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中國哲學精髓是什麼?8句哲學名言道破中國哲學的智慧

中國哲學精髓是什麼?8句哲學名言道破中國哲學的智慧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中國哲學精髓是什麼?8句哲學名言道破中國哲學的智慧


中國哲學精髓是什麼?

——8句哲學名言道破中國哲學的智慧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最早由莊子闡述,後被漢代思想家董仲舒發展爲完整的哲學思想體系。

“天人合一”有兩層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

二是天人相應,或天人相通。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

哲學意義:

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的,思維反映存在,所以思維也應當是不斷變化與時俱進。物質與人以及物質之間應和諧統一。

二、白馬非馬

戰國時,趙國平原君的食客公孫龍帶着一匹白馬正要出城,守門的士兵對他說:“馬匹一概不得出城。”

公孫龍說:“白馬並不是馬,因爲白馬有兩個特徵,一是白色的,二是具有馬的外形,但馬只有一個特徵,就是隻具有馬的外形。具有兩個特徵的白馬怎會是隻具有一個特徵的馬呢?所以說白馬根本就不是馬。”

哲學意義:

“白馬非馬”的命題問題出在何處呢?從根本上說是割裂了一般和個別、共性和個性的關係。

馬是普遍性、共性、一般、抽象;白馬是特殊、個性、個別、具體。普遍不等於整體,特殊也不等於部分,這是不同性質的範疇。

三、莊周夢蝶

莊子夢中幻化爲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記了自己原來是人,醒來後才發覺自己仍然是莊子。

究竟是莊子夢中變爲蝴蝶,還是蝴蝶夢中變爲莊子,實在難以分辨。

在這裏,莊子提出一個哲學問題——人如何認識真實。在一般人看來,一個人在醒時的所見所感是真實的,夢境是幻覺,是不真實的。

莊子卻以爲不然。醒是一種境界,夢是另一種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莊周是莊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

但莊周看來,他們都只是一種現象,是道運動中的一種形態,一個階段而已。如果夢足夠真實,人沒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夢。

哲學意義:

其探討的哲學課題是“作爲認識主體的人究竟能不能確切地區分真實和虛幻”。

四、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據《壇經》記載,禪宗五祖弘忍要選擇繼承人,特命每個弟子作一首詩,以考察對佛家教義的理解。開始時,弟子們面面相覷,誰也不敢動筆。只有神秀思考數日之後,寫下這樣四句:“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

偈語以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修道成佛的傳說爲據,表示要使自己像菩提樹、明鏡臺那樣潔淨,一塵不染。

六祖慧能當時還是一個挑水打雜的和尚,他看了這首詩後在旁邊又寫了四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他認爲人根本就不是“物”,也無身可修,只有佛家信念。廣而言之,世界上“本無一物”,什麼東西也沒有,所以也無什麼塵埃,亦無所謂污染。

哲學意義:

慧能和尚否認物質的存在,認爲“萬事皆空”、“四大皆空,”而只有佛家信念的存在,這是典型的唯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