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老紅軍胡正先的長征故事

老紅軍胡正先的長征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5W 次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的日子裏,他們都是中華民族抗擊外來侵略歷史的見證者。回憶歷史,是爲了不忘戰爭悲劇,是爲了向他們和所有老兵們付出的鮮血與生命表達崇高敬意。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分享的1篇老紅軍胡正先的長征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鑑,歡迎瀏覽!

老紅軍胡正先的長征故事

  老紅軍胡正先的長征故事

97歲的胡正先,新制的八路軍服上,掛滿了勳章,雖然滿頭白髮,但卻顯得精神矍鑠。曾任總參三部副部長的胡老,口齒依然清晰,“這是我第一次以受閱者的身份走過天安門。我現在每天堅持鍛鍊,保證閱兵那天精神抖擻地接受習主席的檢閱。”

說起抗戰,胡正先更有着非比尋常的經歷,他在延安的軍委三局,保障黨中央、中央軍委對全軍和全國各地的通信聯絡和情報蒐集,直到抗戰勝利。“用現在影視作品的說法,老爺子就是名符其實的‘聽風者’”,胡正先的家人告訴記者。

黨中央的“千里眼”

胡正先出生在安徽六安,12歲就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當時我還是一個放牛娃,一個字都不識,懵懵懂懂就穿上了軍裝。”因爲好學,他後來被送到紅四方面軍總部學習無線電。1938年4月他來到延安,在中央軍委三局工作。

中央軍委三局的前身是中革軍委通信聯絡局,始建於江西瑞金,中央紅軍長征到達延安後改稱中央軍委三局,其主要任務是,保障黨中央、中央軍委對全軍和全國各地的通信聯絡和情報蒐集。抗戰期間,中央軍委三局組建和新建了抗日根據地的各級通信部門與通信分隊;建成了以延安爲中心、輻射全國各地部隊的無線電通信網。

“當時我們在延安城西北棗園鄉裴莊村,距離毛主席長期所駐的楊家嶺僅十餘里。”中央軍委三局在延安起步時條件非常艱苦,只有幾臺用水煤氣、煤作燃料的發電機,但承擔的任務卻非常重要。“毛澤東同志稱我們是科學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胡正先的戰友左伊介紹,“我們整理出來情報給毛主席看,從空中‘偷’敵人的情報,然後譯出來。我們不能離毛主席太近,也不能離毛主席太遠。我們有一部分人去監聽電臺,一部分人負責譯電碼,一層層解密。”他們“偷”到的情報,包括希特勒進攻蘇聯、皖南事變等。

傳達日軍投降消息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對日宣戰,美軍要派B25轟炸機轟炸華北、東北日軍軍事基地以及日本本土,因此迫切需要解放區提供氣象資料。

在延安的美軍觀察組與軍委三局談判,達成的.協議是:我軍提供有經驗的報務員,由美軍培訓氣象知識。培訓後每日兩次向美軍及軍委三局提供氣象情報。條件是,美軍提供20噸通信器材給軍委三局。

抗戰時期,在延安電臺最多的一是新華社,還有就是軍委三局。新華社需要收聽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德新社等的廣播新聞,重要的信息一般都由軍委三局通知各解放區。

1945年8月8日凌晨2時,新華社收聽到路透社播發的新聞:“Russian Declared War On Japan”(蘇聯對日宣戰),7天后,新華社電臺收聽到美聯社急促的播出:“Japan Surrender!”(日本投降)。

“黨中央立即命令三局電臺,通知各解放區:‘接受日僞軍投降,擴大根據地’。各根據地的八路軍、游擊隊,以及廣大羣衆,接到命令,立即把敵人的炮樓包圍起來,接受日僞軍投降。事後各解放區紛紛致電中央,稱讚命令及時”,胡正先回憶道。

儘管已經是97歲高齡,但胡正先依然活躍在講臺前,給現在的90後大學生講述抗戰的故事。2014年9月起,中央宣傳部會同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等部門聯合組建紀念抗戰勝利宣講團深入高校和社區,胡正先是最受歡迎的演講者之一。

“抗日戰爭時,我身邊的戰友沒有一個人當逃兵,大家不怕困難和犧牲,一次次投入戰鬥。這種捨生忘死、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對我的影響深入骨髓。”每當講到這裏,胡正先都會哽咽。“如今我們部隊條件好了、經費充裕了,但是人民軍隊的革命本色不要丟,要不斷髮揚光大,一代一代傳下去。只有祖國強大了,只有國防強大了,纔會不讓歷史重演。”胡正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