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中長篇勵志故事三篇

中長篇勵志故事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4W 次

中長篇勵志故事三篇

中長篇勵志故事三篇

導語:其實,生命中太多的障礙,皆是由於過度的固執與愚昧的無知所造成。在別人伸出援手之際,別忘了,惟有我們自己也願意伸出手來,人家才能幫得上忙的!!!現在是本站小編爲您整理的長篇人生勵志哲理故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中長篇勵志故事三篇

篇一:

說老闆蠢的人其實更蠢

不論在網上還是現實中,都能見到員工吐槽老闆,自己的老闆弱爆了,是傻x。好像自己沒當老闆是多麼不公平的一件事。但吐槽的人大多發泄一些,並不會真離開。因爲辭職可能就沒有更傻的老闆肯僱傭他了。你說老闆傻,你跟着一個傻子幹,可見智商餘額。

不是爲老闆說話,而是通過事件看本質。不知大家注意過沒有,社會上有這種現象。

現象一:大老闆理直氣壯的承認自己蠢,誰敢說他不蠢,他跟你急。

有位做女裝的老闆,他的市場規模堪稱坐斷河山,我很恭敬的向他請求,不曾想那貨滿臉苦相,對我說:咱不懂呀,咱哪懂得這個。跟你說實話吧,咱就是個笨人,這輩子只會做個女褲叉,你讓咱做個胸罩,不行呀,吆吆噠,咱沒那本事……

還有位私企上市的傢伙,改筆名偷寫了幾本書,對產業技術研究極精深,但他往你面前一坐,那般真誠蠢萌的眼神,活象個剛出幼稚園的小女生。他說話第一句必然是:咦,你這個想法好,我咋就沒想到涅……你沒想到個屁,這個想法還是從你書裏看來的,你裝什麼裝?

可這幫傢伙就是喜歡個裝,氣死你!這便是老闆們的藏富露拙。

現象二:被老闆僱傭的諮詢業企業管理人員,喜歡假裝聰明,老闆的成功得歸功於他。

我在深圳時,聽一個諮詢業的老闆說話,他說:不要以爲事業攤子鋪開的大老闆們,真的有什麼本事,其實他們心裏很茫然的,他們只有運氣,沒有腦子。這就需要我們,象我們這樣專業的人,帶着他們走出經營困境。不然的話,他們會死得很慘的,很慘很慘的。

我親耳聽到一個很年輕的經理,對員工們嚴肅的說:相比於搞實業的那些老闆們,我們有什麼優勢?什麼優勢也沒有——除了我們比他們更聰明、更有智慧之外。

總之,大老闆裝蠢,管理者扮精明。

想象三:再往下,打工層中則有些人,認爲上述兩種類型,統統是傻叉,傻到了沒天理的地步。地球上就自己最聰明。

這些員工真誠啊,他們看到老闆是個傻叉,內心一定是很受震動吧?忍不住把話說出來,不唯是表達他們的憤怒、困惑,更希望表達的,還有他們期待公正的心。

結果呢,在收入上,這三類人士卻形成各自認知的反差。認爲自己蠢的大老闆,賺錢最多,數錢數到手發軟。而中間自認聰明的階層,靠嘴皮子靠玩腦子辛辛苦苦掙錢。最下面這撥,認爲上述二者統統傻叉者,出賣廉價腦力勞動力,上最長的班,拿最少的錢。

大家其實都清楚——真正有腦子的,是大老闆,他們善於扮豬吃老虎。中間地帶的是硬撐,只是他們知道自己的智力有侷限,所以纔不停的褒獎自己,給自己勵志打氣。

——而蔑視上述兩類人者,則是真的……不太聰明。

越是智力不靠譜的人,越是認爲別人蠢。越是有腦子的人,越是不敢小視別人。

是不是真的有傻叉老闆呢?——還真有!

前段時間,杭州有家店鋪,老闆招了個員工,對這個員工是非常的信任,給了他店鋪的鑰匙,讓他負責管理店鋪的一切。而這位員工做的事情是,他打開店鋪,把裏邊的東西能搬的搬,能扛的扛,賣了錢之後逃之夭夭,並在微博上發文,痛斥老闆蠢貨。

那篇微博大意說:世上竟然有如此蠢老闆,你的管理一片混亂,跟着你這樣的老闆沒什麼前途,我深切的爲這個老闆感到悲哀……諸如此類。

——但,這究竟是老闆蠢,還是這個員工蠢?

對這個老闆來說,他無非是看錯了一個人,損失了一點錢,經營上造成了一些困擾而已。有相當數量的老闆,都曾有這樣的經歷,正是這樣的經歷,讓老闆們更加精明,更加洞察人性。

而這位員工呢?

很可能,在他一生中,遇到個無條件信任並託付的機會,只有這一次。但就是這次機會,暴露出了他的人品——他不是個可以信任的人。此後他無論是遵循這一心智模式,繼續坑人害人,亦或不遵循,都意味着他人生的機會,越來越少。

當他失去所有的機會,就意味着徹底失去了人生。

再小的老闆,也是從無數的人性博弈中拼殺出來的。成功者都是倖存者,他們積累的人生經驗與智慧,是別人無法想象的。這世界上絕對沒有蠢老闆,但是有認知出現了障礙的員工。

不是別人蠢,是你思維方式不對!員工與老闆,思維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個,老闆必是實踐主義者,員工多是書本主義者。

這二者有什麼區別呢?

區別就在於,老闆在實踐中發現,哎呀媽,怎麼書本老是騙人涅,你書上說的,跟現實一點也不一樣……

員工則不然,有些員工甚至連書本知識都沒有,他們的人生觀念來自於影視劇。

影視劇中,領導人無一不是高瞻遠矚,蠢萌者也有,但那是爲了證明主人公智慧果決的踩腳墊。就比如說元末時朱元璋與梟雄陳友諒爭奪天下,正史記載盡顯朱元璋的英明神武,所以他才能擊敗對手。

但如果你再細索資料,就會驚恐的發現,論及英明神武,陳友諒絲毫也不亞於朱元璋,他文武雙全,慧眼如犀,組織能力更是超凡,部下團隊人才濟濟,團結一心衆志成城——但他們還是輸掉了。

是陳友諒的英明神武程度,低於朱元璋嗎?

你再查資料,咦,也不對。無論是朱元璋,還是陳友諒,他們其實都是普通人,普通人身上有的毛病,他們一點也不缺。普通人會犯的錯誤,他們一個不拉的全部犯過來——而最終的決戰,取決於誰犯的錯誤更多!

——老闆們心裏都明白,無論是戰場商場還是情場,搏的是人性,是誰能夠犯更少的錯誤。

所以,老闆一生都在試錯。

——但小說及影視劇可不能這樣演,這樣演的話,就太沒意思了。文學作品的主人公必須英明神武,必須要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這樣大家看得才爽。

影視劇只是人民羣衆幸福的白日夢。從中接受養料的人,會以此要求現實。所以有些員工,滿心期待着一個英明神武的老闆,一旦發現不是這麼回事,頓時就失落茫然。

——對現實隔膜,無法接受老闆也是人類的現實。

而越是對現實隔膜的員工,恰恰也是最缺社會經驗的。也只有他們,纔會得出老闆是傻叉的絕望論證。

老闆與員工的第二個區別是,老闆多是資源導向,員工多是細節導向。

資源導向的意思就是說,老闆對公司發生的種種亂事,並不是太放在心上。因爲老闆知道這些現象都是人性,人性嗎,就是個雞飛狗跳狗皮倒竈。所以老闆的心思,只放在如何最優配置資源上。

但員工受企業氣氛影響最重,發現扎堆在這家企業的人,不是酒囊飯袋就是尖酸刻薄。這時候員工就憂心了:哎呀媽,這啥老闆呀,弄這麼堆爛人在公司裏,這公司有希望嗎?你手下的員工天天在扯皮溜號偷工減料老闆你造嗎?這樣一個離心離德的團隊,能有戰鬥力嗎……

員工的顧慮,當然有其道理——但,我們前面說過了,員工以爲這世界上,真的有文學作品中所表達的那種完全沒人性缺陷的組合或個體,但老闆早就歇了心,知道這不過是不諳世事的想入非非。老闆與員工的第三個區別是:老闆是試錯者,員工是評價者。老闆是行動者,員工多是旁觀者。

試錯者、行動者的意思是,老闆的思維是事件導向的,是從開始走向結果,走一步看一步。

旁觀者、評價者的意思是,員工的思維,多是結果導向的。

這二者有何區別呢?

這個區別大了,甚至構成人類智能的直接分野。

簡單說吧,一個項目或一個策略,在開始時,誰也無法預期結果[]。感覺好象行,但真的行不行,只有試過才知道——於是老闆開始嘗試。

員工是被動的,啥?老闆又出妖蛾子了?要玩個花活?行行行,你玩你玩老紙陪你玩……事件持續,結果發現不行。這時候員工就說了,你看看,這不明擺着的事兒嗎,明明不行還非要瞎折騰,可憐的我跟了這樣的蠢老闆,真是瞎了眼,這輩子算是完鳥……

——員工是從結果倒推回來,在結果出現之前,員工是沒有評價意識的。有了最後的結果,員工就會立即進入評價狀態。並以結果以爲依據,對老闆的智能水準進行評判。

而老闆沒有時間評價,他在繼續試錯,孃的,這招不行?不行咱們再換一招……

老闆不停在試錯,員工不停在評價。老闆認爲自己蠢,只是因爲他經歷了太多。員工認爲老闆蠢,只是他經歷的太少。

讀書時,大家比的是聰明。進入社會,比的卻是笨拙。笨拙,意味着你在試錯,在嘗試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

只有試錯開始,你才知道,許多知識之所以沒有體系化、精確化、文字化,是因爲現實人生,一如學習游泳,那是需要你調動全身的組織,使其有機的配合,自如的應對複雜的局面。這類知識是課本無法教給你的。

說到人生,說到開創事業,再苦憋的老闆,也是我們的先行者。缺乏實踐經驗的人,猶如坐看別的孩子學習走路的嬰兒。你儘可以沒心沒肺的嘲笑他,但當你站起來邁步,你會發現,別人摔過的跟頭,你要一個不少的摔過來。

摔多了,你就學會走路了。

只有行動起來,從旁觀者轉型爲實踐者,從評論者轉型爲試錯者。從力圖表現自己聰明,轉爲力圖表現自己的實踐與努力,纔會知道,人生唯一的失敗,就是隻坐在一邊空口譏評,卻沒有親身行動。

篇二:

從6萬元到700億元

不是李彥宏,不是黃光裕,更不是宗慶後……

2011年9月7日,由胡潤研究院製作的“2011年中國百富榜”中,三一集團董事長樑穩根以700億元人民幣的財富成爲“中國新首富”。

這不是一家之言。2011年7月25日,在《理財週報》發佈的2011年“3000中國家族財富榜”榜單中,三一重工樑穩根家族以598。51億元身家位居中國首位。

實際上,早在2011年5月10日,《新財富》發佈的“2011年500富人榜”中,樑穩根即以500億元身家問鼎首富。

25年時間,樑穩根把6萬元起步資金變成了700億元,財富增長了117萬倍!這絕對是個奇蹟。

起步資金:6萬元

今年56歲的樑穩根出生於湖南省婁底地區漣源市茅塘鎮的一個小山村,是個農民的兒子。

樑穩根是在恢復高考後的第二年考入中南大學金屬材料系的。1983年,他被分配到國營企業——兵器工業部洪源機械廠工作。兩年後,一心想當“萬元戶”的樑穩根遞交了辭職書。

沒有了“幹部”身份,甚至連城市戶口也沒有了。父親怒不可遏,拿着扁擔追着樑穩根要把他攆回洪源機械廠。在老人的眼裏,兒子好歹混出了點“名堂”,怎麼能說不幹就不幹了?

扁擔沒能把“犟驢”攆回去。樑穩根後來回憶說,當時他做好了失敗的準備,“如果經商失敗了,我就去做兩件事:一是寫一本書——《此路不通》,以此來告誡像我一樣衝動的年輕人;二是到落後的山村去當先生,教書育人”。

在經歷販羊、營銷白酒、生產玻璃纖維一系列失敗後,樑穩根的“第一桶金”來源於特種焊接材料——這正是他的專業特長。1986年企業開業時,樑穩根將工廠命名爲“三一”:“創建一流企業,造就一流人才,作出一流貢獻。”這時候,他手裏的全部資金是6萬元人民幣。

5年之後的1991年,企業發展成爲婁底最大的民營企業,年銷售額過億元。但這種發展速度和規模與“三個一流”的理想仍相距甚遠。通過一系列調研與論證,樑穩根認爲這是市場容量的問題。

“金剛石特種焊接材料市場,全國總容量也就10多個億,即使把全國市場都壟斷,發展空間仍不大。此外,漣源所在地域較爲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暢、資本受限、人才受困,無法孕育出世界級的企業。”

樑穩根確定了“雙進”戰略:進入中心城市——長沙,進入大行業——裝備製造業。

就選擇工程機械行業的原因,樑穩根認爲,歐、美、日等國家和地區的工業化進程,造就了上百個世界500強,僅工程機械製造業美國就佔了3家。中國是一個人口和麪積大國,現代化、工業化等進程都要依靠工程機械製造業支撐,這說明工程機械行業不僅有着巨大的市場空間,更有長久的發展機遇。

端正了戰略方向的三一重工,銷售收入和利潤以50%以上的年增長率推進。

重塑“中國製造”

與“財富榜”歷年“榜首”多出自地產、商業、IT產業相比,今年的“榜首”來自制造產業。

遍佈世界各地的“中國製造”,長期被認爲是品質低下、價格低廉、勞動密集、科技含量不高的代名詞。當三一重工的世界最長臂架混凝土泵車、世界首創無泡瀝青水泥砂漿車、亞洲最大噸位履帶起重機等爲代表的一大批自主創新產品陸續推出後,“到海外去賺錢”成爲了三一重工的戰略選擇。

“沒有國際化,三一重工最多就是個大一點的個體戶而已。”樑穩根認爲。

三一重工的國際化戰略是在國家“十五”計劃出臺後的第二年開始的。2002年8月,三一重工第一家海外子公司在印度設立。隨後,公司兩臺平地機分別從中國發往印度和摩洛哥。三一重工國際化戰略序幕由此拉開。

篇三:

我是黑桃A

米奇很小的時候,就跟隨父母從意大利移民到了美國。他們一家的境況一直不好,他的童年是在汽車城底特律度過的,灰暗悲慘,每一天都要在飢餓線上掙扎,所以痛苦和自卑在他的心裏再也塗抹不去。他在學校裏沒有勇氣舉手回答老師的提問,同學們做遊戲時從來也不會叫上他,老師甚至都記不住他的名字。

他的父親一輩子碌碌無爲,總是唉聲嘆氣地對他說:"認命吧,你將一事無成。"這個說法讓他更加沮喪,他總是爲自己將會有一個苦悶乏味的前程而煩惱不已,難道自己的將來真的就要像父親一樣,一生都在貧困、煩惱中度過嗎?2014最新長篇勵志故事

但是,有一天,他的母親卻告訴他:"孩子,擡起頭來,你必須記住一句話:世界上沒有誰跟你一樣,你是獨一無二的。”

這句話深深鼓勵了他,他的心裏又燃起了希望之火,他認定他就是最好的,沒人比得上他。他每天臨睡前都要對自己說:"我是最好的。"然後才入睡。

中學畢業後,他準備找一份工作。他第一次去應聘時,那家公司的祕書向他索要名片,他遞上一張黑桃A。結果立刻就得到了面試的機會。

經理問他:"你是黑桃A?”

"是的。"他說。

"爲什麼是黑桃A?”

"因爲A代表第一,而我剛好是第一。”

就這樣,他被錄用了。

想知道後來的米奇嗎?他成功了,真的成了世界第一。他一年推銷出1425輛車,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家訓寶典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哭着來到這個世上,開始只屬於自己的旅程,每個人都很特別,都是上帝獨具匠心的創造。爲什麼要自卑?你有什麼理由要自卑?

你就是最好的。你不但要使自己相信這一點,也要用自己的行動讓別人相信。因爲自信會讓一個人看起來別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