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文章 > 卡梅倫每年玩活一家公司的勵志文章

卡梅倫每年玩活一家公司的勵志文章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有了這5萬美元,卡梅倫獲得了進入遊戲第二關的資本。

卡梅倫每年玩活一家公司的勵志文章

1998年的美國,人人醉心於開辦網絡公司,電子郵件開始全速發展。事實上,已經有媒體報道嚷嚷開了,人們大量應用電子郵件正大規模地動搖着普通郵件的地位,它很快就會取代後者。卡梅倫也經常使用電子郵件,覺得它確實很棒,除了垃圾郵件。

在卡梅倫的遊戲規則裏有一條經典理論:大家都在煩惱的事情背後往往蘊藏着巨大的商機。當所有人都飽受垃圾郵件困擾的時候,13歲的卡梅倫開始構思一種從未玩過的新遊戲。

MyEZMail應運而生,這是一種電子郵件轉發服務,可以保護用戶真實電子郵件地址的私密性。一旦成爲MyEZMail的用戶,就可以設定自己的郵箱,比如cameron@myezmail。com,而發送到這個郵箱的信件,會轉發到你真實的電子郵件地址。同時,還會防止寄件人知道或找到你真實的郵件地址。網站首先爲用戶提供免費服務,聚集大量人氣,再以高價賣出網站的廣告位。

這種如今看來司空見慣的商業模式,,在當時對於一個13歲的小孩兒來說,卻充滿了挑戰和刺激。他僱傭了一名程序員,對方告知整套軟件價格需要2500美元。因爲從先前幾家公司中賺到的錢,大部分都用於投資和存進個人退休金賬戶了,所以那2500美元幾乎就是他能拿出的全部資金。

生意運轉幾周後,已有超過600位客戶使用了網站的服務,而付費的廣告商則多達幾十家。一年以後,MyEZMail擁有大約1萬名用戶,廣告收入支撐網站的運作綽綽有餘。

遊戲順利進入下一關。

15歲:百萬美金的通關獎勵

卡梅倫深陷在這場創業遊戲中,他爲自己設定高達百萬美金的通關獎勵。“有一天,我賺夠了一百萬,這場遊戲就結束了。”

隨着互聯網在美國的普及,多功能、一站式購物的“站”概念也日漸成爲人們討論、思考、創造和投資的熱點。卡梅倫的轉發電子郵件網站經過兩年運作已經積累了大量忠實的用戶。

恰在此時,亞馬遜(Amazon。com)等網絡公司聯合推出了一項“夥伴計劃”——讓一些網站銷售它的產品,凡是通過該網站售出它的產品,它就會撥出銷售額的一小部分作爲報酬。

這項計劃立即引起了卡梅倫的注意。自己何不引導郵件網站的用戶到“隔壁的商店”去網上購物,在這個過程中,又獲得新的收益?這個念頭爲卡梅倫創業遊戲的下一關打開了關口。

“我的便利店(MyEZShop)”就是一套夥伴計劃,在向客戶推銷這個網站時,卡梅倫將其包裝成“網上購物的主要信息來源”。

與MyEZMail不同的是,玩這場遊戲的投資接近於零。這個網站很容易就建起來了,因爲它只需要添加幾組鏈接:亞馬遜、巴諾書店(Barnes & Noble)、奧馬哈牛排(Omaha Steaks)、霧狗體育(Fogdog Sports),等等。而要製作這些,只需要使用一些簡單的軟件(FrontPage,或者別的類似軟件)就能獨立完成了。

當然,要想通過那些大網站真正賺到錢,需要賣出很多東西,因爲每點擊購買一次,分給的銷售佣金只有2%或3%。比如,如果有人通過MyEZShop,從百思買(Best Buy)上買了一張價值100美元的CD,那麼MyEZShop掙的錢就是2美元或者3美元。當月銷售額是2萬或3萬美元時,就能賺600~1000美元。再加上網站替別人做廣告賺得的利潤,卡梅倫的生意一下子就變成全年可賺1。5萬美元的事業了。這並不是什麼大買賣,但和以前一樣,這本來就是基於零投資的純利潤。

這種低投入高回報的互聯網經濟,似乎最令卡梅倫着迷。此後,他又先後創辦了針對網絡廣告銷售業務的“衝浪贏大獎”(SurfingPrize)網站、主營二手購物卡交易的“卡卡”(CertificateSwap)公司、提供網站設計服務的“e鳴驚人”(EmazingSites)。

直到18歲那年,卡梅倫終於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美元,成爲當時美國最年輕的百萬富翁。

18歲:商業有商業的玩法

經過多年創業,18歲的卡梅倫開始明白,商業畢竟不同於遊戲,商業有商業的規則,如果單純只是爲了好玩而忽略掉市場、客戶、產品、服務等要素,等待他的只會是game over(遊戲結束)。

意識到這一點,2003年在創辦“卡卡交易”網站的時候,卡梅倫第一次花費一萬五千美金聘請了一家專業的公關公司,專門負責網站的前期推廣。

“天才少年創業家,推出了他最新和最大的公司!”在公關公司的設計下,這個噱頭立即引起了媒體關注。

網站即將全面推出時,NBC電視臺《今日》欄目組關心起網站建設得如何。除了要在《今日》欄目裏提到網站,還在爲《時代》雜誌寫一篇有關他們的長文。

可就在他們準備登上《時代》封面的時候,事情卻突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原計劃因美國第四步兵師第一戰鬥旅的`官兵抓住了薩達姆。侯塞因這一重大事件而取消,相應的長篇報道也被縮水成了一個六分之一版的速寫。

雖然事情出現了臨時變故,但公關公司迅速調整出了替代方案:將注意力從精英媒體集中到大衆媒體上。在那段時間,一向嚴格選擇媒體合作的卡梅倫徹底向媒體打開了歡迎的大門,他平均每天接受來自十家不同媒體的訪問,以彌補錯過《時代》宣傳的損失。

2003年12月15日,聖誕節臨近的時候,網站正式開業,再次一炮即紅。

網站受到了世界各地媒體的關注。他們上了《今日美國》、《芝加哥論壇報》、《洛杉磯時報》、《紐約郵報》、《紐約時報》以及《邁阿密先驅報》,等等。同時還出現在《時代》、《新聞週刊》等雜誌上。此外,對卡梅倫所做的現場電視採訪也經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早間秀》、NBC的《今日》欄目的專訪、《福克斯新聞》上的特別報道傳播到了全美各地。

生意開張的第一週,網站就迎來了10萬名訪客,而卡梅倫花費的廣告開支是零。當然他們的確支付了1。5萬美元給公關公司,但如果想通過打廣告達到現在這種大範圍的曝光率,所要投入的資金比起付給公關公司的費用,要高出上百倍。而網站及卡梅倫本人所得到的媒體報道,無異於在假期的黃金時段,一次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廣告宣傳。

20歲:不靠玩靠設計

“卡卡交易”的推廣經歷讓卡梅倫進一步明白,在真正的商業社會,成功不是靠一時的興趣、走一步算一步,而是源自於各個環節的設計與配合。只有通過對產品的不斷推敲、對市場的精準把握以及周詳的前期調查,才更有可能走向成功。

2004年末,經過世紀之交時的那次急劇滑坡後,網絡廣告市場又開始升溫了。互聯網世界已經趨於穩定,Google及其AdWord技術成爲讓網絡廣告業重新恢復生機的最重大事件。

這一次,卡梅倫再沒有像小時候一樣,只是腦子一熱就着手去做,而是整整思考了半年。

前期市場調研、可行性分析、用戶感受調查……一樣都沒少。

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和調整,TureLoot確定了一套近乎完美的共贏模式——付費請用戶看廣告。

用戶可以通過觀看電腦屏幕上方的廣告輪播來掙點數。此外,用戶還可以通過填寫具體愛好,並同意接受一定數量的與愛好相關的電子郵件廣告贏得更多的點數。在每則廣告底部都有一個按鈕,上面寫着:“我同意接收這封電子郵件”。而用戶必須瀏覽這則廣告,以接收你的點數。一旦點下廣告底部的按鈕,賬戶裏的點數就會增加。這對於廣告商來說非常有價值。

另外,還有第三種掙點數的方法:可以註冊加入一項計劃,同意在手機裏固定接收符合興趣的一系列廣告信息。這種鎖定目標消費者,並且經過本人許可的手機營銷方式在當時被商界預測爲有可能成爲價值150億美元的新產業。

7月中旬,當卡梅倫和朋友將網站的細節都打理好時,公關公司聯絡人突然找到他。原來,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想問他,是否願意接受《威力午餐》(PowerLunch)節目的專訪。

他靈機一動。既然現在TrueLoot就要開張了,爲什麼不來個現場直播的開張儀式、把《威力午餐》變做《威力開張》?

於是,2004年9月1日,TrueLoot成爲了美國首家通過廣播全程直播開張儀式的網站。而這樣一種完美的開張形式在短短的一星期內爲TrueLoot網站吸引了5000名會員。

兩個月後,卡梅倫又開始着手創辦全新的汽車經銷公司……

許多人驚異於卡梅倫。約翰遜的成功,但他個人並不認爲今天擁有的一切是奇蹟。他在自傳裏寫道:“自己的成功完全可以被複制到任何一個人身上,每一次,在找到好的出路的時候,想想下一個出口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