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成功勵志 > 成功勵志 > 《大象席地而坐》觀後感大全

《大象席地而坐》觀後感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3W 次

《大象席地而坐》觀後感大全

《大象席地而坐》觀後感大全

導語:滿州里動物園有一頭大象,每天坐在那裏。爲朋友出頭的少年、爲弟報仇的惡霸哥哥、身陷囹圄的女生,卡在世界灰暗的縫隙裏無法脫身。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大象席地而坐》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大象席地而坐》觀後感大全

篇一:

今年上半年吧,讀到了一個梗概,叫做《天堂之門》,簡單得很,但半夜裏讀了好幾遍,很是喜歡:文字裏有詩意,故事裏有哀愁。後來見到了作者胡波本人。尬聊了小半天,也還算愉快,雖然沒有落實合作,但看成了他少爲人知的處女作《大象席地而坐》,並與他在一個好天氣裏又見了一面,算是往前進了一步。再後來沒多久,就是接到電話,被告知他死了,是自殺。

接到電話的時候,我跟對方說,你過十分鐘再跟我說,我聽不了這個。活到這麼大歲數,認識的人亡故的並不多,沒啥心理準備,也不大願意相信。和胡波說是至交太那個了,說熟識都勉強,而且坦白說,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大象》成絕唱了,《天堂》拍不成了。但是,是真切的難過,還夾雜着一點恍惚,並且延續到現在。

一個人的亡故,如同石子投入水面,漣漪再久終將散去,保持緘默或許是表達尊敬的最好方式。寫點什麼,是連日看到連日更陌生的一些人亢奮地議論他的死亡,胡波半年前埋怨生活困頓的微博被翻了出來,他本人作爲一個酗酒脆弱的文藝青年人設被廣泛傳播。人們沒有機會看到他的作品,於是拼命轉述他所謂的苦難,並表達無謂的同情或詰難。習慣用二手信息表達充沛的情緒,是碎片化時代稀釋情感的一種癌瘤。

窮當然讓人懊惱,但窮本身真的沒有怕窮的人想得那麼絕望。什麼是絕望呢?絕望就是《大象席地而坐》裏講述的那樣,大象不過是被叉子紮了屁股,人們卻欣賞並嚮往它坐着的姿態。

現在會感嘆何其幸運看過《大象席地而坐》,儘管是未定剪的版本。時長長達四個小時,這是《大象席地而坐》這版被“詬病”的地方,當然我並不這麼覺得,個體感受自然不是權威,也要堅定表態:這是我十年來看過最棒的華語片處女作。四個小時講真也挺長的,一起看的朋友一路小跑上了三次廁所,但影片結束時,我們共通的感受是:末段好幾處都像是完美的結尾,但又確實希望這個故事一直繼續下去。

《大象席地而坐》的故事發生在北方,重要的線索有三條:彭昱暢飾演的中學男生爲小兄弟出頭,招惹了街頭混混的弟弟並闖出禍端;街頭混混睡了哥們兒的女人,哥們兒的選擇讓他陷入道德困境;男生的鄰居鰥夫老頭莫名捲入了兩人紛爭,而他自己的麻煩是兒子兒媳打算賣了他的房子並把他送到養老院去。幾個人最後相遇在火車站,都打算買票去滿洲里,去看一頭傳說中席地而坐的大象。北方的冬天,天氣凜冽,路上結冰,每個人都走得很艱難

借一個少年的危機,胡波撕開了一個城市“有序”下的冷漠,每個人都在被生活扭曲和努力的抗爭這種扭曲。主題不甚新鮮,勝在感知細微:少年目睹了心愛的女生被掠走,只敢留下一張託大裝勇的紙條。青年一本正經的挽救愛情,失敗就像後廚突如其來的火災一樣無法避免。老者勉力抗爭拒絕賣房,最後的理由是在養老院無法照顧養了多年的獅子狗。在一個很隨意的早晨,這條獅子狗被一條很隨意走丟的大狗咬死了,狗斷氣的剎那,無處可去的絕望感幾乎要衝出屏幕,把觀衆死死地釘在座位上。

三個人,牽扯出的,是與之相關二十個有名有姓的羣像。導演胡波施與筆墨濃淡不一,但每個人都有聲有色。比如男生小女友的媽媽,是個失敗的丟了男人的醫藥代表,電影中總以中遠景和側面出現,寥寥幾筆已寫明,她對女兒的厭惡源於對自己的厭惡。只有兩場戲的丟狗男主人,也拍得有趣的很,猥瑣、醜陋、外強中乾,正是我們每個人捍衛自己私利可能的樣子。這個不具名的北方城市,被這二十個人物支撐起來,他們遊走掙扎,像是我們操蛋的日子被拍扁到了銀幕上。

技術層面而言,《大象席地而坐》呈現了胡波導演的天分,撇開這部戲實際製作成本超低這件事不談,影片並無明顯瑕疵可以詬病:人物龐雜有序,收束荒誕有力,影像表意準確,剪輯自然流暢,就連配樂也很有想法,詼諧俏皮,在故事沉重的調子裏挑出亮色。看完稱讚音樂好,胡波只是搖頭,哦,沒錢,還沒做完。最讓人意外的,是胡波在調配演員方面表現得完全不像處女作導演。影片裏,每個人都像爲這個電影生長的:他們眼角的皺紋、眉上的霜花、咀嚼菸捲後吐出的菸圈,都像是被胡波精巧安排。

文字不足以傳達影像的魅力,寫下這些是爲了讓多一點人在談論胡波時,除了說他是個自殺的年輕人,也知道在他曾經拍攝了一部很棒的電影《大象席地而坐》。

胡波曾提過,想連拍三部電影,從一羣人拍起,一羣人好拍,再拍三個人,最後拍一個人。我暗自揣度《大象》是一羣人各自沮喪,《天堂之門》是三個人無論如何選擇都沮喪,最後那一個人的故事,則永遠沒有答案了。只是揣度而已,不敢妄言就理解了胡波的創作。創作者和觀衆永遠隔着一條河,即使沒有惡意,這層阻礙也容易讓人沮喪生氣:雙方握手言歡,可能是在誤會了的感知層面惺惺相惜;雙方彼此不解,也並不會讓任何一方看上去高級。但起碼有個得體的方式,保留大家體面,不必呈現各自的愚蠢。

看胡波的電影,和讀他的小說一樣,一直被一種濃重的“喪”情緒圍繞。但兩次與胡波的見面,他都還算積極開朗,我曾天真以爲投諸創作就是他釋放絕望的方法。我也大意揣度,敢於在作品裏呈現絕望,其實內心是渴求希望的:眼裏容不得沙子,就在展露醜惡時更褒揚善意,看世界萬念俱灰,就在表達絕望時更努力去鑿生命裏的一道光。《大象》的結局是幾人最後都打算去滿洲里,看一頭傳說中席地而坐的大象,結尾處有個鏡頭美極了:開着夜燈,大巴駛向曠野,四個屬意去滿洲里的人,並其他旅客一齊下車來,抽會兒煙,踢兩個石子,笑兩下、歇一會子,又上了車,燈遠車行。

誰都到了火車站,誰也沒能去成滿洲里。

讓這道車燈熄滅的,也許是生活映射了醜惡,也許是負重壓垮了前程,唯獨不是窮困本身。看過胡波短片的人都稱讚他技術過關,他也和我說過:商業片我會拍的,就是沒意思。我想胡波對自己的選擇是做過準備的:選擇小衆不必捆綁崇高,往高處走、往窄處去,本身就意味着是一條更艱難的路。但既然一去了之,多少證明,準備得還不夠。對像胡波這樣的人,朋友也好看客也罷,即使不能給他們點一盞燈,也不必爲他們遮住日月;可以不與他們同路,也不必嘲笑他們披荊斬棘。欣賞不苛求,詆譭要不得,同情也不必,尊重,就很好。

無論如何,胡波只存在過去時態了。我對胡波自殺的決絕保有敬意,但說到底並不打算讚美或肯定這種行爲本身,最誠懇的態度是:每個人都不得不對自己的選擇埋單,就當是大象龐然巨物一屁股坐下來,他媽的坐塌了大地吧。死亡是偶然和必然的結合,胡波或許就是遊吟詩人闖入了商業戰場,一個故事也一定有不同版本,沒有人能公正裁決全部,各得其所就好。再則,無論如何對胡波本人來說也沒有更實質的意義了。只是喜歡《大象席地而坐》,也遺憾《天堂之門》只能停在紙上。

騎牆平庸如我一直寬慰自己:沒有誰該一直困惑、一直憤怒、一直惶恐,向生活低頭、和生活和解也不是什麼難堪的事,有時候甚至是人生的幸運啊。但我還是不會忘記第二次見面,胡波你幫腔我說的話:他找我不是來炒股票的,是來做點事的啊。願你說得對,願更多人有機會看到你的《大象席地而坐》,願你抵達天堂之門,看到大象席地而坐。

《大象席地而坐》影評(四):我在柏林看了胡波這部4小時長的遺作

去年在柏林看了馬莉導演聚焦精神病院的紀錄片《囚》,今年在柏林看了青年導演胡波的遺作《大象席地而坐》,兩部華語片的共同點是長,前者近五個小時,後者四個小時,都是體能和精神上的一場馬拉松,且看完心情都會很低沉。

提前一天就去媒體中心申請了《大象席地而坐》的票,沒想到被告知已經售罄,後來輾轉通過其他渠道纔得到一張票。我走進影廳的時候,主持人正在臺上請觀衆幫忙尋找身邊是否還有空餘的座位,直到全部座位都被填滿。看見外國普通觀衆們興奮期待的面孔,我心情稍微有點複雜,不知道他們是否知曉即將面對的是怎樣一個故事,以及它誕生的背後又有怎樣的心酸。可能很少有過這樣的情況——電影節本該是一名導演最榮耀的時刻,觀衆翹首期盼,而後報以尊敬和掌聲,可惜導演已經看不到了。

1,《大象席地而坐》講述了四個人的困境:

(以下部分爲劇透)

第一個人是社會混混A,他睡了朋友的老婆,被回家的朋友撞見,朋友一時受刺激跳樓了。他覺得不是自己的責任,隱瞞事實的同時想去滿洲里避避風頭。

第二個人是少年B,他爲了幫好友擺脫校園霸凌,失手將霸凌男孩推下了樓梯。男孩有個混社會的哥哥A,少年害怕他哥哥來報復,便到處躲藏,想去滿洲里看傳說中的大象。

第三個人是少女C,她和母親關係惡劣,卻漸漸和學校副主任產生了不正當的感情。C和副主任的緋聞傳遍了學校,瀕臨崩潰之際,她同意跟隨好友B一起去滿洲里。

第四個人是老人E,是少年B的鄰居。子女以學區房太小住不下爲由,想送他去敬老院。老人機緣巧合被捲進了A與B的爭端,再加上對子女的失望,便擅自帶着小孫女前往滿洲里,去追憶他當年當兵的地方。

男女老少四個人之間有着種種複雜奇妙的關聯,他們四個都在遭遇接連不斷的麻煩,彷彿掉進了逃不掉的人生怪圈。眼看四個主角都無路可逃的時候,傳說中滿洲里那頭整天坐着、不爲威懾和食物所動的大象似乎成了他們唯一的情感出口。

2,技術層面先營造出壓抑氛圍:

這部電影刻畫了衆多底層小人物,故事以一座並不發達的東北小城爲背景,再加上非常粗糙的製作——完全不打光,多數時候畫面都是偏暗的,接近消色調的,甚至看不清人臉;不怎麼穩的手持鏡頭,嘈雜的同期聲,一些素材看似並未被精剪過,很多地方的混音都出現了嚴重問題……首先在技術層面就營造了一種十分壓抑的氛圍。這一方面可能是受限於成本,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導演個人風格的選擇,以及後期部門出於對導演的尊重進行了全盤保留。

3,一部悲觀厭世的作品,但不乏作者才華:

死者爲大,我很難以客觀準確的語句來評價這部電影。但看的過程中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這部電影實在太沮喪了,太悲觀了,每個人物身上都縈繞着一股厭世情緒。但作爲一部影像作品而言,它又時不時閃現出作者才華的一面。

電影裏每個人物的臺詞多少都是有些深沉和文藝的,連兩個中學生都是,口吻相當成年化。這些人物不停地拷問自己一些抽象的問題,也直言不諱地表達着對身邊人和對這個世界的憤怒與絕望:“我什麼都不是”,“你這麼做有什麼意義嗎?”,“我是最後一個看透你是個狗X的人”,“人渣!狗屎!噁心的玩意兒!”,“這世界可真噁心”,“你什麼時候感到舒服過嗎?”,“人生就是一樁接一樁的麻煩”……這樣的臺詞比比皆是。

儘管在價值觀念上我並不倡導,但不得不說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融匯成了一股頹廢、墮落、歇斯底里的氣質,使得這部電影別具一格。儘管也是相互穿插的多線敘事,但並沒有刻意營造昆汀和亞歷桑德羅·岡薩雷斯那種戲劇性的衝突和巧合,張弛有度的敘述,隱隱的情緒高潮,讓四小時的片長並不覺得煎熬。片中用了很多跟在主人公背後的手持長鏡頭,除了人臉外幾乎沒有特寫,很剋制,還是有一些作者性的設計思維在裏面的。據說導演在拍之前跟攝影師一起做了仔細的分鏡,並非肆意而爲。

幾個主演的形象都很接地氣,但演技一點都沒被掩蓋,尤其是彭昱暢,從《閃光少女》裏的靚麗男閨蜜搖身一變,成了北方小城土裏土氣的中學小混混,年齡和氣質竟然都毫無違和感,真是相當厲害了。個別配角演員略微齣戲。

4,影片結尾向胡波致敬:

此次《大象席地而坐》開始放映之前,FIRST青年影展負責人高一天上臺介紹:“這部電影可能會是今年大家看到的最長的一部,但是一點都不沉悶,它講述了四個人的生活,生活往往比我們想象得更長一點。希望大家可以多一點耐心,共同度過接下來這四個小時。”電影開始了一段時間、交代了主角們各自的故事開頭後,銀幕上纔打出片名,沒有主創名字。

在影片結尾,屏幕上出現“原著/編劇/導演:胡波”字樣,然後放了一張胡波的黑白照片,寫着英文“紀念胡波”和他的生辰逝世年月;再然後打出了這部電影的版權歸屬者(其中一位是胡波的母親);最後纔是主創人員名單的滾幕。可以看到演職人員名單中有一個後期部門,有“後期製片人”和“後期統籌”等等,可能是接手胡波做了一些他沒能完成的收尾工作,最後還有一長串鳴謝名單,包括FIRST的工作人員等。

近四小時的電影結束後,我驚訝地發現,現場依舊幾乎滿座,沒什麼人提前退場。胡波的母親在掌聲中被請上了臺,她表示能來到柏林電影節既高興又悲傷,悲傷是因爲兒子爲了這部“大象”失去了生命。簡短的發言後,她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向觀衆深深鞠了一躬,然後被攙扶着下了臺,有人爲她獻了一束花。

不知是不是胡波導演的本意,《大象席地而坐》的片尾曲選了一首基督教的讚美詩,有點洗禮和昇華的意味。片中四位主人公最終都在那頭坐着的大象身上獲得瞭解脫,可惜在比電影更加殘酷的現實世界裏,胡波卻沒有。

(何小沁/文)

篇二:

壓抑着撕破前的沉靜,按壓着爆發前的混亂,

隔着屏幕就能體會到導演通過電影傳遞給我們的感受,

兩個人,在同一天,殺了一個人,救了一個人,

壓抑的冷暴力,防空警報式的撕扯,

就像電影裏那句臺詞,無論背影的配樂,還是角色的神情,都在一致表達這部電影的主題"…對,生活就是很煩…"。

通過電影,感受告訴我,導演是位完美主義藝術家,很敬佩這樣的人,很純粹的電影敘事人,舉個不恰當的比喻,覺得導演有點像電影剛開始那位被戴綠帽的男人一樣,本想與你共同欣賞這人生旅途中的點滴美景,沒想你卻表裏不一,既然如此,不想傷害任何人,最終的選擇,讓自己去往一片沒有任何雜物的淨土,

電影在持續給觀衆釋放壓抑,但這種壓抑與《禁閉島》的壓抑不同,《禁閉島》的壓抑是驚悚壓抑,《大象席地而坐》是貼近生活的壓抑,是看過之後會讓人思考的壓抑,

觀影時,會讓人聯想到自己的種種不順,,描述着低層人們的真實生活狀態,年輕的導演,優秀的作品,可惜,天忌英才,胡導,希望在那片沒有任何雜物的淨土裏你能開心。

篇三:

《大象席地而坐》這部電影,很多人都說劇情太長,三個小時五十分鐘的時間根本讓人受不了,很多細節都可以重新剪輯,兩個小時或許更容易讓人接受。其實我想說的是,胡波,1988年出生,2017年自殺去世,他只活了29歲,拍了一個4小時左右的電影,還有人說電影有點長,真是對已逝導演的不尊重。

這部電影我看了兩遍,對導演胡波和電影劇情進行一些大致的瞭解和分析,接下來從這兩個方面對這部電影進行解讀,其中重點是電影本身,希望有興趣的可以看完,如果還沒看過電影,可以選擇看完,然後再來看解讀,輕微劇透。

首先題外話,這部電影非常好!有人喜歡鮮花,在太陽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這叫美好。把鮮花踩在腳下,反覆摩擦,腳離開時,那一圈漩渦,也是好,一種毀滅的好。

這部電影就是這樣,胡波在黑暗中尋找救贖,在細節中與主流社會進行絕對的對抗,用鏡頭語言進行反思與探索,將觀衆拉向了一個沒有答案的遠方,關於什麼是痛苦,什麼是意義,爲什麼而活着等等問題。導演的悲劇也就源於此,電影最後大象的悲鳴,就是他死亡的奏鳴曲,無論在作品中,還是在現實生活中。

導演胡波:

胡波22歲考上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當時已經落榜兩次,22歲也已經是別人畢業的年紀。

2016年7月,胡波帶着自己的劇本《金羊毛》(後來的大象席地而坐)走上了青海西寧First青年電影節的創投宣講臺,雖然當時他表現的不是很好,很多細節沒有闡述清楚,演講的時候也有些緊張,不過仍然得到了導演王小川的青睞,在短暫的交流之後,王小川感受到胡波的真摯與才華,迅速與他簽訂了合同,達成了合作意向。

在後來在他給胡波小說集《大裂》寫的序言中我們可以瞭解到他當時對胡波的喜愛。

文字散發着一副迷人和離奇的氣息

當然會離奇,因爲當時的胡波已經寫出了這樣的詩句:“那頭顱掛在樹梢,好像接近死亡能使你懂得的什麼,但世界啊,永遠是最初的樣子”

一個用生命進行創作的人他獨特的魅力一定可以在舉手投足中溢出來,然後被敏感的人捕捉到。

當然,這種被認可、被放大也加速了胡波導演的藝術生涯,在2017年10月12號,他在北京自己的出租房裏上吊自殺,年僅29歲,而這部電影《大象席地而坐》,就是他最後的與世界交流的方式。

事實證明他做到了,在他離世以後,這部電影獲得了第68屆柏林電影節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同時獲得了第5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新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等六項提名!

一瞬間,他被放在了世人的放大鏡下,電影也得到了豆瓣一萬多人的評論,得分高達8.0分。對於一個如此沉重的電影,可以得到如此高的得分,是大衆對導演才華的肯定,而看完這部電影,進行反思,也是對電影藝術的尊重。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部電影。

電影:

電影設定的背景在河北的一個小鎮上,場景昏暗,一片凋零。

四條線索,分別是爲朋友出頭的初中生韋布。(彭昱暢飾)

睡了自己好朋友老婆的惡霸於成。(章宇飾)

和教導處主任有曖昧關係的女學生黃玲。(王玉雯飾)

還有一個養老金被女兒女婿霸着,自己睡在陽臺上的老人王金。(李從喜飾)

這四條線索剛開始沒有什麼聯繫,只是各自掙扎罷了。

韋布在學校幫朋友出頭,意外把于帥推下樓,對方受傷嚴重。

於成在好友家偷情被捉姦,他目睹好友跳樓自殺。

黃玲生活在單親家庭,她媽媽天天提醒她不要被別人上,不要懷孕。

老人王金每天醒來就是在陽臺上,然後接受女婿的靈魂拷問,“你什麼時候去敬老院呢?”

這些人所有的情緒都在崩潰的邊緣,強烈的質疑一直縈繞在心間,這是無法承受的生命的重量,而這些情緒在同一天爆發了!那就是這操蛋的一天。

是的,導演只拍了他們一天的生活,不過在表現的時候,利用一些昏暗狹窄的場景,一鏡到底的拍攝技巧進行深刻化。在鏡頭的搖搖晃晃中,表達了他這種邊緣生活的探索,同時也刻畫了各主人公身處這樣的環境進行的自我救贖和強烈的壓抑感。

最後,把所有人物進行緊密的相連,韋布推倒的于帥是於成的弟弟,黃玲是韋布的女朋友,老人王金是韋布的鄰居等等,把人物緊緊的相連,讓這部電影看起來更加壓抑,彷彿一張無形的大網套在自己頭上,沉重,凌亂,你越掙扎它就越緊,最後讓人窒息。

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所以如果沒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對電影的喜愛,是很難看下去的,而這也是這部電影的獨特的“喪”的魅力。

接下來我從電影的整體的線索進行解讀。故事的開始就是“操蛋的一天就要開始了。”

於成從好朋友家起牀,好朋友的老婆還睡在旁邊,但是他並不喜歡她。

韋布在自己的房間做武器,因爲今天他要幫一個很慫的兄弟出頭,他被人誣陷偷手機,還不敢還嘴。

王金老人起牀,他睡在一個陽臺上,四周破爛不堪,他是一個老兵,不過因爲房價、教育等問題被女兒嫌棄,他即將被送去養老院。

女初中生黃玲踩着垃圾在洗漱,角落裏放着一個別踩碎的蛋糕,那蛋糕是媽媽給她買的,卻因爲喝醉酒踩碎了,她媽天天工作,疲於應付各種客戶,每天爛醉如泥。(離異家庭)

就是這樣四個人的生活,他們睜開了眼,就看到了這個骯髒的世界。

如果活着僅僅如此,也不會有這些劇情,故事的一切和韋布有關,他把于帥推倒了,他開始逃亡,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最後他們所有人的敏感神經被觸碰到,所有人都與這個社會對立了!

而對立產生的矛盾,就是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主題,邊緣與主流的絕對對立。

韋布去學校,被于帥堵住,開始進行校園霸凌事件,“大課間再來找你們,你們等着!”這句話幾乎是所有受過霸凌學生的痛苦的深淵。

然後在他們的交涉中,韋布失手把于帥推下樓,躺地不起。韋布不得已,開始了一整天的“逃亡”。

老人王金要被送去養老院,他以養老院不讓養狗爲藉口不去,雖然心酸,但也不失爲一個藉口。

在這一天中,他去遛狗,路過一個巷口時,一條四處遊蕩的大白狗把自己的狗咬死了!

事實上,從電影的角度,咬死的不僅僅是小狗,還是老人最後一根與社會聯繫的稻草。

他去找大白狗的主人討要說法,路上遇到正在逃亡的於布,然後他又回到家接受家人的質疑,“沒有了狗,你就可以安心去養老院了。”,接着他去看養老院是什麼樣子的,最後又遇到韋布等等,這就是這位老人的一天,操蛋的一天。(中間看養老院那一段壓抑的要死!)

於成從牀上起來,沒想到好朋友突然回家,他被抓個正着,沒有吵架,也沒有鬥毆,這位朋友直接跳樓自殺了!

一種強大的愧疚感充斥他的全身,從而他又去思考痛苦的意義是什麼,這是他一直困惑的。

這一天中,他要接待跳樓死亡的朋友媽媽,因爲要來辦朋友的喪事。然後如果不被人懷疑,他準備出去躲幾天,即使自己是惡霸,但是在法律面前,他也是很有麻煩的。他還準備臨走之前去看一下自己喜歡的女人,他真的喜歡。如果事情進展很快,他晚上就可以走了。不過這一切因爲弟弟被推下樓而改變,現在他必須先找到韋布,把他搞死,然後再逃離,這是於成操蛋的一天。

初中女學生黃玲。這天是她的生日,不過也是操蛋的一天。

她起牀後發現媽媽又是爛醉如泥,房間亂得一團糟。她索性直接去學校,學校裏韋布和于帥有矛盾,她看到救護車拉着于帥去醫院了。下午她在猴子籠見到於布,於佈讓她和自己一起逃亡,她不願意,她覺得現在就還行,雖然家庭一團糟,不過好在教導處主任對她很好,她希望可以住在那裏。

不過她的一天也出現了變化,自己和老師在KTV的視頻被傳到羣裏,她的事所有人都知道了。在傍晚的時候,主任和他老婆找上門來,她忍無可忍,夾雜着自己狗屎的生活,被別人質疑的痛苦,她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出路,用鐵棒敲了主任和他老婆的頭,自己前往了滿洲里,去看席地而坐的大象。

四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團糟,不過他們最後的都導向一個終點,那就是滿洲里,那裏有一個席地而坐的大象。

爲什麼這部電影可以受到大家的肯定呢,豆瓣評分8.0分,對這樣一部電影是很高的評價。

在這部電影中,導演對社會邊緣人的塑造和對他們情緒的充分表達,以一個近乎當事人的身份進行解讀和體驗,將一種掙扎、對抗、反思、無奈、痛苦的情緒充分的渲染出來,用精妙的剪輯技巧、場景塑造、鏡頭藝術進行人物的加工與呈現,最終將問題導向一個空無的領域——滿洲里,這是一個好奇心的集聚地,“爲什麼滿洲里有一個大象,它席地而坐,別人用叉子叉它它也不動”。

他將這種環境塑造出來,以一種近乎自私的方式進行自我傾訴。整部電影加上他本人死亡的經歷,共同完成了這部電影,所以說,如果電影是完整的,一定有他的死亡的因素在裏面。

本來不應該這樣評價一個導演,不過我真的不敢恭維最後的鏡頭,大家在客車車燈前面停下,空曠的場景,一聲大象的悲鳴響徹夜空。

有人說這代表了一種希望,是對好奇心的探索,其實不然。

其實去看大象本身就是錯的,有些問題是沒有答案的,例如苦難的意義,例如世界是否是一片荒原。

所以,向死而生沒有生,死亡就是死亡。

去看大象之後無非就是兩個結果,有大象,沒大象。第一種無非是這樣的心態,我操,真的有大象。第二種,沒有大象,我操,什麼都是假的。而這兩種心態都對人指向同一個方向,那就是死亡。

死亡,纔是對未知所有的想象力。

所以,這部電影在最後的鏡頭下,將所有的悲劇色彩渲染到一種近乎窒息的境界,而結果已經顯而易見,胡波死了,電影戛然而止。

整部電影都在描寫社會邊緣人,在整個時代高速發展的階段,總有一部分人融入不到任何的圈子,他們整日思索卻不可得,在主流社會面前像一個小丑,不過他們的堅守又是堅定而又有力量。

像韋布幫朋友出頭,因爲他相信朋友沒有偷手機,於成去追喜歡的女人,她說我們不是一路人。於成說,“我操,這麼複雜。”這就是一種格格不入的表現。

還有在劇情的設計中,一條晃來晃去的大白狗,它逼近黃玲,讓她害怕,它咬死小狗,把老人逼進養老院,它的主人以一個社會人的身份對他們進行質疑、打壓,在某種程度上也表示了這種邊緣人對主流社會融入的困難。

而電影中大量的喪的臺詞其實是導演的一種強傾訴。

“操他媽的一天”“世界是一片荒原。”“活着就是很煩”“你是人渣,是狗屎,是他媽最噁心的玩意,我操你媽的,你快去死吧!你快去死吧!!”

這樣的情緒下,很難會產生相對來說主流的東西。尤其是電影的拍攝過程中,一般都是陰暗的畫面,狹窄的走廊,門縫的窺視等等,直接在畫面感上對人進行情緒的打壓。

所以看完四個小時,給人的沉浸感是恐怖的,不過如果體會到這種痛苦的感覺,又是一種迷人的深淵,一種對痛苦的強大的好奇心。

電影唯一給我感覺明亮的氣息就是韋布和奶奶在一起的畫面,不過幸好,在中午的時候,他的奶奶就死了,影片再也沒有明亮了。

這部電影是一位理想主義導演對社會的強烈的對抗,最後他用自己的死亡完成了整部電影的註腳。

於觀影人來說,我們應該反思,那些遊離在社會邊緣的人應該如何融入到主流社會,讓死亡看起來不這麼悲情。

電影中的一句話或許可以將這種隔閡放大,這句話也是於成的最後一根稻草。當他鼓起勇氣去找到自己喜歡的女人的時候,他們當時的對話是這樣的。

“你來找我幹嘛”“跟你待會”“所以你就跑來了”“跟你待着比較放鬆”“我們倆不太可能,我們不是一路人,所以你來找我多少次沒有用”“那你跟什麼人一路啊”“反正不是你,你不明白我的點,我也理解不了你。”“我操,這麼複雜啊。”

我操,這麼複雜啊,或許就是導演胡波對世界最後的疑問。

題外話,當導演把自己吊在繩子上,當他最接近死亡的時刻,他有沒有得到痛苦最終的答案[]。

最後再說一句,章宇和彭昱暢的演技真的絕了,尤其是彭昱暢,在某一個瞬間,我看到了黃渤對電影的偏執和追求。希望他以後越來越好。篇一:

今年上半年吧,讀到了一個梗概,叫做《天堂之門》,簡單得很,但半夜裏讀了好幾遍,很是喜歡:文字裏有詩意,故事裏有哀愁。後來見到了作者胡波本人。尬聊了小半天,也還算愉快,雖然沒有落實合作,但看成了他少爲人知的處女作《大象席地而坐》,並與他在一個好天氣裏又見了一面,算是往前進了一步。再後來沒多久,就是接到電話,被告知他死了,是自殺。

接到電話的時候,我跟對方說,你過十分鐘再跟我說,我聽不了這個。活到這麼大歲數,認識的人亡故的並不多,沒啥心理準備,也不大願意相信。和胡波說是至交太那個了,說熟識都勉強,而且坦白說,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大象》成絕唱了,《天堂》拍不成了。但是,是真切的難過,還夾雜着一點恍惚,並且延續到現在。

一個人的亡故,如同石子投入水面,漣漪再久終將散去,保持緘默或許是表達尊敬的最好方式。寫點什麼,是連日看到連日更陌生的一些人亢奮地議論他的死亡,胡波半年前埋怨生活困頓的微博被翻了出來,他本人作爲一個酗酒脆弱的文藝青年人設被廣泛傳播。人們沒有機會看到他的作品,於是拼命轉述他所謂的苦難,並表達無謂的同情或詰難。習慣用二手信息表達充沛的情緒,是碎片化時代稀釋情感的一種癌瘤。

窮當然讓人懊惱,但窮本身真的沒有怕窮的人想得那麼絕望。什麼是絕望呢?絕望就是《大象席地而坐》裏講述的那樣,大象不過是被叉子紮了屁股,人們卻欣賞並嚮往它坐着的姿態。

現在會感嘆何其幸運看過《大象席地而坐》,儘管是未定剪的版本。時長長達四個小時,這是《大象席地而坐》這版被“詬病”的地方,當然我並不這麼覺得,個體感受自然不是權威,也要堅定表態:這是我十年來看過最棒的華語片處女作。四個小時講真也挺長的,一起看的朋友一路小跑上了三次廁所,但影片結束時,我們共通的感受是:末段好幾處都像是完美的結尾,但又確實希望這個故事一直繼續下去。

《大象席地而坐》的故事發生在北方,重要的線索有三條:彭昱暢飾演的中學男生爲小兄弟出頭,招惹了街頭混混的弟弟並闖出禍端;街頭混混睡了哥們兒的女人,哥們兒的選擇讓他陷入道德困境;男生的鄰居鰥夫老頭莫名捲入了兩人紛爭,而他自己的麻煩是兒子兒媳打算賣了他的房子並把他送到養老院去。幾個人最後相遇在火車站,都打算買票去滿洲里,去看一頭傳說中席地而坐的大象。北方的冬天,天氣凜冽,路上結冰,每個人都走得很艱難。

借一個少年的危機,胡波撕開了一個城市“有序”下的冷漠,每個人都在被生活扭曲和努力的抗爭這種扭曲。主題不甚新鮮,勝在感知細微:少年目睹了心愛的女生被掠走,只敢留下一張託大裝勇的紙條。青年一本正經的挽救愛情,失敗就像後廚突如其來的火災一樣無法避免。老者勉力抗爭拒絕賣房,最後的理由是在養老院無法照顧養了多年的獅子狗。在一個很隨意的早晨,這條獅子狗被一條很隨意走丟的大狗咬死了,狗斷氣的剎那,無處可去的絕望感幾乎要衝出屏幕,把觀衆死死地釘在座位上。

三個人,牽扯出的,是與之相關二十個有名有姓的羣像。導演胡波施與筆墨濃淡不一,但每個人都有聲有色。比如男生小女友的媽媽,是個失敗的丟了男人的醫藥代表,電影中總以中遠景和側面出現,寥寥幾筆已寫明,她對女兒的厭惡源於對自己的厭惡。只有兩場戲的丟狗男主人,也拍得有趣的很,猥瑣、醜陋、外強中乾,正是我們每個人捍衛自己私利可能的樣子。這個不具名的北方城市,被這二十個人物支撐起來,他們遊走掙扎,像是我們操蛋的日子被拍扁到了銀幕上。

技術層面而言,《大象席地而坐》呈現了胡波導演的天分,撇開這部戲實際製作成本超低這件事不談,影片並無明顯瑕疵可以詬病:人物龐雜有序,收束荒誕有力,影像表意準確,剪輯自然流暢,就連配樂也很有想法,詼諧俏皮,在故事沉重的調子裏挑出亮色。看完稱讚音樂好,胡波只是搖頭,哦,沒錢,還沒做完。最讓人意外的,是胡波在調配演員方面表現得完全不像處女作導演。影片裏,每個人都像爲這個電影生長的:他們眼角的皺紋、眉上的霜花、咀嚼菸捲後吐出的菸圈,都像是被胡波精巧安排。

文字不足以傳達影像的魅力,寫下這些是爲了讓多一點人在談論胡波時,除了說他是個自殺的年輕人,也知道在他曾經拍攝了一部很棒的電影《大象席地而坐》。

胡波曾提過,想連拍三部電影,從一羣人拍起,一羣人好拍,再拍三個人,最後拍一個人。我暗自揣度《大象》是一羣人各自沮喪,《天堂之門》是三個人無論如何選擇都沮喪,最後那一個人的故事,則永遠沒有答案了。只是揣度而已,不敢妄言就理解了胡波的創作。創作者和觀衆永遠隔着一條河,即使沒有惡意,這層阻礙也容易讓人沮喪生氣:雙方握手言歡,可能是在誤會了的感知層面惺惺相惜;雙方彼此不解,也並不會讓任何一方看上去高級。但起碼有個得體的方式,保留大家體面,不必呈現各自的愚蠢。

看胡波的電影,和讀他的小說一樣,一直被一種濃重的“喪”情緒圍繞。但兩次與胡波的見面,他都還算積極開朗,我曾天真以爲投諸創作就是他釋放絕望的方法。我也大意揣度,敢於在作品裏呈現絕望,其實內心是渴求希望的:眼裏容不得沙子,就在展露醜惡時更褒揚善意,看世界萬念俱灰,就在表達絕望時更努力去鑿生命裏的一道光。《大象》的結局是幾人最後都打算去滿洲里,看一頭傳說中席地而坐的大象,結尾處有個鏡頭美極了:開着夜燈,大巴駛向曠野,四個屬意去滿洲里的人,並其他旅客一齊下車來,抽會兒煙,踢兩個石子,笑兩下、歇一會子,又上了車,燈遠車行。

誰都到了火車站,誰也沒能去成滿洲里。

讓這道車燈熄滅的,也許是生活映射了醜惡,也許是負重壓垮了前程,唯獨不是窮困本身。看過胡波短片的人都稱讚他技術過關,他也和我說過:商業片我會拍的,就是沒意思。我想胡波對自己的選擇是做過準備的:選擇小衆不必捆綁崇高,往高處走、往窄處去,本身就意味着是一條更艱難的路。但既然一去了之,多少證明,準備得還不夠。對像胡波這樣的人,朋友也好看客也罷,即使不能給他們點一盞燈,也不必爲他們遮住日月;可以不與他們同路,也不必嘲笑他們披荊斬棘。欣賞不苛求,詆譭要不得,同情也不必,尊重,就很好。

無論如何,胡波只存在過去時態了。我對胡波自殺的決絕保有敬意,但說到底並不打算讚美或肯定這種行爲本身,最誠懇的態度是:每個人都不得不對自己的選擇埋單,就當是大象龐然巨物一屁股坐下來,他媽的坐塌了大地吧。死亡是偶然和必然的結合,胡波或許就是遊吟詩人闖入了商業戰場,一個故事也一定有不同版本,沒有人能公正裁決全部,各得其所就好。再則,無論如何對胡波本人來說也沒有更實質的意義了。只是喜歡《大象席地而坐》,也遺憾《天堂之門》只能停在紙上。

騎牆平庸如我一直寬慰自己:沒有誰該一直困惑、一直憤怒、一直惶恐,向生活低頭、和生活和解也不是什麼難堪的事,有時候甚至是人生的幸運啊。但我還是不會忘記第二次見面,胡波你幫腔我說的話:他找我不是來炒股票的,是來做點事的啊。願你說得對,願更多人有機會看到你的《大象席地而坐》,願你抵達天堂之門,看到大象席地而坐。

《大象席地而坐》影評(四):我在柏林看了胡波這部4小時長的遺作

去年在柏林看了馬莉導演聚焦精神病院的紀錄片《囚》,今年在柏林看了青年導演胡波的遺作《大象席地而坐》,兩部華語片的共同點是長,前者近五個小時,後者四個小時,都是體能和精神上的一場馬拉松,且看完心情都會很低沉。

提前一天就去媒體中心申請了《大象席地而坐》的票,沒想到被告知已經售罄,後來輾轉通過其他渠道纔得到一張票。我走進影廳的時候,主持人正在臺上請觀衆幫忙尋找身邊是否還有空餘的座位,直到全部座位都被填滿。看見外國普通觀衆們興奮期待的面孔,我心情稍微有點複雜,不知道他們是否知曉即將面對的是怎樣一個故事,以及它誕生的背後又有怎樣的心酸。可能很少有過這樣的情況——電影節本該是一名導演最榮耀的時刻,觀衆翹首期盼,而後報以尊敬和掌聲,可惜導演已經看不到了。

1,《大象席地而坐》講述了四個人的困境:

(以下部分爲劇透)

第一個人是社會混混A,他睡了朋友的老婆,被回家的朋友撞見,朋友一時受刺激跳樓了。他覺得不是自己的責任,隱瞞事實的同時想去滿洲里避避風頭。

第二個人是少年B,他爲了幫好友擺脫校園霸凌,失手將霸凌男孩推下了樓梯。男孩有個混社會的哥哥A,少年害怕他哥哥來報復,便到處躲藏,想去滿洲里看傳說中的大象。

第三個人是少女C,她和母親關係惡劣,卻漸漸和學校副主任產生了不正當的感情。C和副主任的緋聞傳遍了學校,瀕臨崩潰之際,她同意跟隨好友B一起去滿洲里。

第四個人是老人E,是少年B的鄰居。子女以學區房太小住不下爲由,想送他去敬老院。老人機緣巧合被捲進了A與B的爭端,再加上對子女的失望,便擅自帶着小孫女前往滿洲里,去追憶他當年當兵的地方。

男女老少四個人之間有着種種複雜奇妙的關聯,他們四個都在遭遇接連不斷的麻煩,彷彿掉進了逃不掉的人生怪圈。眼看四個主角都無路可逃的時候,傳說中滿洲里那頭整天坐着、不爲威懾和食物所動的大象似乎成了他們唯一的情感出口。

2,技術層面先營造出壓抑氛圍:

這部電影刻畫了衆多底層小人物,故事以一座並不發達的東北小城爲背景,再加上非常粗糙的製作——完全不打光,多數時候畫面都是偏暗的,接近消色調的,甚至看不清人臉;不怎麼穩的手持鏡頭,嘈雜的同期聲,一些素材看似並未被精剪過,很多地方的混音都出現了嚴重問題……首先在技術層面就營造了一種十分壓抑的氛圍。這一方面可能是受限於成本,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導演個人風格的選擇,以及後期部門出於對導演的尊重進行了全盤保留。

3,一部悲觀厭世的作品,但不乏作者才華:

死者爲大,我很難以客觀準確的語句來評價這部電影。但看的過程中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這部電影實在太沮喪了,太悲觀了,每個人物身上都縈繞着一股厭世情緒。但作爲一部影像作品而言,它又時不時閃現出作者才華的一面。

電影裏每個人物的臺詞多少都是有些深沉和文藝的,連兩個中學生都是,口吻相當成年化。這些人物不停地拷問自己一些抽象的問題,也直言不諱地表達着對身邊人和對這個世界的憤怒與絕望:“我什麼都不是”,“你這麼做有什麼意義嗎?”,“我是最後一個看透你是個狗X的人”,“人渣!狗屎!噁心的玩意兒!”,“這世界可真噁心”,“你什麼時候感到舒服過嗎?”,“人生就是一樁接一樁的麻煩”……這樣的臺詞比比皆是。

儘管在價值觀念上我並不倡導,但不得不說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融匯成了一股頹廢、墮落、歇斯底里的氣質,使得這部電影別具一格。儘管也是相互穿插的多線敘事,但並沒有刻意營造昆汀和亞歷桑德羅·岡薩雷斯那種戲劇性的衝突和巧合,張弛有度的敘述,隱隱的情緒高潮,讓四小時的片長並不覺得煎熬。片中用了很多跟在主人公背後的手持長鏡頭,除了人臉外幾乎沒有特寫,很剋制,還是有一些作者性的設計思維在裏面的。據說導演在拍之前跟攝影師一起做了仔細的分鏡,並非肆意而爲。

幾個主演的形象都很接地氣,但演技一點都沒被掩蓋,尤其是彭昱暢,從《閃光少女》裏的靚麗男閨蜜搖身一變,成了北方小城土裏土氣的中學小混混,年齡和氣質竟然都毫無違和感,真是相當厲害了。個別配角演員略微齣戲。

4,影片結尾向胡波致敬:

此次《大象席地而坐》開始放映之前,FIRST青年影展負責人高一天上臺介紹:“這部電影可能會是今年大家看到的最長的一部,但是一點都不沉悶,它講述了四個人的生活,生活往往比我們想象得更長一點。希望大家可以多一點耐心,共同度過接下來這四個小時。”電影開始了一段時間、交代了主角們各自的故事開頭後,銀幕上纔打出片名,沒有主創名字。

在影片結尾,屏幕上出現“原著/編劇/導演:胡波”字樣,然後放了一張胡波的黑白照片,寫着英文“紀念胡波”和他的生辰逝世年月;再然後打出了這部電影的版權歸屬者(其中一位是胡波的母親);最後纔是主創人員名單的滾幕。可以看到演職人員名單中有一個後期部門,有“後期製片人”和“後期統籌”等等,可能是接手胡波做了一些他沒能完成的收尾工作,最後還有一長串鳴謝名單,包括FIRST的工作人員等。

近四小時的電影結束後,我驚訝地發現,現場依舊幾乎滿座,沒什麼人提前退場。胡波的母親在掌聲中被請上了臺,她表示能來到柏林電影節既高興又悲傷,悲傷是因爲兒子爲了這部“大象”失去了生命。簡短的發言後,她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向觀衆深深鞠了一躬,然後被攙扶着下了臺,有人爲她獻了一束花。

不知是不是胡波導演的本意,《大象席地而坐》的片尾曲選了一首基督教的讚美詩,有點洗禮和昇華的意味。片中四位主人公最終都在那頭坐着的大象身上獲得瞭解脫,可惜在比電影更加殘酷的現實世界裏,胡波卻沒有。

(何小沁/文)

篇二:

壓抑着撕破前的沉靜,按壓着爆發前的混亂,

隔着屏幕就能體會到導演通過電影傳遞給我們的感受,

兩個人,在同一天,殺了一個人,救了一個人,

壓抑的冷暴力,防空警報式的撕扯,

就像電影裏那句臺詞,無論背影的配樂,還是角色的神情,都在一致表達這部電影的主題"…對,生活就是很煩…"。

通過電影,感受告訴我,導演是位完美主義藝術家,很敬佩這樣的人,很純粹的電影敘事人,舉個不恰當的比喻,覺得導演有點像電影剛開始那位被戴綠帽的男人一樣,本想與你共同欣賞這人生旅途中的點滴美景,沒想你卻表裏不一,既然如此,不想傷害任何人,最終的選擇,讓自己去往一片沒有任何雜物的淨土,

電影在持續給觀衆釋放壓抑,但這種壓抑與《禁閉島》的壓抑不同,《禁閉島》的壓抑是驚悚壓抑,《大象席地而坐》是貼近生活的壓抑,是看過之後會讓人思考的壓抑,

觀影時,會讓人聯想到自己的種種不順,,描述着低層人們的真實生活狀態,年輕的導演,優秀的作品,可惜,天忌英才,胡導,希望在那片沒有任何雜物的淨土裏你能開心。

篇三:

《大象席地而坐》這部電影,很多人都說劇情太長,三個小時五十分鐘的時間根本讓人受不了,很多細節都可以重新剪輯,兩個小時或許更容易讓人接受。其實我想說的是,胡波,1988年出生,2017年自殺去世,他只活了29歲,拍了一個4小時左右的電影,還有人說電影有點長,真是對已逝導演的不尊重。

這部電影我看了兩遍,對導演胡波和電影劇情進行一些大致的瞭解和分析,接下來從這兩個方面對這部電影進行解讀,其中重點是電影本身,希望有興趣的可以看完,如果還沒看過電影,可以選擇看完,然後再來看解讀,輕微劇透。

首先題外話,這部電影非常好!有人喜歡鮮花,在太陽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這叫美好。把鮮花踩在腳下,反覆摩擦,腳離開時,那一圈漩渦,也是好,一種毀滅的好。

這部電影就是這樣,胡波在黑暗中尋找救贖,在細節中與主流社會進行絕對的對抗,用鏡頭語言進行反思與探索,將觀衆拉向了一個沒有答案的遠方,關於什麼是痛苦,什麼是意義,爲什麼而活着等等問題。導演的悲劇也就源於此,電影最後大象的悲鳴,就是他死亡的奏鳴曲,無論在作品中,還是在現實生活中。

導演胡波:

胡波22歲考上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當時已經落榜兩次,22歲也已經是別人畢業的年紀。

2016年7月,胡波帶着自己的劇本《金羊毛》(後來的大象席地而坐)走上了青海西寧First青年電影節的創投宣講臺,雖然當時他表現的不是很好,很多細節沒有闡述清楚,演講的時候也有些緊張,不過仍然得到了導演王小川的青睞,在短暫的交流之後,王小川感受到胡波的真摯與才華,迅速與他簽訂了合同,達成了合作意向。

在後來在他給胡波小說集《大裂》寫的序言中我們可以瞭解到他當時對胡波的喜愛。

文字散發着一副迷人和離奇的氣息

當然會離奇,因爲當時的胡波已經寫出了這樣的詩句:“那頭顱掛在樹梢,好像接近死亡能使你懂得的什麼,但世界啊,永遠是最初的樣子”

一個用生命進行創作的人他獨特的魅力一定可以在舉手投足中溢出來,然後被敏感的人捕捉到。

當然,這種被認可、被放大也加速了胡波導演的藝術生涯,在2017年10月12號,他在北京自己的出租房裏上吊自殺,年僅29歲,而這部電影《大象席地而坐》,就是他最後的與世界交流的方式。

事實證明他做到了,在他離世以後,這部電影獲得了第68屆柏林電影節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同時獲得了第5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新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等六項提名!

一瞬間,他被放在了世人的放大鏡下,電影也得到了豆瓣一萬多人的評論,得分高達8.0分。對於一個如此沉重的電影,可以得到如此高的得分,是大衆對導演才華的肯定,而看完這部電影,進行反思,也是對電影藝術的尊重。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部電影。

電影:

電影設定的背景在河北的一個小鎮上,場景昏暗,一片凋零。

四條線索,分別是爲朋友出頭的初中生韋布。(彭昱暢飾)

睡了自己好朋友老婆的惡霸於成。(章宇飾)

和教導處主任有曖昧關係的女學生黃玲。(王玉雯飾)

還有一個養老金被女兒女婿霸着,自己睡在陽臺上的老人王金。(李從喜飾)

這四條線索剛開始沒有什麼聯繫,只是各自掙扎罷了。

韋布在學校幫朋友出頭,意外把于帥推下樓,對方受傷嚴重。

於成在好友家偷情被捉姦,他目睹好友跳樓自殺。

黃玲生活在單親家庭,她媽媽天天提醒她不要被別人上,不要懷孕。

老人王金每天醒來就是在陽臺上,然後接受女婿的靈魂拷問,“你什麼時候去敬老院呢?”

這些人所有的情緒都在崩潰的邊緣,強烈的質疑一直縈繞在心間,這是無法承受的生命的重量,而這些情緒在同一天爆發了!那就是這操蛋的一天。

是的,導演只拍了他們一天的生活,不過在表現的時候,利用一些昏暗狹窄的場景,一鏡到底的拍攝技巧進行深刻化。在鏡頭的搖搖晃晃中,表達了他這種邊緣生活的探索,同時也刻畫了各主人公身處這樣的環境進行的自我救贖和強烈的壓抑感。

最後,把所有人物進行緊密的相連,韋布推倒的于帥是於成的弟弟,黃玲是韋布的女朋友,老人王金是韋布的鄰居等等,把人物緊緊的相連,讓這部電影看起來更加壓抑,彷彿一張無形的大網套在自己頭上,沉重,凌亂,你越掙扎它就越緊,最後讓人窒息。

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所以如果沒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對電影的喜愛,是很難看下去的,而這也是這部電影的獨特的“喪”的魅力。

接下來我從電影的整體的線索進行解讀。故事的開始就是“操蛋的一天就要開始了。”

於成從好朋友家起牀,好朋友的老婆還睡在旁邊,但是他並不喜歡她。

韋布在自己的房間做武器,因爲今天他要幫一個很慫的兄弟出頭,他被人誣陷偷手機,還不敢還嘴。

王金老人起牀,他睡在一個陽臺上,四周破爛不堪,他是一個老兵,不過因爲房價、教育等問題被女兒嫌棄,他即將被送去養老院。

女初中生黃玲踩着垃圾在洗漱,角落裏放着一個別踩碎的蛋糕,那蛋糕是媽媽給她買的,卻因爲喝醉酒踩碎了,她媽天天工作,疲於應付各種客戶,每天爛醉如泥。(離異家庭)

就是這樣四個人的生活,他們睜開了眼,就看到了這個骯髒的世界。

如果活着僅僅如此,也不會有這些劇情,故事的一切和韋布有關,他把于帥推倒了,他開始逃亡,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最後他們所有人的敏感神經被觸碰到,所有人都與這個社會對立了!

而對立產生的矛盾,就是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主題,邊緣與主流的絕對對立。

韋布去學校,被于帥堵住,開始進行校園霸凌事件,“大課間再來找你們,你們等着!”這句話幾乎是所有受過霸凌學生的痛苦的深淵。

然後在他們的交涉中,韋布失手把于帥推下樓,躺地不起。韋布不得已,開始了一整天的“逃亡”。

老人王金要被送去養老院,他以養老院不讓養狗爲藉口不去,雖然心酸,但也不失爲一個藉口。

在這一天中,他去遛狗,路過一個巷口時,一條四處遊蕩的大白狗把自己的狗咬死了!

事實上,從電影的角度,咬死的不僅僅是小狗,還是老人最後一根與社會聯繫的稻草。

他去找大白狗的主人討要說法,路上遇到正在逃亡的於布,然後他又回到家接受家人的質疑,“沒有了狗,你就可以安心去養老院了。”,接着他去看養老院是什麼樣子的,最後又遇到韋布等等,這就是這位老人的一天,操蛋的一天。(中間看養老院那一段壓抑的要死!)

於成從牀上起來,沒想到好朋友突然回家,他被抓個正着,沒有吵架,也沒有鬥毆,這位朋友直接跳樓自殺了!

一種強大的愧疚感充斥他的全身,從而他又去思考痛苦的意義是什麼,這是他一直困惑的。

這一天中,他要接待跳樓死亡的朋友媽媽,因爲要來辦朋友的喪事。然後如果不被人懷疑,他準備出去躲幾天,即使自己是惡霸,但是在法律面前,他也是很有麻煩的。他還準備臨走之前去看一下自己喜歡的女人,他真的喜歡。如果事情進展很快,他晚上就可以走了。不過這一切因爲弟弟被推下樓而改變,現在他必須先找到韋布,把他搞死,然後再逃離,這是於成操蛋的一天。

初中女學生黃玲。這天是她的生日,不過也是操蛋的一天。

她起牀後發現媽媽又是爛醉如泥,房間亂得一團糟。她索性直接去學校,學校裏韋布和于帥有矛盾,她看到救護車拉着于帥去醫院了。下午她在猴子籠見到於布,於佈讓她和自己一起逃亡,她不願意,她覺得現在就還行,雖然家庭一團糟,不過好在教導處主任對她很好,她希望可以住在那裏。

不過她的一天也出現了變化,自己和老師在KTV的視頻被傳到羣裏,她的事所有人都知道了。在傍晚的時候,主任和他老婆找上門來,她忍無可忍,夾雜着自己狗屎的生活,被別人質疑的痛苦,她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出路,用鐵棒敲了主任和他老婆的頭,自己前往了滿洲里,去看席地而坐的大象。

四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團糟,不過他們最後的都導向一個終點,那就是滿洲里,那裏有一個席地而坐的大象。

爲什麼這部電影可以受到大家的肯定呢,豆瓣評分8.0分,對這樣一部電影是很高的評價。

在這部電影中,導演對社會邊緣人的塑造和對他們情緒的充分表達,以一個近乎當事人的身份進行解讀和體驗,將一種掙扎、對抗、反思、無奈、痛苦的情緒充分的渲染出來,用精妙的剪輯技巧、場景塑造、鏡頭藝術進行人物的加工與呈現,最終將問題導向一個空無的領域——滿洲里,這是一個好奇心的集聚地,“爲什麼滿洲里有一個大象,它席地而坐,別人用叉子叉它它也不動”。

他將這種環境塑造出來,以一種近乎自私的方式進行自我傾訴。整部電影加上他本人死亡的經歷,共同完成了這部電影,所以說,如果電影是完整的,一定有他的死亡的因素在裏面。

本來不應該這樣評價一個導演,不過我真的不敢恭維最後的鏡頭,大家在客車車燈前面停下,空曠的場景,一聲大象的悲鳴響徹夜空。

有人說這代表了一種希望,是對好奇心的探索,其實不然。

其實去看大象本身就是錯的,有些問題是沒有答案的,例如苦難的意義,例如世界是否是一片荒原。

所以,向死而生沒有生,死亡就是死亡。

去看大象之後無非就是兩個結果,有大象,沒大象。第一種無非是這樣的心態,我操,真的有大象。第二種,沒有大象,我操,什麼都是假的。而這兩種心態都對人指向同一個方向,那就是死亡。

死亡,纔是對未知所有的想象力。

所以,這部電影在最後的鏡頭下,將所有的悲劇色彩渲染到一種近乎窒息的境界,而結果已經顯而易見,胡波死了,電影戛然而止。

整部電影都在描寫社會邊緣人,在整個時代高速發展的階段,總有一部分人融入不到任何的圈子,他們整日思索卻不可得,在主流社會面前像一個小丑,不過他們的堅守又是堅定而又有力量。

像韋布幫朋友出頭,因爲他相信朋友沒有偷手機,於成去追喜歡的女人,她說我們不是一路人。於成說,“我操,這麼複雜。”這就是一種格格不入的表現。

還有在劇情的設計中,一條晃來晃去的大白狗,它逼近黃玲,讓她害怕,它咬死小狗,把老人逼進養老院,它的主人以一個社會人的身份對他們進行質疑、打壓,在某種程度上也表示了這種邊緣人對主流社會融入的困難。

而電影中大量的喪的臺詞其實是導演的一種強傾訴。

“操他媽的一天”“世界是一片荒原。”“活着就是很煩”“你是人渣,是狗屎,是他媽最噁心的玩意,我操你媽的,你快去死吧!你快去死吧!!”

這樣的情緒下,很難會產生相對來說主流的東西。尤其是電影的拍攝過程中,一般都是陰暗的畫面,狹窄的走廊,門縫的窺視等等,直接在畫面感上對人進行情緒的打壓。

所以看完四個小時,給人的沉浸感是恐怖的,不過如果體會到這種痛苦的感覺,又是一種迷人的深淵,一種對痛苦的強大的好奇心。

電影唯一給我感覺明亮的氣息就是韋布和奶奶在一起的畫面,不過幸好,在中午的時候,他的奶奶就死了,影片再也沒有明亮了。

這部電影是一位理想主義導演對社會的強烈的對抗,最後他用自己的死亡完成了整部電影的註腳。

於觀影人來說,我們應該反思,那些遊離在社會邊緣的人應該如何融入到主流社會,讓死亡看起來不這麼悲情。

電影中的一句話或許可以將這種隔閡放大,這句話也是於成的最後一根稻草。當他鼓起勇氣去找到自己喜歡的女人的時候,他們當時的對話是這樣的。

“你來找我幹嘛”“跟你待會”“所以你就跑來了”“跟你待着比較放鬆”“我們倆不太可能,我們不是一路人,所以你來找我多少次沒有用”“那你跟什麼人一路啊”“反正不是你,你不明白我的點,我也理解不了你。”“我操,這麼複雜啊。”

我操,這麼複雜啊,或許就是導演胡波對世界最後的疑問。

題外話,當導演把自己吊在繩子上,當他最接近死亡的時刻,他有沒有得到痛苦最終的答案。

最後再說一句,章宇和彭昱暢的演技真的絕了,尤其是彭昱暢,在某一個瞬間,我看到了黃渤對電影的偏執和追求。希望他以後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