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怎樣教孩子做事要會與人溝通:幾點建議(下)

怎樣教孩子做事要會與人溝通:幾點建議(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怎樣教孩子做事要會與人溝通:幾點建議(下)

培養建議四:平心靜氣纔能有良好的溝通

一位教育學者曾說:“我們經常講一句話,同樣的一句話,其實這句話意義的詞語只佔15%,30%是表情,還有55%是情緒。”溝通是否能順暢進行,很大方面是取決於雙方是否能夠用理智平和的情緒交流。

一對夫妻,丈夫性格比較緩慢,妻子性格急、脾氣大。他們的溝通經常因爲妻子的火爆脾氣而終止。

一次,他們爲了孩子教育問題,開始了新一輪的溝通。當丈夫的觀點妻子不同意時,妻子一下子不耐煩起來,眼睛一瞪,很惱火地大聲說:“我不這樣認爲,你的觀點怎麼總是和人不一樣……”丈夫一看這種情形,也生氣起來說:“你喊什麼啊?就你大嗓門?你不能慢慢說啊?好好說嗎?”……於是,溝通變成了爭吵,雙方都覺得對方無法交流。

這樣的場景在生活中常常看到,人和人之間的交流其實就是被不理智的情緒而阻礙。當一個人用火氣說話時,很容易說傷人的話,而對方也很難接受,最終導致溝通變戰爭。所以,父母要提醒孩子溝通時重在心平氣和,要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怎樣教孩子做事要會與人溝通:幾點建議(下)

父母可以讓孩子學會說:“對不起,打擾一下,您現在有時間嗎?有件事情……”或“謝謝,麻煩您了!”或“對,你說的沒錯,不過,你看這樣好不好!”等語言。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拒絕禮貌的語言與平和的態度。所以,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即使有和對方不同的意見,也不應該因此而動火氣,心平則溝通順。

培養建議五:幫助孩子去掉不雅的肢體語言

語言雖然在溝通時佔最大的比例,但是一個人的形象、穿着和肢體語言都對溝通起着不可忽視的影響。所以,父母不要讓孩子養成當衆摳鼻子、挖耳屎、抖腿等不良習慣,這些不雅動作對孩子有害無益。

北京某名牌大學的一個畢業生,到一家公司去求職。在面試時,這位自我感覺良好的大學生一進門就坐在沙發上,翹起二郎腿,還不時地搖動。如果在家裏,這是個再平常不過的姿勢,而在面試的情境中,則很不合適。結果,負責面試的人連半個問題也沒有問,只是客氣地說:“回去等消息吧!”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他失去了一個很好的工作機會。

一個不良的肢體語言不但無助於溝通,反而會使溝通效率下降,甚至會失去一次溝通的機會。所以,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幫孩子打造乾淨整潔的形象、端莊大方的姿態,爲孩子的順暢溝通創造最好的條件。

培養建議六:讓孩子有一顆爲他人着想的心

一次良好的溝通一定是雙方互相體諒、互相理解的結果,如果大家都只爲自己的利益考慮,那永遠不可能達成共識,所以,溝通的根本在於一顆爲他人着想的心。如果孩子從小懂得體諒父母,他的言談之間也會流露出對他人的關懷,而在這種情感上的溝通是溫暖的、簡單的、彼此都是欣喜的。

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它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

鐵桿奇怪地問:“爲什麼我費了那麼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鑰匙說:“因爲我最瞭解他的心。”

看來,爲對方着想是打開心門的鑰匙,是獲得良好溝通前提。父母要告訴孩子:人與人溝通的基礎是真誠,真實地表述自己的想法,耐心地聽取對方的意見,真切地體會對方的處境,毫無阻礙地與對方交流。孩子只要能聽到對方的“心聲”,溝通一定是暢通無阻的。

【小結

孩子溝通能力的養成大部分取決於父母是如何與孩子溝通的。如果父母善於溝通,孩子就會從父母的言談中學會如何與人交流;父母有插嘴、打斷別人講話的習慣,孩子也不會有耐心聽對方把話講完;父母在與孩子交流時,如果動不動就發火,孩子遇到溝通不暢時,也會表露出同樣的情緒。所以,要想讓孩子有什麼樣的溝通能力,父母自己得先具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