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創業故事 > 重慶力帆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尹明善的創業故事(2)

重慶力帆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尹明善的創業故事(2)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6W 次

重慶力帆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尹明善的創業故事(2)

重慶力帆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尹明善的創業故事(2)

【看準機會造摩托】

20世紀90年代,重慶的“摩托幫”聞名全國,摩托車行業兩大巨頭“嘉陵”和“建設”以及一大批生產銷售摩托車及配件的民營企業都匯於此地。

1991年,一位經營校辦摩托車廠的朋友和尹明善聊天時說起,他每個月都需要幾百臺發動機,卻要到河南去買,雖然出了高價但質量卻很差,而本地的嘉陵、建設是不願意把發動機賣給其他小廠的。聞聽此言,商業嗅覺靈敏的尹明善知道機會來了。在仔細研究了摩托行業的狀況並盤算了面臨的風險和機會後,尹明善發現製造摩托車發動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他果斷地把在出版業掘到的第一桶金——20萬元全部投入到了摩托車行業。

1992年,尹明善註冊成立了“轟達車輛配件研究所”。在這個租來的不到40平方米的車間裏,尹明善向9名員工宣佈:我要造出全中國、全世界沒有的摩托車發動機。

尹明善說這話的時候,在重慶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尹明善卻在7年之後獲得了巨大成功。

尹明善發現,把建設集團維修部的摩托車發動機配件買來,組裝了再賣出去,成本只需要1 400元,而拿到市場上去卻能賣到1 998元,這是一條無人知道的捷徑,建設集團對此也沒有覺察。通過短暫的積累,尹明善有了500萬元資金,他下狠心拿出50萬元來搞技術開發,研製當時全國獨一無二的100毫升四衝程發動機。緊接着,尹明善又一鼓作氣耗資百萬開發出了100毫升電啓發動機。

這兩個全國第一,讓尹明善一下子就賺了3 000多萬元。

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當國內衆多摩托車企業正在血拼價格時,尹明善卻已經把目光投向了海外。

2001年,力帆集團出口創匯2.02億美元,在全國摩托車企業中首家出口創匯突破1億美元,成爲全國當之無愧的摩托車出口老大。

2005年力帆出口創匯2.6億美元,出口量佔到總銷售量的35%,利潤卻佔到75%。尹明善對此並不滿足,他的目標是把國外市場的銷售量提高到總銷售量的50%。

重慶力帆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尹明善的創業故事(2)

【68歲開始造汽車】

尹明善是如何看待摩托車產業的呢?他說:“只有夕陽的技術,沒有夕陽的產業,只要創新不斷,製造業永遠是不落的太陽。”

但是,尹明善也清楚,摩托車向汽車過渡是這個產業必然的發展趨勢。“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爲400美元到1 200美元的時候,是摩托車的黃金時代,1 200美元之後,摩托車的銷量就開始下降,被家用轎車取代,中國人均GDP現在大概是1 000美元,也就是說摩托車的黃金時代還沒有完全結束,但汽車時代快到了。”

2004年,尹明善宣佈進軍汽車製造業,他說:“兩輪變四輪是我最大的夢想。”2005年4月初,尹明善造的第一輛四輪轎車亮相於重慶國際汽車展覽會上。2005年12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批准了力帆集團的汽車生產資格,力帆轎車有了“準生證”。

但此時,業界對尹明善以及民企造車熱潮的質疑聲開始出現,汽車業激烈的競爭也讓人爲尹明善捏一把汗。

當年力帆用20萬元開發摩托車發動機,不也是有人批評頭腦發熱嗎?可事實證明,力帆只用20萬元就發展起來了,並做到了今天40多億元的資產。力帆是生產摩托車的,轉產汽車並非難事,摩托車配件的生產與汽車配件的生產在工藝上差不多。”尹明善自己並不覺得力帆造車是一件異想天開的事,“BMW、本田、鈴木、起亞等汽車企業不都是從摩托車起家的嗎?摩托車企業造汽車有先天的優勢。當年摩托車市場的競爭比現在汽車市場的競爭殘酷多了,力帆就是在競爭中長大的。”

面對質疑的尹明善異常冷靜,雖然他很清楚自己所處的市場環境,但依然滿懷信心。“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農村包圍城市。”尹明善將當年游擊戰的方法用到了汽車上。

2006年1月19日,尹明善的力帆520轎車全球同步上市。在上市現場,感慨萬千的尹明善賦詩一首表達自己的心情。

當年追車兒,今朝造車人。

恍然如夢中,幸運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