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電影 > 央視朗讀者第九期主題觀後感

央視朗讀者第九期主題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6W 次

央視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4月15日(週六)晚播出了第九期節目。節目中,主持人董卿邀請到潘際鑾、趙文瑄、畢飛宇、樑曉聲、冉瑩穎、王耀慶等嘉賓以“家”爲主題詞,一同朗讀並分享各自的故事。

央視朗讀者第九期主題觀後感

央視朗讀者第九期主題觀後感(一)

家,是成長的搖籃,是休憩的港灣,是對我們人生影響最深的地方。關於家,我們有着太多複雜的情感,也有太多值得分享的故事。本週六晚,央視《朗讀者》就將以“家”爲主題詞,邀請到著名的焊接專家潘際鑾、演員趙文瑄、著名作家畢飛宇、影視編劇作家樑曉聲、冉瑩穎與鄒市明夫婦、演員王耀慶等嘉賓現身朗讀,與大家一起分享和“家”有關的故事。

最“失控”的現場 鄒市明兒子現場打拳

打斷講話、現場“鬥毆”、完全“失控”……從來沒有誰,能讓主持了十三屆春晚的央視主持人董卿在自己的主場如此無可奈何。在本次以“家”爲主題的朗讀中,“拳王”鄒市明帶着妻子冉瑩穎和兩位可愛的小寶貝鄒明軒、鄒明皓一起組成了《朗讀者》史上最“失控”的朗讀團。然而兩位精力旺盛的小“拳王”顯然還沒到對文字產生感情的年紀,遊戲打鬧纔是他們目前最熱愛的活動。

於是,《朗讀者》史上最“失控”的朗讀就此誕生。原本父母朗讀,孩子配合表演的設計在小朋友們不斷“搶戲”的過程中逐漸變成了一個遊戲。連董卿都不得不承認:“這是我們節目錄制到目前爲止,我覺得最失控的一次。”不過緊接着“失控”,董卿又補充了一句“但是也是讓我們覺得最快樂的一次”。究竟兩位小“拳王”做了什麼能讓董卿如此感慨?鄒市明一家又會上演怎樣精彩的另類朗讀?

最特別的“家人” 趙文瑄自曝愛寵如命

本期節目中,除了鄒市明一家四口創下朗讀現場“失控”記錄外,著名演員趙文瑄也成了第一個爲寵物朗讀的朗讀者——這次他要爲自己的愛貓“大咪”朗讀。

1992年,從未接受過正規表演訓練的趙文瑄因爲一口流利的英語而被李安相中出演《喜宴》,從此走入演藝圈。對於大部分內地觀衆來說,對趙文瑄的最初印象基本上都來自於《大明宮詞》中風流倜儻的“薛紹”和邪魅狂狷的“張易之”。當年多少女生“一見薛紹易之誤終身”,然而現實中的趙文瑄卻“一見‘大咪’誤終身”。

大咪是趙文瑄從加油站撿來的流浪貓,剛撿來時身體十分虛弱,幾乎隨時都有死亡的危險。趙文瑄給了大咪一個家,也在和大咪相處的過程中慢慢講大咪當做了自己的“家人”。在收養大咪之前,趙文瑄完全不能理解那些養寵物的人,直到大咪的出現,讓趙文瑄從此對世界有了新的看法:以前只把動物當食物的他現在對所有動物都抱有善意,甚至連一個小蟲子都不願傷害。

爲了能多和大咪待在一起,以往拍完戲就回臺灣休息的趙文瑄現在會留出更多時間待在大陸,他說:“我捨不得它搬來搬去,爲了它我可以換地方。”在訪談中,趙文瑄還用李白的詩來形容看見大咪時的感受——“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他說,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這次在《朗讀者》中,趙文瑄會爲自己這位特別的“家人”朗讀怎樣的文字呢?
 

央視朗讀者第九期主題觀後感(二)

拋開衆口難調背景下對於節目內容體例的褒貶不一,我想說說我看到的董卿。

下午用了挺長的時間看了中新網對“朗讀者”和董卿的.報道。從高中時看青歌賽開始,喜歡這個可愛的女人已經十幾年。從她的節目裏不難感受到滿滿的文藝氣息,甚至有些地方讓我找到了莫名的契合,對於這個陌生的女子,我的情感已經從懵懂的喜歡演變成發自內心的欣賞。當然,這個世界上沒有誰的人生是可以被複制的,偶像是和我們不同的個體,她也未盡完美。董卿或許並不十分出挑,也難免帶有公衆人物的光環,但她的確是一個有學者思維的媒體人,光是這一點就讓她的格局大於大部分主持人。我感受到她娟秀而叛逆的內心,聰明的腦袋,工作狂的勁頭,不打折的專業精神,或許再加上她的閱歷——當所有的這一切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就不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了。“朗讀者”是董卿從業二十多年積累的一次集中展示,她已然驚豔了人們的眼光。這一次,偶像讓我看到了時間沉澱下的力量。沉澱下來的不是虛空,是一直以來的追求與思考。董卿從來不是一個盲目庸碌的人,她喜愛自己的職業,且有着高於一般同行對於職業的理解和理想。她今天的成就的基礎在於她擁有CCTV這塊招牌,而這個平臺是她憑藉出衆的專業素養取得的。從入行到進入CCTV,她走了將近十年,十年的蓄勢之後,董卿慢慢綻放自己特有的光彩,又用了十幾年,她進行了一項開創性的工作,在業界樹立了一個標杆,或許她的職業道路從此也會發生質的轉變。這例子明白告訴我,對於成就一番事業來說,“十年磨一劍”這句話是真的。十年的確佔據了一個人生命裏挺大的比例,但是能夠稱其爲“事業”的也一定不是輕飄飄的東西。在追求事業的路上,不教條死板,擁有不落俗套的想法,經過理性思考認爲對的就去堅持,投入自己所能的最大限度地努力,不喪失底線,終會遇見那些想遇見的。

喜歡一個人十年,發現她仍然是你的女神,並且因爲你自己的成長更能理解她也更加喜歡她了,這是會令人感到幸福的,儘管你們是陌生人。“朗讀者”帶給我許多角度的感觸,儘管它只是一檔零門檻面向全國觀衆的電視節目。每看完一期都有說些什麼的衝動,但是寫下來的或許不及當時感受到的十分之一;每看完一期也都有做些什麼的衝動,開始認真注意某個作家,開始思考某種生命現象,開始嚮往某個地方。我想我會盡量去做。我狹隘,我選擇投贊成票。一檔電視節目,直面真人,直指人心,我以爲這已經盡到它的使命並且高於平均水準了。
 

央視朗讀者第九期主題觀後感(三)

我想把自己寫的這首詩朗誦給我的自行車,這輛我親手組裝的自行車已經陪伴了我整整2年,我對它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今日清晨6時多,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大二男生徐國清就趕到了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門前,成爲央視“朗讀亭”現身武漢後的第一位朗誦者。

“朗讀亭”因央視文化欄目《朗讀者》應運而生,目前它已走過了北京、廣州、上海、杭州、西安等幾大城市,今日是首次來到武漢。記者在武漢大學看到,這座高約3米的“朗讀亭”外觀古樸別緻,內部有兩個GO PRO攝像機以及一套完整的錄音設備。朗讀者進入後,只需要對着圓形的麥克風念出自己準備的內容即可。爲了保障朗讀者們在亭內不受干擾地釋放情緒、忘我朗讀,亭子外面的央視工作人員會遙控“霧化”設備,將亭子玻璃調整成毛玻璃狀態。

很多《朗讀者》的粉絲們昨日都是清晨七八點就趕到武漢大學,在亭子前面排起長龍。他們中有學生、教師,也有公務員、企業白領,尤以女性居多。等候的過程很枯燥,愛好者們卻樂於享受,他們要麼捧着一本書輕聲吟讀,要麼互相交流,臨時提高一下技巧和節奏。

央視《朗讀者》外拍組有關負責人告訴長江日報記者:“在這麼美麗的大學校園裏朗誦,無疑是一種特殊的人生體驗。武漢人對於朗誦的熱情也是令我們意外的,今天共有140餘人登記要朗誦,這個數字在我們之前走過的幾座城市裏面也是位居前列的,一般來說,首日登記朗誦的人數都在120人左右。”

記者注意到,這些武漢的朗讀者們在進入“朗讀亭”前,還紛紛在登記表上寫下自己的心聲。“希望成爲一生的朗讀者”,“朗讀,讓心靈更加美”,“讓人間充滿真情和溫暖”,這些寄語滿滿都是正能量。

據介紹,這座充滿愛和溫暖的“朗讀亭”今天還將繼續在武漢大學等候朗讀者們的到來,此後它還將在武漢“漂流”6天。從明日開始,“朗讀亭”將先後到達湯湖圖書館、東湖屈原紀念館行吟閣、西北湖廣場,在這3個地點各對外開放2天。

每個朗讀者都有自己的故事

獻給朋友、父母、老師、家鄉、董卿……今日,走進“朗讀亭”的人們,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心願。

來自江夏區大花嶺小學三(7)班的李恩妮是昨日最小的朗讀者,年僅8歲。昨天是上學時間,小恩妮卻堅持要請假趕到武大朗誦。小恩妮的媽媽告訴記者:“她是一個很有追求的小女孩,每期《朗讀者》必看,所以我想這個小小的願望還是應該滿足她。”

這一次,李恩妮的朗誦內容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徐魯的散文《美麗的願望》:“即使在平凡的日子裏,也要有一些美麗的願望……”她說,我想把這首詩獻給媽媽,希望媽媽永遠幸福。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今日春光明媚,陶曉輝女士把女兒送到武漢大學附屬第二小學後,一時興起到珞珈山走走,正好遇到了剛剛開放的“朗讀亭”,她便報名朗讀了林徽因的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

“女兒在學校也算‘詩詞小達人’,她能夠背誦五六百首古詩詞。”陶女士透露,“我要把自己朗讀的整個過程用手機錄製下來,帶回家放給女兒聽,最近我們之間產生了些小矛盾,希望她能理解媽媽的愛。”

走進“朗讀亭”表達對父母的感激之情,則是武大哲學學院大三學生凌佳薪期待已久的心願,“我12歲時公開朗讀的第一篇稿子是《荷葉·母親》,十年過去了,我想體會一些不同的感覺,沒想到,朗讀到最後,我的情緒被徹底調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