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讀書名言 > 《三體》讀後感1000字三篇

《三體》讀後感1000字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W 次

《三體》讀後感1000字三篇

《三體》讀後感1000字三篇

導語:作爲新中國輸出到美國的第一篇長篇科幻小說,《三體》英文版在美國的出版發行令劉慈欣聲名鵲起,併成爲首部入圍“星雲獎”和“雨果獎”兩項國際科幻大獎的作家,劉慈欣也因此被許多科幻迷和文學評論家冠以“中國科幻第一人”的美譽。下面是由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三體》這部小說的讀後感,希望你們能喜歡!

《三體》讀後感1000字三篇

【第一篇】

《三體》世界的前篇球狀閃電是一個小段篇,它只是切入《三體》的一個小小的預熱,還沒有觸及《三體》的時空觀。接下來我要介紹一下《三體》的主要,也是核心的猜想。接下來也包含劇透,所以閱此文甚。

《三體》中的外星文明“三體”文明是一個擁有三顆恆星的文明,他們的生活條件十分惡劣。但是科技相較人類先進很多。《三體》的核心思想是貫穿一二部的主角,面壁者羅緝,根據第一位向外星文明“三體”發送信息的人,葉文潔,的啓發:“每一個文明第一需要都是生存,但宇宙總物質一定”,而構建了一個宇宙社會的模型:整個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一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在發現另一個獵人後,因爲總物質量是固定的,所以必須通過互相廝殺來獲得更多的資源。因此只要一個文明的位置一旦被公佈,就會立刻被攻擊。羅緝依靠這個信息使得外星文明“三體”不敢輕舉妄動。之後人類開始了與“三體”文明互相交流發展的歷程。第一二部結束。

《三體》的第三部也是最後一部,雖然從劇情內容上來說,超越前兩部,但是我認爲作者還是收筆太心急,前兩部的部分伏線來不及收。

《三體》的第三部講述的是人類文明還是被其他高級文明發現了,太陽系受到未知文明的未知攻擊,毫無反抗之力,攻擊方式是使太陽系整個三維空間轉換爲二維空間,三維空間在二維中崩壞釋放,最後整塊三維空間消失爲二維。只有達到光速的飛船才能逃逸成功,倖存的少數人類也逐漸的窺見宇宙殘酷的真正面目:宇宙一開始是是高維的,可能是十維或者更高,而不同的文明之間戰鬥,最有效率的攻擊方法便是維度攻擊,將維度降低,爲了使這種攻擊不波及自身,使用這種技術的文明通常會把自身整個種族的維度降低。在這樣不間斷的戰鬥中,宇宙的維度不斷降低,當維度回到0維時,宇宙將重新迴歸到十維。重新開始新一輪輪迴。

《三體》這部科幻小說從第一部開始,一步一步的把一個完整的時空呈現在讀者面前,當我看到書中的“黑暗森林”理論時,不禁想到,霍金曾經警告人類不要盲目的尋找外星文明,外星文明對人類文明將是一個災難!也許當時我不理解,在看完《三體》後,我身懷恐懼的深刻的理解到了這個。我被作者嚴謹的羅緝思維所震撼,星空也許並不是人類想象的那麼美好,人類文明還只是一個孩子,如果宇宙中真的有大量的不同文明,我想,過早的暴露人類文明的存在對人類文明將是滅頂之災!

一部好的小說將影響人的一身,在這學期的課外閱讀中,這本書給我的震撼十分大,作者環環相扣,並且會提及許多十分專業的知識,而流暢的敘事和淺顯易懂的描述使得就算是大一的學生也能理解深奧的量子物理知識,天文學,等等十分專業的知識,併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就在看到關於量子態的劇情後,專門上網查了一些量子物理的基本定理。

《三體》每一部的主線並不同,但是我認爲它的隱藏主線都是完全相同的,就是“科學”!科學改變世界,改變人類,改變命運!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便是作者希望傳播一個核心思想,同時,我也希望把那份震撼傳達給更多的人,使更多的人感受到《三體》給人心靈的洗滌與昇華,所以,我在這裏再次鄭重推薦這本書!

【第二篇】

對於一箇中學生而言,讀懂三體這樣的硬科幻卻是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書中大量的假設都無法讀懂。可是,這並不能阻止我對這個故事的喜愛。這部書中最大的亮點便是“黑暗森林”這個理論,他對“費米悖論”做出了最好的解釋。所謂的費米悖論其實非常好理解,即宇宙按照目前的推測已經存在了一百五十年的時間,其中大概在一百億年左右,目前的宇宙形態便已經穩定了下來,就是說,宇宙中最早的文明可能在五十億年前便出現了。而銀河系中有大約1000到4000多億的恆星。這沒有理由讓我們認爲生命是地球的專有物。

生命可能早已產生,可是隨即問題又來了。既然生命以當是普遍存在的,可是爲什麼我們從來沒有接受到來自地外文明的無線電信號或是與那些外星生命經行直接的接觸呢?這部書給出的解釋是“黑暗森林”理論:雖然生命應當是普遍存在的,可是每個文明都要爲自己的生存與發展做考慮,貿然試圖與其他文明進行交流是很不理智的。因爲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爲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判斷自己對她是善意或惡意的。而且,在文明的發展史上有一種所謂的技術爆炸,縱觀我們的歷史,從遠古走來,我們文明的發展是越來越快的。這說明對於一個文明來說,其他文明都是存在許多不確定性的。所以書中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被發現,即被消滅!當然,如果單單只是有這些空洞的理論,這部書當然不能稱爲是鉅著。書中的人物個個都有血有肉,尤其是對於主角的塑造更是非常成功。主角羅輯本來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科學家,可是一次談話,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改變了兩個星系的命運,甚至整個宇宙的最終命運。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地球人不知道“黑暗森林”法則,於是渴望與其他文明接觸。此時的地球文明就如同是在黑暗森林中的一個孩子,點起了篝火,大聲叫喊着“我在這!”其結果當然是引起了隱藏在附近的“獵人”的注意,他們悄悄接近了地球,將槍口對準了那個天真的孩子。三體人就是這個“獵人”。三體人位於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系——半人馬座α,由於半人馬座α是一個三合星系統,三體世界有着恆紀元與亂紀元之分。恆紀元時,太陽有規律地運轉。而亂紀元完全相反,亂紀元時,太陽極不穩定,這時會有極度的寒冷與炎熱出現。三體文明因此遭受了兩百多次打擊,但文明之火一直沒有熄滅。這次收到地球的信號之後,三體艦隊開始撲向地球。由於半人馬座α與地球有四光年的距離,三體人艦隊的速度只能達到光速的十分之一,這意味着三體人需要四百年的時間才能到地球,他們害怕那時地球的技術爆炸使地球人比他們更加強大。於是排出了超能質子到地球上,由於質子非常小,所以可以以無限接近光速,所以質子很快到達了地球。

到達之後,質子使地球上的基礎物理研究無法進行,鎖死了地球的科技。與此同時,質子還可以監視地球上的一切人類活動。這時地球人也得到了三體人的訊號,地球人徹底絕望了。就在這時,面壁計劃出現了,四個擁有特權的面壁者應運而生,主角羅輯便在這四人之中。他們可以進行一切活動,而且不必要對任何人解釋,以此避免被質子監控。三個面壁人都失敗了,而羅輯卻偏安一隅,他沒有去進行面壁計劃,而是去用面壁者的權力爲自己尋樂。最終在聯合國了壓力下,羅輯只好開始認真地開始進行他的面壁計劃[]。最終他從那次不尋常的談話中明白了“黑暗森林”法則,他對五十光年外的一顆行星做了一個實驗:對宇宙廣播這個星系的空間座標。

由於這個實驗最少要一百年才能看到實驗結果,於是羅輯進入了冬眠,預計一百年之後將他喚醒。可是一百年後,物是人非,地球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準。在地球文明中出現了一個新的國際體系——太陽系艦隊。此時的地球已經有了上個千座艦隊,這使人類對勝利有了信心。而羅輯實驗的那顆恆星系沒有任何變化這使得聯合國對羅輯產生了懷疑,最終取消了面壁計劃。羅輯做回了一個普通人,可這也不過僅僅是一個轉折點。幾個月後,三體人的先頭部隊進入了太陽系——一個非常小的無人飛船。就是這個直徑不到一米的飛行器,在短短一天內摧毀了地球在太陽系內所有的戰艦,地球人又陷入了恐慌之中。就在這時,羅輯所實驗的那顆恆星系終於發生了變化——被一個未知文明徹底摧毀了。於是面壁計劃再次啓動。不過這時一切都完了,三體人控制了太陽的微波輻射,如果不借助太陽,那麼地球所發出的信號是不會被高級文明所接收到的。但是民衆對這些一無所知,他們認爲羅輯是上帝的代言人。面壁計劃再次次動,羅輯在太陽系內大量地放置核彈,與此同時,民衆開始不信任羅輯了,認爲羅輯這樣做簡直是瘋了。

就這樣,羅輯在一片謾罵聲中結束了他的工作。最後,他淪落到了無家可歸的地步。他來到了一個墓地,企圖在這裏結束他的生命。同時,他佈置核彈的祕密也終於揭曉。他企圖用核彈爆炸所產生的微波輻射向宇宙廣播三體世界的座標,只要他死去,這個計劃會立刻齊動。文尾羅輯利用同歸於盡的手段脅迫三體文明放棄了入侵。這部科幻小說不僅僅是一部科幻小說,在科幻的背後,他還隱藏着許多現實問題,這部小說在許多方面都反映了人性的貪婪與脆弱。比如說在得知三體人將要入侵時,雖然要四百年的時間才能到達地球,與那個世代的人幾乎完全沒有關係,可是人類卻發生了暴動。有人提出了逃亡計劃,準備逃出太陽系,可是由於當時的技術原因,不能將所有人都帶走。這就出現了人選的問題,最終也是由於這個問題,逃亡計劃不了了之。

我認爲三體其實不單單只是一部科幻小說,這部小說是建立在已有的科學基礎上的。可以想象,幾百年或者數千年之後,三體就會像海底兩萬裏那樣,成爲“過時”的科幻小說。

【第三篇】

十一國慶大家過得可好啊?三葉去了趟海南,足足休息了七天,順帶把一部科幻小說看完了,今天想來分享一下讀這部小說的心得。

這次讀的科幻小說是劉慈欣著作的《三體》系列的第二部:《三體Ⅱ:黑暗森林》,另外兩部是《三體:“地球往事”三部曲之一》和《三體Ⅲ:死神永生》。網上評論說《三體》系列是中國最值得閱讀的科幻小說,對此說法我保留意見,因爲這是我第一次閱讀科幻小說,並不能妄下定論稱之爲“最”,不過《三體》確實是值得一讀的科幻小說,這也是我寫心得的原因。

《三體》系列前兩部小說裏,大致內容是人類在探索外太空,並與外星文明---三體文明接觸後,所產生了一系列矛盾與衝突。這些矛盾和衝突是來自三體文明在知曉地球文明的存在後,率領三體艦隊向人類發起毀滅性的計劃,即“世界末日”,而人類爲了抵抗外來文明的侵略,發展各種科技和謀劃各種策略,故事則是圍繞人類的活動展開。

在《三體II》中,敘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三體人在利用先進科技,鎖死了地球人的科學之後,龐大三體的宇宙艦隊殺氣騰騰地直撲太陽系,意欲清除地球文明。在這樣的危局下,地球人開始組建起同樣龐大的太空艦隊,同時,利用三體人思維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訂了神祕莫測的“面壁計劃”,精選出四位“面壁者”,祕密展開對三體人的反擊。三體人自身雖然無法識破人類的詭譎計謀,卻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選出的“破壁人”,與“面壁者”展開智慧博弈。但隨着一個個”破壁人”不斷識破“面壁者”的計劃,地球開始陷入危機時,人類的科技得到了飛速發展,在一百多年的發展中建立了一個龐大的,能與三體艦隊抗衡的宇宙艦隊,但不幸的是最後還是被三體的先進技術所摧毀,地球和人類開始陷入毀滅前的恐懼和世界末日的絕望當中,到底最後結果如何,我還是不劇透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這部科幻小說吧。

讀完《三體》系列的前二部小說,給我的印象是:這是一部難懂但不無聊的科幻小說。科幻小說在內容側重點上可以分爲兩類:一類是“軟科幻”,情節和題材集中於哲學、心理學、政治學或社會學等傾向的科幻小說分支;另一類是“硬科幻”,以追求科學(可能的)的細節或準確爲特性,着眼於自然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三體》則屬於後者。相對於理科生來說,理解起來可能更明白些,畢竟裏面涉及大量的太空學、天體學、天文學、量子力學、基礎物理學等科學的知識,沒有一點物理和數學底子外加些許想象力的朋友讀起來相對費勁一點。雖然三葉也是理科出身,但是物理始終是我的軟肋,所以有些地方我怎麼也弄不明白,讀着讀着就打瞌睡了,呵呵。雖然《三體》在內容上偏專業性描述,但是在故事情節上卻很吸引人,尤其是作者寬廣雄闊的想象力。不足的是,劉慈欣製造了一個巨大的故事體系,但是各環節的文字描述卻無法支持整個體系,具體表現在:

1)人物缺乏鮮活力,難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這或許是作者刻意爲之,將描述重點放在技術說明和情節發展上,在人物外貌神態刻畫、心理描寫的文筆明顯缺少,這使得小說顯得略微蒼白、缺乏活力,畢竟人物是小說的核心,故事情節是小說的重點,沒有深刻的人物形象,可能難以被人們記住和讚頌,不過《三體》卻做到了。

2)想說的東西很多,但重點不突出。《三體》裏描述介紹了許多概念和觀點---像失敗主義、逃亡主義、宇宙社會學、“黑暗森林”理論等,雖然作者用相當多的篇幅去說明這些,而且也解釋得比較清晰,但是重點偏向不明顯,特別是在結尾提到永恆主題”愛“時,描寫篇幅很少,幾句話帶過,給人一種突兀的感覺,讓我覺得是不是結尾有點草率了。或許作者在第三部會對第二部的某些情節進行延伸解謎,到時候重點自然就明晰清楚了。

3)鏡框式的切換讓人混亂。在《三體》裏,作者是通過不同的人物視角和不同故事情節分支同時展開的,這在寫作手法上叫”鏡框式敘事結構”,有點像美國電影《雲圖》的敘事方法。雖然這種寫作方法讓人感覺想看在看電影的感覺,而且將信息和線索分佈在不同的場景和人物身上,可以增加小說的懸疑性,但是由於故事結構過於龐大,過度的場景切換讓人有種混亂感,而且場景間切換過度略微有點不自然。

讀科幻小說,讓我有種感想:不論科幻小說怎麼描繪未來的情景和生活,最終都會回到人類的現實發展問題上,而這些問題有時還會牽扯到“人性”和“心理”上(“軟科幻”的題材)。而這些問題是當下人類不得不去思考的問題,比如:

1)如果新能源和新資源未能及時開發,同時不可再生資源又瀕臨耗盡時,這是地球上的資源該如何分配才能避免資源爭奪戰的爆發,同時又能滿足人類的需求?

2)如果因爲某種原因,如資源不足、人口過度膨脹等,而必須削減人口時,除了要抑制出生人口外,還需要減少現有人口,那麼人類要做出怎樣選擇呢?如果通過遷徙外太空來緩解人口壓力和資源壓力,那麼決定要哪些人作爲第一批“外太空新人類”呢?

3)如果因外星人入侵或地球毀滅等類似像《世界末日》的不可抗逆因素,導致人類必須選擇少部分人作爲延續人類文明和後代,那麼在人羣中做出選擇才比較合理呢?既然要犧牲某一部分的利益甚至是生命,如何要這部分人心甘情願,纔不至於煽動他們的反抗情緒呢?

4)如果宇宙的資源是有限的,同時存在許多類似人類文明的外星文明,那麼在未確定對方是善意還是惡意的前提下,我們是否要與其交流接觸,表達善意,共同發展宇宙文明呢?還是直接侵入對方文明,征服之後再做談判呢?(”黑暗森林“理論)

這是我第一次看科幻小說,有點讓我壓抑,尤其是碰到這些“未來發展的問題”,雖然小說裏描繪的人類文明還離現在的我很遙遠,或許應該說,我是沒有機會看到了,子孫們是很有機會碰到了,但是看到人類在未來的道路上蹣跚顛簸而行,不免讓人有點擔心,畢竟面對未來,沒有一個人能有踏實的安全感,而且不管小說裏面描繪的未來有多麼的貼切、多麼合理,那也是基於現實所構建出來了,無法代表未來,因此我只能希望人類的後代能在文明延續和發展的道路上一路平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