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創業故事 > 中國投資教父、多家上市公司創始人沈南鵬的創業感悟

中國投資教父、多家上市公司創始人沈南鵬的創業感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5.66K 次

中國投資教父、多家上市公司創始人沈南鵬的創業感悟

中國投資教父、多家上市公司創始人沈南鵬的創業感悟

【創業應有所爲有所不爲】

說到創新與創業的話題,我想談三點想法。第一,在今天的中國創新與創業是處在什麼樣的背景下,有什麼樣的機會。記得我剛剛回到中國的時候,代表幾家公司在跑,當時創業還處於非常艱難的境況。

15年前的中國,那個時候的企業,我概括爲兩類,一類企業是政府控股的企業,這些企業往往是資源型的,比如說在化工、鋼鐵、電力等重工業中,是靠政府當時的一些指令和政策建立的大型企業,他們很多在過去的十幾年中轉型了,但是他們並不是市場經濟產生的。還有一類企業是關係型企業,他們是通過關係得到一些資源,把企業做了起來,但是長期以來,這些企業的發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我們看15年以前的房地產企業現在生存下來的只有萬科了,絕大部分小的房地產企業都沒落了,因爲他們以前的規則是通過一些政府關係或者是個人關係渠道得到一些發展的機會,這樣的發展模式已經不太適合今天的發展。

中國投資教父、多家上市公司創始人沈南鵬的創業感悟

那時候的中國和現在的中國最大的區別在哪裏呢?現在的中國有很多創業機會可以不通過政府的資源、個人的關係來獲得,當然企業也必須要在政府的監管、監督下發展,這些企業成功靠的是自身的競爭力、內部的管理能力,這是最重要的成功因素。如果說一家企業有更好的產品、服務、管理能力,這家企業就可以在市場上做大做強。這在30年以前幾乎是不可能的。30年前的民營企業強調管理力和執行力的比較少,但是過去的二三十年,有這樣的趨向產生,企業開始挖掘執行力和內控力。之所以有這樣的改變,我認爲是中國消費者的崛起,這是一個方向性的改變,這給今天中國的創業者提供了巨大的舞臺和機會。

第一批民營企業可能誕生在浙江、福建、廣東,他們一般都是外向型企業,都是利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爲外國人貼牌生產,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海外品牌的制約。這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生產管理能力,但是本身品牌的能力,產品本身的一些設計能力,這方面相對來說是比較弱的。而在過去的10年,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老百姓的收入越來越高,大家開始追求名牌的產品和服務,這是一個重大的改變。

一個月以前我去了一次晉江。晉江第一批企業是鄉鎮小企業,給海外的品牌做加工,當時有幾千家這樣的企業,但是今天,一個只有150萬人口的城市,創出了安踏、361度、匹克、九牧王、雅克這樣知名的品牌,知名企業不下20家。這是中國20年來企業轉型的一個縮影,中國的私營企業開始利用國內巨大的內需市場、利用自己的品牌來發展自己。這些企業靠很強的品牌運營能力、靠提供產品的能力、靠服務能力來提升他們的競爭力:這是中國長久發展的課題,也是中國和美國的區別。

我認爲在現在的中國,作爲一個創業者,作爲一個企業家,擁有最好、最大的機會。在美國,這樣的機會有嗎?那是在1950年。所以我們看到現在美國大部分的創新創業基本上都是在IT產業。美國休閒運動的增長是負的,而在中國過去的幾年中,就體育用品來說,這部分年增長是20%,這讓全世界都感到目瞪口呆。這樣的數字後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國中產階級的崛起,中國人民收入的增加,中國的老百姓消費品牌、服務的意識越來越強。

創新創業需要資金的支持。資金是各方面的,風險投資是一方面。很可惜,在這些企業的成長過程中,風險投資很少,他們基本上都是靠自己的原始積累。記得三年前,有一個朋友讓我去看晉江的一家企業,就是今天的匹克。當年的匹克實在太需要資金了,他看到了機會,但是沒有資金。這就是中國企業發展的巨大瓶頸,因爲商業銀行體系還相對比較薄弱。而美國商業銀行的體系是非常發達的,他們對好的企業在早期階段就可以提供支持,而中國在這方面則薄弱得多,有些企業有很好的業務、有很好的品牌,但是沒有大量的廠房、土地作爲抵押,中國的銀行體系中沒有很好的信用體系來支持他的發展。如果說中國的投資行業能夠早點興起的話,會對中國民營企業的品牌發展競爭更加有利。今天,中國的投資行業覺醒了,很多外資包括內資的投資者開始進入這一塊,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現象。在今天的中國,一個好的企業家、一份好的商業計劃書也可以找到投資,這得益於過去幾年一批成功企業的崛起,以及後面這些風險投資基金得到的鉅額回報。我想中國的企業家是世界上的投資商非常關注的。

我想今天在中國創業是最好的機會,而且這種創業機會不僅是在互聯網領域中,也是在大衆消費品中,將會有10年至20年的快速增長。

第二,我講一下創業的目的。我們看到創業所產生的財富,但是作爲走過創業這條路的人,我想對大家說,如果創業一定要把它看成你的夢想,如果太看重金錢的話,你很難走得更遠,你在創業的過程中很難抵禦誘惑。比如說今天的股市很好,從賺取經濟利益角度上來講,可能比你做企業更快[]。成功的企業家做這件事情會得到很好的回報,但是他獲得回報以後,還是像以前一樣工作18個小時、16個小時,爲什麼呢?因爲他熱愛這個事業,他希望把這個事業作爲理想來實現。如果有這樣的想法,你碰到了困難,你就有能力克服困難,進入低潮你也可以走過來。我的感受是,在寫第一份商業計劃書的那一刻,你會發現有很多期望值的差異。到進入實戰的階段你會遇到很多以前沒有想到的新問題,而且是不斷地出現在創業的時候,老擔心有電話來說你有什麼事情沒有搞定,或者是市場變化等,這樣的電話非常多。但是作爲企業家來說,你要不斷地改變,你的商業計劃書在改變,你的團隊在改變,因爲市場都是在改變的,一個初創的企業變化是必然的,但是面對這種變化你要有很好的應對能力。

另外,你要有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你要耐得住寂寞。作爲一個創業者,如果你對事業抱着一種真誠的熱愛,將其作爲一個理想,你至少會走完比較艱苦的道路。我們看到了很多企業的成功,但往往忽略了這家企業艱難的發展期。作爲企業來說,今天很多新興企業的做法和傳統企業的做法是不一樣的,傳統的企業強調賺現錢,比如說做餐廳,三個月以後你就可以說我的營業額是多少,而現在的新興企業可能一個產品研發就需要兩年。比如說Google,比如說騰訊,大家沒有想到他們可以成爲今天最強的互聯網企業:這就有點像下圍棋一樣,先要佈局,而不是像舊經濟,不是說先拿訂單來賺錢。新經濟有更高的佈局點,我把一切環節都打通了再收費,這就要求企業家有長遠的眼光。我記得巴菲特講過:我不僅要看一家企業今年的盈利、明年的盈利,我還要看它今後5年、10年的盈利。企業家也是這樣的,如果企業家只看一兩年的盈利,往往這家企業是做不大的。

我記得當時在做如家的時候,碰到過這樣一件事,我們剛開始做經濟型酒店的時候,有很多人來找我們希望我們管理一些酒店,其中,有一些酒店與我們的定位不一樣,他們有一些是三星、四星級酒店,而我們的定位是100元多一點的經濟型酒店。如果我們做的話,當然也會賺錢,但是我們最後決定不做。因爲我們是做企業,而不是爲了賺錢。在傳統觀念看來,這是不可思議的,爲什麼有錢不賺呢?而對我們來說,如果影響長期效益,有錢也許不會去賺。對我們來說,要做這樣的決策是很難的。所以在創業的時候,一定要有長遠的眼光,一定要有所爲有所不爲,這意味着有很多的犧牲,意味着要抗拒很多誘惑,意味着並不是爲了財富去打造企業。

第三,作爲一個創業者,應該有什麼樣的準備。創業是艱苦的,創業者應該把完成夢想作爲自己的目標,而不是把經濟放在第一位。我前面講過,今天創業的機會非常好,那麼,是不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去創業呢?前一段時間,有一個節目強烈地鼓吹創業,把創業成功和成功畫上了等號,我覺得並不是這樣的。首先,我們從完成創業本身這件事情來說,創業是很辛苦的,大家看到了百度和分衆,但是我們沒有看到他們後面一千家、兩千家沒有出名的公司,他們有很多從來沒有長大過,有些倒閉了,有些半死不活的。作爲一個創業者,在創業的時候必須要想一下自己到底有什麼優勢,我創業成功的機率有多大。我們這個團隊1999年做攜程的時候,並沒有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有一點被當時的互聯網熱潮推動了,好在我們對行業進行了瞭解,而且我們還感覺到對旅遊不夠了解,抓了一個對旅遊行業瞭解的合夥人進來。我們看到比爾·蓋茨,可能很多人認爲不一定要在學校讀完書,但是我覺得恰恰相反,良好的基礎知識、良好的學習對後期的創業是非常重要的。創業是容不得你去重新學習的,競爭的環境可能讓你沒有機會學習,我們判斷一家企業,作爲投資者來說,我的判斷是這個團隊,我要看到這個團隊在這個市場中有沒有產品創新、有沒有產品開發經驗等這些方面的優勢。這不僅是人的智慧問題,也是人的學習能力問題,我假設所有人都有很強的學習能力,但是學習是需要過程的,這個過程是要付出時間的,可能在這個過程中,很好的機會就沒有了。所以,第一要有覆蓋這個行業的人才,第二,我們要比他人有更多的準備和優勢。我們要在行業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行業的知識。

不見得創業成功就是成功,創業本身就是有一點風險還有一點幸運的遊戲。我們今天看攜程,至少有30%的幸運成分在裏面,我們也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但是如果中國的旅遊市場再晚三四年起飛,如果當時酒店行業沒有經歷快速騰飛,那麼我們可能就變成“先烈”了,而不是今天的攜程。同樣看如家,如果再早幾年做經濟型酒店,可能168元的酒店沒有很多人去欣賞,沒有人去住。有的時候市場本身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創業者要去做調查,但是這個產品能不能爲市場所接受,還有很大幸運的成分在裏面。我們不能提高我們的幸運,但是我們可以提高這個概率,我們都是學理的,應該知道如何提高概率,就是要比別人做得更好。

我不否定有的人可能會走一些捷徑,比如說電腦天才、設計程序的天才。但是更多的人如果想創業的話,你走專業的路,你會發現有一天你準備好了,那麼你就成爲了下一個成功的企業家。

(編者注:本文是沈南鵬2007年在上海交通大學組織的“創新和創業大講堂”名家系列講座上發表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