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80後美女副市長正面迴應質疑:我一定要幹出成績

80後美女副市長正面迴應質疑:我一定要幹出成績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3W 次
80後美女副市長正面迴應質疑:我一定要幹出成績
2013年伊始,在網絡上各大平臺,網友們紛紛議論的一件事,就是遼寧丹東美女80後副市長董海濤的事。依然保持自己的觀點:

80後美女副市長董海濤,長得漂亮並沒錯!

80後美女副市長當個副處級幹部並不突兀

今天看到一篇《環球人物》雜誌記者對董海濤的回訪,這位80後美女副市長面對記者的採訪,如是說“網名質疑並不一定是壞事”

下面來看看這段採訪報道:



  “我一定要幹出成績!”

2013年1月17日上午10點,記者從瀋陽趕到丹東。丹東市委組織部長劉向陽跟記者一見面就說:“那麼多報道,那麼多網上跟帖,只有你們環球人物雜誌記者來丹東採訪我們組織部門、董海濤本人和她的同事,瞭解到底是什麼情況。”

  按照採訪安排,記者先向市委組織部和董海濤的同事瞭解情況,這一談就是大半天的時間。因組織部的迴避原則,董海濤只能在休息室默默等待。直到下午3點,記者才見到董海濤。她沒有因太長的等待而焦慮,依然帶着笑容。不過,談及這幾天來網上的質疑,她坦言:“那麼多人關注,而且說得也不好聽,確實有壓力。”

  董海濤向記者講述了這幾天的心路歷程。“1月11日,別人跟我說‘你怎麼上網了’,我這才知道。當時確實很鬱悶、很驚訝,也很委屈。我經過那麼多程序,一路過關斬將,都是憑自己的本事。像公開選拔的演講環節,我就精心準備了半個月。這次公開選拔了15人,有的比我還年輕,爲什麼就質疑我?開始我是想不通,但現在心態平和了許多,當給我做免費廣告了,對網民的質疑也理解了。因爲在很多人的印象裏,‘80後’還是很年輕、很嫩,都是啃老族和月光族。”

  2012年6月至10月,丹東市委在全市範圍內公開選拔15名35歲以下的副縣級幹部(副處)。當時,還是遼東學院外事處辦公室主任的董海濤參加了此次幹部選拔。董海濤說:“一開始,我並沒有參選的念頭,但學校對我們這些年輕教師進行了動員,一些年紀差不多的同事都報了名,我也就想報名試試。”她告訴記者:“當時,家裏人都不是特別支持,覺得女孩子在高校挺好,既受人尊重,也很有前途。不過,我那會兒就想考一下,對自己就當是一個鍛鍊。沒想到,一路走來慢慢對自己有了信心,經歷了那麼多公開透明的選拔環節,對組織也越來越有信心,覺得很公平。”

  面對現在的諸多爭議,董海濤說:“網民質疑不一定是壞事,對我不會造成負面影響,我更不會因此萎靡不振。這些質疑對我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動力。原來可能想着四平八穩就可以了,現在逼着我一定要幹好每件事,一定要幹出成績,不辜負關心、關注我的人。可以說,一夜之間,我成熟了很多。”

  不過,除了質疑聲,董海濤還是聽到不少朋友和同事的鼓勵。她告訴記者,這幾天,丹東的很多朋友都打來電話,支持和安慰她,同事們對她的工作也很支持。董海濤因此也多了幾分底氣:“我分管的教科文衛基本都是民生領域,我會多爲老百姓做實事,多替他們着想,要着力想辦法改善民生,也歡迎大家對我的工作進行監督。”

  爭議的兩個問題

  目前,網友對董海濤“火速升遷”的質疑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說她叔叔是遼寧省水利廳副廳長;二是她的學歷造假。

  據記者瞭解,董海濤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工商局的普通幹部,母親是中學退休教師。丈夫是她的高中同學,在市公路運輸管理處工作,是一名副科級幹部。公公是一個區公路段的職工,婆婆已經去世。網友質疑的叔叔劉明柱,實際是董海濤丈夫的叔叔,在2004年前,劉明柱在丹東交通局工作,後調往省交通廳任副廳長,之後調任省水利廳副廳長。

  “之前,在考試階段,我們沒發現董海濤和劉明柱的這層關係。”市委組織部一位工作人員介紹,“2012年8月,在幹部考覈期間,考覈組在遼東學院外事處考察時才發現。”

  劉向陽告訴記者:“組織部當時對這個事情也很慎重,經過認真研究,對照中央《黨政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中的53條,丈夫的叔叔這個親戚關係,確實不在迴避範圍之內。本着對幹部負責的原則,我們還專門把董海濤的相關情況上報了市委常委會。”

  記者也查閱了《黨政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中的相關解釋,董海濤和劉明柱是不符合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以及近姻親關係。而且,丹東市委書記、組織部長,兩個對人事有關鍵作用的幹部都是2010年到丹東任職的,此時劉明柱早已到省裏任職,與他們並無交集。

  記者還了解到,爲了避免出現類似的情況,丹東市委在公開選拔之初就提高了門檻:對本地領導幹部子女參加公開選拔比普通家庭子女要求更高,不能“破格”,避免了可能產生聯想的空間。

  在丹東日報的公告上,記者看到有這樣的規定,“與現任副縣級以上領導幹部有夫妻關係、直系血親關係、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及近姻親關係的黨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除具備規定的學歷、年齡條件外,黨政機關人員應擔任正科級領導職務3年以上,事業單位應擔任副縣級領導職務2年以上。”

  “這個要求就把領導幹部的子女擋在了破格門檻之外,可以參選,但只能走正常提拔程序,不能破格。”記者瞭解到,有3名市級領導幹部子女本來符合公開選拔的條件,因這個規定被擋在了門外。遼東學院黨委書記(正廳級)的女婿是位博士,符合條件,本來也想參選,結果被勸回了。“遼東學院本是省管的,不屬於丹東市,本來不受限制。但考慮到也在丹東地界,就沒讓他參加,避嫌。”組織部一位負責人說。“確實也有領導不理解。問我有哪條條文規定領導幹部子女不可以參加公開選拔?我們爲此也承擔了一定的壓力。”劉向陽告訴記者。

  對於網友質疑的“學歷造假”之說,董海濤給出的解釋是:“資格報名時我沒提供碩士證書,只提供了渤海大學學士學位證書;在公示前,我又出示了教育部認可的韓國新羅大學的碩士學位,認定是碩士研究生學歷。至於是本科還是碩士對招考沒有什麼影響。”市委組織部的工作人員也給出了相同的說法,董海濤當時以大學本科學歷報名,擔任遼東學院外事處辦公室主任(正科級)1年多時間,是無黨派幹部,符合條件。

  據瞭解,學歷不過是資格審查中的一環。這次選拔從報名、資格審查,到筆試、演講、票決、考察、審批任命共有7個步驟,其中4個關鍵環節都在丹東媒體上發佈公告。董海濤在遴選時的演講在丹東電視臺的黃金時間就播放過3次,人們都能看得到。而且,在公示過程中,有兩位候選人就因舉報被取消了資格。一位是《丹東日報》理論評論部副主任劉青,分挺高,綜合成績前10名,得分入圍。有人舉報任職時間不夠,副科任職時間不滿4年。查實後時間差1年被取消了。還有一人筆試公示後,學歷是本科,但不是全日制的,也被取消。最終,經過層層選拔,丹東選拔出15名年輕幹部,平均年齡32.4歲,董海濤就是其中一位。

  “壓力很大,困惑很多”

  丹東爲何要花大力氣選拔年輕幹部呢?據記者瞭解,丹東此次公開選拔年輕幹部,主要是市委基於幹部年輕化和換屆的考慮。2010年,組織部門調研發現,丹東干部隊伍老化現象嚴重,正縣(處)級幹部136人,平均年齡54歲;副縣(處)級幹部448人,平均年齡50歲。其中,50年代出生的佔70%,60年代的佔27%,70年代以後的只有3%,沒有“80後”。委辦局的一把手多數都是55歲左右的,已經出現了年齡層次的斷檔,如果不抓緊培養年輕幹部,幾年時間正處級幹部退休完後,就接不上了。

  面對董海濤問題引發的爭議,丹東市委組織部也覺得“壓力很大,困惑很多”。劉向陽說,一方面是上級黨委對幹部年齡結構的硬性要求、事業的長遠發展;一方面是不少人對選拔年輕幹部工作的不理解和質疑。

  依照丹東市委組織部的說法,如今選拔年輕幹部,第一個困惑就是觀念還不夠解放,人們還是會論資排輩,選年輕幹部容易遭非議;第二個困惑是,優秀年輕幹部“來源少”,現在選拔年輕幹部,條條框框還是太多,基本上是在“體制”內選拔。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優秀的民營企業家爲什麼不可以選拔任用?現有的選拔規定,基本是把社會主義建設中,經濟領域的優秀人才排除在外了。“這導致年輕幹部來源比較單一,渠道較窄,應該逐步探索進一步擴大視野。”

  第三點困惑是,我們一心一意搞公開透明,想了很多辦法,採取了很多措施,但仍有不少質疑的聲音,懷疑過程中有暗箱操作。選拔出真正優秀的幹部,德才兼備、高分高能、羣衆認可,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當然,我們要感謝大家對丹東組織人事工作的關心、關注,也感謝媒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這讓我們在做工作時,會更加謹慎,也更加公開透明。”劉向陽說,“不過,媒體輿論還是應該多從善意的角度,從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後繼有人這個高度多多關心、關注優秀的年輕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