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職場勵志 > 萬般煩惱皆因心動(1)

萬般煩惱皆因心動(1)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萬般煩惱皆因心動
  唐朝馬祖道一禪師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從這句話而契入悟機,徹悟後隱居大梅山。有一天,馬祖派侍者去試探法常,對他說:"法常,你領悟了老師的'即心即佛',但是老師最近又說'非心非佛'呢!"法常聽了,不爲所動:"別的我不管,我仍是'即心即佛'。"馬祖禪師聽了侍者的報告,欣然頷首道:"梅子成熟了!"
  古時的有道高僧說"竹影掃階塵不動",法常既悟了"即心即佛"的道理,就穩坐泰山,即便老師真的一百八十度地改成"非心非佛",對他來說也不過是階前的竹影因風搖曳,掃不動一點塵埃。
  心一動,世間萬物跟着生起,紛紛攘攘,無時或了;心一靜,浮蕩人生復歸平靜,紛爭遁形,塵勞消跡。心的動態千差萬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心的靜態是"涅槃寂靜"。所謂"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世間不管如何差別動亂,在悟道的人看起來,千差萬別仍然歸於平等,動亂顛倒終亦歸於寂靜。
  佛教中常用"明珠在掌"比喻佛心般若並不在高遠之處,而是人人可握之物。然而,"石中之火,不打不發",石頭雖可發火,不經敲打,火不出來;雖然人人心中都有佛性,但若不修不證,就如同懷中雖有巨寶而不知取用一樣枉然。
  日本鈴木大拙在歐洲弘揚禪宗時,有人問他:"釋迦牟尼佛對衆生最後的希望是什麼?"鈴木大拙答道:"釋迦牟尼佛對衆生最後的希望就是:拋棄依賴的心。"人的'心常依賴別人,自己不能做主,又常受外界牽引,自己無法把持,這就是萬般煩惱的根源。如何來穩定我們的心,求得恆久的平靜呢?
  我們心中常有妄想心、是非心、惡念心、自私心……所有這些妄動的心,要用正動的心去對治它。比方說我們要有慚愧心、懺悔心,時時反省自己,要求自己;要有歡喜心,對別人的一切都以歡喜之心來包容。我們在生活中如果能常常抱存歡喜心,便可以接觸到佛心。要有感恩心、知足心,要常想"我能給別人什麼",不能自私自利,只計念"別人能給我什麼"。那些危言聳聽、挑撥離間的言論,或訛言詆譭、言不由衷的人,實在是"別有用心"。
  先有慈悲心,後能進入靜心。什麼是靜心呢?平等心是靜心,廣大心是靜心,菩提心是靜心,寂靜心是靜心。

萬般煩惱皆因心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