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都說劉備仁義會帶隊伍,爲何劉備手下叛徒最多?

都說劉備仁義會帶隊伍,爲何劉備手下叛徒最多?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7W 次

都說劉備仁義會帶隊伍,爲何劉備手下叛徒最多?

都說劉備仁義會帶隊伍,爲何劉備手下叛徒最多?

作者:南門太守

世人皆知劉備仁義,收攏人心有一手,卻忽略了一點:三國當中,蜀漢叛徒數量之多、級別之高綜合起來遠大於魏國和吳國。這是爲何?

劉備被認爲是一世雄才,《三國志》評價他“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認爲他“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曹操對他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諸葛亮由衷地稱讚他“英才蓋世,衆士慕仰”,孫權說“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

劉備的特長是善於征服人心,這從他年輕時就能看出來。晉代史學家習鑿齒曾說:“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哉!”唐代詩人王勃將以上這段話總結爲“寬仁得衆”。

大家公認劉備最能以德服人,這樣的例子也數不勝數,他曾以此感化過來殺他的刺客,劉備臨死前還教育兒子,要他“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感情基礎是凝聚力、向心力的核心,應該說劉備帶出來的隊伍也應該是最團結、紀律最嚴明、最有戰鬥力的隊伍,但事實卻似乎有些出入。舉個例子,要論哪一個陣營裏出過的叛徒最多,簡直沒有誰能與劉備集團去競爭。

按照對叛徒的定義,主要是兩種人:一是背叛自己的階級或集團而採取敵對行動行爲的人,二是投到敵對一方去的人。無論主動還是被動,也無論出於什麼原因,凡有以上兩種行爲的,這裏統稱爲叛徒。

漢代重節義,一旦成爲叛徒,通常意味着人格的喪失和信譽的破產。

說起漢末三國時的叛徒,比較有名的是于禁,曹操聽說他投降了敵人,嘆息了很久:“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而造成損失最大的叛徒應該數唐周,由於此人的叛變,一千多名太平道成員被捕殺,黃巾大起義險些胎死腹中。

其它的叛徒還有很多,魏、蜀、吳都有,但以蜀漢最多:在關羽失荊州事件中起關鍵作用的麋芳和傅士仁,率上庸三郡投降曹魏的孟達,夷陵之戰中投降的黃權,這幾位都是“省軍級”及以上的人物,還有投降孫吳後名列九卿的潘浚,關鍵時刻殺了張飛投敵的範強、張達……

可以說,蜀漢叛徒數量之多、級別之高綜合起來都是其它各方難比的,雖然這些人的投降行爲大多有一定的背景,但也絕不是都到了不降情勢皆不可的程度,他們最終選擇了投降,內心裏多少都有願意的成分。

劉備一向視忠義爲生命,但放到整個蜀漢團隊去考察,這一點似乎做得卻不怎麼好,這是爲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