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歷史人物小故事:清朝“傳國璽”的造假案

歷史人物小故事:清朝“傳國璽”的造假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歷史人物小故事:清朝“傳國璽”的造假案

歷史人物小故事:清朝“傳國璽”的造假案

“道存於器中”是一句很厲害的古訓。在古代,新君王登基,總要想方設法從前朝上代(最好直接是老天)搞到個祥瑞的禮器,否則便有名不正言不順之嫌。

這種禮器,三代神話時期是“河圖洛書”,商周時期是“傳國鼎”,秦漢以後,便是“傳國璽”。

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朝代更迭,皇帝走馬燈,每一個新皇帝都十分重視前朝“傳國璽”的傳承和授受。但這種“傳國璽”的傳承,脈絡很亂,東漢以後,基本以造假爲主。這種鬧劇直到清初還在上演。

清入關前,只是山海關外一個少數民族軍事化的聯盟。經太祖努爾哈赤及太宗皇太極兩代人的努力,版圖不斷擴大,勢力逐漸強盛起來。由於關內的明朝內外交困,氣數瀕盡,雄心勃勃的皇太極產生了入關取代明朝的慾望。要取代一個政權,談何容易,除軍事外,還要照顧到政治輿論。皇太極也很有些發愁,哪裏去弄個“天降祥瑞”的“傳國璽”呢?

清太宗天聰九年(1635年)征剿察哈爾的貝勒多爾袞得勝回朝,自稱獲得了一方元代的國璽。據說這方“制誥之寶”是元順帝被明朝趕進沙漠時所攜帶的宮中之物,後來不知下落。兩百多年後,有人在山中放羊,發現羊三天不吃草,總是用蹄刨地,牧羊人好奇地在原地挖掘,得到了這塊傳國璽。後來,這方璽寶落入了元人後裔歸化城土默特部博碩克圖汗手中,後又被察哈爾林丹汗得到。這塊璽爲玉質,交龍紐,其文爲漢篆“制誥之寶”四字。

清太宗皇太極對此天降符命十分重視,舉行了隆重的受寶大典。

歷史人物小故事:清朝“傳國璽”的造假案

皇太極迎寶受寶的儀式,場面很是宏大:行三跪九叩大禮,燃香吹螺拜天,出師歸來的貝勒將玉璽放在裹着紅氈的几案上,跪獻皇太極。皇太極傳諭兩側衆人說:“此玉璽乃歷代帝王所用之寶。”官員們紛紛上奏,說:“汗順天意合人心,獲興師鎮國之寶,禎祥已見,歷數將歸。”

通過這次受寶活動,皇太極心理上得到了加強。次年,他依照漢族王朝模式建號改制,建國號爲大清,年號崇德,並正式採用“皇帝”稱號。此後一段時間內他發佈的許多文書上都用此寶。

奇怪的是,這方重要的“傳國璽”,入關後突然停止了使用,所有文件上都改用滿漢合璧文字的“制誥之寶”。到了清中期,乾隆皇帝欽定宮中二十五寶時,在所謂祖先所傳的四寶當中,竟不見有這方“制誥之寶”。乾隆十一年(1746年)被清理出來的原宮中保存的清初寶璽都被送往盛京鳳凰樓收藏。但是盛京“十寶”中也不見有這方元代“制誥之寶”。

那方當年風光一時的“傳國璽”哪裏去了?一時朝野議論紛紛。

不久,乾隆忽又下旨從盛京“十寶”中撤去了“丹符出驗四方”之寶,而換上了一方“制誥之寶”。朝野這才舒了一口氣,原來“傳國璽”還在。

但這個送到盛京的青玉“制誥之寶”,後來被證明只是那方元代“傳國璽”的仿製品,無論大小尺寸及寶文篆法都與那方元代“制誥之寶”大相徑庭。

乾隆爲什麼這麼做?爲什麼先是“傳國璽”忽然失蹤,而後又使了個障眼法,搞了個贗品欺瞞天下?

實際上,那個皇太極時代的“傳國璽”壓根兒就是個假貨。我們知道,元代皇帝寶璽沿用南宋的“八寶”之制,元代史書上不見有“制誥之寶”名目。歷史上“制誥之寶”的出現是在明代。難怪當年皇太極搞“迎寶受寶”儀典時,沒有讓一個漢籍官員參加

那麼,那方當年的“制誥之寶”究竟哪裏去了?乾隆十三年內務府宮中活計檔中,有這麼一段記載:“乾隆十三年五月二十二日,七品首領薩木哈來說,太監胡世傑交白玉製誥之寶一方(隨錦盒一件,磁青紙金道冊頁一冊,黑漆描金寶匣一件)傳旨交啓祥宮將寶上字磨去,欽此。於本月二十三日交司庫郎正培持去訖。”

原來,乾隆皇帝將當年造假的證據一勞永逸地銷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