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職場勵志 > 職場抉擇做好自己往低處還是往高處

職場抉擇做好自己往低處還是往高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5.73K 次

   第一份工作不要太計較薪資,要將眼光放遠,抱着學習的心態,纔會有更光明的未來。重要的是,當你擁有了正確的工作觀,繼而在職場中發現別人的優點加以學習時,觀察別人的缺點予以警惕,第一份工作會讓你受用無窮。捫心自問

職場抉擇做好自己往低處還是往高處

工作有所調動時,請捫心自問:

1、提問:你想換工作的念頭每天都有嗎?

回答:如果是一時衝動、情緒低潮,那也只是兩三天的問題,這不會讓你每天都想換工作的。

2、提問:我喜愛現在的工作嗎?

回答:每個人都希望尋找一份適合自己,又是自己喜愛的工作,所以經常有人按照愛好來尋找工作。其實,這並不容易。如果你能寬容地對待手頭的這份工作,每天早起和工作時臉上都帶着微笑,那你真是一個幸運的人。如果是這樣,爲什麼拿這種幸福去做未知的冒險?記住這句格言,“做你喜歡的事,錢會隨後而來”。

3、提問:如果換了工作,一切從零開始,你能重頭來過嗎?

回答:重新開始一份工作,無論是工作本身還是你周圍的同事、工作環境,可能一切都要重新開始培養,從陌生到熟悉是一個不斷需要磨合的過程。如果你個性比較鮮明,自我意識比較強烈,那麼你可能很難快速融合到這個新集體中。你被淘汰的可能性很大。

4、最後做決定之前,再問自己兩個很關鍵的問題:

A.這個決定是不是與自己未來的人生目標愈來愈接近?

B.我會因此而活得更快樂嗎?

 如果你已經鐵了心,決定換工作,那麼,在寄出履歷表之前,再反問自己幾個問題:

1.我希望從事這樣一份工作嗎?

2.這項工作職務需要何種技能和專業知識?這些我有嗎?

3.我要進入哪一個行業?它是我所熟悉的嗎?從哪裏收集到以上資料?

4.在專業知識和技能上,如果還有不足之處是否需要再進修?

這樣,你會很清楚自己想做什麼、適合做什麼,如果不是很清楚,就需要多花一些時間來思考這個問題。有些人只是爲了換工作而換工作,這是相當危險的轉職念頭。當你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之後,就該彌補自身的不足,加強自身的優勢了。

雞頭”還是“鳳尾”

職場上,有很多員工都會遇到當“雞頭”還是當“鳳尾”的選擇。

有人選擇當“雞頭”,因爲那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發展,不必受別人限制;也有人選擇當“鳳尾”,因爲那樣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發展,更容易取得成功;還有人認爲,在競爭激烈的今天,應該淡化“雞頭”、“鳳尾”觀念,順應潮流,從大局出發,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爲首要前提。

其實,不論是當“雞頭”,還是當“鳳尾”,都反映了人們就業與成才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同時也體現了就業者所處的兩種不同位置。其實,這只是一種世俗的眼光,對於一名社會工作者來說,樹立正確的個人發展觀纔有利於自己的成長。

正如俗話說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一樣,每一個行業都有其自身的特點,不同的行業,同樣可以培養出不同類型的人才。每一個行業的工作環境或薪酬都不相同,但作爲一名成熟的社會工作者都應該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和理性的思維全力投入到所從事的工作中。社會作爲一個有機整體,其分工是多方面的,對工作人員的能力要求也有高低之別,不應以單一的標準來衡量自己所處環境或狀況,更不應將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用“雞頭”或“鳳尾”區分開來。因此,淡化世俗觀念,樹立正確的就業與成才觀纔是我們的共同選擇。

●審時度勢而後定奪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當“雞頭”或當“鳳尾”亦如此。當“雞頭”,自己有自主權,說話“算數”,可以按自己的意願辦事,不受別人限制,讓自己有成就感。但是“雞頭”也有“覓食”的任務,也有壓力,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自己的“口糧”確實不容易,有隨時“捱餓”的可能,也隨時有“被宰”的憂慮,弄不好就會在競爭中敗下陣來,連生存的機會都沒了。

當“鳳尾”,雖然自己說了不算,控制不了“鳳”的飛行方向,但“大樹底下好乘涼”,船大抗風浪,不用擔心生存問題,“找食”的壓力會小一些,而且當“鳳尾”的自豪感會強一些。當然,此時做“鳳尾”並不等於永遠做“鳳尾”。只要有本事、有能力,也會有機會當“鳳身”、“鳳翅”甚至“鳳頭”。做“鳳頭”與做“雞頭”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但是,具體到每個人是當“雞頭”還是當“鳳尾”,則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如果這隻“雞”找食能力很強,有向“天鵝”甚至“鳳”發展的勢頭,自己又獲得了很好的回報,那就應該當“雞頭”。如果這隻“雞”氣息奄奄,苟延殘喘,連活命都成問題,那還不如去當“鳳尾”,畢竟生存纔是第一位。

●先“鳳尾”而後“雞頭”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這是大多數中國人的擇業原則。其實在職場上,每個人都應該先做“鳳尾”,再做“雞頭”。

先做“鳳尾”,去那些成功的大企業裏面鍛鍊學習,吸取他們的經營管理之精華,瞭解他們內部運作之模式,可以說,在大企業裏上班,即使是做個最普通的職員,那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點高,看得遠,能學到更多成熟且前衛的管理理念。

等把企業的經營管理研習得差不多了,“鳳尾”就應該及時把握住機會轉做“鳳頭”,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發展自己的事業。這個時候因爲有以前“鳳尾”的經驗,而顯得穩重老到、胸有成竹,更容易成功。如果一個人沒有做“鳳尾”的經驗而直接做“鳳頭”,那失敗的可能性就可能會大得多。

下山是爲了上山

有個年輕人,大學畢業後就進入一家大型公司,沒幾年,就擔任市場部經理一職,薪水豐厚,前途光明,可以說是春風得意,年少得志。但有一天公司高層出於戰略策略調整的考慮,把市場部撤銷了,經理也在一夜之間淪爲一個普通的業務員,跟大家一樣,拿的都是底薪加提成。

由於工作上的變動,他對工作也沒了以往的熱情。一天傍晚,他下班正想離開時,被總經理叫住了,開車把他帶到郊外的山腳下。兩人開始爬山,等爬上山頂上時太陽差不多都已經看不見了,只留下一抹餘暉。他正在心裏琢磨總經理今天怎麼這麼有興致時,總經理突然指着遠處的一座高山問道:“你看那座山跟這座山哪個更高大些?”他不假思索回答道:“當然是那座山了,全市第一高峯嘛!”總經理緩緩地點了點頭:“那麼如何才能到那座山的山頂上呢?”他怔了一怔,過了半晌才說:“先下這座山,再上那座山。”總經理回過頭來笑道:“看來你還很明白這個道理的嘛!有時候人往低處走也不完全是壞事。”停了一停又道:“你一定很希望我把你直接放在銷售經理的職位上吧?銷售和市場,其實也是兩座山,除非你是天才,能直接跳過去;如果不能,那還是一步一步走過去比較實際。並且,我希望你不要把眼光僅僅侷限在這兩座山上。記住,遠處還有許多更高的山等着你去征服。”

年輕人內心被震撼了,捫心自問,他覺得自己在做銷售方面,確實欠缺許多東西,例如經驗和知識,這都有待積累。他暗暗打定主意,從明天開始要重新找回自我。

一年後,由於業績突出,他回到了經理的職位,只不過這次是銷售部經理。三年後,他又成爲總經理助理的不二人選。

擺正自己的位置

有個年輕人大學畢業後應聘到一家大公司做主管。老闆很賞識他,每月給他的薪水有兩千多。對此別人都很羨慕,他也很感激老闆的知遇之恩,於是便竭盡全力地爲老闆做事。他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努力幫老闆搞營銷策劃,爲公司賺了不少錢。老闆也並沒有虧待他,他的薪水加了又加,三年之中已從兩千多加到了四千多。

後來公司人員調整,有了一個部門經理的空缺。公司的同事都說這個位子一定是這個年輕人的,而他也認爲這個位置非自己莫屬,因爲他的努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可是名單公佈以後卻出乎大家的意料,接任的是另外一個各方面都比不上他的員工。這個年輕人有點受不了,他非常傷心,工作情緒也一落千丈。他覺得無論自己付出再多的努力,老闆也不會領情。

後來因爲情緒的關係,甚至影響到了他自己的正常工作,老闆已經警告過他,讓他以後要注意了。對此他很煩惱,便找他的好朋友訴苦。

他的好朋友聽了之後對他說:“其實很簡單,你只要想到自己只是一個打工的,而老闆就是老闆。在老闆眼裏,你所有的努力都是應該的,如果你不是這樣努力,憑什麼拿這樣高的.薪水呀!”聽朋友說完,這個年輕人便低下頭沉默不語。

第二天這個年輕人打電話告訴他的好朋友,說他已經想通了。

想通之後,所有的壞情緒便都煙消雲散,於是他還是和以前一樣努力工作,不再去想職位的問題了。幾個月後,老闆任命他做了一個更爲重要的部門的經理。

後來老闆告訴他,其實上次的那個職位自己原本也是想用他的,可是又考慮用他會大材小用,以後還有更重要的部門可能會更需要他,所以就安排了別人。他頓時恍然大悟。

他對好朋友說:“謝謝你,聽了你的話,不但使我得到了一個職位,更讓我懂得了在職場上如何擺正自己的位置。”

我們在實際的工作中是否遇到過同樣的問題呢?如果是,請你想想這個年輕人的故事吧。

做好自己忠誠敬業

當今社會,跳槽被看作是一個人能力的表現。怠工和拖拉現象隨處可見,人們議論最多的是薪水的高低與工作環境的舒適與否,可是少有人談及對工作的忠誠與敬業精神,很多人大概也已經遺忘了誠信這個字眼。你能把信帶給加西亞嗎

在一切有關古巴的事物中,有一個人最讓人忘不了。

當美西戰爭爆發以後,美國必須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取得聯繫。加西亞在古巴叢林的山裏——沒有人知道確切的地點,所以無法寫信或打電話給他。美國總統必須儘快地獲得他的合作。

怎麼辦呢?有人對總統說:“有一個名叫羅文的人有辦法找到加西亞,也只有他才找得到。”

於是,他們把羅文找來,交給他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那個名叫羅文的人拿了信,把它裝進一個油布制的袋裏,封好,吊在胸口,划走一艘小船。歷經艱險,羅文終於在四天之後的一個夜裏在古巴上岸,消失於叢林中。三個星期之後,他從古巴島的那一邊出來,徒步走過一個危機四伏的國家,把那封信交到了加西亞的手裏。

這是一篇在一百年間廣爲流傳的短文,道出一個職業人首先所應具備最重要的精神——對工作的忠誠與信念。也許,它是送給職場新人的一份最好的禮物。

這篇叫做《把信帶給加西亞》的短文,最先出現在1899年,原作者是阿爾伯特?哈伯德,後來被收錄在戴爾?卡耐基的一本書中。這篇文章,幾乎被世界上所有的語言翻譯過,目前已經被印了億萬份。其實,這篇文章只是講了一個簡單的故事,而且敘述得很平樸。

對於像羅文一樣的人,我們應該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學裏。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光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光是聆聽他人的種種指導,而是要加強一種敬業精神,對於上級的託付,立即採取行動,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務——“把信帶給加西亞”。

加西亞將軍已不在人間,但現在還有其他的加西亞。凡是需要衆多人手的企業經營者,有時候都會因爲一般人的被動——無法或不願專心去做一件事——而大吃一驚。懶懶散散,漠不關心,馬馬虎虎……除非苦口婆心、威迫利誘地叫下屬幫忙,或者除非奇蹟出現——上帝派一名助手給他,否則沒有人能把事情辦成。

不信的話,我們來做個試驗:你此刻坐在辦公室裏——周圍有六名職員。把其中一名叫來,對他說:“請幫我查一查百科全書,把哥立奇的生平做成一篇摘錄。”

那個職員會靜靜地說“好的,先生”,然後就去執行嗎?

我敢說他絕不會。他反而會滿臉狐疑地提出一個或數個問題:他是誰呀?哪套百科全書?百科全書放在哪兒?這是我的工作嗎?爲什麼不叫查理去做呢?他是過世的人嗎?急不急?我是否把書拿來,由你自己來查?你爲什麼要查他?……

羅文通過他不畏艱險的敬業精神,影響並推動了一項事業的發展,也正像許多企業裏的那些孜孜不倦、埋頭苦幹的領導人和員工一樣,他們的敬業精神有力地推動了事業的進步。羅文般的敬業精神應該作爲每個職業人自身的標準,對於工作任務不計得失,不怕困難,積極採取行動,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務,將這種敬業精神滲透於每一項任務當中。

我們欽佩的是那些不論老闆是否在辦公室都努力工作的人;我們也敬佩那些能夠把信交給加西亞的人:靜靜地把信拿去,不會提出任何愚笨的問題,也不會存心隨手把信丟進水溝裏,而是不顧一切地把信送到;這種人永遠不會被解僱……世界上急需這種人才,這種能夠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

是的,當你面對着似錦前程躊躇滿志的時候,也許你該首先自問:我能把信帶給加西亞嗎?

你對你的企業夠忠誠嗎

融入企業文化

每個公司都有不成文的規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向公司制度挑戰是得不償失的,何況你是羽翼未豐的新人。學着去習慣、適應公司的文化,打聽清楚公司裏有怎樣的傳統。

每家公司必然都有着諸多成文的和不成文的規則,一般來說,這些規則是企業文化的精髓與靈魂所在。因此,若想快速融入新環境,並能左右逢源,如魚得水,這些規則你不僅要理會,而且要對其瞭如指掌,爛熟於心。當然,有些規則並非你一眼能洞穿的,因此在平日裏,你還得多留個心眼。有一點要注意,千萬莫逞英雄,天真地認爲這樣不對那樣不對,否則,你只會成爲“除舊革新”的殉葬品。

 主人翁精神

不管老闆在不在,不管主管在不在,不管公司遇到什麼樣的挫折,你願意去全力以赴,你願意幫助公司去創造更多財富,這就是做主人的心態。

什麼叫做僕人?就是把自己當成企業的僕人,是在爲別人而工作。

一個企業的領導者,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讓每一個員工都具備做企業主人、做企業老闆的心態。老闆是爲自己而工作,他是要爲企業創造業績,同時也要對自己負責任。如果你有爲自己工作的心態,你也具備做老闆的素質。如果你的心態是在爲別人工作,必須靠別人的監管控制才肯努力工作,那你註定一輩子是個打工者。

如果你這輩子要做一個主人,要先具備做主人應該具備的一個心態:只要我在做,我就要做到全力以赴。我們可以看到,好的領導者,開始都要做一個很好的跟隨者,在做跟隨者的時候,如果就是隨便做一做,混一混,就不會成爲一個很棒的領導者,當你未來去領導的時候也會產生問題。大多數好的領導者,他最初就是一個好的跟隨者。

 年輕人心態

社會需要那些受過良好的職業訓練、勤奮敬業的員工,和那些具有非凡才幹、忠誠守信的管理者,而不是投機取巧、嘲弄抱怨的平庸勞動力,誰都不想平庸,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過於的平庸就意味着失業。

金融界的傑出人物羅塞爾?塞奇說:“單槍匹馬、既無閱歷又無背景的年輕人起步的最好方法是:首先,謀求一個職位;第二,珍惜第一份工作;第三,養成忠誠敬業的習慣;第四,認真仔細觀察和學習;第五,成爲不可替代的人;第六,培養成有禮貌、有修養的人。”

有的年輕人剛走出大學校園,對自己總是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認爲自己一開始工作就應該得到重用,就應該獲得豐厚的報酬。他們在薪酬上相互攀比,彷彿工資是他們衡量一切的標準。但事實上,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缺乏社會經驗,短時間是無法委以重任的,薪水自然也不可能很高,於是他們就有許多怨言。

在他們看來:我爲公司幹活,公司付我一份報酬,等價交換,僅此而已。他們看不到工資以外的東西。沒有了信心,沒有了熱情,工作時總是採取一種應付的態度,能少做多少就少做多少,能躲避就躲避,敷衍了事,以此來報復他們的僱主。他們只想對得起自己掙的工資,從未想過這樣是否會喪失許多發展機會,是否對得起自己,是否對得起家人和朋友的期待,這種狀態是很令人擔憂的。一個成功者是不會錯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即使是在店裏掃地的時候,他也會觀察老闆是怎樣和客人們打交道的,他們總是在觀察、學習、總結,即使是在休息時。

別盲目跳槽

當跳槽這種風氣蔓延到整個商業領域時,許多本來具有一定忠誠度的員工也受到傳染,在我們的周圍也有很多爲數不少的人也加入了跳槽大軍中,換工作如換衣服,甚至到最後自己都記不得自己具體做過什麼,使整個職業環境繼續惡化。有個年輕人,大學畢業就到紐約,在一家出版社擔任校對工作,一個星期只能掙15美元,而且還必須從早忙到晚。他的朋友們都勸他換一個工作,說這樣低的工資不值得他如此賣力。可是他始終沒有放棄,從不抱怨自己工資太低。他誠懇踏實的態度受到了老闆的關注,一年以後,他的工資就漲到了每週75美元,並且被提拔到一個重要的部門。在新職位上,他繼續保持自己良好的工作習慣,最後被提升到總編輯的位置上,成爲出版社收入僅次於老闆的人。

缺乏忠誠度,頻繁地跳槽直接受到損害的是企業,但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看,對員工的傷害更深——無論是個人資源的積累,還是所養成的“這山望見那山高”的習慣,都使員工自身價值有所降低。這些人對自己的內心需求沒有認真地反思,對自己奮鬥的目標沒有清晰的認識,自然無法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人一生恐怕要走許多路,才能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地方。從職業的角度來看,一個人難免要調換幾種工作。但是這種轉換必須依託於整體的人生規劃。盲目跳槽,雖然在新的工作環境裏收入可能有所增加,但是,一旦養成了這種習慣,跳槽就不再具有目的,而就成爲一種慣性。久而久之,自己就不再勇於面對現實,積極主動克服困難了,而是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下回避、退縮。這些理由無非是不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啦、老闆不重視啦、命運不濟啦、懷才不遇啦、別人不理解啦等,整天幻想着跳到一個新的單位後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了。其實,這往往導致了工作中的問題越來越多,而忠誠敬業的精神卻漸漸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