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培養自信心,要克服心中的自卑

培養自信心,要克服心中的自卑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7W 次

培養自信心,要克服心中的自卑

培養自信心,要克服心中的自卑

如果一個人的世界中只剩下一個檸檬了,自卑的人會說,我垮了,我連一點機會都沒有了,然後他就開始詛咒這個世界,把自己封鎖在內心的狹小空間裏。自信的人會說,我該怎麼做呢?我能學到什麼呢?我怎樣才能改善我現在的狀況,才能把這個檸檬做成檸檬水呢?

前一種人往往是失敗者,後一種人往往能創出一片自己的新天地,取得輝煌的成就。

“成功者”與“普通者”的性格區別在於,成功者充滿自信、洋溢活力;而普通人即使腰纏萬貫、富甲一方,內心卻往往灰暗而脆弱。

自卑是一種消極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即個體認爲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產生的消極情感。自卑感就是個體把自己的能力、品質評價偏低的一種消極的自我意識。具有自卑感的人總認爲自己事事不如人,自慚形穢,喪失信心,進而悲觀失望,不思進取。一個人若被自卑感所控制,其精神生活將會受到嚴重的束縛,聰明才智和創造力也會因此受到影響而無法正常發揮作用。所以,自卑是束縛創造力的一條繩索。

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分析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提出了富有創見性的觀點,他認爲人類的所有行爲,都是出自於“自卑感”以及對於“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

阿德勒認爲人人都有自卑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他說,因爲我們都發現我們自己所處的地位是我們希望加以改進的,人類欲求的這種改進是無止境的,因爲人類的需要是無止境的。所以人類不可能超越宇宙的博大與永恆,也無法掙脫自然法則的制約,也許這就是人類自卑的最終根源。當然,從哲學角度對人類整體狀況分析,人類產生自卑是無條件的,不過,對於具體的個人,自卑的形成則是有條件的。

從環境角度看,個體對自己的認識往往與外部環境對他的態度和評價緊密相關。這點早已爲心理學理論所證實。例如某人的書法很不錯,但如果所有他能接觸到的書法家和書法鑑賞家都一致對他的作品給予否定性評價,那就極有可能導致他對自己書法能力的懷疑,從而產生自卑。

阿德勒自己就有過這樣的體會:他念書時有好幾年數學成績不好,在教師和同學的消極反饋下,強化了他數學低能的印象。直到有一天,他出乎意料地發現自己會做一道難倒老師的題目,才成功地改變了對自己數學低能的認識。可見,環境對人的自卑產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某些低能甚至有生理、心理缺陷的人,在積極鼓勵、扶持寬容的氣氛中,也能建立起自信,發揮出最大的潛能。

從主體角度來看,自卑的形成雖與環境因素在關,但其最終形成還受到個體的生理狀況、能力、性格、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及生活經歷等個人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其童年經歷的影響。弗洛伊德認爲,人的童年經歷雖然會隨着時光流逝而逐漸淡忘,甚至在意識層中消失,但仍將頑固地保存於潛意識中,對人的一生產生持久的影響力。所以,童年經歷不幸的人更易產生自卑。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孩提時,總覺得父母都比我們大,而自己是最小的,要依靠父母,仰賴父母;另一方方面,父母也會強化這種感覺,令我們不知不覺地產生了“我們是弱小的”這種感覺,從而產生了自卑。

良好的個人因素對自卑的克服有重大的影響,同時它也是建立自信的基礎。面面俱到的優秀者、強者肯定與自卑無緣,問題是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在生理、心理、知識、能力乃至生活的各方面都是一個強者、優秀者,即所謂:

從理論上說,天下無人不自卑,自卑的情形在任何人身上都可能產生,幾乎所有的人都存在自卑感,只是表現的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

一般情況下,人們的自卑感的表現形式和行爲模式大致有如下幾種:

1.孤僻怯懦型。

由於深感自己處處不如別人,“謹小慎微”成了這類人的座右銘。他們象蝸牛一樣潛藏在“貝殼”裏,不參與任何競爭,不肯冒半點風險。即便是遭到侵犯也聽之任之,逆來順受、隨遇而安,或在絕望中過着離羣索居的生活。

2.咄咄逼人型。

當一個人的自卑感在最強烈的時候,採用屈從怯懦的方式不能減輕其自卑之苦,則轉爲好爭好鬥方式:脾氣暴躁,動輒發怒,即便爲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會尋求各種藉口挑釁鬧事。

3.滑稽幽默型。

扮演滑稽幽默的角色,用笑聲來掩飾自己內心的自卑,這也是常見的一種自卑的表現形式。美國著名的喜劇演員費麗絲·蒂勒相貌醜陋,她爲此而羞怯、孤獨自卑,於是運用笑聲,尤其是開懷大笑,以掩飾內心的自卑。

4.否認現實型。

這種行爲模式是自己不想看到,也不願意思考自卑情緒產生的根源,而採取否認現實的行爲來擺脫自卑。如借酒消愁,以求得精神的暫時解脫等方法。

5.隨波逐流型。

由於自卑而喪失信心,因此竭盡全力使自己和他人保持一致,惟恐有與衆不同之處。害怕表明自己的觀點,放棄自己的見解和信念,努力尋求他人的認可,始終表現出一種隨大流的狀態。

上述各種自卑心理的表現形式,都是對自卑的消極適應方法,也稱消極的“自我防衛”。心理學家實驗證實,消極的自我防衛,會使精力大量地消耗在逃避困難和挫折的威脅上,因而往往難以用於“創造性的適應”,使自己有所作爲。這是自卑的消極方面。

無論是偉人還是平常人,都會在某一些方面表現出優勢,在另一些方面表現出劣勢,也會或多或少地遭受挫折或得到外部環境的消極反饋[]。但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劣勢和挫折都會給人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導致自卑。

成功者能克服自卑、超越自卑,其重要原因是他們善於運用調控方法提高心理承受力,使之在心理上阻斷消極因素的交互作用。一般情況下,成功者運用的調控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認知法——就是通過全面、辯證地看待自身情況和外部評價,認識到人不是神,既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會全知全能這樣一種現實。人的價值追求,主要體現在通過自身智力,努力達到力所能及的目標,而不是片面的追求完美無缺。對自己的弱項或遇到的挫折,持理智的態度,既不自欺欺人,也不將其視爲天塌地陷的事情,而是以積極的方式應對現實,這樣便會有效地消除自卑。

轉移法——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感興趣也最能體現自己價值的活動中去,可通過致力於書法、繪畫、寫作、製作、收藏等活動,從而淡化和縮小弱項在心理上的自卑陰影,緩解心理的壓力和緊張。

領悟法——也叫心理分析法,一般要由心理醫生幫助實施。其具體方法是通過自由聯想和對早期經歷的回憶,分析找出導致自卑心態的深層原因,使自卑癥結經過心理分析返回意識層,讓求助者領悟到:有自卑感並不意味自己的實際情況很糟,而是潛藏於意識深處的癥結使然,讓過去的陰影來影響今天的心理狀態,是沒有道理的。從而使人有“頓悟”之感,從自卑的情緒中擺脫出來。

作業法——如果自卑感已經產生,自信心正在喪失,可採用作業法。

方法是先尋找某件比較容易也很有把握完成的事情去做,成功後便會收穫一份喜悅,然後再找另一個目標。在一個時期內儘量避免承受失敗的挫折,以後隨着自信心的提高逐步向較難、意義較大的目標努力,通過不斷取得成功使自信心得以恢復和鞏固。一個人自信心的喪失往往是在持續失敗的挫折下產生的,自信心的恢復和自卑感的消除也得以一連串小小的成功開始,每一次成功都是對自信心的強化。自信恢復一分,自卑的消極體驗就將減少一分。

補償法——即通過努力奮鬥,以某一方面的突出成就來補償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感(劣等感)。有自卑感就是意識到了自己的弱點,就要設法予以補償。強烈的自卑感,往往會促使人們在其他方面有超常的發展,這就是心理學上的“代償作用”。即是通過補償的方式揚長避短,把自卑感轉化爲自強不息的推動力量。

上面介紹了五種有效的方法,其中補償法在最有效的。自卑感較強的人,常常通過犧牲自己的權力而讓旁人來證實自己。自卑感的產生,往往並非認識上的差異,而是感覺上的差異。其根源就是人們不喜歡用現實的標準或尺度來衡量自己,而是相信或假定自己應該達到某種標準或尺度。如:“我應該如此這般”、“我應該象某種人一樣”等。這種追求只會滋生更多的煩惱和挫折,使自己更加抑制和自責。實際上,你自己就是你自己,不必去模仿別人。因此,要想不被周圍的環境所俘虜,走出自卑,就需要敢於面對挑戰,並迎接它、戰勝它、超越它。

補償心理就是自卑心理的法寶。什麼是補償心理呢?補償心理是一種心理適應機制(機能)。個體在適應社會的過程中總有一些偏差,爲了克服這些偏差,於是從心理方面尋找出路,力求得到補償。自卑感愈強的人,尋求補償的願望往往也就愈大。

從心理學上看,這種補償,其實就是一種“移位”(變位),爲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感(劣等感),而發展自己其他方面的特徵、長處、優勢,趕上或超過他人的一種心理適應機制。事實上,也正因爲如此,自卑感就成了許多成功人士成功的動力,變成他們超越自我的“渦輪增壓”。而“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們的自卑感也愈強——而成就大業的本錢就愈多。

解放黑奴的美國總統林肯,補償自己不足的方法就是通過教育及自我教育。他拼命自修以克服早期的知識貧乏和孤陋寡聞,他在燭光、燈光、水光前讀書,儘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識的營養卻對自身的缺乏作了全面補償,最後使他成了有傑出貢獻的美國總統。貝多芬從小聽覺有缺陷,耳朵全聾後還克服自卑寫出了優美的《第九交響曲》。

學會自我補償,自卑的陰影就不會再將你糾纏。每個人的天賦不同,處境不同,面臨的機遇不同,成功的程度和方向也不會相同。用自己的本色和真實的感情來創造前程,這就是一個人的成就。所謂成就,無非揚長克短,盡力而爲的結果。即使沒有成就,沒有建樹,只要你充分發揮了生命,人就享受了成功的人生。不懷疑自己的能力,不迷信他人,這是生命得以發揮的心理基礎。

作爲一個現代人,也應時刻具有迎接失敗的心理準備。世界充滿了成功的機遇,也充滿了失敗的可能。所以要不斷提高自我應付挫折與干擾的能力,調整自己,增強社會適應力,堅信成功在失敗之中。若每次失敗之後都能有所“領悟”,把每一次失敗當作成功的前奏,那麼就能化消極爲積極,變自卑爲自信,失敗就能領你進入一個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