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職場勵志 > 人生上、下半場的自我管理從平凡走向卓越

人生上、下半場的自我管理從平凡走向卓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人的一生很長,可能職業也隨着興趣不同而改變但應該一個人生的職業規劃,有研究發現,現今知識工作者的職涯可能長達半世紀,如何在這段期間始終保有活力與興趣呢?“管理學之父”杜拉克以身作則:做好職涯的上、下半場“自我管理”,才能從平凡走向卓越。

人生上、下半場的自我管理從平凡走向卓越

第1個故事:公元前440年,古希臘著名雕刻家斐迪亞斯(Phidias)受僱爲雅典的帕德嫩神殿製作雕像。偉大的雕塑作品完成後,斐迪亞斯向雅典市政府請款,卻遭到會計刁難,理由是:“這些雕像站在神殿屋頂上,我們只看得到雕像正面,其他部位你刻得再細也沒人看得到,卻要收取費用?”斐迪亞斯正色回答:“你錯了,上帝看得到。”

第2個故事:19世紀著名的作曲家威爾第(GiuseppeVerdi),在創作最後一齣歌劇《法爾斯塔夫》(Falstaff)時,已經高齡80。有人問他,爲何年紀這麼大了,還要努力不懈再寫一部這麼艱難的歌劇,威爾第回答:“在這輩子的音樂家生涯中,我努力追求完美,可惜一直失之交臂,我有責任要再試一次。”

這2個小故事,有沒有帶給你任何感受?

1927年,一位年僅18歲的少年在聽到這2個故事後,深受震撼,下定決心:“不管自己這輩子做什麼,都要以這些話作爲指導原則,就算年紀再大也絕不放棄,要繼續努力下去。”他是彼得.杜拉克(ker)。

自我管理:夢想實現的起點

生前備受推崇,生後因其學說雋永,而屢屢造成“杜拉克旋風”的彼得.杜拉克,著作無數,外界讚譽他爲“大師中的大師”、“當代最具啓發性的思想家”,同時也是“現代管理學之父”。

杜拉克對“管理”這件事,見解精闢,觀察入微,全世界的管理者都想向他學習。不過,他的組織管理理論雖然折服了無數讀者,但他個人的生涯發展,卻是從“自我管理”開始。

杜拉克終其一生,都在追求自我實現。他曾表示,年少時期的一些體驗對他產生了一輩子的影響,也讓他找到了願意投注一生時間去經營的工作,從而實現自我。

他指出,自我實現其實是有跡可循的。每個人只要做好“自我管理”,瞭解自己,擁有確切的目標與願景,然後全心向前邁進,就能從平凡的工作者,轉變成卓越好手。爲什麼自我管理這麼重要?杜拉克認爲,當前的社會是知識經濟社會,勞動力起了結構性的轉變,貢獻腦力的知識工作者,早已成爲社會主流。

對知識工作者來說,工作生涯(指有能力工作的期間)可能長達50年,如何在這50年中保有活力,找到對的路來走,需要的就是“自我管理”。

職涯上半場:認識自己

根據杜拉克的理論,知識工作者的自我管理可以用“上半場”及“下半場”來詮釋。上半場要“瞭解自己的長處和價值,找到歸屬,做出貢獻”;下半場則要“追求第二人生”。

在上半場的人生中,知識工作者必須做到幾件事:

1.找出自己的長處與價值

杜拉克指出,在選擇工作之前,每個人都應該先了解自己的長處,才能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在很多領域上,我們都缺乏天分、技能,甚至連表現平平的機會都沒有。因此,我們一定要善用長處,力求表現,而不是在不擅長、拙劣的領域中浪費時間,也不該勉強接受這方面的工作和職務。

至於我們要如何找到自己的長處?杜拉克提出了“反饋分析法”(feedbackanalysis),程序是:

.當你做出重大決定或採取重要行動時,先把你預期會發生的結果寫下來。

.9個月或1年後,把實際結果與你的預期做比較。

.從比較分析中,認清你自己的專長,同時也認清你特別不擅長或根本做不到的事。

這種簡單的程序,可以讓你在2、3年內,就知道自己的長處在哪裏。

杜拉克就是採用這種方法後,才赫然發現,“原來我對專業技術人員具有直覺式的理解,但無法與通才者產生共鳴”。

2.認清自己的學習方式

工作者在追求自我實現的過程中,一定要不斷透過學習來讓自己精進。因此,每個人都要認清自己的學習方式。

這世界上的學習方式有很多種,有人透過寫作來練習,例如英國前首相邱吉爾(WinstonChurchill);有些人透過實做來練習;有些人則透過書寫大量的筆記來練習,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樂聖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

貝多芬身後留下非常多的筆記本,他曾告訴友人:“如果我沒有立刻記下來,馬上就會忘掉。但如果我寫在筆記本上,就永遠不會忘,事後連翻都不用翻。”

杜拉克指出,瞭解自己的學習方式並不難,多數的.知識工作者都說得出來自己的學習方式。不過,光是認知自己的學習方式還不夠,你必須據此採取行動,才能邁向卓越。

3.善用時間

杜拉克在他的文章中強調,我們在追求“成就”的過程中,最稀少的資源就是時間,任何人想要有傑出的表現,一定要“珍惜時間”。

時間,必須透過管理,才能被有效運用,對此,杜拉克有幾點建議:找出並去除毫無成效、浪費時間的事。你可以自問:“如果不做這件事,會有什麼後果?”如果答案是:“不會有什麼事。”那麼,顯然這件事就可以拋在腦後了。

保留一段完整的時間。知識工作者若想發揮效能,每天必須抽出一大段不受干擾的時間來做事。片段零散的時間,就算加總起來很驚人,效果卻很有限。

例如,製作一份企劃書需要6小時,每天花費30分鐘,共計12天來寫,得出來的成果恐怕就如杜拉克所言,只不過是份“隨意塗鴉”的作品罷了。

請別人代勞。把心力投注在你真正擅長、該做的事情上頭,把對你沒那麼重要、別人甚至做得更好的事,交給他們去做。

4.專注

杜拉克提醒所有知識工作者,想在工作上獲得成效,唯一的祕訣就是:專注。首先,你必須自問:“什麼是真正有意義的事?”、“最重要的事是什麼?”,然後,自己做出決策,排出優先級,接下來要掌握兩個原則:從最重要的事情開始着手。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杜拉克指出,我們在時間、精力和資源上愈專一,所能完成的任務(包括數目和種類)就會愈多。唯有專注,工作者才能成爲時間和工作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職涯下半場:追求第二人生

在人生的下半場中,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追求第二人生。

我們30歲時服務的機構,不太可能到60歲時還存在;況且,持續在一間公司待上30年,實在也太久了。工作者會感到無趣、退化,因而呈現“在職退休”的狀態。

此外,人生會有很多意外。能幹的工程師,可能在40歲時,錯失了晉升良機。優秀的大學講師,就算資格完全符合,也可能在45歲時意識到,他永遠無法取得教授資格。而成功的律師,或許到了50歲,突然發現自己對工作完全喪失興趣。當你遭受失敗、挫折、江郎才盡時,必須爲自己找到另一個出口(處在一個看重“成功”的社會裏,這個因素已愈形重要),最好的方式就是創造第二人生。

杜拉克提出了3種追求第二人生的方式:

1.開創第2個事業

也就是轉到另一個組織就任。例如原先是企業的財務主管,退休後可以到社區機構去擔任需要相同專長的財務主管。

2.發展平行事業

亦即除了主要工作外,還擁有另一份工作,例如身兼白領工作者及作家身分。

3.擔任社會創業者

你可以一方面持續自己的工作,同時也把部份時間拿來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

杜拉克也提醒,如果希望自己有成功的第二人生,一定要給自己充分的助跑時間,也就是要“在時間還沒到來之前,儘早做好準備”。

人生的道路很長,真正的自我實現,除了有精采的上半場外,一定還要認真思考第二人生。這是杜拉克給所有知識工作者最衷心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