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魯迅爲何從來不罵蔣介石?

魯迅爲何從來不罵蔣介石?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7.23K 次

魯迅爲何從來不罵蔣介石?

魯迅爲何從來不罵蔣介石?

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句話就是魯迅先生一生真實的寫照吧。魯迅先生猶如鬥士,用他鋒利的筆觸當做匕首和投槍,無情的鞭撻着黑暗的現實。

魯迅在雜文《論費厄潑賴之緩行》中,主張對資本家乏走狗不能寬容姑息,要痛打落水狗。魯迅也是這樣做的,他犀利辛辣的筆端,毫不留情的批評大多都有明確的指向。

魯迅爲何從來不罵蔣介石?

魯迅罵人很厲害,就像痛打落水狗。陳西瀅等名人都曾是他的論敵。甚至張學良都坦言“魯迅的文筆的確辛辣至極,我都被他罵的好苦。我從不懼怕什麼的,可是在魯迅的文字面前,我發抖了。”

人們沉浸在魯迅行文的酣暢淋漓時,也許會驚訝的發現,翻遍《魯迅全集》,也沒有發現魯迅正面罵過蔣介石。魯迅罵過多人,爲何從不罵蔣介石呢?

究其原因,有書君認爲,除了前期魯迅和國民黨政府千絲萬縷的聯繫,還有後期面對白色恐怖的環境,魯迅恪守着一種分寸底線,也許是一種戰術考量吧。

有書君就來聊聊魯迅的戰鬥歷程,還有與蔣介石的恩怨糾葛吧。

一,魯迅最初的心路歷程。

魯迅1881年,出生於浙江紹興的一個官僚世家。後家道中落,魯迅也體驗到了生活的世態炎涼。

魯迅面對當時落後的中國,他夢想着實業救國,後因父親重病,他又想學醫以此醫治國人羸弱的身體。1904年,他進入日本仙台醫學專科學校進修醫學。

在日本留學期間,他目睹了中國人麻木的狀態。再一次讓他警醒,國人沒有清醒的思想意識,枉有強壯的身體亦不能救中國,治人要先治思想。他又選擇棄醫從文,拿起手中的筆以此改造國民的劣根性。

1909年魯迅回國後,先在浙江杭州、紹興等地任教。1912年,他受蔡元培的邀請,赴中華民國政府教育部任職。

魯迅面對社會的黑暗,對國家的改革深感失望,內心陷於絕望之中。他封閉自己,沉浸在對拓本的研究。有書君認爲,魯迅此時看似兩耳不聞窗外事,其實他知其白,守其黑,他在沉默中獨醒。

魯迅在錢玄同的鼓勵下,1918年,他終於向舊禮教開炮,《狂人日記》的發表,代表着魯迅發出的第一聲吶喊。

二,魯迅前期對蔣介石抱有很大的幻想[]。

魯迅共在中華民國政府教育部,任職14年。隨着魯迅支持北京學生的愛國運動,抗議三.一八慘案,他被北洋政府通緝。1926年,魯迅南下廈門,後赴中山大學任教。

魯迅在給許廣平的信中寫過,他最恨學者只問學問,不問派別,難倒不問是蔣介石還是吳佩孚就要爲之造炮嗎?有書君認爲,從中可以看出魯迅曾經站在了蔣介石一方。

隨着北伐軍的節節勝利,出於反對軍閥的共同目標,魯迅對蔣介石寄予厚望,堅定的站在同一條戰線,國民黨人也因需要,對他相當尊重。

三,魯迅失望後,和國民黨決裂。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運動,在廣州發動四.一五大屠殺,這些都是魯迅極力反對的。至此魯迅的思想和國民黨政府有了極大的分歧。有書君認爲,此時的魯迅對蔣介石,開始由曾經的欣賞轉爲憤怒和失望。

廣州政府對魯迅極盡挽留和拉攏,可是他憤而離開廣州到上海居住。魯迅以雜文爲武器的批評的鋒芒,開始轉向了抨擊國民黨的黑暗統治。

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蔣介石取得國家表面的統一後,魯迅也曾頗感欣慰。可是國民黨繼續倒行逆施,逐步把魯迅推到了與國民黨的完全對立面。

據史料記載,魯迅迫於生計,在1927年12月至1931 年12月,他以“特約撰述人”的身份,仍在國民政府大學院每月領取300元津貼。說明這段時間,魯迅依舊和國民黨政府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1930年2月,魯迅在上海發起“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國民黨浙江省部對他發出了通緝令。1931年,左聯五烈士的被害,是魯迅思想鉅變的開端。他在此時依舊領着國民政府的津貼。

國民黨對他不捕不殺,只是通緝。有書君認爲,國民黨還不想對魯迅下手,只是警告他注意分寸。魯迅理解的分寸底線,就是不公開指名道姓的罵蔣介石,不然他將無法在上海甚至國內立足。因而,爲了能持續戰鬥,魯迅沒有正面罵過蔣介石就完全能理解了。

與此同時,蔣介石還企圖感化拉攏魯迅,被他堅決拒絕,1931年底,國民黨停止了給魯迅提供津貼。

蔣介石也並非對魯迅一棄置之,在魯迅肺結核病重時,他想出資讓魯迅赴日本治病,被魯迅堅拒。他還想策反魯迅,只要魯迅同意,通緝令馬上撤除,以此製造雙方和解的假象。魯迅對此心知肚明,因在病中,讓許廣平代筆婉拒。

1936年10月,魯迅揹着通緝令,留下“一個都不寬恕”的遺囑,走完了自己戰鬥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