要用一顆善良的心去關心、愛護身邊的每一個人,要做一個當代的小孔融。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4

今天,我讀了一本《懂禮貌的故事》書,其中有一篇叫《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是:在東漢魯國時期,有一個四歲的孩子叫孔融,有一天,叔叔送來一筐梨,爸爸讓孔融給大家分梨吃,他把大的讓給了爸爸、媽媽、哥哥們,自己留了一個最小的。大家都誇他有禮貌。

我讀到這裏被孔融的行爲感動了,四歲的孔融都知道要做一個懂事又有禮貌的好孩子,可是我以前很自私,吃東西都是我先吃,玩也是先自己玩,從來都沒有想別人。我讀了這個故事覺得很羞愧,從今以後我要做一個懂禮貌又懂事的好孩子,吃東西一定先讓長輩們吃,玩玩具也一定要懂得謙讓他人,只要有人需要幫助,一定伸出援助之手,做一個心中永遠裝有他人的好孩子,不再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孩子。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5

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是孔子的第19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俊秀。漢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經劉備表薦兼領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不久,被朝廷徵爲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後因觸怒曹操而爲其所殺。

孔融能詩善文,曹丕稱其文“揚(揚雄)、班(班固)儔也。”散文鋒利簡潔,代表作是《薦禰衡表》,其六言詩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現實。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張溥輯有《孔北海集》。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6

謙讓是我國傳統的'禮儀。前不久,我看了一篇〈孔融讓梨〉的故事,主要講:孔融,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語。孔融4歲時,一日,父親給他和他的哥哥買了一些香梨,父親給他了一個最大的香梨,可是,他卻拿了一。最小的香梨,父親看了非常驚喜、高興。

記得有一次,我和姐姐上街去玩,我們乘上了車,坐到了位子上,第2站,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上車了,老奶奶沒有位子,只能站着,第3站,一些人下車了,老奶奶剛要坐下,一羣年輕人跑過來,把老奶奶推開,自己坐下,老奶奶差點兒摔倒,看到着一幕,我心裏真不是滋味,拉了拉姐姐的衣角,輕輕地說道:“姐姐把我們的位子,讓給那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你看她沒有位子坐,多可憐呀!”

“妹妹難道你想站着,不想坐着嗎?”姐姐疑惑的問道“不是的,姐姐你想呀!孔融4歲能讓梨,我現在是10歲,你現在16歲,難道我們這些都不懂嗎?我們把座位讓給老奶奶!這樣也算助人爲樂呀!”我認真地說道。“妹妹,妹妹你說的太有理了,讓我實在太佩服了,那我們現在就開始讓座吧!”“OK。”我回答到,說着我把老奶奶攙扶了過來,又讓老奶奶坐下,老奶奶笑眯眯地連聲說:“謝謝,謝謝呀!”“沒什麼這是我應該做的。”我站着,偷偷的看着老奶奶,老奶奶舒服的做在凳子上,我偷偷地笑了。

孔融4歲都會讓梨了,作爲我們一定要向孔融學習,做一個學會謙讓的小學生!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7

大家一定熟悉孔融讓梨的故事吧?它說的是:東漢學者孔融小時候,每當家裏買來又香又甜的梨子,總是揀小的吃,把大的留給哥哥。這裏,再講一個孔融與哥哥爭刑的故事。從這一“讓”一“爭”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美德。

孔融十六歲時,朝廷宦官專權,迫害異已。有一個名叫張儉的官吏觸犯了宦官頭子侯覽。侯覽懷恨在心,便謊稱張儉謀反朝廷,下令逮捕他。張儉考慮到與孔融的哥哥孔褒是老交情,便躲到了孔家。孔融深深同情張儉的不幸遭遇,親自動手,打掃乾淨一間密室,把他藏了起來。

後來,侯覽不知怎麼聽說了張儉躲在孔家,便差人前來搜捕。然而,孔融和哥哥已在前一天夜裏悄悄將張儉打發走了。差人撲了個空,只好將孔融兄弟帶走了。

審訊時,孔融面無懼色地說:“張儉是我藏的,也是我放的,如果有罪,我一人承當。”

孔褒馬上搶着說:“張儉是我的朋友,完全是奔我而來的,與弟弟無關。”

地方官見兄弟兩人爭着受刑,一時不知該如何處置,便將案情上報侯覽。

後來,侯覽下令殺了孔褒。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8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說"弟弟比我小,我也應該讓給他.'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並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小時候,不僅學習勤奮,而且善於思考。父親外出拜客總是帶着他去。10歲那年,他隨父親來到洛陽。正逢洛陽太守李膺大府內走。這時守門人忙把拉,問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邊玩去!”孔融嚴肅地回答說:“請你們進去通報,山東孔融來訪。”守門人見他一本正經,也不知是什麼來頭?笑着問:“小公子,可有紅貼?”孔融說:“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師生之誼,無需紅貼,只管通報。”守門人怕慢待貴客,只好進去通報。這時李膺正和許多文人雅士交談,聽了通報,一時想不起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麼關係,只好哈哈:“請進!”小孔融興沖沖走進大廳,一邊向主人問候,一邊拱手招呼各位來賓,態度不亢不卑。李膺一邊讓座,一邊打量着這位俊才少年,心裏好生奇怪:這小孩從未見過面,而他爲何自稱通家呢?於是,李膺問道:“小公子,你說我們兩家世代交情,我怎麼想不起來啊!”孔融微笑着說:“500年前孔子曾經問禮於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說明孔、李兩家500年就有師生之誼。今你姓李,我姓孔,也是師生關係,我們兩家不是累世通家嗎!”

孔融語出驚人,在座客人無不暗暗稱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陳韙不以爲然,冷冷地說:“小時候聰明的人,長大後未必有作爲。”面對挑戰,孔融笑着說:“這樣說來,先生小時候一定很聰明。”這一巧妙對答,弄得陳韙面紅耳赤無言回對,暗暗坐在一旁生氣。孔融則目不斜視,裝着大人模樣,一本正經地喝着茶,引得衆人哈哈大笑。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9

我們的生活是五彩繽紛的,隨着時間的流逝,大家一定經歷了很多事情,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從我小的時候到現在經歷過許多事,有高興的、悲傷的、難忘的、有趣的……從書本上也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但是最讓我感動的是《孔融讓梨》的故事,他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

故事是這樣的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並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我讀完後,想起自己前天爲了一個蘋果和弟弟吵架的事情,我真是慚愧的無地自容。所以我要向孔融學習。

昨天下午,我和媽媽去赴約,當端上“北京烤鴨”大家說開吃的時候,我趕緊拿了一張蒸餅,夾上一塊鴨肉,又放了點蔥,我在做的時候聽見有好多人都說我沒禮貌,當我把蒸餅給媽媽的時候,他們才煥然大悟,原來我的給媽媽的,他們都誇我是個孝敬長輩的好孩子。

今天早上,我乘着公交車去奶奶家玩,車上的人可真多,我好不容易找了一個位置坐下,還沒坐多久,就看到上來了一位老奶奶,車上人比較多,老奶奶只能站着,我看到老奶奶年歲已高,站在那裏搖搖晃晃,本來不想讓座,可是以想到孔融,我連忙起身過去吧老奶奶扶到了我的座位上,老奶奶笑着對我說:“你真是個好孩子。”車上的人也誇我是個懂得尊老愛幼的好學生,我聽了心裏樂滋滋的。

通過這個故事,我懂得了:做人要懂得謙讓,不能自私,尊師重教。這樣纔會向孔融一樣成爲大家學習的好榜樣。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10

今天,我讀了一篇故事,名叫《孔融讓梨》,我讀後很有感觸。這個故事說的是:東漢魯國,有個叫孔融的小男孩。他非常聰明,也很懂事。在他四歲時,有一次,爸爸拿回來一袋梨,給孩子們吃。爸爸讓孔融來分梨,孔融把最大的給了爺爺奶奶,把比較大的給爸爸媽媽,把其他的給了哥哥弟弟,而把最小的給了自己。大家都誇他懂事。

看到這裏,我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一個僅有四歲的小孩竟那麼懂事!想到這兒,我的臉上一陣發燒,不禁慚愧不已:我和他竟形成天壤之別!怎麼回事?聽我慢慢道來。

我天生喜歡讀書,我家也正好在少兒圖書館附近,我便有事沒事就到圖書館借書,但我一般喜歡有人和我一起去。去年有一次,我急着要去借書,便纏着爺爺跟我去,但爺爺因爲在燒開水,而且弟弟一人在家,需要有人照顧,所以爺爺燒完開水就要去照顧弟弟。但我卻不懂事,一個勁地纏着爺爺。爺爺非常生氣,批評了我,我還不服氣,也小聲嘀咕了幾句。唉,現在想起來多後悔啊!爺爺是多麼疼愛我啊,我卻那麼不尊重他老人家。再看看人家孔融,人家四歲就懂得尊老愛幼,我十歲了還那麼不懂事,慚愧啊慚愧。

尊老愛幼,是多麼偉大的美德啊!它能讓每個人都對你刮目相看,快學會這一種美德吧!這樣纔會讓你的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讓你的生命更加有滋有味。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11

這天,我受邀給洛杉磯一所小學的學生們上一堂關於“禮讓”的主題課。

課上,我引用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引導孩子們說:“孔融四歲就知道讓梨了,我們要向他學習,做一個懂得禮讓的人,大家說好不好?”

讓我意外的是,下面只有寥寥數聲說“好”。

這時,有個小男孩站起來說:“陳老師,我不打算向孔融學習,我覺得他做錯了!”

我一聽,感到十分詫異。

男孩略帶質疑地說:“孔融是先拿了小梨,然後把大梨讓給哥哥和弟弟,可如果他真的打算讓梨,爲什麼要先拿梨呢?爲什麼不最後一個去拿呢?”

我困惑地問:“先拿後拿有關係嗎?”

“當然有關係!我覺得他的哥哥弟弟也有可能會讓梨,但因爲孔融搶先拿了小梨,他們沒有了表現讓梨的機會。孔融不僅搶走了讓梨的機會,還讓人們產生了一種只有他纔會讓梨的錯覺。事實上,他的哥哥弟弟也有可能會讓梨的。”

說到這裏,男孩顯得有些激動,他接着說:“我覺得孔融的做法完全不值得提倡,如果讓哥哥弟弟先拿梨,然後他們剩下什麼孔融就吃什麼,或許這纔算是真正的禮讓。”

我完全怔住了。

客觀地說,這個孩子的解讀是對是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講臺上站了15年,卻從未見過有學生提出與老師不一樣的想法來。這是爲什麼?或許這個問題的答案,遠比孔融究竟是在“讓梨”還是在“搶機會”更值得我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