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電影 > 朗讀者第七期觀後有感600字

朗讀者第七期觀後有感6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朗讀者》節目第七期,主題詞爲“告別”。下面是由勵志網小編爲你精心編輯的朗讀者第七期600字觀後感,歡迎閱讀!

朗讀者第七期觀後有感600字

篇一:朗讀者第七期觀後有感600字

2017年3月21日,是世界詩歌日,朗讀亭迎來了一批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朗誦者——交大留學生。

“你說你愛上了一個地方,於是你背離了家鄉。道路曲折而幽長,一路西行,風雲朔愴”南草坪上,來自俄羅斯留學生妮琳的聲音溫柔婉轉,她與其他五位外國留學生一起,接力朗誦着這首校慶詩《你說你愛上了一個地方》。來自世界各國的聲音用朗讀的方式表達着自己對交大的愛,“朗讀已經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我們因爲詩歌聚在一起。”她說道,“我們的語言不同,詩歌散文的表達方式也不同,但是朗讀是一樣的,都是將自己的故事大聲讀出來。”

在人羣中,一位熱愛創作的來自贊比亞的醫學院留學生林圭同學引人矚目,他在朗讀亭裏朗讀的是他自己創作的散文《與青春不止遇見》,追憶他來到中國的留學時光。林圭曾在學校的朗誦比賽裏擔任主持人,而也正是這次特殊而又令人難忘的經歷,給予了他寫作的靈感。林圭談到,“主持人的經歷讓我在中國、在交大的生活豐富多彩,這段時光令人難忘也令人回味,所以我希望能夠用文字來記錄生活,用漢語來講述我在中國的故事。”他希望把這次朗讀送給自己、送給交大、送給中國。

無論是否膚色相同,詩歌將人們緊緊聯繫在一起。來自建築31的劉露在手臂受傷打着石膏的情況下仍然來到了朗讀亭參加這次活動,她說“朗讀往往能夠體現出一個人內心的嚮往,不同的聲音就是對經典不同的詮釋和演繹,在朗讀中,作品有了新的生命。”

篇二:朗讀者第七期觀後有感600字

“朗讀”、“者”、“情感紐帶”是這檔節目三個關鍵內核。節目每期一個主題詞作爲核心線索,嘉賓圍繞主題詞分享人生故事,朗讀一段曾經打動自己,激勵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的文字。節目緊抓文字和人的故事之間的情感紐帶,既每期節目中的主題詞。再有主題詞擴展開來,形成情緒的磁場,給觀衆強烈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鳴。目前節目已經邀請到了不少嘉賓,有濮存昕、柳傳志、許淵衝、斯琴高娃、王學圻等。

在這樣的設定下,文字不在只是別人筆下的世界,而是融入朗讀者精神世界的具有生命力的符號,印刻着它的情感、經歷,再度蓬勃而出,引起共鳴。就仿若詩詞之心賦予人們的雋永之美,也仿若董卿脫口而出的“想起你,就如同讀到最心愛的文字,那般歡暢。”

“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董卿希望節目“展現着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並感動於他們讓我們遇見了大千世界。”

《朗讀者》蘊含着董卿對文學的敬仰,也蘊含着她對爸爸的愛,還蘊含着前來節目的朗讀嘉賓每個人生命中最寶貴的情感體驗。

有時候愛得如此深沉讓我不知怎樣表達,不如讀一段你我都喜愛的文字,讓我們靜靜聆聽它。《朗讀者》讓你站在當下的時光中,回眸來時的路,朗朗讀書聲,讀的是文字的美,傳達的是生命的力量,守望着的是精神家園。

篇三:朗讀者第七期觀後有感600字

幾乎所有優秀的作品,都是從當下社會現狀以及情緒的投射。這是個追求“快快快”的信息爆炸社會,精神繃得夠緊,壓力總是很大,時間過得太快。文化類節目的悄然回暖,呼應着國民價值觀念以及生活方式的升級,滿足了大衆對於知識、審美、情感的多重高階需求,緩解了在信息碎片化時代的“文化焦慮”。

《朗讀者》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生故事。作爲一檔用文字承載情感的節目,《朗讀者》的氛圍相對安靜,節奏更爲舒緩,和追求刺激、熱鬧的“快消內容”截然不同,恰恰會滿足受衆在疲憊的忙碌之後迴歸內心寧靜的慾望,感受朗讀傳達的力量。

《朗讀者》不是一檔讀書節目,而是用文字抵達情感,從每個人真摯的人生故事出發,分享親情、友情、愛情。這些人世間共通的情感,會幫助觀衆去了解和理解朗誦文字背後蘊含的寬度、厚度、濃度,遍嘗人生百味。

節目每期以一個充滿寓意的主題詞作爲核心線索,有關“遇見”,有關“選擇”,有關“陪伴”,有關“眼淚”……名人和素人同臺,分別朗讀一段曾經打動自己,激勵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的文字。它可以是一篇散文、一首詩、或者是一封家信,甚至是一段電影戲劇劇本。聆聽一段安靜的訴說,就彷彿路過一段人生。這些故事看似關於別人,其實映照着最爲普世的情感。

一整季串聯起不同的人生關鍵詞。《朗讀者》還原着電視人的初心,希望節目帶來的觸動能溪流汩汩地從觀衆心靈流淌開來,在沉澱的甜美和安寧中,找尋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