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 > 孔子名言故事選集

孔子名言故事選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8W 次

孔子名言故事選集

孔子名言故事選集

發佈時間:2017-03-11 編輯:軍明

一、智慧圓融

——故事取材於《列子:仲尼篇》

孔子有一個弟子叫子夏。有一天,他問孔子,有關他的一些同學們的修養情況。

他問道:“老師,顏回同學爲人怎麼樣?”

孔子沉吟了一下答道:“顏回的仁愛之心比我要好。”

“那子貢呢?”子夏接着問。

“他呀!他的辯才比我好。”孔子笑着說。

“那子路,子路同學呢?”子夏又接着問。

孔子開心地笑着說:“要說勇武精神,我們都不如他。”

“那子張呢?子張難道也有過老師之處?”子夏滿臉狐疑。

孔子頓了頓,說:“子張同學,爲人處世,莊重嚴謹的作風,比我這個做老師的要強。”

子夏聽到這裏,禁不住站了起來。他曲躬作揖地問道:“老師,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那四位同學,都有超過老師的地方,那麼爲什麼,他們還要師從老師您,學習呢?”

孔子見子夏這樣,忙舉手向下按了按,並和藹地對子夏說:“子夏!你彆着急,先坐下,聽我慢慢說。顏回同學雖然他很仁慈,但有時他過分的仁慈,導致的不忍之心,使他變得一味地遷就他人,影響了自己對事態作出正確的決斷,從而反而害了別人。所以說,他雖能仁,卻不能忍。(注:佛家有時說慈悲生禍害,也是這個意思)”

孔子接着對子夏說:“至於子貢,他的口才的確很好,可謂辯才無礙。他精通語言的妙用,卻不識語言的侷限,不懂得沉默的力量。所以,他能辯不能訥。”

“關於子路,”孔子繼續說:“他英勇過人,敢作敢爲,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但有時不懂得謙沖退讓,持弱守雌,蓄勢而動。這樣難免會意氣誤事。所以說,他能勇,不能怯。”

“而子張呢,”孔子說到這裏沉了沉,然後說:“他過於莊重嚴謹,以致清不容物。不能和煦接衆 ,不能容納有污行的人,讓人見之生畏,敬而遠之。所以,他能莊,不能諧。”

“因此,”孔子最後總結道:“如果將這四位同學的長處都加起來,來對換我的修養,我也是不願意的。這也是爲什麼,他們要一心跟從我,學習的原因。”

二、神武不殺

談到儒家的君子,人們往往會聯想到溫文爾雅、謙恭禮讓、文弱書生形象。對作爲儒家祖師的孔子,我們也容易印象成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先生。然而,查看古籍對孔子天資與外貌的描述,卻令人,大跌眼鏡。

據《孔子家語》和《淮南子》的有關記載說,孔子長得寬額、獅鼻、闊口,大顱頂部微陷。身長(周制)九尺六寸。周制一尺,約現代二十到二十三釐米。也就是說,孔子當時的身高,至少在一米九二以上,可謂一標準的山東大漢。記載還說,孔子的智慧,超過周朝的萇弘,一位通曉天文、地理、人事的仕大夫。孔子的膽氣,壓倒當時著名的勇士孟賁。孔子挪步輕追,可足踩亡命竄逃中的野兔。孔子力擎雙臂,能托起城關落下的城門。然而,儘管孔子勇力過人,伎藝超羣,卻深藏不露,很少有人知道。他只是一心內修本來仁德,外宣先王仁道,終成一代素王,萬世聖師。所謂素王,古稱有帝王之德,無帝王之位的人,爲素王。

孔子所處的時代,當時只有幾百萬人。但跟從孔子學習的弟子,卻有三千之多。他們都是各國來的精英人物,什麼樣的人才都有。以孔子本身的智慧與人格魅力,加上衆弟子的輔佐,在當時,如想謀取一國權位,是不難做到的。然而,孔子深知,社會的安定,大衆的幸福,如果沒有純正的道德思想作基礎,文化教育沒有跟上,僅靠權謀勢力的支撐,是不會長久的。而且,在這種狀況下的安定與幸福,也是不究竟的。

所以,孔子寧可自己一生窮苦受累,寂寞淒涼,被人誤解不識時務,也要擔當起繼承發揚,傳統的優秀文化、優秀政治智慧的大任,爲萬世開太平,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礎。孔子這種在任何環境下,不計個人得失,始終注重世人的德性培養,注重社會純正思想的引導,從根本上,拯救世道人心的行徑,這在當時,也是很少有人理解的。甚至,一些個人道德修養較好的道家隱士,對此也頗有微詞。然而,“知其不可爲而爲之”,這正是孔子,也是後來真正儒者們,過人之處。

禪宗祖師達摩,來中土前,定中觀察到中土有大乘氣象,這與中土有儒家精神的存在,不無關係。所以,有禪師說,孔子如按佛家的標準衡量,當屬八地以上的大菩薩轉世。

三、窮通皆樂

——故事取材於《莊子:讓王篇》

一次,孔子受楚昭王邀請,到楚國去訪問,途經陳、蔡兩國之間。而陳、蔡兩國的大夫,害怕孔子被楚國重用,會對本國不利,所以,他們派兵將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圍困在陳、蔡之間。孔子一行,因此連着七天沒生火做飯。熬的野菜湯裏,也沒有一粒米,弄得不少弟子無精打采,面有菜色。而此刻,孔子卻依然在室內,絃歌不止。

這時,弟子顏回在屋外擇野菜,見子路與子貢兩人在一起嘀咕道:

“先生兩次被魯國驅逐,在衛國也未能待下去,在宋國講學,連背靠的大樹都被人砍倒。到周地拜訪,又受老子的數落。現在,又被人圍困在陳、蔡之間。追殺先生的無罪,欺凌先生的無有禁止。先生倒好,依然在這裏絃歌鼓琴,自得其樂。難道做君子的,就這樣的沒有羞恥心嗎?”

顏回聽到這裏,無言以對。只好進到屋裏,告訴孔子。孔子聽後,推琴長嘆道:“子路、子貢呀!難道你們真的是小人?召他們進來,我有話要跟他們說。”

子路、子貢進屋。子路抱怨地對孔子說:“老師,我們行到這種步田地,可以說是末路窮途了吧!”

孔子聽到這裏,厲聲喝道:“子路!這是什麼話?君子明於道謂之通,昧於道謂之窮。我們抱仁義之道,處在這少仁少義的亂世,遭受磨難,這是很正常的事,何窮之有?內省無愧於道,臨難不失己德,大寒至,霜雪降,因此纔會知道松柏之真強茂。過去,齊桓公因在莒國受辱,反而樹立起王霸之志。晉文公在曹國受欺,因此產生稱霸之心。越王在會稽遭受奇恥大辱,卻使他更加堅定復國的志願。這次,我們遭遇這般磨難,難道不也會是件很幸運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