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成功勵志 > 成功勵志 > 《調音師》電影高分觀後感

《調音師》電影高分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44K 次

《調音師》電影高分觀後感

《調音師》電影高分觀後感

導語: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有點像構思一部小說,最初決定提筆寫或許只是因爲突發奇想覺得這個構架很新穎,而並非意在表達什麼深層次的含義。而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今天本站小編就爲大家推薦幾篇高分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調音師》電影高分觀後感

觀後感一

幾乎所有人都會揣測調音師最後是死是活,我傾向於死了。

調音師裝扮成盲人之後,獲得了人們更多的關懷、金錢和親近,但是最後卻死於非命。人無論僞裝成強勢的或者弱勢的人都可以獲得一些便利,然而失去自我的人卻會在最終可能失去更多。

調音師在進門看到兇殺之後完全可以制伏兇手,這樣被揭穿了盲人的謊言,但是爲了逮住兇手保住自己生命都是值得的,但是調音師沒有這麼做,他似乎沉溺於盲人的精彩演出中而忘卻了自己是個正常人。面具戴久了,真的會忘了真正的自己,莊周夢蝶,誰是真正的自己?

有人分析說死者是一位盲人,因爲死者神態安詳,沒有防備。還有對面的鄰居開門之後的疑惑表情——這麼長的門鈴聲,鄰居一定聽到了調音師和殺人者的對話。我覺得這個分析很精彩,對於故事有着點睛之筆的效果。因爲調音師“似乎完美”的演技騙了衆多的人,就拿馬路邊他得意洋洋的對老太太說:我扶你過馬路這件事情來說。老太太都沒有懷疑到他是假盲人,因爲老太太的表情是驚訝而不是厭惡。但是:似乎看似完美的演技,天下總會有識破的人。不做真正的自己就會總有破綻,欺騙永遠會露出馬腳,誠如第一段所言,在沒有露出馬腳的時候我們可以獲得便利,但是露出馬腳的時候那往往是重要的時刻,因爲只有目光敏銳的人才能察覺,失去他們,失去的也許是機會?事業?愛情?友情?信任?我不知道,總之調音師失去了生命。

如果死者是盲人的話,那麼殺人者一定是深諳盲人的習性的。因此,在關門之後,她從容不迫,因爲盲人在不熟悉的家庭裏面只能由主人引領到鋼琴那裏,然而調音師卻自己就開始走了,這讓殺人者很驚訝,說了句:我沒有料到你會走這邊;當調音師撞到了“油漆”,真正的盲人應該是抱怨?或者是不滿吧,但是調音師雖然故作鎮定但是總有慌亂——爲什麼 都忘記了把手洗乾淨再去調鋼琴?真正盲人的眼睛也許戴個隱形眼鏡就想騙的了殺人者估計很困難吧。然而調音師自己卻在自作聰明的認爲,自己只有“日程本”露出了馬腳。真是讓人覺得調音師至死都沒有明白是什麼斷送了自己!與項王最後的悲嘆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認爲只有明顯的錯誤才能暴露自己,真正暴露自己的卻是許多看不見的、不經意間的、一閃而過的。就如同假成績單、假證書可以讓自己捷足先登,但是能力卻不能突飛猛進。人要始終不移的做最好的自己。

以上說的是發生在調音師身上的悲劇,影片還爲我們指出了調音師悲劇的原因。調音師“有才”的借用了泰姬陵的故事。工程師失去了心愛的妻子,造出了泰姬陵。但是調音師失去的“妻子”應該是成爲偉大的鋼琴演奏家的夢想!而不是一個假裝失明的眼睛。試問,我們中間有多少人是這麼安慰自己的虛僞和作假的?

故事中除了調音師一個人的故事外,還透過調音師之前的僞裝向我們展示了各色人羣在失明調音師和有眼睛調音師這兩種不同形態集於一身的視界裏的不同的生活。老闆說:這個世界裏充滿了暴露狂和裸露癖,老闆可能在玩漂流瓶或者微信。然而在虛擬的網絡裏面暴露自己的弱點就如同在盲人面前跳“脫了衣服的舞”,我們認爲這都是無關緊要的。可事實上調音師的眼睛正在目不轉睛的盯着女人看,並且彈奏優美的配樂。那麼當我們網絡裏面縱情的“表現”自己的時候,屏幕的那邊正在有一雙貪婪的眼睛。似乎我們並不失去什麼,但是我們獲得了整個社會共同墮落的機會!內心裏是否有一雙眼睛在盯着我們呢?一個可以防止我們過度放縱而忘卻自己的目光,如果沒有,我們將純粹的會和自己的人生開一個大玩笑[]。

影片最主要是的告誡關注要反觀自己。故事在說是調音師爲了便利而失去了生命。然而那個餐廳服務員不也是因爲是顧客是盲人而想獲得一些便利而失去了自己的善良麼?那個老闆不也是因爲調音師出色的業績的便利而失去了自己的誠信麼?最重要的是,調音師堅信老闆不會開除他!那麼這種貪圖便利的心理一定廣泛的存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思想裏,爲了便利,我們都在或多或少的出賣一些自己高尚的品質或者僞裝了自己,夠警戒了。

確定調音師的死我並不是通過開頭那是槍聲而不是關門聲,或者片尾曲是否充滿了悲哀的感覺這些蛛絲馬跡來推斷的。而是從電影本身主題推斷,調音師不死,故事將說的很不完整。我們希望他不死,因爲調音師沒有罪惡到死的地步,因此憐憫之心都希望不要死人。但是在電影裏,死人才能把想要表達的表現出來。

爲調音師的死去而哀嘆吧,爲我們自己懺悔吧

觀後感二

首先說說觀影感覺:過癮。劇情緊湊,最重要是符合邏輯,尤其符合人性的邏輯,這點是現下很多影視作品所欠缺的。

內容上簡要說來,男主角爲了尋找創作靈感(我認爲也有降低生活成本減少房租的因素,畢竟他是以殘疾人的身份租到的低價房租)裝瞎,裝瞎中結識了蘇菲,並彼此愛戀,之後受到許多人的賞識,機緣巧合受退影男明星邀請去他家裏爲妻子專場表演,因爲那一天是他們的結果紀念日,浪漫的丈夫爲了給妻子製造浪漫驚喜請了鋼琴師演奏妻子喜愛的歌曲,還謊稱紀念日有事得離開,然而也因此引發了之後的故事,因爲丈夫並不知道自己的愛人有情人,當他拿着紅酒玫瑰巧克力回家的時候撞見妻子與人偷情,也在這一天,他的生命被結束。而男主角到來以後發現男星被殺,女人和情人在他面前上演了一場夫妻情深的戲碼後處理了現場。

男主角決定伸張正義去報案,卻發現警察局局長就是那女人的情人,並且因此遭受迫害。中間女人爲了掩蓋真相還把知道線索的鄰居老太太推下樓殺人滅口。爲了保護自己,把男主角真的弄瞎,而當局長知道後認爲應該殺了他纔對,於是男主角開啓了被迫害生涯:以爲被救卻發現是被人欺騙取腎,千鈞一髮之際用金錢成功勾起了莫里老婆和黑醫生的貪念,並綁了男星妻子開始自保之路。然而在金錢面前,莫里夫婦果斷選擇金錢,在自保面前男星妻子選擇殺害男主角,在金錢面前,黑醫生選擇用女人的肝臟換錢……最後醫生被男星妻子殺掉,當女人開車的時候,男主角請求黑醫生留下女人的命,那一刻女人是感動的,讓他下了車,然而最後女人還是決定殺他滅口………而這部劇處理優秀之處在於,影片中,那些作惡的人都得到了懲罰:莫里死亡,莫里太太不僅沒有拿到錢還“收穫”了喪夫之痛,黑醫生和男星妻子最後都歸於死亡,警察局長被困廢墟電梯想必生還機會渺茫。他們最終都受到了命運的懲罰。而男主角來到歐洲,才華受人賞識也是一種善終。

最後是重點,就是這部影片中所傳遞的價值觀,理性看待,從務實的角度來講,男星妻子接二連三殺人是爲了自保,人的自保慾望非常強烈,從這角度來講,她的行爲非常符合劇情邏輯,這並非爲她開脫,她理應受懲罰。另外,當請求黑醫生放了女人的時候,黑醫生說,女人會被判死刑反正要死的,她的死可以換6000萬和四個人的生命,所以他毫不猶豫選擇後者。再次從務實角度出發,這是對人性和文明的考驗,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有所猶豫。而從電影所傳遞的來看,電影選擇了人性和文明,這也是影片所表達的核心內涵:作惡之人終歸遭受反噬,人們理應善良,對感情和家庭忠誠。

電影最精彩的部分在於,兩年後男主與蘇菲的重逢,當蘇菲瞭解真相後說出“你應該聽醫生的,那女人害了那麼多人,你應該用她的眼角膜換自己的光明”時,男主角驚詫的反應,明顯他被蘇菲的話驚到了,這部電影了只有男主角選擇了人性,站在文明的高度做取捨。當男主角告別蘇菲後他“打走”馬路邊擋道的易拉罐時的憤怒掀起了觀影熱潮:男主角的裝瞎再一次讓我發現影片中世人以暴制暴欠缺秩序的價值觀,從此他愛的姑娘徹底與他分道揚鑣。另一方面就是本片對法律的諷刺,當執法者知法犯法時,對社會的毒害,對文明的毒害會使許許多多先賢的努力付之一炬。

當然,影片中也有閃光點,比如女人在聽到男主角請求黑醫生放過自己時,她哭了並讓男主角下了車,醫生因爲男主角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決定放過他,還有男星對女人的愛。只不過這些都敗在了“低端人性”上。

總而言之,人類社會經過了幾千年的進化和古今無數人的努力才發展到現在的文明高度,作爲宇宙唯一具有思維特質可能的人類,每一個人都應該嚴以律己,勿生謀害他人之心,否則一步錯,步步錯,絕無獨善其身可能。尤其身爲執法者,更應謹言慎行,謹手法,善執法。

觀後感三

【這社會不是偷窺癖就是暴露狂。】

阿德里安來到一個老太太家調音的時候,一進去,就看見一個人倒在血泊中,老太太也已經牢牢實實地在門口上了好幾道鎖,這一刻老太太已經準備好滅口;當調音師摔倒在油漆上的時候,老太太讓調音師把衣服脫下來,並且說“我不會看你”,而老太太卻是非常仔細地看着他脫下衣服,目的還是要觀察這個人到底是不是盲人,說明老太太對他抱着很大的疑心;而且讓人不解的是調音師滿手的油漆還在調鋼琴,如果老太太有意放他一馬的話,至少會讓他洗手,不過這對於老太太來說已經沒有必要了;當調音師調鋼琴的時候畫面轉向老太太的背影,她在屋內翻看調音師的衣服——裏面放着日程本,一個正常人用的日程本,,一個盲人不應該會有日程本,這一點已經讓老太太殺心已定,因此,老太太堅定地拿着消音槍對準了調音師後腦。仔細聽“嘭”的一聲,相當震撼人心,影片中有意錄入一次關門的聲音,這兩次聲音完全不一樣,前者聽得驚魂,後者篤實。

【我們都是罪人,沒有真正的對錯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