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職場故事 > 陳春花:如何逃離公司的“人情”怪圈?

陳春花:如何逃離公司的“人情”怪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陳春花:如何逃離公司的“人情”怪圈?

你如何逃離公司的“人情”怪圈?

作者:陳春花(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聯席董事長)

中國的“人情”來源於中國社會奉行的“家本位”,往往遵循均等的原則,很注重“回報”兩個字。如果我們同意人與人之間是純粹的生存關係,那麼“人情法則”的實質應該是“關愛”,而不是“交易”。

中國人重人情,往往遵循均等的原則,對相同輩分、相同身份、地位的人都儘量“扯平”,造就了一個極富人情味的社會。在“人情”上的均等思想,一方面,使中國人自己做事憂慮會不會顧此失彼,一碗水有沒有端平;另一方面,使中國人對於別人的要求並不高。當某人沒有虧待其他人的時候,即使他是個失敗者,或者並沒能滿足某(些)人的要求,他也會被原諒。

中國人講人情還很注重“回報”兩個字,這是中國人講人情中最可愛的一面。回報的法則,使中國人與人之間存在類似物質的所有與交換、人情的“欠”和“送”、“還”。這種人情的“所有”和“交換”,其作用就像蜘蛛吐的絲,一條搭一條,一環扣一環,形成了中國人的關係網。

縱觀中國的歷史人文就會發現,說中國人重人情並不完全正確,甚至可以說是大錯特錯。真正重人情的只是行俠仗義、寧爲知己者死的門客、俠士。在官場和商場中,情況就有了變化。舉手之勞的前提下,或在對自己沒什麼壞處,以後還有可能有些好處的前提下,人人都是重人情的,而且,這其中又有真心假心之分。

事情做沒做,與做沒做成是兩回事。做了,人情也就“送(還)”了,即使沒做成,這個情你也得領;而當涉及到切身的利益、前途、權力時,人情不是被拋棄就是被利用。即使同胞手足,也會血刃相向。

這又造成了一種現象:一個人在得勢時,身邊總圍着很多人,一旦窮困潦倒,所有的朋友都散了。重人情重到這種“良禽擇木而棲”的程度,不可謂不勢利。這種對“人情”的時重時不重,纔是中國人“重人情”的真面目。若是給“中國人重人情”換個更貼切的說法,應是:中國人擅用人情。

我們需要檢討這樣的“人情法則”是否符合社會進步的標準。我始終堅持人與人的關係是更純粹的生存關係,而不是利益關係,正如人與自然的關係一樣——人不能夠離開自然,不能夠與自然分開。人如果不能夠深深地與自然融爲一體,就不可能汲取自然賦予人的生命營養,進而喪失生命。

事實上,人的生命一旦出現之後,人和人之間因爲個體的獨立性彼此之間就存在着競爭的關係。人的天賦一方面具有攻擊性,但同時又具有另外一個層面的天賦——愛,儘管愛表現爲完全相反的方式,但是關愛的秉性可是說是與生俱來的。這種雙重的秉性,使得人從生命的開端開始賦予人生以意義。

要扭轉現代中國人的人情法則傾向,使人們停止單純的從功利的角度追求人與人的關係,以換取利益的滿足,轉向追求實現內在生命的發展和完成的方向,就要煥發人天賦中關愛的本性,發展愛的力量。

對於企業而言,人情與關係不能成爲企業揹負的一塊重石,讓企業在前進的道路上步履蹣跚,直至被最終壓垮

1、人情與執行成反比

企業管理中人情和執行力是成反比例的。也就是說,人情講的越多,執行力就越差;執行力越強的企業人情就一定講的少。當執行遇上人情的時候,受傷的如果是執行,再好的戰略也發揮不出作用。

我曾有幸與幾個著名企業家一起討論過中國企業中的“人情”問題,大家共識認爲:其實,中國的很多企業都具有很好的戰略,但是缺乏執行。很多好的戰略因爲遇到“人情”而不能得以實施,企業的執行力靠的就是紀律。中國企業要進行企業戰略管理,必須要具有良好的紀律……

可見,企業必須通過科學、完善、規範的管理制度來完善整體規劃策略,員工必須按照制度的要求來規範自己的行爲,杜絕“人情”現象,才能提高企業的執行力。從這裏可以看出,執行力就是紀律,沒有紀律就沒有執行力,沒有戰鬥力,沒有紀律,再好的戰略也無法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