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歷史名人小故事:尉遲敬德居安思危

歷史名人小故事:尉遲敬德居安思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歷史名人小故事:尉遲敬德居安思危

歷史名人小故事:尉遲敬德居安思危

貞觀六年(公元632年)九月的某一天,李世民在他的出生地武功的慶善宮賜宴百官。其時四夷賓服、海內晏安,君臣們自然心情舒暢,於是在宴席上奏樂觀舞、飲酒賦詩,一派喜慶祥和之狀。

但是觥籌交錯、歡聲笑語之間,卻有一個人滿面怒容。他就是尉遲敬德。從一入席,尉遲敬德的怒火就往上躥。因爲有某個功勳並不高的將領,此時此刻的座次卻在他之上,尉遲敬德無論如何也吞不下這口氣!

他越想越是火大,於是藉着酒勁發飆,對那個將領怒喝:“你有何功勞,座次居然在我之上?”

對方懾於尉遲敬德的氣勢,也怕破壞宴會的氣氛,只好低下頭不敢吱聲。坐在尉遲敬德下面的任城王李道宗見勢不妙,趕緊過來打圓場,不住地好言勸解。沒想到尉遲敬德突然怒目圓瞪,額頭上青筋暴起,猛然揮出一拳砸在了這位親王的臉上。李道宗當場血流如注,一隻眼睛差點報廢。

慶善宮的喜慶氣氛在剎那間凝固。百官們目瞪口呆,搞不清這一幕究竟是怎麼發生的。

太宗李世民龍顏大怒,當即站起來拂袖而去。

宴席散後,李世民把尉遲敬德叫到了自己面前。此刻,尉遲敬德的酒早已醒了。他滿心惶恐,意識到接下來要聽到的,很可能是足以讓他一輩子刻骨銘心的話。

歷史名人小故事:尉遲敬德居安思危

果然,尉遲敬德聽見李世民說:“朕過去對漢高祖劉邦誅殺功臣之事非常反感,所以總想跟你們同保富貴,讓子子孫孫共享榮華、世代不絕。可是你身爲朝廷命官,卻屢屢觸犯國法!朕到今天才知道,韓信、彭越之所以被剁成肉醬,並不是劉邦的過錯。國家綱紀,唯賞與罰;非分之恩,不可常有!你要深加反省,好自爲之,免得到時後悔都來不及!”

身爲人臣,聽見皇帝當面說這些話,尉遲敬德所感受到的震撼和恐懼是不言而喻的。

就是從這個時候起,這個大半生縱橫沙場的猛將一改過去的粗獷和豪放,爲人變得謹小慎微,事事唯恐越雷池半步。

儘管尉遲敬德從這件事後就學會了夾起尾巴做人,但李世民還是沒有忘記隨時敲打他。

有一天,照舊是君臣間在說話,李世民忽然冒出一句:“朕打算把女兒許配給你,不知賢卿意下如何?”

雖然這次不再是什麼壞消息,而是天大的好事,可尉遲敬德所感受到的詫異和震驚卻絲毫不亞於上次。

因爲這一年,尉遲敬德已經五十五歲了,而太宗皇帝本人也不過才四十三歲,他的女兒能有多大可想而知。暫且不說皇帝的女兒身份如何尊貴,讓人不敢高攀,單純就年齡差異來說,雙方的懸殊也實在太大了,簡直大得離譜!

如此不可思議的恩寵,叫尉遲敬德如何消受?好在尉遲敬德仕途多年、經驗豐富,聞言立刻跪地叩首,謝絕了皇帝的好意。他說:“臣的妻室雖然出身卑微,但與臣共貧賤、同患難已經幾十年了;再者,臣雖然不學無術,但也知道古人‘富不易妻’的道理,所以迎娶公主一事,實在非臣所願。”

李世民微笑頷首,沒再說什麼。此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尉遲敬德很清楚,皇帝並不是真想把女兒嫁給他。之所以沒頭沒腦地唱這麼一出,無非是想表明對他的信任和恩寵罷了。所以,這種事千萬不能真的答應,而應該婉言謝絕。

假如尉遲敬德不開竅,傻乎乎地應承下來,那等待他的很可能不是“抱得美人歸”的美妙結局,而是“吃不了兜着走”的尷尬下場。尉遲敬德當然不會不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和李世民之間就配合得相當默契。

也許,就是在這種反覆的君臣博弈之中,尉遲敬德居安思危的憂患之情越來越強烈,所以到了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五十九歲的尉遲敬德就不斷上疏“乞骸骨”(請求退休),隨後便以開府儀同三司的榮譽銜致仕。

比起歷朝歷代那些“功高不賞”、“兔死狗烹”的功臣名將,他實在應該感到慶幸了。就算是跟同時代的人比起來,他也遠比後來因涉嫌謀反而被誅的侯君集、張亮等人聰明得多,也幸運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