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讀書名言 > 《懺悔錄》讀書筆記大全

《懺悔錄》讀書筆記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94K 次

《懺悔錄》讀書筆記大全

《懺悔錄》讀書筆記大全

導語:懺悔錄》記載了盧梭從出生到1766年被迫離開聖皮埃爾島 之間50 多年的生活經歷。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懺悔錄》讀書筆記,歡迎閱讀。

《懺悔錄》讀書筆記大全

篇一:

近來我又讀了一遍法國啓蒙作家盧梭的《懺悔錄》。

上下兩卷共十二章,中譯本634頁,洋洋五十餘萬字,一口氣讀下來,看得我倆眼朦朧。隨着盧梭敘述的文字河流,我又一次漂進了他豐富而傳奇的心靈之海,不由自主地陷入思想與情感的漩渦裏,拜倒在上帝的腳下,發出深沉的喟嘆——懺悔吧!

經歷了五十多年的風風雨雨,面對周遭無數的惡毒攻訐,他毅然拿起了如椽巨筆,寫下這部自傳體的《懺悔錄》,把自己赤裸裸地剝現在世人面前,讓人們看到一個完完全全真實的盧梭自我。勝過任何的辯解與粉飾,所有的人面對這個真實的靈魂,都沉默不語。因爲人們在他面前就如在一面纖塵不染的平鏡前一樣,照射出了自己靈魂的卑污與醜惡。

正如盧梭所云:我如實地描繪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是可鄙可惡絕不隱瞞,是善良寬厚高尚也不遮掩:“我把我那你看不到的內心暴露出來了。上帝啊,把我無數同類召到我周圍來吧,讓他們聽聽我的懺悔,讓他們爲我的醜惡而嘆息,讓他們爲我的可鄙而羞愧。讓他們每一個人也以同樣的真誠把自己的內心呈獻在你的寶座前面,然後,看有誰敢於對你說:‘我比那人要好!’”

我是沒有這樣的勇氣的。在世人面前我展現給大家的形象,決不是我的全部。有許多東西,它們深藏在我心靈的深處,只有我一個人面對自己時,纔有可能浮現。像盧梭那樣冷酷地解剖自己,是需要非常的膽量與勇氣的。

早在上中學的時候,我就心驚肉跳地讀着盧梭的《懺悔錄》,因爲我讀出了自己意識深處那麼多的黑暗的洪流。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學會了在日記本上反省、懺悔、自律、自強,自己要對自己真實。不知有多少次夜深人靜的時候,我面對蒼穹,尋找上帝的光芒。我曾經數次把一摞摞厚厚的日記本點燃,企圖在灰飛煙滅之中,消滅那個可怕的魔鬼。如果把所有的日記蒐集起來,也許也是一部屬於我的《懺悔錄》。

而今我再一次讀着《懺悔錄》,我的心跳得更加厲害。檢視自己成人之後的將近十八年的心靈歷程,我發現我更加無法面對盧梭這面鏡子。有更多的黑色洪流,不可阻擋地向我涌來,幾乎淹沒了我。我徒然地掙扎,甚至甘心情願地投入洪流的懷抱。猶如從惡夢中驚醒一般,我驀地坐起,張開雙臂,渴望擁抱光明與希望的撫慰。

在物慾橫流的今天,誰還能夠像你一樣真實地懺悔?

告別塵世的那天,誰還能夠像你一樣安然地入睡?

就如今日在電腦前寫着這些文字將要貼在博客上面一樣,我還能夠面對遠朋近友,有足夠的勇氣對他們說:“這就是我真實的自己”嗎?

盧梭,你讓我再一次發出深沉的喟嘆——唉!

篇二:

一直在讀盧梭的《懺悔錄》,它被歸結爲一種經典名著,可是我讀過後感覺收穫不大。我不知道爲什麼爲翻譯成“懺悔錄”,盧梭好像也沒有什麼值得懺悔的吧。從它的英語名稱"The Confessions"來說,翻譯爲“坦白性傳記”也許更恰當。

讀這本書時,能支撐我一直讀下去,並直到讀完的是他與瓦朗夫人的關係進展。

盧梭從小失去母親,父親也因打傷一貴族而逃亡他鄉,他從小不得不四處流浪,食不果腹,甚至沾染了諸多流氓無賴習氣的浪子,在他16歲生活無着、走投無路的時候,神甫蓬韋爾先生建議他去投靠瓦朗夫人。他說:“她是一位非常仁慈的好夫人,她能把別人的靈魂從她本人已擺脫了的錯誤中拯救出來。”那時瓦朗夫人已經 28歲,他稱他爲“媽媽”,其實他們的關係是姊妹關係[]。

在盧梭成長的過程中,瓦朗夫人無私地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錢財無怨無悔地支持着盧梭,即使盧梭最不可思議的舉動,瓦朗夫人給予的都是寬容。瓦朗夫人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她利用一切關係幫助身份卑微的盧梭,在日常生活中給予他無微不至的關懷,正是瓦朗夫人無私的愛成就了盧梭。

篇三:

列夫托爾斯泰的懺悔錄

年輕的時候託託是個好孩子,廣泛閱讀,目標是“完善”,成爲一個更好的人。幼年一直接受宗教洗腦教育萬幸的是大基數的閱讀在培養了他獨立的思考能力,所以他不接受宗教那一套。青年時期他開始困惑,爲什麼他墮落過着放蕩的生活卻反而會成爲一個受尊敬的人。出於虛榮開始寫作創辦學校興教化。名望地位都有了,他卻開始抑鬱。他向家庭生活尋求精神寄託,卻越來越懷疑生命的虛無,壓抑地想自殺,如果他都知道生命是一場無意義的苦行的,爲什麼還要把自己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讓他們受苦。所羅門王講日光下的一切都是捕風都是虛無。他還講了一個旅人的故事。荒野上一個旅人被猛獸追着跳入了一口枯井,枯井下卻是一頭龍,上有惡虎下有猛龍旅人牢牢地抓住了樹枝,這個時候卻有一隻白鼠一隻黑鼠晨)啃咬樹枝。樹枝上有星星點點的蜜。旅人伸頭舔蜜。託託認爲衆生就是那個旅人,但更多的人看不見虎與龍也看不見鼠,只顧埋頭舔蜜稀少的蜜。託託那個時候驕傲地覺得看得見的只有他所羅門王叔本華佛陀等幾百個人人類歷史上。而其他人人都只是某種畜類。後來託託開始向宗教追尋答案。實驗科學人文科學不能滿足他。他向和他同階層的貴族追問的時候發現他們的信仰都是虛假的。後來他向農民們追思,終於得到了答案。生命的確是罪惡虛無的,因爲他過得是奴隸主的罪惡的生活。樸實的農民都在創造,而寄生蟲只是消耗。那個罪惡的生命只是他自己的生命而已。想通了之後他就很願意和農民工們在一起,重;新變成了一個願意積極面對生活的人。但他信仰上帝可是又無法支持自己的信仰足夠的知識證據。

看了這本書我不得不再次讚揚王小波。波叔真是太了不起,託託痛苦了一輩子的疑惑波叔年輕的時候就想通了,所有的答案都在他的沉默的大多數裏。且聽下回蕩蕩分解王小波。

波叔很早就看透了宗教的本質,就是樹枝上的蜜。波叔講他永遠也不向宗教這罐蜜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