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張五常經濟解釋:1小時總結40年學到的經濟學精髓

張五常經濟解釋:1小時總結40年學到的經濟學精髓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7W 次


1小時總結40年來學到的經濟學精髓

張五常經濟解釋:1小時總結40年學到的經濟學精髓

——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張五常解釋經濟學的一篇精彩演講稿

女士們、先生們:

我想花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總結一下我40年來所學到的經濟學的精髓。

現在經濟學似乎已非常技術化、非常複雜化,但是事實上我們所歸納出的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卻是非常簡潔的、非常簡單的。我總是試圖用最簡單的經濟學原理來解釋世界,而儘量避免複雜的技術。 

經濟學中有兩個基本原理,對這兩個原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能反映一個經濟學者的水平。其一,是約束條件下的極大化;其二,是在一般情況下需求曲線斜率爲負。也許有人認爲規模效益遞減也是一個原理,但是,我認爲在一般情況下,當你牽涉到實際問題時談到產品需求或要索需求已經足夠。換句話說,在實際運用中沒有必要把後兩個原理分開,它們講的其實是同一個問題。這樣一來,我們就有了兩個最基本的原理:1.在一定約束條件下的最大化;2.需求曲線的斜率爲負。在我看來,整個經濟學講的就是這兩個原則。現實世界當然非常複雜,但是這兩個原則已足夠解釋世界。我在多年的研究中發現只有這兩個原則可以解釋我們碰到的所有經濟現象。我跟其他經濟學家的不同之處也在於我只用這兩個原則來說明問題:

其實,這兩個原理都是武斷的假設。有一點非常重要,這就是,你的經濟學研究不能違背這兩個原理。世界上任何經濟規律都離不開這兩個原理,如果有任何經濟規律違背了這兩個原理,那麼,整個經濟學就自相矛盾了。這就是爲什麼我說這兩個原理是對人類行爲的武斷假定。我之所以說這兩個原則是武斷的,意思是說你不能跟我在這兩個原理上有任何不同意見。我覺得經濟學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爲我們能只用這兩個原理來解釋世界。剛纔我已指出你不能對這兩個原理有任何疑問。因爲,它們正確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認爲它們是對的,而且,經濟學家永遠不會有任何其它原理。我的意思是,任何一個好的經濟學家永遠不會有任何其它原理跟這兩原理矛盾。同時我也認爲,任何經濟學家如果用其它的原理而不是這兩個原理來解釋經濟現象,那麼他就不是一個好的經濟學家。謙虛一點說,有99%的可能不是一個好的經濟學家。弗裏德曼、阿爾欽、科斯和我都遵守這兩個原則。

那麼,下面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是,這兩個原理到底有多大的用處。要想檢驗在解釋經濟現象時這兩個原理的有用性,唯一需要做的便是去思考這兩個原理意味着什麼,以及從這兩個原理推測出來的假定是否正確。簡單他講,現在真正可以測試的假定有A和B 兩種。假設如果A發生,則B發生;反之,若B沒有發生則A肯定沒發生。如果在實際測定中,B沒發生而A發生了,則原假定就被推翻了。其實,所有科學都要遵循這一規則。

因此在我們檢驗假設時,就需要看當B沒發生時,A發生與否。當然,A與B的可觀察性是根本前提。有些假定看上去很有道理,但如果它們是不可以觀察到的,那麼,我們就不可能對其進行測定,因此,我認爲對於經濟學家而言首先重要的是確定那些經濟變量是可觀察的。比如,需求規律表明當價格上升時,需求量下降。其中,價格是可觀測的,但需求的數量上升是不可觀測的。所以,需求規律本身是不可觀察的,它只是經濟學家想像出來的,其實並不存在。也就是說由於消費者的意願沒法測定,從而導致整個需求規律沒法檢驗。所以,一個真正有成就的經濟學家就會設法把A、B轉換成可觀測的變量。如果你看一下經濟理論的汪洋大海,其中很多規律並不存在,它們都是經濟學家想像出來的。在經濟學領域中,很多人在創造大量名詞的同時卻不知道其確切含義。例如,有人認爲“短缺”是個很重要的概念。但是,短缺到底是十麼?如何測量?他們並不知道。短缺等於需求超過供給的那部分,正如我們已指出的,供給和需求反映的都是意願。沒法觀測。所以,從本質意義上,短缺沒法測量。

在經濟學家隊伍中,有很多人並不是真正的經濟學家。他們滿嘴都是自己想像的變量。我跟別人不同之處在於我只用最簡單的、最本質的原理解釋經濟現象而能直指本質。 

在我講產權經濟學以前,我重新強調一下,人的行爲的基本原則是約束條件下的最大化,當然最大化的是自己的效用或福利等。顯然測量效用和福利也是機會成本。因此經濟分析究其根本可以歸結爲三點:

1.在約束條件下最大化某種利益,而所謂最大化某種利益,指的是至少有某種東西,對於你而言,有比沒有要好,即經濟物品(經濟物品的意思是說多比少好);

2.需求曲線斜率爲負;

3.機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