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長征故事:突破烏江

長征故事:突破烏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7W 次

2016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以下是爲大家分享的1個長征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鑑,歡迎瀏覽!

長征故事:突破烏江

長征故事:突破烏江

1934年的最後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甕安縣猴場 ( 今草塘鎮)宋家灣召開擴大會議,再次否定李德等人回頭東進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錯誤主張,作出強渡烏江天險、攻佔遵義的決定。

烏江又叫黔江,是貴州的第一大河,素有“烏江天險”之稱。兩岸山體呈墨烏色,烏江就像一條蛟龍從山澗奔騰東下,當地的老百姓又叫它“烏龍江”。

把守烏江對岸的黔軍教導師認爲:烏江素稱天塹,紅軍疲憊之師,必難飛渡。還吹噓什麼:江防工事,重疊堅固,扼險固守,可保無虞。

1935年1月1日晨,紅1軍團2師師長陳光率紅4團逼近烏江江界河渡口。江界河渡口是甕安河與烏江的匯合處。兩河匯流,一清一濁,所以叫江界河。

紅4團團長耿飈、政委楊成武爲了瞭解對岸黔軍的部署,進行火力偵察。之後,決定在江界河渡口上游500米處,由3連連長毛振華率8名紅軍進行試渡,探一探江水的情況,爲架橋做準備。

結果,紅軍戰士攜帶的纜繩在江心被黔軍的迫擊炮炸斷,一名戰士犧牲,7名戰士只好游回了南岸。纜繩沒有拉過江,也就沒有辦法架浮橋了。

入夜後, 18名紅軍戰士在3連連長毛振華的率領下,分乘3個竹筏,偷渡烏江。結果,第2、第3個竹筏被江水捲了回來,只有3連連長毛振華率劉昌華、鍾家道、溫贊元、丁勝心4名戰士登上北岸。但是,漆黑的夜晚,部隊領導並知道他們成功渡江。

1月2日上午,紅4團緊急綁紮了60多個竹筏,以3個竹筏爲先導,強渡烏江成功。當2連連長楊尚坤帶領機槍班、步槍班衝上河岸,才發現躲在峭壁下、隱蔽了一夜的3連連長毛振華等5人。見戰友過來了,毛振華如虎添翼,一口氣爬上山,拿起輕機槍一陣猛掃,佔領了黔軍的主陣地。

黔軍組織兩個營的兵力,向紅軍發起反撲,妄圖奪回陣地。剛剛過江的'紅軍英勇還擊。江對岸的紅1軍團炮兵連長、神炮手趙章成連發3炮,壓住黔軍的反撲。1營乘勢反擊,最終將黔軍擊潰,強渡烏江成功。

佔領渡口後,紅軍工兵營開始用竹子搭建浮橋。

紅軍剛到江界河渡口時,當地老鄉不瞭解紅軍,按照老黃曆:兵匪一家,三十六計走爲上,全都躲到山上去了。

一個叫周世昌的年輕船工,上山的時候,家裏的豬崽跑了。好不容易捱到了天亮,他就一個人來到烏江江邊找豬崽。就見一羣穿着破爛衣服的部隊,也在江邊找什麼。周世昌剛想跑,就被幾個當兵的給抓住了,對周世昌說:我們是紅軍,是老百姓的隊伍,專打王家烈匪兵。說着,紅軍還把自己穿的兩件破棉襖披在周世昌的身上,又給了周世昌一大塊鹽巴。那時候,鹽巴可是比金子還貴。周世昌想:肯送我鹽巴的兵肯定是好人,我還跑什麼。後來,周世昌上山招呼鄉親們,把沉在江邊的船撈上來,用門板、竹子、石磨幫助紅軍搭浮橋。

浮橋終於架成,紅軍渡過烏江,把“追剿”之敵遠遠地拋在了烏江以東、以南的地區,馬不停蹄向遵義進軍。

後來,王家烈黔軍“雙槍兵”爲了推脫責任,說什麼紅軍有“水馬”,有刀槍不入的鎧甲,所以渡過了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