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讀書名言 > 《雙城記》讀書筆記大全

《雙城記》讀書筆記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6W 次

《雙城記》讀書筆記大全

《雙城記》讀書筆記大全

導語:失控的革命演變成一場巨大的災難,革命人民在瘋狂報復,盲目屠殺他們所憎恨的壓迫羣衆的貴族的同時,也成了一個畸形的社會階級,成爲自己所憎恨的暴虐殘酷的代表。換句話說,迫害的現象並沒有改變,只是迫害者與被迫害者調換了位置罷了。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雙城記》讀書筆記,希望大家喜歡。

《雙城記》讀書筆記大全

篇一:

這一次,我又相信了愛情。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多少隻記得有這麼一句話,卻不知道這句話出自何處,也不知道這句話的背景。同諸位一樣,直到看了《雙城記》這部改編自狄更斯同名小說的電影,我才恍然大悟,這其實是狄更斯對充分民主的一句警世恆言:遇強則剛,物極必反。絕對的專制必然會涌出反抗的暗流,而由革命所建立的新政權在標榜民主的同時,必然會使民主異化與“變質”。何以至此?因爲長期受壓迫的人對舊政權總無法持寬容的態度,他們骨子裏還有報復的精髓,這種心態有時近乎達到變態的境況。以至於雖然處在舊政權的溫和派與改革派也在這種流血革命中成爲犧牲品。 故事以法國大革命爲背景,影片貫穿兩條主線:一是法國平民階級在法國封建貴族的極度剝削與壓迫下揭竿而起,攻佔巴士底獄,並開展對舊政權的清算運動。這場運動從正義的反壓迫與反剝削的性質“變質”爲民主的狂歡,當卑躬屈膝的平民階級當家做主後,便用嘴投票,通過“民主”的全民陪審團制度將所有身上流淌着封建貴族得血液的人統統送上斷頭臺。甚至連剛出生的嬰兒也不放過。第二條主線是英國律師Carton對美麗善良的Lucie的愛情主線,善良的Lucie對他的體貼與關懷重新燃起了失意的天才律師Carton對生活的熱愛。儘管Lucie最終選擇了擁有法國貴族血統Darney,可是Carton依然一如既往地愛着她,這種愛使他擁有勇氣代替Darney親赴斷頭臺,而這計劃他甚至沒有告訴心地善良的Lucie,Carton前往斷頭臺的場景使兩條主線合二爲一,一面是多數人的暴政,另一面是無私高尚的愛情。悲哀的是,看似正義的判決在這卻顯得格外的諷刺。本該值得憐憫的人民羣衆卻露出一副副齜牙咧嘴的醜惡面孔,臨上斷頭臺的貴婦還在禱告,莫要責怪人民,儘管他們在責怪我們,願主原諒他們。故事在接近尾聲額時候達到高潮,而結局卻伴隨着斧子落下而戛然而止。

篇二:

半年前曾讀過雨果的《悲慘世界》。1832年的起義,在作者筆下是悲壯和蒼涼的:一小羣夢想爲法國人民謀得光明未來的青年們,舉槍擎劍,在血光和硝煙中爲這偉大而崇高的理想奮鬥,直到最後一刻從容赴死。從那時起,“真理”“革命”“自由”這些字眼使我深深地着迷,我熱切崇拜着書中那偉大的革命英雄們,草率地以爲一切的革命都是偉大且正確的。

但《雙城記》卻使我一貫熱誠而堅固的“革命理念”深深動搖。那是一場截然不同的,也是法國史上最爲引人注目的革命:1792年法國大革命。革命羣衆不再是一羣爲創造一個人民的烏托邦的青年們,更多的是衣衫襤褸的最底層的民衆。他們沒有面包,忍飢挨餓,遭受凌辱壓迫,滿腔憤懣。在平常的時日,他們的苦痛是麻木的,蒼白的,他們是一羣溫馴的綿羊;而一旦憤怒積攢到一定時日,便如野火燎原般在他們的胸腔內翻滾、爆發,綿羊須臾化作雄獅,張牙舞爪,反攻曾經不可一世的惡狼。

但這烈火是絕不會因得到麪包擺脫壓迫而熄滅的,我驚異地看到那被諸多作家和詩人熱切歌頌過的廣大民衆,仇恨和報復的渴望佔據充塞了他們的心,像沸騰的火山岩液一般,炙熱得足可使任何一個人急速捲入其中,轉瞬即化爲烏有。他們尖叫着,吶喊着,獰笑着,將刀劍對準昔日壓迫他們的貴族,以鮮血和死亡泄心頭之憤,即使與此有絲縷牽連的無辜之人,也難以逃脫這復仇的漩渦[]。

《雙城記》中的大革命,充斥着流血、殺戮和報復。革命人民喪失了理智和人性,他們殺人並以此爲樂事常事,併爲之冠以正當的理由:爲這個“自由、博愛、平等,要不毋寧死的統一不可分割的共和國”(引自《雙城記》)除掉任何一個不利於它的人。失控的革命演變成一場巨大的災難,革命人民在瘋狂報復,盲目屠殺他們所憎恨的壓迫羣衆的貴族的同時,也成了一個畸形的社會階級,成爲自己所憎恨的暴虐殘酷的代表。換句話說,迫害的現象並沒有改變,只是迫害者與被迫害者調換了位置罷了。

書中的德發日太太,便是這樣一個“偉大”的革命者。她儼然是一位復仇女神,幼年全家被貴族迫害致死的她以革命爲名義,報復迫害無辜的貴族後代,來發泄心中的宿怨。正如羅蘭夫人所言:“自由啊,多少罪惡是假你的名義幹出來的!”

如此慘暴的惡行,難道可以稱之爲革命嗎?難道凡革命都要經過如此一番鮮血與復仇的洗濯,才能走進一個沒有殺戮,沒有鮮血,沒有壓迫的世界嗎?

如梁實秋所言,痛苦的仇恨應該用人道及仁愛解決。原宥敵人,放棄復仇,這纔是一場偉大革命抑或戰爭中應具有的姿態。

二戰中納粹攻佔蘇聯,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蘇聯紅軍大反攻,納粹連連敗退。蘇軍乘勝追擊,殺進柏林,兵燹全城,剿滅納粹。但勝利的蘇聯紅軍對納粹於本國所犯惡行耿耿於懷,報復性地在柏林全城燒殺搶掠,殃及無辜的德國民衆。這樣的行爲,和納粹又有何不同?蘇聯紅軍一時的意氣之舉,卻使這場正義的反擊戰有了不光彩的一面,使自己在道義上淪落於納粹的檔次。

同是遭受貴族迫害的馬奈特醫生被冤入獄十八年之久,但面對貴族之後查爾斯,他選擇了寬恕與忘卻,甚至竭力挽救因受德發日太太迫害而深陷囹圄的查爾斯。再如《悲慘世界》中的老苦役犯冉阿讓,在街頭對壘中面對手無寸鐵仍幾欲害死他的警察沙威,卻放下槍,親自爲其鬆綁。以恩報恩,人之常情;如有可能,以德報怨,纔是高貴的道德。

回到《雙城記》,再談到法國的大革命,革命者的仇恨報復,殺戮暴行,締結了一個自由的專制王朝,但也使這場影響力巨大的革命增添一個受人詬病的理由。原宥或是報復,皆在一時之念。選擇以寬恕,革命所追求的自由和民主才得以更充分體現,若一味地給予報復與仇恨,自身也成爲壓迫者,與所報復之人又有何不同?

記得在某雜誌上看過一句話;最高貴的復仇是選擇原諒。報復或是原宥,一念之間,善惡卻大有不同矣。

篇三:

《雙城記》文中人性的思想最令我受觸動,比如說狄更斯寫的查爾斯吧,他爲了他那“神聖的目標”而放棄了地位和財產,這和《復活》中的夏赫留朵夫沒什麼兩樣,都一樣崇高;爲了救人他進入明知有着異常危險的牢獄,他這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崇高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不畏艱苦,不屈服惡勢力,爲了真理,竟不顧生命危險去救人,我實在佩服他。

在這本普普通通的小說裏,我彷彿看見了許多不同的人,正直善良的馬泰特醫生、美麗大方的露西、優雅高尚的查爾斯、忠厚老實的洛瑞、扭曲了人生的德發奇太太、外表冷漠,內心熱情的西德尼、豪爽的普洛士小姐、殘忍的陰險的埃瑞豪兄弟。

作者在本書歪曲了歷史,醜化了封建貴族,事實並不盡然。許多情景,如使馬奈特醫生含冤入獄的空白逮捕令,都是查爾斯冒着生命危險去救馬奈特醫生,英國人的首領爲了怕別的國家說:“法國貴族欺壓老百姓”。想要收買查爾特,用很高的地位和財產來收買,查爾特並沒有收錢財的迷惑,查爾特改善欺壓百姓的不懈努力的故事。

主要表現了關愛和行善、反映善惡博鬥,愛恨交鋒,最後作者所說:“愛總能戰勝恨”。惡往往都是曇花一現,都要和作惡者一同死亡,而善則永世長存。”

全面地揭示了英國的社會面貌;議會政治的黑暗,統治機構的昏聵、金錢社會的罪惡、人民大衆的貧窮。

用一個故事來對付自己同時代的的當權者和公衆呼籲,暴政會引起暴力,危機近在旦夕,有錢人都應該已慈悲爲懷,流血只能造成更多的流出更多的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