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西方名人簡短故事精選

西方名人簡短故事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7W 次

西方名人簡短故事精選

西方名人簡短故事精選

耐心點,堅強點,總有一天,你承受過的疼痛會有助於你,生活從來不會刻意虧欠誰,它給了你一塊陰影,必會在不遠的地方撒下陽光。下面是小編爲你精選的西方名人故事。

西方名人簡短故事精選

1.英國化學家戴維,是一位木器雕刻匠的兒子。雖然他小時候家境並不富裕,但他卻貧窮不改凌雲志,堅持刻苦學習,二十歲時就發現了一種能使人發笑不已的氣體--笑廣七(一氧化二氮),從此聞名於世。在進行這次實驗時,他差點因吸進過多的笑氣而喪命。二十九歲時,他又用電解法制得了金屬仰和鈉,翌年製得金屬鎂、鈣、鍶、鋇,於是聲名顯赫。

當戴維發表演講時,由於他口若懸河,廣徵博引,許多文學家、科學家、時髦女士、達官闊佬都恭維他,有的送他禮物,有的以認識他爲榮幸。然而,戴維卻依舊埋頭於科學實驗,甚至冒着生命危險進行劇毒和爆炸性實驗。有人勸他道,如今功業成就,該安富尊榮,坐享清福了。戴維卻說: "我以科學爲職業,以造福人類爲本分。

一息尚存,就兢兢業業去做。人當有榮耀之實,不當有榮耀之名。有貢獻而沒有榮譽,比有榮譽而沒有貢獻好些!"

2.貝多芬在維也納居住時,李希諾夫斯基公爵夫婦多方照顧,貝多芬從內心十分感謝。可是過了不多久,貝多芬發現他並不把自己當作真正的朋友,而是作爲一件家寶看待,覺得人格上遭受了莫大污辱。

一次,公爵莊園裏來了客人,客人是當時佔領維也納的拿破崙軍隊的軍官。公爵想在客人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家寶",便叫人去請貝多芬來爲他們演奏,被貝多芬拒絕了。公爵覺得下不了臺,便親自來請,並說了很多話,表白自己往日對貝多芬的恩典。貝多芬聽了,一句話也不說,就冒着大雨走了。一回到家,他把公爵送給他的胸像摔得稀爛,並給他寫了一封信,信上說:"公爵,你之爲你,是由於偶然的出身,我之爲我,是靠自己。公爵現在有,將來也有的是,而貝多芬卻只有 個。

美國科學家愛迪生說過: "我的人生哲學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祕密,並以此爲人類造福。我們在世的短暫一生中,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比這種服務更好的了。"

的確,愛迪生的一生就是把"爲人類造福"作爲自己的應盡義務,併爲之奮鬥的一生。愛迪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學,完全是靠自學成才的。他差不多每天工作十六、七個小時,他三十歲時,發明了留聲機,三十二歲時,發明了"世界之光"--電燈。愛迪生每發明一件東西,都要經過艱苦奮鬥的過程。就拿發明電燈說吧,他差不多花了兩年時間,每天工作二十小時,有時甚至連續二十六小時地工作,累了便在實驗室裏略躺一會兒。製造電燈的關鍵,是要找到一種適合的材料,愛迪生先後試了一千六百多種材料,最後才選定用竹子燒成的炭絲作燈絲。

愛迪生把畢生的精力,都貢獻給了科學,他一生有一千多項發明,他的義務是爲人類造福,可謂真正履行到家了。

外國名人的經典勵志故事:施瓦辛格的成功祕訣

有記者曾問施瓦辛格:“你作爲一流的健身運動員,退出體壇後打算幹什麼呢?”施瓦辛格平靜而自信地答道:“我打算在好萊塢做一流的電影演員。”

記者很驚訝,覺得施瓦辛格的人生規劃有點兒可笑。因爲在那個時候,人們很難想象,一個從未學過表演、說一口帶着濃重奧地利口音蹩腳英語的健身運動員,怎麼會夢想着進軍好萊塢,還要成爲一流的影星!於是,記者追問施瓦辛格打算如何實現夢想。施瓦辛格答:“成爲一流好萊塢演員的方法與我成爲世界一流的健身運動員的方法是一樣的。我首先要在心裏看到我想要成爲的那個一流演員的形象,然後我就把自己真的當成那個人一樣活着。”

施瓦辛格的回答聽起來是不是十分幼稚?但是,事實上,他這樣做真的管用了!他的確成爲了好萊塢一流的高片酬的影星!後來他還用這個方法成功地實現了他步入政壇的夢想。

記住這樣一句話,這也是現在已經得到了心理學家們普遍認可的一句話:如果你心懷夢想,就要充滿激情地相信它一定會實現,併爲之不懈努力,那麼你也就真的會夢想成真了。

你想成爲什麼樣子,只要努力,就會成爲什麼樣子[]。

3.

他拒絕了10億美元,沒有一絲一毫的後悔;有人給了他1萬美元,他卻無比感謝!

他是1976年出生於孟加拉國的薩爾曼·可汗。通過自己的努力,可汗考上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4年讀完了數學、計算機科學專業,拿了兩個本科學位。接着他還拿了哈佛大學的碩士學位。

200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可汗發現通過視頻,用自己講的數學課去輔導學生,效果特別好。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他一次次把自己關在衣帽間錄製視頻,從小學數學,到高中的微積分,再到大學的高等數學,所有內容都講了個遍,一年下來,共錄製了4800個視頻。

他搭建了網站,創立汗學院。由於他的視頻非常簡練生動,能在10分鐘內把一個數學概念趣味盎然地講完,美國的2萬多所學校,上數學課時老師已經不再講課,學生們觀看可汗的視頻,老師只負責答疑。

就這樣,可汗憑藉一根網線顛覆了美國的傳統教育,掀起了一場數學教育的革命,他被譽爲“數學教父”。

2010年春,可汗從在線支付平臺發來的郵件得知,有人給他的賬戶注入了1萬美元,捐款人是安·杜爾。可汗寫信致謝,稱這是他迄今收到的最大一筆捐款,並表示如果汗學院有校園,他樂意將第一座教學樓以“安”的名字命名。

然而,不久又有一家風險投資機構找到他,欲投資10億美元,可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說,要是接受這10億美元,他讓所有孩子、特別是那些發展中國家的孩子,免費收看他視頻的願望就要落空。

2012年,可汗成功登上《福布斯》雜誌封面。《福布斯》撰文稱這是一個1萬億美元的商業機會,而當今市值最高的蘋果公司,也不過才7000億美元。但他依然不爲所動:照樣不接受任何風險投資機構的資金。

可汗的善良與執著打動了許多人的心,安·杜爾在捐助1萬美元后,又慷慨地掏出一張10萬美元的支票,堅持要給可汗發工資。此後,她成爲汗學院的“啦啦隊長”,並且經常拜訪可汗的辦公室,有時甚至會帶來蛋糕。

比爾·蓋茨在多個重要場合提到可汗,邀請可汗到微軟公司做客,並通過基金會向可汗捐款150萬美元。

谷歌曾發起“10項目”競賽,爲5個“可能改變世界”的組織提供總額1000萬美元的獎勵。汗學院在衆多競爭者中勝出,贏得200萬美元的獎金。

善良的力量有多大?它可以讓一個人放棄成爲世界首富的可能。可汗說,他的人生價值 = 他爲社會創造的價值/他所獲得的收入。這個比值越大,自己人生的價值就越大。在他看來,爲社會創造的價值,並非金錢,而是社會效益,是免費讓億萬貧窮的孩子能學好數學。

4.戰勝殘疾的巴雷尼——堅持

巴雷尼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母親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現在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媽媽的眼淚。母親來到巴雷尼的病牀前,拉着他的手說:“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有志氣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夠答應媽媽嗎?”

母親的話,像鐵錘一樣撞擊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聲,撲到母親懷裏大哭起來。

從那以後,媽媽只要一有空,就給巴雷尼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得滿頭大汗。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親的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儘管發着高燒,她還是下牀按計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黃豆般的汗水從媽媽臉上淌下來,她用乾毛巾擦擦,咬緊牙,硬是幫巴雷尼完成了當天的鍛鍊計劃。

體育鍛煉彌補了由於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母親的榜樣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終於經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大學畢業後,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於耳科神經學的研究。最後,終於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領獎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