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電影 > 電影大火種觀後感範文(精選5篇)

電影大火種觀後感範文(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K 次

電影《大火種》根據鐵流、徐錦庚長篇報告文學《國家記憶》改編。本文特意爲大家收集整理了電影大火種觀後感範文,希望大家喜歡!

電影大火種觀後感範文(精選5篇)

電影大火種觀後感 篇1

今日上午,根據鐵流、徐錦庚長篇報告文學《國家記憶》改編的大型史詩性故事片《大火種》在京舉行開機儀式。

該故事片由苗月執導、陳瑾主演,以1926年發生在山東省廣饒縣的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再現了風雨飄搖的舊社會,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人民羣衆對舊制度的痛恨和對新世界的渴盼。一部《共產黨宣言》如火苗般點燃了人民心中的火焰,殘酷的鎮壓和血腥的屠殺無法阻擋它的傳遞,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就這樣發生了。

該儀式由山東省宣傳部副部長王紅勇主持,中國文聯、中國作協、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山東省委、東營市委、廣饒縣委等多位相關領導出席,導演苗月向在座嘉賓介紹了《大火種》的籌備情況。伴隨着對老一輩革命人的追思,中共山東省委黨委、宣傳部部長孫守剛宣佈《大火種》正式開機。

大青衣陳瑾聯袂多面手苗月《大火種》打造“非典型主旋律”

作爲影視圈著名的“大青衣”,陳瑾以其獨特的知性美被人熟知。曾經的《校園先鋒》、《橫空出世》讓她榮譽加身,此後的《大法官》、《相依年年》更讓她收穫衆多觀衆的喜愛,近些年,她又有《滿城盡帶黃金甲》、《唐山大地震》等熱門作品問世,其精湛的演技讓她成作品品質的絕佳代言人。在《大火種》中,陳瑾飾演女主角劉雨心,爲了完成未婚夫未竟的心願,她懵懵懂懂中帶着一本《共產黨宣言》來到山東農村,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行爲會招致怎樣的後果。在經歷一系列的屠殺與抗爭之後,她堅定了自己的信仰,這番心路歷程真實、感人、非常的富有層次。

導演苗月入行多年、是圈內有名的多面手,編、導、剪、製片,多重身份隨意切換,可謂內功深厚。在她的履歷表中,既有像《南行記》這樣具有濃郁抒情色情的歷史剪影,又有像《你沒有16歲》這樣清麗感傷的兒童電影,還有像《心香》這樣凝結了人生思考的淡雅小品,風格之多變令人歎服。此次,《大火種》這部主旋律電影又將成爲她職業生涯的一道分水嶺,且看“多面手”如她——怎樣將多年的藝術感悟融入其中、令主旋律散發不一樣的人性光輝,着實讓人期待。

“花樣”形式再現歷史真相《大火種》“多時態”與觀衆對話

《大火種》再現了1926年冬中國首版《共產黨宣言》如火種般在愛國黨員和人民羣衆之間傳遞的感人故事。陳瑾飾演的女主角劉雨心帶着由陳望道翻譯的中國首版《共產黨宣言》來到廣饒,她不知道風聲早已走漏,省警察廳馬廳長糾集一班人等在廣饒只等甕中抓鱉。敵人抓緊圍剿,共產黨員卻依舊在各個農村活動、向羣衆宣講《共產黨宣言》的真義。一個又一個的愛國羣衆爲了保護《共產黨宣言》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但革命的種子也終於在這片土地生根發芽。五十年後,當年負責保管《共產黨宣言》的羣衆將這歷史的信物交給政府,重回故地的劉雨心望着櫥窗裏的書感謝萬千。

作爲一部獻禮之作,《大火種》回溯過去、展望未來,可謂正能量滿滿;而作爲一部文藝作品,《大火種》成熟的藝術手法和精湛的敘事能力必將讓觀衆感受到這個故事的魅力。電影以倒敘的方式展現了風雨如晦的1926年,在一番大風大浪之後,時態又回到現代,往事隨風逝去,那本見證着一切的《共產黨宣言》卻完好如初,向這個世界傾訴着當年曾發生的一切。強烈的今昔對比讓人對革命先輩更添崇敬,同時對當下的生活也更知感恩。

源於真實,方顯震撼《大火種》:紅色熱土催生歷史傳奇

在革命戰爭時期,山東是聞名全國的.紅色熱土,出生於沂蒙革命老區莒縣的鐵流便是老區精神的傳承人。他的報告文學作品《國家記憶》將視角定格在廣饒縣留存的那本《共產黨宣言》之上,並由此挖掘出其背後那個令人震驚的故事。真實便是最大的力量,這份力量正是《大火種》的精髓之所在。

“文藝作品應該弘揚主旋律,唱響中國夢,傳播正能量”,在2014年的文藝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表示,毫無疑問,《大火種》便是這樣的一部作品。對此,鐵流表示在建黨95週年之際,《大火種》的推出是順應時代和人民需求的,“這部作品的上映就是爲了讓廣大觀衆特別是廣大黨員幹部、共青團員更加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堅定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把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共產主義事業接過來,傳下去。”

電影大火種觀後感 篇2

《大火種》慶祝建黨95週年獻禮影片,再現了1926年冬中國首版《共產黨宣言》如火種般在中共黨員和人民羣衆之間傳遞的感人故事。青年知識分子劉雨心帶着由陳望道翻譯的中國首版《共產黨宣言》來到廣饒,向羣衆宣講《共產黨宣言》的真義。大王鎮的百姓爲了保護《共產黨宣言》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但革命的種子也終於在這片土地生根發芽。五十年後,當年負責保管《共產黨宣言》的羣衆將這歷史的信物交給政府。重回故地的劉雨心望着展覽館裏陳列的《共產黨宣言》感慨萬千,今夕對比讓人對革命先輩更添崇敬。

這是我國第一部正面描寫《共產黨宣言》在中國廣大農村地區像火種一樣傳播的電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宣言》就沒有中國共產黨!這是一部充滿了信仰力量的電影!

通過觀看《大火種》這部電影,讓廣大觀衆特別是廣大黨員幹部、共青團員更加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堅定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把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共產主義事業接過來,傳下去。

電影大火種觀後感 篇3

狂風,烈日,險峻的高加索山上,普羅米修斯被鐵鏈束縛在峭壁,頭頂盤旋着鷲鷹,起伏的胸口上釘着一顆金剛石釘,而他堅定地面對苦難,從來不在宙斯面前喪失勇氣。

西風,殘陽,枯黃的蘆葦蕩中,共產黨人劉忠良被豎直地捆綁在柱子上,一根粗大的鋼釺釘穿胸膛,行刑的鐵錘敲打鋼釺,聽到的沒有恐懼,只有不屈的鬥志。

電影《大火種》震撼心靈的一幕,竟像極了古希臘神話中盜火種造福人類的普羅米修斯受難的場景。不同的是,普羅米修斯是不朽的神,而劉忠良是血肉之軀的共產黨人;普羅米修斯保護的是溫暖人身的物質火種,而劉忠良守護的是照亮人心的信仰大火種;普羅米修斯只有一個,而劉忠良這樣的共產黨人有千千萬萬。

蘆葦蕩之於高加索,“泥漢”(長工)黨員劉忠良之於普羅米修斯,這樣的類比似乎對比過於強烈,甚至有些格格不入,但這樣的碰撞貫穿於觀影始終,卻不讓人覺察有半點突兀。讓碰撞化爲激盪的正是影片的主題--信仰。

信仰的傳播需要種子和土壤,故事設定的魯北村莊,並不是馬克思主義容易紮根的土壤。黃沙,枯樹,泥坯房。白色恐怖時期,這裏被束縛的不僅僅是婦女的小腳,還有人們反抗壓迫的意志,這裏貧瘠的不僅僅是鹽鹼土地,還有人們的文化知識。貧乏、飢餓、荒涼,黑暗是這裏的主色調。

從“濟南府”歸來的共產黨員涉險帶回的《共產黨宣言》,爲村民們在黑暗中燃起一點亮光,但環境險惡,如果白色恐怖的邪風吹滅火種,一切重歸黑暗。在先進與落後,光明與黑暗的碰撞中,共產黨人以堅定的信念在村民中傳播信仰的種子,從“炕頭學習會”到“棗木棒子”宣傳戲,人們的目光逐漸從向“馬大鬍子”要饃饃變爲共產主義嚮往。“種子紮根需要土壤,能成爲土壤,好!”烈士的鮮血化爲信仰成長的土壤,火種終於燎原,帶領人們走向了光明。

《大火種》是一場關於信仰與堅持的洗禮,無論是高加索山,還是蘆葦蕩,都需要“普羅米修斯”般的信念。95年後的今天,無論角色、崗位,每一名黨員都是共產主義火炬的接力者。火種,代表着光明與溫暖,是全人類的福祉;信仰,是方向與力量,是成就一切事業的基石。“有夢就有藍天,相信就能看見”,作爲公司一名普通黨員,我將懷着堅定的信念,立足本職,腳踏實地,融入、成長、貢獻,與全體天府新區電網人一起,送出光明,傳播溫暖!

電影大火種觀後感 篇4

經過兩年多籌備的電影《大火種》,今天登陸全國院線。該片根據鐵流、徐錦榮獲2014年度國家“五個一工程”獎的報告文學《國家記憶》改編,故事取材自真實的歷史事件:在山東省東營市歷史博物館內,有一本封皮殘缺、紙張泛黃的小冊子,這就是1920年8月首版的《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由於排版和校對的疏忽,封面的書名被錯印成了《共黨產宣言》,初版僅印1000冊,現在存世的極爲罕見。

首映當天,作者鐵流現場表示影片拍得非常接地氣,並透露自己也在片中飾演一角,“現在想到這部電影要登上大銀幕,我依然非常激動,能讓更多的觀衆重溫這段令人刻骨銘心的歷史故事,我認爲有很強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

電影大火種觀後感 篇5

1926年冬。中共地下黨員劉雨心將一本意義非凡的書帶到廣饒,這本書就是陳望道翻譯的中國首版《共產黨宣言》。劉雨心攜帶此書前來廣饒的途中,風聲鶴唳,危機四伏,廣饒警察局長鬍傳山等反動派費盡心機搜查《宣言》,廣饒地下黨人劉忠良、劉石厚等同志爲接應劉雨心、保護《宣言》與敵人鬥智鬥,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首版《共產黨宣言》終於像火種一般,在廣大人民羣衆中傳播開來···

《大火種》是我國首部正面描寫《共產黨宣言》在中國廣大農村地區傳播的電影,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5週年這個重要歷史節點上,通過觀看這部電影,讓廣大觀衆特別是廣大黨員幹部、共青團員更加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傳遞老一輩革命精神。

《大火種》故事雖然不屬於大開大合的歷史事件,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過看似平凡的故事,表現歷史進步的必然要求,表現了人民羣衆追求真理的滿腔熱血,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共產主義理想在齊魯大地紮根、發芽、成長的偉大曆程,謳歌了山東兒女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該片貫徹了習總書記文藝座談會重要講話的精神,是堅持以人爲中心的創作導向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