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格言 > 人生格言 > 中年危機有哪些?

中年危機有哪些?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5W 次

首先是社會發展快,職業教育跟不上。中年人想幹活幹好的多,但是找不到適合的位置。一個人的職業規劃可能在十年左右,加上自己的一些情況,每個人可能是十多年換一次工作。大概在第二次換工作時,就感到競爭吃力。這時,社會職業教育能跟上去,就好辦了。

中年危機有哪些?

其次是自我更新能力有限。如何建立起立體的職業思維,這個很重要,從多個維度評估自己的職業走向,競爭力和學習力。這一項系統工程,可以通過專業機構進行諮詢瞭解,正確定位,避免盲目。

第三是企業轉型要考慮中年人的出路,有社會擔當。這種三十五歲“告老”現象,說明單位的管理不怎麼樣,無法給人更高層次的發展,而產生的“懶管”!

科學研究已充分證明,中年,是人生最艱難的時期。2008年,兩位經濟學家發現,人們自述的生活滿意度,呈現平緩的U形曲線,年輕時很高,四十五歲左右降到谷底,年老時再又回升。這規律適用於世界各地的男男女女。其間或有生兒育女這種變量的產生,也不會改變其走勢。

也就是說,小時候我們眼中的成年人這樣的:成熟穩重,獨當一面,有責任有擔當,溫柔浪漫,最關鍵的是,實現了財務自由。當我成爲了成年人才發現:我原來是每天只會喊累的廢柴一根。人們總把人生比作過山車,真是奇怪,要知道坐過山車最有趣的是下坡部分。越是下坡,越是感覺人生達到了高潮。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奇妙現象。

話說中年危機的概念,是1965年一位精神分析學家提出來的,指的不是中年患者發生婚外情,而是指藝術家在中年時對自己早年的作品感到不滿,由此創作生涯發生鉅變。也就是說,對過去感到遺憾。

隨着時光的推移,人越到中年,選擇的可能性就越少,選擇受限,自然感覺人生一路滑到了谷底。比如我有一段時間想當個律師,國際大律師不成,國內小律師也成。後來想當拳擊教練,把自己練得孔武有力,上街專找挑釁的目光。再後來想還是錢這東西扛揍,於是想當個操盤手,生財有道,買啥賺啥。可是漸漸到了三十五歲,四十歲的光景,你便會意識到,想做的很多事情,實際上已經不可能去實現了。

也就是說,現實地講,我不打算再轉行了,因爲我實在怕,一不小心發揮太好,搶了別人的飯碗。當我們回顧過往歲月,眼前重新浮現當初可選未選的道路的時候,有時是釋然,但更多的,恐怕是遺憾。身有不甘,心有遺憾,表明你重視很多事情。然而如果你只注重一件事情,又會讓你的生活失去色彩。這是一對令人喜憂參半的矛盾。

人到中年,當事情進展不順利的時候,你會產生另一種悔恨感。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我們會對以往走過的彎路,深感心力憔悴。我們會不斷地回想,當年要是成爲一名律師、拳師或者操盤師,我們的此刻是否更加輝煌呢?有時候,我們苦惱的不是想改變現狀,而是希望改變過去。

其實,我們有點想多了。世界自有調節之道。

比如,當年你做了一個貌似傻缺的投資,投什麼不好,投給了一個專門生產硅膠娃娃的產業,卻意外地發現了商機,賺到了錢錢,那麼就完全不必爲自己做了原本不該做的事而懊悔。

再比如,一位少女,在人生的某個脆弱的階段,決定懷孕生子,大部分人會認爲這是一個超不明智超不入主流的決定,將直接導致她的生活質量下降,人生軌跡變道。然而有可能,當她抱着孩子享受母子溫情的時候,她很高興自己當時做了這個決定。也就是說,對你現在所愛之人的依戀,可以幫助你接受過去發生的事情。哪怕是壞事,也不妨礙你獲得幸福感。

人生路,很多時候是由細節決定走向的。如果我們現在生活得挺好,就會慶幸當初沒有選擇其他道路。但是也許其他生活更好,卻又會與現在的截然不同。也就是說,你如果選擇了另一種生活,就無法體會到當下的人際關係和細節美好。可能更好,是一個虛無的念想,就彷彿“想當年”一樣,無從考證。

毫無疑問,憶往昔,不一定能幫你修正錯誤,卻足以讓你展望未來,讓你安於沉浸生活。

人到中年,身處谷底,萬籟俱寂。令中年的我們深感不安的,不是對過去的悔悟,而是對現實的無意義感,毫無破解之法。我們的工作看似很有價值,然而做完一件,還有一件,做完這件,還有下一件,直到榮休之日,這種感覺令人挫敗。究其原因,我們的時間被大量用來維持運轉,而非開創。很多時候,不出事,就是成功的標準。顯然,這類補救工作帶來的成就感十分有限。

人到中年,感到缺憾,不可避免。與其試圖忽略,於事無補,不如活在當下,重視過程,爲意義留出空間。也就是說,有時候,你得嗨起來。中年危機尚不算晚,說不定可以刺激你實現巨大的提升和轉變。然而有一點萬變不離其宗:指導你人生的力量,只能來自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