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電影 >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800字(通用12篇)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800字(通用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血戰鋼鋸嶺觀後感8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800字(通用12篇)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800字 篇1

工作了5天,週末可以放鬆一下,和同事一起去看了一場電影。

美澳合作的《血戰鋼鋸嶺》無疑是近期電影中少有的戰爭片,亮點也頗多,他反映了戰爭和人性,人性在戰爭中的掙扎。由梅爾·吉布森執導,安德魯·加菲爾德、盧克·佈雷西、薩姆·沃辛頓、文斯·沃恩、泰莉莎·帕爾墨和雨果·維文主演。故事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他因爲在沖繩島戰役中勇救75人生命而被授予美國國會榮譽勳章,同時也是首位獲此榮譽的在戰場上拒絕殺戮的醫療兵。

影片講述了一位參與了沖繩島戰役軍醫的故事。戴斯蒙德·道斯,幼年與兄長哈爾打鬧時,抄起一塊板磚打傷了哥哥的頭,之後信仰力大增,在與蘿西·舒特相戀後響應號召參軍,戴斯蒙德·道斯堅持本我勿忘初心,拒絕拿槍的他卻堅持着自己想要服兵役的念頭,他酗酒的父親拉下老臉向上司求情他纔不用在軍事法庭繼續自己的下半生,在鋼鋸嶺一戰中憑一己之力救死無數,包括之前對他侮辱的士兵與他意見相反的長官,還有被炸的半死不活的日本人。

他懂得信仰,而天主教中比較重要的一條在於尊重,尊重每個人,不光是教徒,更是一個人應該做的。尊重,說起來很簡單,但究竟什麼是尊重?從影片中來說,尊重是救治曾經對自己拳腳相加的戰友,成功幫助他們逃離戰場、是救治曾經想要把自己從軍營裏哄走的下士、是舉槍忍住衝動沒有殺死從小就開始酗酒打罵母親的父親。

電影最後,道斯成功的獲得了衆人的尊重,在戰爭中受傷的道斯獲得了衆人的救助,炮彈炸飛了他的聖經,他大聲呼喚,士兵把聖經交在他手裏,他把聖經捂在胸口,露出了笑容。算不上多意味深長的結局,影片在講一個得不到別人尊重甚至被人稱作是瘋子的人,如何堅持本我勿忘初心,贏取別人的尊重,世人也應該心存尊重。

人生如水,人生如歌,在長夜漫漫的人生過程中,我們需要堅守着自己的初心,去創造屬於我們美好的未來。我們要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社會中做一個堂堂正正的自我。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800字 篇2

信仰,總能創造奇蹟,但也需要時間。

多斯,是虔誠的基督教徒,父親參加過一站,獲得過兩次勳章,因爲朋友戰死,脾氣變得暴躁,酗酒,毆打妻孩。小的時候,多斯隨手一塊磚頭砸到哥哥頭上,差點讓他去見上帝。雖然我並沒有很明白這和多斯決定不拿槍有多大的關係。這種原生家庭並不普通甚至有點惡劣的環境卻成就了這樣的一根筋,是我不能理解的地方。

前期多斯與多蘿西的愛情故事也讓我不解,如果是自己在家裏面拿手機看並不能保證能堅持到最後,或者不快進。畢竟我是來看血戰的,在開始血戰的那一刻起,我便被那效果嚇得絞手指,驚出了一手的汗。一個一個戰士前仆後繼,被爆頭,手腳被炸裂。“噴火龍”火苗一掃,一羣日本戰士被活活燒死一大片,後來“噴火龍”自我原地爆炸也是無比悲壯。所以電影后半部分確實讓人激動人心。

回到信仰,感覺有信仰的人很容易給人一根筋的感覺,周圍的人往往覺得此人行爲話語不可思議,但是往往一根筋的人最容易帶來非同尋常的反向與創造奇蹟。他們最大的個性特點就是堅持,當然在外人眼裏一不小心就成了固執。

信仰是什麼?人們又往往信仰什麼?信仰的力量又是如此巨大,那麼信仰與迷信的區別又在哪裏?曾經太平天國畫符擺壇希望憑佛祖鬼怪之力擊退外兵,卒。所以歷史書給評價,小農階級引導的革命沒有成功的可能性,因爲尤其階級性,可在那羣畫符的兵眼裏,那些怪力鬼神難道不是他們的信仰嗎?

再次攻上鋼鋸嶺之前,上司責問爲什麼還沒上去。上校答他們在等待多斯祈禱,最後竟然也獲勝了,當然這與他們熟悉戰場有關係,如果再換一批兵並不能保證能攻下。可使如果多斯不上,這羣兵也沒有士氣,所以戰者,勢也。信仰的力量也在此刻體現出來,我在凸顯之日,旁人也爲之折服。

最後我想說一下戰爭。爲什麼會發動戰爭,有個詞語叫做戰爭財,昔日美國憑藉戰爭給歐洲列國借錢,資助,大發了一筆。日本憑藉中國的那些賠款,興了國家教育,國庫充實好幾年。儘管戰爭帶給了無數普通人家庭分離,不計其數的壯士斷腕缺足。但是大規模的吞併才能帶來可觀的利潤,常人的血與悲樂就不值一提。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800字 篇3

看完《血戰鋼鋸嶺》,與我而言,除“震撼”二字,我實在找不到其他形容詞來形容了。

電影一開始浪漫曖昧的情景,一度讓我以爲這是部言情劇。隨着劇情的發展,男主進入部隊,他一直拒絕拿槍,他這一點是讓我非常反感的。部隊裏不是隻有命令和服從嗎?一個大男人瞎矯情什麼!在我的字典裏,一個男人,就應該像獵豹一樣勇敢地去戰鬥!在我眼中,他無疑是個懦夫!直到那一刻,在沖繩鋼鋸嶺血戰中,美軍節節敗退,不得不撤退,而他,一個被衆人所鄙視的醫務兵,不僅留了下來,還獨自救了75個人!我不敢想象這是怎樣的一種力量支撐着他!

“One more!”就是這句話,讓他一次一次爬起來,忘記了自己鮮血淋淋的雙手,忘記了被刺刀穿過疼痛的傷口,忘記了槍林彈雨的危險,只靠着“再救一個人”的信念,他無數次地重返戰場!在他眼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所以連敵軍他也會營救!從最初大家眼中的懦夫,到最後,上士寧肯晚10分鐘開始行動,也要讓他祈福完畢,一個虔誠的教徒形象、無畏的勇士形象已然在大家心中悄悄建立起來。

其實,每個人的能力都是無限的,我們之所以很多時候做不到自己所承諾的抑或是自己所期盼的,只是因爲我們還沒有足夠的理想與信念支撐!人生最後悔的事情,並不是“我做不到”,而是“我本可以”。

工作何嘗不是如此呢?!在年初的時候,我們立下的豪言壯志,在年末的時候,你還記得嗎?你又爲實現這個目標付出了多少努力呢?捫心自問,自己有沒有拼盡全力?是不是還可以更好?在努力的過程中,你是否始終滿懷必勝的信念呢?

我們不必好高騖遠地設立一個高不可攀的目標,我們應該從實際出發,根據實際情況及過去成績,作出一個合理目標。並把這個目標,數字化,逐步分解到每一月、每一週、每一天,每天都朝着目標努力,每天都想着要完成今天的目標,我就可以離最終目標近一點再近一點。懷揣着“One more”的精神,一路前行,哪怕旁人不解,只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必定會收穫意想不到的價值!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800字 篇4

演而優則導的梅爾·吉普森最新力作《血戰鋼鋸嶺》太好看了。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基本上還原了真實情況。

故事講的是在二戰時期,拒絕帶武器上戰場的軍醫代表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魯·加菲爾德扮演)在沖繩戰役中,救出了75名受傷戰士的傳奇經歷。

導演梅爾·吉普森曾經是美國超一線的知名演員,他的代表作有早期的電影《勇敢的心》和《愛國者》。在當演員時期,他的演技好得沒話說,是人們公認的超一流的知名好演員,在後來他做製片人和導演後,他的作品《無臉的男人》、《哈姆雷特》和《天荒情未了》也是大獲好評,大家都拍手稱讚。

他的這部電影作品《血戰鋼鋸嶺》真實的描寫了當時二戰中沖繩戰役的慘烈,在槍林彈雨中,戰友們紛紛倒下,死的死,傷的傷,屍橫遍野,狼煙四起,一片慘不忍睹的場面。梅爾·吉普森對戰爭場面的刻畫非常的走心,也非常的下功夫,沒有把敵人醜化,也沒有過分渲染己方的戰士是多麼的堅不可摧。他爲觀衆還原了一個真實可信的戰爭,在這種狀況下,手無寸鐵的道斯冒着犧牲的危險,拯救出了75名受傷戰士,一次次的營救行動是那麼的驚險,而他卻沒有退縮,而是總在說一句話:“再讓我多救一個吧。”這是怎樣的精神啊,太讓我敬佩了,此時此刻,看到這裏,我情不自禁的留下了一行熱淚。

從道斯自願參軍,再到他在軍營裏受到軍官和戰友的鄙視、不理解,他毫無怨言,通過他的所作所爲感動了軍官和戰友。上了戰場後,他第一個衝上鋼鋸嶺,義無反顧的救治傷員,在戰場上,他還搶救出了幾個日本傷員,他的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太讓人欽佩了。戰爭結束後,美國杜魯門總統親自給他頒發了獎章,他是第一個在戰場上沒有攜帶武器,沒有在戰場上殺死敵人,而得到這枚勳章的人,簡直是太偉大了。

梅爾·吉普森導演善於拍攝大場面,這對於他來說很拿手,在大場面的拍攝中,他還會抓住一些小細節,在把男主角弱化後,更好的表現出了戰爭殘忍的一面和人性善良的一面,這樣矛盾又對立的情節讓他把握的很好,沒有一點瑕疵。

我覺得這是我看過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之後最好看的一部戰爭片了,沒有之一。相信梅爾·吉普森導演今後還能拍出更多這樣的作品,創造票房奇蹟,好期待哦。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800字 篇5

如果沒有真實色彩的基色,那麼其實《血戰鋼鋸嶺》看起來更像是一部以戰爭爲引誇張的佈教電影,但一切因其真實而不同,那源於信仰的堅守在修羅鼻地獄中誕生的生命奇蹟,不僅對反戰以深刻的着點,更作出了對信仰真摯的詮釋。

一個不願拿槍上戰場的士兵卻在戰後榮獲榮譽勳章的故事,乍聽起來不經令人感覺尤爲荒誕,但梅爾·吉布森卻以此爲切入,將那段本已被塵封於歷史的傳奇,化作了這部感人至深的《血戰鋼鋸嶺》。因出於對宗教虔誠的信仰和過往所留下的陰影,電影的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拒絕觸碰任何武器,卻又因對祖國的一腔熱血報名參軍,遇上了這樣的士兵,相信所有人都會如電影中他的上司那樣啼笑皆非,在軟硬兼施勸其離開軍隊無果後,也只能讓他作爲一名如其所願的醫療兵上了戰場。

就前段鋪墊來說,電影爲了營造親情、愛情、友情,又要突顯男主戴斯蒙德信仰的堅定,不免耗費了過多的時間,使觀感上稍顯冗長,但隨着戰爭的來臨,透過登陸沖繩時看着敗陣下來的殘軍到直面戰爭的作戰,電影也開始發力,步步爲營的將戰爭的殘酷無情以極佳的渲染,一部好的戰爭佳作,永遠不在於有着多麼宏大的場面,更不是讓人去熱血沸騰,而恰正如這部電影所呈現的觀感,爲人如坐鍼氈感受着在戰爭面前個人的渺小與人性的泯滅,而這時的戴斯蒙德宛若一道微弱卻又永不熄滅的微光,照亮驅散已戰爭的陰霾。

真實的奇蹟遠比電影本身來的更爲震撼,當不經令人質疑於一個並非刀槍不入的血肉之軀如何穿梭自如於戰場,挽救着一個又一個生命時,翻開歷史的真相戴斯蒙德所挽救的生命甚遠比電影中報出的數字還要更多,正是這種真實和梅爾·吉布森對於這一故事出色的還原,使電影所塑造的並不再是何般主旋律化的美式英雄,亦遠非僅止步於宗教的範疇,電影的意義更遠超於梅爾·吉布森昔日的《勇敢的心》,對生命的尊崇與敬畏,構築了其最爲有力的深度。

信仰能改變什麼?即便在今日看來,源於宗教的信仰,其實尚遠不能阻擋戰爭慘劇的發生,但當電影結尾處,在已然年邁真實的戴斯蒙德·道斯身上,依然可以看到他對信仰的執念,讓人感概或許信仰的力量並不能照亮整個世界的陰暗,但其卻能完成個體靈魂的昇華,願戰爭不起,和平永固。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800字 篇6

平時很少看戰爭片的我今天陪室友看了剛上映的燃片《血戰鋼鋸嶺》,故事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戴斯蒙德·道斯是一名虔誠的---、軍醫,體格瘦弱,性格內斂,堅決拒絕在戰場上拿起武器。在沖繩戰役中,戴斯蒙德不斷冒險把傷員從戰場上拖回進行治療,最後拯救了75條人命。

影片中反覆在強調倔強的道斯不肯碰槍不肯殺人卻執意要進入戰鬥的前線救人,中途被誤解、被毆打、被控告但非常執着於信仰的他,在老兵父親的幫助下,終於跟隨着隊伍去了戰爭前線。

戰爭的殘忍、血腥、還有儘可能還原戰爭現場氛圍和恐懼緊張的心理活動程度讓我好幾次都抓住了室友的胳膊不敢看熒幕,但同時又一次一次的被戰爭年代裏的精神與信仰所震撼。不禁想起一句話“生活本來就是不易的,當你覺得容易時,一定是有人在替你承擔着那份不易”,如今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科技發展的越來越快,生活也越來越方便、快捷,這是由多少戰鬥與犧牲換來的安逸,我簡直無法想象,也開始漸漸理解,爲什麼我們的爺爺奶奶輩總是非常渴望在自己還能動的時候能再去天安門門前再看一眼毛主席,這是屬於他們那個年代的信仰,就好像在影片中鋼鋸嶺最後一戰前,所有的士兵都堅決等着道斯做完禱告後再上戰場一樣,那些士兵也和其他人一樣,一開始都很不理解他的信仰,直到被他感動,被他在累的精疲力盡的時候還想着“我還可以再救一個人,再救一個”,然後衝到日軍的掃蕩圈裏,不知不覺一個晚上赤手空拳救出七十多人所感動和鼓舞。

信仰似乎已經逐漸地消失在大衆的腦海裏,如今的拇指時代下,越來越多的人患有“媒介依存症”,過度沉溺在媒介提供的淺層閱讀,滿足於被動的'知識積累而漸漸地減少了社會行動力的積極性。小編從不否認科學的力量,但是它僅僅只是改善我們生活的工具,而不是讓有着獨立思考的我們成爲它們的奴隸。《奇葩說》中有一集,針對人工智能和VR技術,黃執中就這樣說過“真正的末日,並不是核彈炸完的一片荒蕪。真正的末日是這樣的,所有的人類都戴上機器,麻木的躺在椅子上,不肯醒來。”而《美麗新世界》中也告訴過我們,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爲什麼笑以及爲什麼不再思考。

當然,歷史是可以緬懷的,而更多的是爲了吸取教訓和珍惜當下。科技,讓這個時代不斷地進步,而信仰,讓這個時代發生奇蹟。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裏,也不要忘了信仰。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800字 篇7

他隻身一人,曾無數次在槍林彈雨中穿行,曾無數次體力不支而倒地,又曾無數次依靠那不破滅的毅力頑強地站了起來,只是爲了多救一個人。

他就是二戰中隻身一人救了75人之多的美國軍醫——戴斯蒙德。道斯。而今天,我觀看了這部由真實故事改編的《血戰鋼鋸嶺》,對生命的尊重,對生命的敬畏,油然而生。

誰也沒有想到,影片中那由救生繩組成的簡易滑降裝置,會拴緊75人的生命。

最令我震憾的地方是道斯竟是在零武器,赤手空拳的情況情況下,在炮火滿天、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的鋼鋸嶺救下了那75人的。

他說:“我是一名軍醫,是爲了在戰場上多挽救一條生命,而不是殺人,那怕下一秒我會變成一具冰冷的屍體,我也決不會用槍去對準那些妄圖想殺我的敵人。”

他說這話時十分鎮定,就像這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事一樣,但我深知它並不普通:允許別人輕易奪走他的生命,也決不允許自己去奪走別人的生命,也決不妄圖去奪走別人的生命!

這是爲什麼?難道只是對一條生命最基本的尊重。是的,我小聲地對自己說到。回想起我們現在,相比道斯,我真是自愧不如。

最近這幾個月的新聞幾乎都被一個主題所承包——學生跳樓事件。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些年輕生命消失的原因都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這些人大多數爲中學生,步入初中,學習壓力隨着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大,本是燦爛的笑容,由於家長和老師的無限期盼,變成愁眉苦臉,終於在頂不住壓力時暴發了,但他們卻選擇了一種最愚蠢的方法——自行尋死。但他們哪裏知道,風雨過後便是彩虹,他們歷經磨難後,面前便是一條光明大道。

可惜,年輕的血液還沒有沸騰,就變成得冰冷,這樣值得嗎?不尊重自已的生命也就罷了,但你想過沒有?你們的父母爲了你們付出了多大的代價?當他們一想到自己的寶貝兒子、寶貝女兒會擁有大好的未來,卻因爲一時糊塗就一命嗚呼。那流的不是淚,而是血。那傷的不僅是你們的身,而是父母的心啊!

是啊!寵了一輩子,愛了一輩子,付出了一輩子的掌上明珠就這麼沒了,誰不心痛啊!你們知道嗎?你們這麼做也是不尊重他們的生命!難道你們忍心嗎?如果不忍心就請你好好地活下去吧!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纔會讓我們的天空變得更明亮、蔚藍,纔會讓我們的未來充滿美好而走向成功。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800字 篇8

血戰場面記者看得“毛髮豎立”。

其實真正的血戰場面集中在電影開場一個半小時之後,《血戰鋼鋸嶺》保持了好萊塢戰爭鉅製一貫的水準,真實還原二戰時期鋼鋸嶺爭奪戰的慘烈戰爭場景,實拍感強烈,看不到太多CG的技術感,因此呈現出來的是最爲血腥殘酷的人間煉獄畫面。如果你還對《拯救大兵瑞恩》的登陸戰場景印象深刻,其實,建議你還是回憶一下伊斯特伍德鏡頭裏的硫磺島戰役吧,看得我毛髮豎立,坐立不安。

雖然鋪陳很長,但劇情與之後關於信仰和“再救一個”的主題也非常匹配。要知道梅爾·吉布森與編劇蘭道爾華萊士的上一次合作,就是收穫了五項奧斯卡獎的《勇敢的心》。向死而生、勇氣和信仰的主題,再配合對殘酷戰爭場面的刻畫,雖然沒有“幾個救一個”的《拯救大兵瑞恩》來得更奇崛,但一個救75個的歷史事件,也絕對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史詩。奧斯卡風向標“評論家選擇獎”上,該片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在內的七項提名。

幾位主演都足夠強,雨果·維文飾演的老兵戲份不多但堪稱黃金男配,而“超凡蜘蛛俠”加菲爾德詮釋的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據說得到了原型人物親屬的認可。而在電影裏,這位漫威英雄出身的男星洗盡鉛華,實話實說,在導演中心制的時代,尤其是在梅爾·吉布森這樣風格化顯著的導演手裏,加菲爾德成就了自己迄今爲止最棒的一次演出,而且毫無疑問,該片將是他整個演藝生涯的代表作。

這部電影在北美評級爲限制級,當然主要是戰爭場面非常殘酷,但據說在國內上映只刪減不到30秒,這在引進的戰爭片中實屬罕見電影。看評分,《血戰鋼鋸嶺》在北美上映後IMDb評分飆至8.6,昨天豆瓣評分也是8.5。記者不是針對吳宇森,大場面他真的不行。細節,太多的真實的細節,其實對觀衆是一定的挑戰。在對於戰爭雙方的平等視角上,梅爾·吉布森也秉承了前輩的價值觀,真正殘酷的是戰爭本身。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800字 篇9

一個觸目驚心、蕩氣迴腸、堅定有力量的電影。

當你被長官施壓、當你被同伴歧視不解甚至暴揍的鼻青臉腫的時候,你沒有退縮過,你在堅持自己的信仰;當你最愛的人來勸告你做出一點點的讓步就可以免於軍事審判的時候,你沒有退縮,你仍在堅持你的信仰;當你被送上軍事法庭,面臨終生監禁的下半生命運的時候,你沒有退縮,你仍然在堅持你的信仰;當你在血腥的戰場上夢到被敵人刺殺而無力反擊的時候,你沒有退縮,你仍在堅持你的夢想;當被敵軍追殺反擊到懸崖邊,我軍戰友都已經撤退到鋼鋸嶺下的時候,你沒有撤退,你希望能夠從死亡線上救出自己的戰友;當你冒着生命危險把一個個戰友救出送到鋼鋸嶺下的時候,你想的是再多救一個;當你因搶救戰友把他們送下鋼鋸嶺而手被繩索磨得血肉模糊的時候,你並沒有放棄,你仍然繼續回到戰場上,再去救下一個。

我想問你,你在相信什麼?

你相信不論在任何的情況下,絕不會能在信仰方面有任何一絲一毫的妥協?你相信真正的信仰就是要堅定不移、按照普適性原則,即使在戰場上也仍然不能有所例外?

你相信不論多大的痛苦、困難、挑戰,都不會讓你放棄信仰?你相信不論遇到任何的狀況,你都絕不會改變你的信仰?即使面對坐牢,你都會毫不猶豫的堅定你的信仰而毫不動搖?在殘酷的戰場上,即使面對死亡的`考驗,你都要忠信自己的信仰?

那,你到底在相信什麼?

你相信救人就是你的天職,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職責?你相信這就是上主賦予你的特殊使命?

你相信不論遇到任何的困難和挑戰,你都有力量去克服?即使看起來有多麼不可能,你都可以去面對和完成?即使在最絕望、最煎熬,最不可能的情況下也都是如此?你是在相信你是有上主的護持,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

你相信自己的使命和責任是不可戰勝的,它代表着上主的旨意?你是相信你是使命必達的?你相信你一定能行?

你相信自己是不死的、力量無限、不可戰勝的?你相信自己是安全無虞、被賦予了上主大能、具有排山倒海、倒轉乾坤的力量而無所不能的?

我知道,這些你都相信。

我知道,你真的相信。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800字 篇10

我不知道爲什麼那麼多人都要將這部電影和《比利林恩》作比較,非常不理解。

鋼琴沉頓穩重,小提琴流暢優雅。君不見,多少曲目通過它們演繹出了不同的風情。甚至,多少鋼琴曲目被成功地演繹成了小提琴版本。

票房,只是數字而已。如果因爲一部電影的票房不好就否定它,或者因爲一部電影的票房很好就眼紅貶低它,都是片面的行爲。同理,評價也如此。另外,兩部電影戰爭發生的引線都不同:伊戰完全是政府發動,而二戰時美國可是全民自發參戰的。甚至《鋼鋸嶺》中還提到了,有兩名青年報名參軍失敗自殺。這,是不是他們做出的選擇?

二戰以後,世界再也沒有發生過如此慘烈、如此大規模傷亡的地獄般的戰事。對於我們來說,那個世界太過遙遠,只是一個抽象化的、存活在模糊記憶中的世界。在那個年代,探討個體本身就是難能可貴的,多少人被生生拖入了歷史洪流,身不由己。沒有現代戰爭這樣複雜精密的戰術佈置,只是最原始的衝鋒陷陣。前一秒還活生生的人,後一秒就身首異處、穿腸肚爛。在那個年代,戰場,是沒有條件允許你探討個體思想的。

我想說的是,《比利林恩》也好,《鋼鋸嶺》也好,都是在特定世界環境下的產物。二戰戰場上比利林恩比比皆是,伊拉克戰爭中戴斯蒙德也無能爲力。小人物自有他的世界,大人物亦有他的戰場。畢竟在大環境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是弱者,不是嗎?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800字 篇11

看完血戰鋼鋸嶺,有很多的感受,這部劇是我到目前爲止看過最好看的戰爭型電影了。首先,我是個不喜歡看打戰類型的人,對於打打殺殺,動刀動槍一類型的我都敬而遠之。故而,在網評很好的局勢下,我仍然沒有去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也不得不說,我挺後悔的。

這部電影大部分講的都是關於士兵戴斯蒙德道斯的故事,講着他從小到入伍當兵的事情。

這部電影是由梅爾吉布森執導,安德魯加菲爾德、盧克佈雷西、薩姆沃辛頓、文斯沃恩、泰莉莎帕爾墨和雨果維文主演。

以前不太關心這些,現在開始,會慢慢去關心影片的演員和導演,一部好的影片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這部影片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講述他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並在沖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在影片的最後也是有真人記錄的,當真人出現的時候,我是淚目了。因爲看完了才能真正的去體會到,那個士兵究竟經歷過什麼。

影片於2020年11月04日在美國上映,2020年12月08日在中國上映。 2020年12月,《血戰鋼鋸嶺》被選爲2020美國電影學會十佳電影。2020年2月,該片獲得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響效果獎,最佳剪輯獎。

該片在豆瓣上的評分也是很好。

以下說說我自己的感受。

影片中男主道斯,是個有信仰的人,因爲他堅定自己的信仰,所以他堅決不使用槍,也不會去殺人。因此他的堅持在別人眼中,就是不爲戰友考慮,不在乎戰友的生死。

在所有人都不理解他的時候,他的父親及妻子都默默支持了他。從小他就恨透了自己的父親,還差一點開槍打死了他。可是最後,還是自己的父親在軍事法庭上解救了他。這一點也是很感動的。

最後,道斯上了戰場。故事到這裏,其實有些無以言明。因爲戰爭始終是殘酷的。道斯險象環生,在所有人都撤離了之後,用自己堅定的信仰,一次次返回那危險之地營救自己的戰友。

這樣的行爲是會得到別人的刮目相看的,至少他的上尉用行動感激了他。

戰爭最後勝利了,令我覺得影片很好的地方有一個細節。在描寫敵人的落敗情景時,很好的尊重了對手。用一種有尊嚴的方式,結束了這場戰爭。

值得大家去看。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800字 篇12

今天特意去看了一下朋友推薦的《血戰鋼鋸嶺》,雖然評價很高,但是名字實在是太有那種抗日神劇的感覺,所以期望並不高。意外的是,除了開頭十分鐘,整場電影看下來,我的眼淚就一直沒停過。並不是影片故意煽情,相反,她講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雖然從小到大看了很多部關於戰爭的影片和電視劇,但是裏面包含了太多的家國情懷,令我不太能感受到戰爭中真正殘酷的一面。相反,看到敵人被殺,我會情不自禁的有一股興奮和熱血沸騰的感覺。在戰場上,沒有人認爲殺人不對。但是《血戰鋼鋸嶺》這部電影沒有主觀的刻畫誰對誰錯,通過最長,最血腥,最真實的戰爭場面的鏡頭,讓人感受到戰爭的可怕和殘忍。

電影的主角叫多斯,影片中多斯的上司因爲多斯入伍後不願意碰槍而質問他:如果你的家園和親人正在遭受敵人的威脅,你還是不願意拿槍反抗嗎?你要做膽小鬼嗎?多斯說:這個問題太複雜了,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其實很簡單,反抗壓迫的戰爭是大勢所趨的,多數人會自覺自願的加入其中,就像中國的抗日戰爭,是民心所向。但是如果一場戰爭的本質是某些少數的當權派爲了謀取私利或維護自己的統治而發動的,就算這些當權派打着再高尚的幌子,民衆也會心生反感。這就是爲什麼一直會有很多人去反思一戰和二戰。這也是爲什麼影片中多斯的父親揹負着典型的倖存者罪惡感。

出於童年家庭的悲劇,多斯產生了強大的動機:我不能只自己活下去。正是這種動機使多斯在險惡的戰場上仍然不放棄救助每個戰友的信念。除此之外,多斯在入伍後不碰槍的這種堅持也令我非常敬佩和感動。能夠在各種環境中做到最優化選擇的人只能算精英,但是像多斯這樣能夠在逆境中堅持的人才是偉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