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讀書名言 > 末代皇帝影評範文三篇

末代皇帝影評範文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末代皇帝影評範文三篇

末代皇帝影評範文三篇

導語:《末代皇帝》誕生於歷史與現實的交匯處,也誕生於意大利導演貝託魯奇對中國封建帝制的思考之中。這部影片講述了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從三歲進入皇宮到離開皇宮所經歷的事情。時間經過了晚清、民國還有新中國的建立,三個時間段下的溥儀是時代的見證者,也是時代的犧牲者。或許難以將一個王朝的覆滅歸結於個人身上,但無疑溥儀成爲西方視角下的中國縮影,神祕而又承載着歷史。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三篇末代皇帝影評範文,希望你們喜歡。

末代皇帝影評範文三篇

影評一:

今日有媒體報道著名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去世,享年77歲。這則消息令許多影迷表示傷感,但也讓他的代表作品《末代皇帝》被更多人提及。

不同的觀衆對這部電影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提問下的高贊回答已經闡述了一個很棒的理解,我在這裏想分享一些影片幕後創作的故事。

先還是要向貝託魯奇導演致以敬意,一起來簡單地對他做一個瞭解吧。 貝納爾多·貝託魯奇於1941年3月誕生在意大利的帕爾馬。21歲便開始製作電影,從1962年執導《死神》開始,到2012年執導職業生涯最後一部電影《我和你》,貝託魯奇共導演了21部電影作品。

憑藉其出色的電影創作能力,貝託魯奇導演先後獲得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最佳影片、金球獎最佳導演、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終身成就獎等多個榮譽。 他是意大利國寶級導演,也是一位世界公認的電影大師。

貝納爾多·貝託魯奇擅長挖掘人性並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他的電影總有一種史詩般的宏大感,又不乏細膩的情感表達,常常能給觀衆帶來難忘的觀影體驗。 無論是早期的《愛情與憤怒》、《隨波逐流的人》、《巴黎最後的探戈》,還是成熟階段的《一九零零》、《末代皇帝》、《遮蔽的天空》、《偷香》,抑或是後來的《愛的困惑》、《戲夢巴黎》等等,都極具貝託魯奇個人強烈的風格。 其中,最爲全球影迷所熟知的,莫過於1987年執導的電影《末代皇帝》。這部由尊龍、陳沖、鄔君梅等演員聯袂主演的傳記片《末代皇帝》,講述了古老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人生故事。他以嫺熟的、教科書一般的電影手法,將溥儀的一生娓娓道來,勾勒其命運和境遇,令人感慨萬千。

在談及電影《末代皇帝》的時候,人們總是會提到說“這是首部在北京紫禁城真實取景的電影”。

而在當時,第一次走進故宮拍攝電影的貝託魯奇,也曾一度被其氣勢磅礴的建築所震撼。因爲在此之前,他還以爲宏偉的故宮跟製片廠搭的場景差不多,只不過就是真實一些而已。等到去到現場,看到真實的故宮建築,他感到驚歎不已。

儘管拍攝現場的場景宏大,相關管理也存在很大壓力,但貝託魯奇在拍攝時,還是從容不迫地處理着拍攝事務。他甚至直到要正式拍攝了,才做好故事板與分鏡頭設計。

在處理童年溥儀在太和殿加冕這場戲的時候,攝製組僅僅只用了三天的時間。 以下是摘自貝託魯奇講述拍攝這場戲的部分內容,涵蓋了幾組鏡頭拍攝的幕後解析:年幼的溥儀還處於懵懂時期,對世界的理解還非常簡單,他並不知道,自己所前往的皇宮,將是改變他一生命運的地方。

“我們在黎明或日落時拍攝,光照是差不多的。但如果你注意畫面右側你就會看到三個女人走在紅燈籠旁邊。她們的頭和手被一塊木枷鎖鎖着,在中國這是一種刑罰方式。”

“這是我在紫禁城拍的第一個鏡頭,因此我想在鏡頭中表達對故宮的敬意。這是個簡單的推車鏡頭,喇嘛們是我們在北京找的真喇嘛。我們在喇嘛們後方放了一臺搖臂,拍攝他們黃昏時的祈禱儀式。我很喜歡服裝設計師James Acheson設計的帽子,我想盡情地展示它。在背景中你能看到溥儀的轎子在棧橋上。我們想表達的是皇子從城外進城,而正如影片其他部分一樣,你得從許多層元素中發現這些重要信息。”

“我們在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影棚的水泥地面上搭建了這個場景。這是慈禧的房間,溥儀被父親領到堂中鞠躬。實際上在紫禁城並不存在這種柱子上有各種龍和雕塑的房子。這是影片設計師Ferdinando Scarfiotti的創造,整合了他在不同寺廟中找到的兩三樣東西。我想讓這場戲具有奇幻感,我用廣角鏡拍攝,大概是12mm,布光花了不少時間,因爲龍是盤繞在柱子上的。” “扮演童年溥儀的小孩是我們在加州的50名中國孩子中選出來的,我記得我們是在馬爾蒙莊園露臺上發現的他,他是個生於美國的華人。當我們去中國拍攝時,中國人對我說:‘我們已經有10億人了,你怎麼還帶中國人來中國啊?’當然這是個玩笑。這場戲中他顯得很無辜,因爲他第一次看到這種場面,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這是慈禧太后死時口中被塞入黑珍珠。慈禧由盧燕扮演,她有真正中國人的那種優雅高貴,能讓人感受到中國人記憶裏的慈禧。這便是讓她來演的原因,你能從她的臉上看到這種特質。她的服裝大概有50磅重,因爲所有刺繡都由蠟雕刻,然後鑄鋁,最後再鍍金。有傳言說她演完之後住院了一個星期,但她真是一個偉大的演員,並且她喜歡扮演慈禧。”

“慈禧死後,孩子被加冕爲新皇帝。這是在紫禁城太和殿拍的。政府不希望我們在那裏拍,因爲建築都是木質材料,很怕火。最終,我們得到許可可以使用斯坦尼康,只有一名攝影師操作。政府不希望我們把推車、搖臂或其他燈光帶進去。我們在那兒只待了一會兒,這也是我們唯一一天在紫禁城最重要的宮殿內拍攝。” “其他的太和殿內景都是在攝影棚拍的。但如果我們那天沒有去太和殿實拍,影片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這仍是在紫禁城拍的,門簾後面就是外面的世界,門簾是既保障光照又阻隔室外內容的唯一方式。因此攝影師Vittorio Storaro把所有燈光都放在門外的院子裏。黃色是太陽的顏色,所有的皇帝也都穿黃衣服。同樣,黃色也是帝國的顏色,這讓我想起了我的故鄉帕爾馬的顏色。那是種非常溫暖,黃中帶紅的顏色。當我發現帝國之黃跟我的家鄉(帕爾馬)很像時,我大爲驚喜。”

“溥儀站在寶座上跳了幾下,神奇的是無需教小演員怎麼演戲他就已經做好了準備。你得讓他儘量遠離攝影機,得儘量爲他創造出他所熟悉的環境。沒人知道小演員會怎麼演,但小演員們並不抗拒攝影機,這點很關鍵。在此他像蝴蝶一樣拍打他的手臂,模仿門簾的飄動。你知道,我得適應這種拍攝,因爲拍孩子的時候你更像是拍紀錄片。”

“他被黃色門簾吸引甚至蠱惑住了,他就像被吸進了那縷黃色中。他跳進黃門簾的動作是你沒法教他的,不過他喜歡跳着衝進門簾裏,他很開心,因爲他是個無關政治的孩子。如果你能爲小演員建立起“遊樂場”,情況就會變好,你就能多多少少拍到你想要的東西。同樣,這仍是一個斯坦尼康鏡頭。”

“黃色門簾被撐了起來,就像一頂帳篷。溥儀衝進這縷帝國之黃中,我想讓他消失在黃色裏。後來,溥儀結婚後與兩位皇后睡在一起,他們蓋的也是同樣的布料。因此小演員開心地玩着門簾,或者更像是捉迷藏。這是我披露信息的方式,我認爲在影片中披露東西的方式很重要,這也是爲什麼在這場戲中我一開始只展現一些細節,然後你才明白髮生了什麼。我喜歡保守祕密。”

“當溥儀從門簾中穿出來時,大殿外的場景就顯現出來了。我跟Vittorio描述這是童年溥儀的重生,就像是太和殿生出了一個孩子,而這個孩子便是皇帝。這也是爲什麼他衝入了文武百官中。銜接到這一外景是很困難的,因爲這是一個合成的場景。我們拍的一部分廣場鏡頭中並沒有人羣,但是整場戲大多數鏡頭還是有人羣的。一臺搖臂跟拍溥儀,然後升起來展現了院子裏的文武百官。”

“在此是小演員看到這一切時的反應,所有的臨時演員,所有的服裝。沒有理由能解釋爲什麼要從大全景切到特近景,沒有理論來說明。我想這就像音樂,他聽到院子裏的名妓中間有蟋蟀聲音,他就去看了看。我們試圖讓他像看一場比賽一樣注視蟋蟀,如果他找到了蟋蟀還能得到獎勵。我們得不斷給小演員獎勵。我對他說我會讓他上搖臂,接着他就什麼都願意做了。他喜歡看監視器,以及騎在搖臂上,因此他才願意做一切表演。”

“這是廣場另一端拍攝的俯拍鏡頭。我對Vittorio說:‘我們能拍一個反打的鏡頭麼?’他便拿着一臺攝影機飛快跑到另一頭,此時太陽已經下山了。我們不能等到第二天再拍這2500人的鏡頭,因此他說‘讓我們看看我們能做什麼。’

我喜歡按時間順序拍攝一場戲,因此你會看到這場戲中光線的變化。你能跟隨陽光的移動,並且由於這是這場戲的最後一個鏡頭,光線是應該變化的。因此我說‘無論如何,拍吧!’我們只有大約五分鐘的可用照明時間,但我們花了好幾周來設計這場戲。”

如上幾組鏡頭的幕後解析,能夠讓觀衆很好地理解導演的影像表達。而透過貝託魯奇的講述,也能感知到他拍攝電影的功力是十分強大的。他將西方式的表達與東方式的故事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既能讓外國觀衆看懂《末代皇帝》,也能讓中國觀衆理解其中的韻味[]。

回顧貝託魯奇的電影藝術人生,我們會看到他是一位對電影抱有極大熱愛,同時又對電影擁有嫺熟技術的大師級電影人。

如今斯人已逝,影迷們只好通過他的作品去感受他的思考與表達。而《末代皇帝》顯然是必看的一部作品。

影評二:

影片《末代皇帝》在具有中國古代的宮廷韻味且神祕悠遠的由中國鼓鼓點與打擊樂配以笛聲的音樂下拉開序幕。並同時配以紅、綠、黃這幾種有中國宮廷象徵的畫面顏色和具有王權象徵的玉璽,而在呈現故宮建築的時候以從暗處的窗戶內向外拍攝的廣角鏡頭爲主,這種壓抑的明暗對比似乎也有其暗含的意義所在。

《末代皇帝》的正片主要採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將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集中在2小時40分鐘的電影中向觀衆展示。且在不同時間和空間的調度方面處理的恰到好處。比如,當溥儀成爲蘇聯紅軍的囚犯被押送回國路上企圖自殺時,鏡頭由浸滿鮮紅血的水池切換至1908年北京的紅色大門小溥儀登基的場景,“紅”與“紅”的轉換,也象徵着故事時間及線索的變化。而當溥儀和溥傑在戰犯管理所再次相遇時,鏡頭又由兩人久別重逢的激動眼神,切換至宮廷紅色大門的打開,講述兩人童年時期初次相遇時的場景。運用這種場面調度方式來切換鏡頭,在正常敘事時進行插敘,相似的情景或背景使得這樣的插敘更加的自然,卻又不失深度。然而“紅門”卻不僅僅只是場面調度中的亮點。

在溥儀的回憶中,“門”的鏡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無論是得知乳孃被送出宮、親生母親在城外自殺的“開門”,還是婉榮被送走時日軍的“關門”,都似乎是想通過“門”來向觀衆訴說着溥儀從唯我獨尊的皇帝變成了一個無人聽從的傀儡這種悲慘的身份轉變。也有人說,在“門”的對面,隱藏着的是溥儀的慾望。當然,其實影片中不乏出現門和窗亦或是牆的鏡頭以及其他四方整齊的框架構圖,我認爲導演是想通過這種鏡頭和構圖向觀衆闡釋頗有“中國味”的平衡、穩定、對稱的建築風格以及暗喻舊中國深處高牆下的閉塞思想。

除了自然的場面調度和頗有深意的構圖形式,光影及色彩的運用也是影片一大不可忽視的亮點。第一次觀看此影片時,我認爲從整體來說,溥儀回憶宮廷生活時,鏡頭多以暖色爲主,象徵着其無憂的狀態。而溥儀在現代的鏡頭多采用偏冷色,象徵着其被束縛的狀態。冷暖鏡頭的對比,展現了溥儀一生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狀態,同時給觀衆的視覺一種強大的衝擊力。但再次仔細觀看和琢磨時,我又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其實在溥儀的成長過程中,光影都是在不斷變化着的。當小溥儀剛入宮時,周圍的光線是陰暗的,給人一種既神祕,又有些許恐怖的感覺。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溥儀遇見了他的老師莊士敦,在他們初次交談時,窗外的一束光打在了溥儀臉上,這也似乎象徵着溥儀內心的開化。在他決定改革的時候,半明半暗的光線也似乎想要表現其內心的衝突和猶豫。而在溥儀的帝位被廢除後的鏡頭中,光線一直處於較明亮的狀態,這也象徵着他獲得自由的光明內心。但這種處於明亮光線的鏡頭卻並zuo延續太長時間,在描述帝位被廢的溥儀因爲奢侈的生活而焦慮時,鏡頭中的光線逐漸減少,也象徵着其陰鬱的內心。後來在講述溥儀在僞滿洲國復辟時,鏡頭中多明亮光線,這也是溥儀當時充滿希望的內心。但當溥儀發現自己被日本利用並一步一步成爲了傀儡並失去自由時,畫面中的鏡頭又變暗,體現出其處在被陰影籠罩,被日軍控制的境地裏。後來,當中年溥儀入獄後,在不斷被教化的內心和自理能力的提升的過程中,鏡頭一直處於明暗交替的狀態。而隨着故事的發展不斷變化的鏡頭中的光影,在溥儀出獄後變得正常了許多,這也許也象徵着曾經的末代皇帝在經歷了社會更迭和自己的不斷改變後,最終成爲了一個心態平和且人身自由的正常人。

當然,影片中的許多隱晦的細節也同樣不容小覷。比如,在小溥儀剛登基的時候,因爲感覺到無聊的他被門外一個黃色的大幔帳所吸引,也許導演是想通過幔帳來比喻着他巨大的皇權,但這些權利卻難以使當時渺小的溥儀承受。而“蟈蟈”的出現,無疑是片中的一大亮點,無論是朝拜時大臣將蟈蟈送給溥儀還是溥儀老後參觀故宮時的再次出現,都似乎是在暗示着溥儀被囚禁的一生,同時也像是在反應中國政治制度的革新。當皇帝的母親來看溥儀時,卻只能通過紗簾子與其對話,體現出了兩人之間深深的距離與隔閡。而當溥儀與溥傑對話時,其身後一個低頭卑微的僕人現在臺子上,似乎是在表現皇帝尊貴身份下一顆孤獨的心。而當得知阿嬤被送走後影片將溥儀的奔跑追逐動作化爲了一個小點,體現出了他在傳統的封建勢力下之渺小。而在溥儀出獄後“紅燈行,綠燈停”更是隱晦地向觀衆詮釋了文革時期的荒誕與錯位。

作爲Bernardo Bertolucci榮獲了九項奧斯卡大獎的力作,《末代皇帝》除了拍攝技巧方面的精湛外,當然也擁有着與其他相同題材電影相比更爲特別且獨到的內容闡釋。首先,與大多數國內導演拍攝的電影相比,《末代皇帝》的特別之處在於其重在講述歷史,而並未在內容方面加入過多的政治傾向和大肆渲染。其次,其敢於涉獵並拍攝一些現代人習慣避諱的歷史問題,比如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中國,這些在其他電影中少見卻能讓人震撼的鏡頭使得這部電影深受國內外的一致好評。

一名意大利導演能將中國末代皇帝的故事拍攝的如此淋漓盡致,片中中國人全英的對話讓作爲一名中國觀影者的我產生了些許的遺憾,但這部電影的確讓我深刻感受和了解了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同時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歷史,只有結果,沒有對錯。”

影評三:

一直很好奇,作爲一部重量級的電影,爲什麼《末代皇帝》總是容易被人遺忘。溥儀,中國漫長帝王史的最後一個主角,如此無奈而可悲,夾在那厚重的歷史牆縫裏,身不由己的演了一出百態辛酸的戲。

這個人,在勾心鬥角的深宮裏,莫名其妙的就當上了皇帝。年僅三歲的溥儀,小小就失去了父母之愛,失去了親情,被生生與家人分開,昨日父母,今日臣下,成爲了黑暗廣闊的紫禁城裏唯一的男人。影片裏,小溥儀站在太和殿,接受羣臣覲見,莊重嚴肅的場景裏,戰戰兢兢的一大片人向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幼小孩童跪拜,而孩子則純真的亂動亂看,滑稽的對比中,孩子並不知道,自己正被命運推向一條怎樣的道路。

六歲的時候,辛亥革命爆發,溥儀遜位。從此,他變成了一個孤獨的囚犯,作爲大清的皇帝,卻終生不能離開空曠而狹小的紫禁城。他只能每日玩蛐蛐,想盡法子在高深的宮牆內找點樂子,打發時間。根據其自傳《我的前半生》所寫,每日和宮女太監廝混,又缺乏親情與友情,於是變成了一個極度自我的人。只有奶媽教給了自己一些做人的道理和人世的規則。十三年後,溥儀已經長大了,軍閥馮玉祥逼宮,溥儀第一次被迫離開自己生活多年的紫禁城,搬到了外面,此時,那個無聊而苦悶的安樂窩沒有了,漂泊中,他開始了與日本人的接觸。

918事變之後,溥儀天真的以爲自己可以再當皇帝,再對人吆喝,於是被日本人接來了東北,成立了僞滿洲國。可是夢想破滅了,天真而無比自我的溥儀才發現,自己這個皇帝不過是個空架子,別人根本不在乎,也不崇敬,自己被迫變成了“總統”,在總統府裏,成了日本人金籠子裏的一個橡皮圖章,每日只是簽署日本人擬好的公文發佈,連反駁的權力也沒有。名義上的最高領袖,在總統府裏卻處處要看日本人的眼色行事,尊嚴此時已經被踐踏的一無所剩了。

日本戰敗後,溥儀被蘇聯俘虜,然後遣送回國。再次回到北京,這個熟悉而陌生的地方,接受了社會主義的勞改和再教育,最後,得到赦免,他選擇成爲了一個花匠。也許,這纔是他最好的結局,正如歷史書上所寫,作爲末代皇帝,經歷瞭如此多的風雨變革,他算是最幸運的了。最後,當白髮蒼蒼的溥儀再次來到已經變成旅遊景點的紫禁城,走進昔日自己曾經坐過的太和宮,往事如潮水一樣涌來。幾十年過去了,外面的世界和自己都變了,只有寶座依舊啊!穿過一羣觀光的孩子,老年的溥儀顫顫巍巍的拿出了年少時藏在金鑾寶座後的蛐蛐罐,一打開,一隻鮮活的蛐蛐跳了出來,黑黑的身軀,閃着油亮的光,蒼涼、大氣、優雅、沉重、悽婉、華麗就是這部電影最鮮明的特色。

導演對色彩的敏感與大膽運用,使得全片的情感與氛圍表達的更加淋漓盡致了。同樣是黃色,在片頭,慈禧皇太后出現的時候,它給人的是一種壓抑、尊貴和不能冒犯中透露出些許詭異,而在結束時,溥儀走進金鑾殿,黃色成了時間的顏色,蒼涼的顏色,歲月變遷,世事無常,一切都在那抹昏黃中的。

皇帝是什麼,九五之尊!漫長的歷史裏,出現過許多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皇帝。可是,當封建大廈傾倒之際,溥儀,卻只拿到了這樣一個沉重的帽子。亂世是殘酷的,年幼的溥儀,失去了親情,換來了皇位,沒有得到權力,卻養成了驕橫與自以爲是的性格。當他走出皇宮,沒人再對他卑躬屈漆的時候,當他變成日本人手裏的一個傀儡時,現實的殘酷就漸漸展現出來了。還什麼都不知道的時候,失去了父母。成年了,愛情卻由不得自己選擇。當孫殿英挖了祖墳,他除了氣急敗壞,大吼大叫之外,什麼也做不了。他努力像偉大的先祖們學習,可是每一次努力都只被現實更大力的打回來,摔得更慘。於是他妥協,他沉淪,他絕望。當看着心愛的女人婉容被拉走,自己像狗一樣在雪地裏追趕日本人的汽車卻根本無人理睬時;當在戰俘營裏,發現自己連鞋帶也不會系,離開弟弟就寸步難行時,不知道他的心裏在想什麼。皇帝的帽子太重,我戴不起,如果能再選一次,我寧願做一個平凡的老百姓。所以,改造特赦之後,他選擇當一個與世無爭的花匠。

溥儀,一個皇帝,卻終生像一個孩子一樣,心智似乎永遠也成熟不了,年輕時候以爲自己是皇帝,天底下最了不起的人,周圍的人都對自己恭恭敬敬,想打誰就打誰,永遠沒人反抗自己。中年之後,卻發現自己連個老百姓都不如。就像一個天真的孩子,被推進了歷史的滔滔洪流,經歷了一生的顛沛流離,只是痛苦,卻沒有長大。所以,當文革開始了,全國一片紅,他在大街上看到那個昔日牢裏照顧自己的監獄長,忍不住跑上去對瘋狂的人羣說:“他是好人,他是好人啊!”沒人聽見……看到這裏,不知道應該笑還是哭。當他晚年,成了園丁,有一天,他覺得自己不應該一輩子靠人照顧,於是拿起掃把去掃地,可是轉了一圈就迷路了。也許,溥儀就應該永遠呆在父母身邊,當一個普通的孩子,而不是戴上皇冠,演了一出哭笑夾雜的滄桑。

不過,我們也應該感謝歷史,在這亂世的變遷中,依然留給了溥儀幾個貼心照顧他的人,留給了他幾絲溫暖的真情。

離開的父母的小溥儀,在優美的蓮花池畔哭泣,乳母走來了,輕輕解開自己華麗鮮豔的衣服,露出嫩白的乳房,給沒有母親的小溥儀餵奶,一時間,池水漣漪,荷花羞澀,美。莊士敦與陳寶琛作爲溥儀的老師,對溥儀悉心教育,傾盡心血,後來,莊士敦被迫回國了,還依然在萬里外想法幫助顛沛的溥儀,陳寶琛則鞠躬盡瘁,直接到死都跟在了這個已經不是皇帝的主子面前,忠誠感人。婉容,溥儀最愛的女人,在大婚的夜裏,溫柔的把手足無措的溥儀摟在懷裏,她真美,鮮豔欲滴的紅脣,給了溥儀最難忘的愛情。當所有人都離開自己,在牢房裏,不能自理的溥儀已經成了其他囚犯的笑話,只有弟弟,還能在他鞋帶散開時,默默低下頭幫他系起來。

六十年,可以有什麼,偏僻閉塞的小村裏,六十年花落花開,人去人來,依舊依舊。而中國的這六十年,從清王朝到民國再到共和國,滄海桑田,白雲蒼狗。經歷了宏大的戰爭,辛酸的離別生死,甜美的愛情與波瀾壯闊的改朝換代,看着手裏那隻鮮活的蛐蛐,彷彿把它藏在椅子後面就在昨日。身邊這些天真的蹦蹦跳跳的孩童,不就是六十年前的自己的麼。父母、恩師、乳母、日本人、婉容、弟弟、毛主席,一張張面孔,如同幻燈片一樣閃過,然後模糊。六十年,白髮對宮闕,什麼都沒變,什麼都變了。

最後,暮色溫暖的夕陽裏,當小孩看着老人手裏的蛐蛐出神時,老人不見了。一頁歷史翻過,他已經和那個舊日的王朝,和腦海裏回憶中的人一起,埋葬在了新時代的黎明前。

導演是意大利的貝納爾多貝託魯奇,遙遠的意大利,對中國這個東方的古老國度怎樣癡迷的我不清楚。不過,在這部色彩濃郁,氣勢磅礴厚重的史詩裏,我們看到了導演獨到的美的追求與體驗。影片拍攝時,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全力支持,紫禁城也是第一次全面打開給外國導演拍電影。厚重宮牆裏的歷史,透過鏡頭,傳遞到我們眼前,蒼涼沉重。

也正是因爲這部電影,我們記住了尊龍,記住了陳沖。他的無奈,她的美,讓人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