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金庸小說中最令人無語的武功?

金庸小說中最令人無語的武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8W 次

金庸小說中最令人無語的武功?

金庸小說中最令人無語的武功?

讓我們從武學史出發,系統地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關於金庸小說中最令人無語的武功是什麼?

我們知道,一切武術的本質在於做功,這也是「武功」一詞的來源。

歷史上衡量一門武術是否強大,其中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這門武術的功率,即它在單位時間內做功的多少。爲了提高功率,經典武學嘗試了幾種不同的設計理念。其中一種以快取勝的設計,希望通過增加 APM(Action Per Minute 即每分鐘出招次數)來增加總功率,這類設計的典型例子是無塵道長的「追魂奪命劍」和趙半山的「千手暗器」。與之相對的另一種設計則以剛猛取勝,這種設計放棄對 APM 的追求,轉而強調每次出招的能量,典型例子是洪七公等人的「降龍十八掌」。大家知道,這門掌法並不以快見長,但是它的每次出招都伴隨着極大的能量輸出,總功率同樣頗爲可觀。以剛猛取勝的設計方式隨後又催生了段智興的「一陽指」等著名武術,而歐陽鋒的「蛤蟆功」更是這個設計被推到極致的產物——每次出招都需要醞釀很久,但一旦爆發,威力極大。同時期大部分基於經典武學的武功,如「少林七十二絕技」等,則是在上述兩種設計方法之間找一個可接受的平衡點。

金庸小說中最令人無語的武功?

很快人們發現,除了功率以外,武學還必須考慮另外一個重要的指標——命中率。一般來說,命中率和不可預測率成正比關係,因此爲了提高命中率,這個時期的設計範式傾向於讓招式變得難以預測。其中一個思路是組合多種模式,來產生足夠的變化,如袁士霄的「百花錯拳」、周伯通的「左右互搏」、黃蓉的「落英神劍掌」均屬此列。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對固定招式的淡化,爲後來場論武學的出現打下了基礎。

隨着武學研究的深入,經典武學的瓶頸越來越明顯,武學領域開始出現基於「場論」的設計。與強調招式的經典武學相比,場論武學放棄了具體的招式,轉而強調對周圍空間力場的構建和控制。這是武學歷史上一次深刻的變革,它拋棄了之前粗暴、直接的設計理論,轉而使用一種更加優雅的框架。張三丰的「太極劍」、「太極拳」和獨孤求敗的「獨孤九劍」是場論武學的重要例子。張三丰在傳授「太極劍」時曾反覆告訴張無忌,不要去記具象的招式,而是要去嘗試控制周圍更加抽象的力場,趙半山的太極雲手在對敵時也不斷嘗試在周身建立漩渦式的力場,令狐沖的「獨孤九劍」大巧不工,雖然看似招數笨拙,但卻總能一擊致命,這種「無招勝有招」正是場論武學的精髓所在。

場論武學隨後更是被推廣到更多的使用場景下,如喬峯基於引力場的「擒龍功」,慕容復基於超對稱場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謝遜基於聲場的「獅子吼」等,而黃藥師、洪七公和歐陽鋒在桃花島上用樂器和口哨進行的音場切磋,更是場論武學的巔峯。

場論武學如此成功,以至於整個武林陷入了一種自傲的癲狂。正當武林中人普遍認爲武學已經結束,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再進一步發展的時候,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橫空出世,給整個武林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設計觀念。

「六脈神劍」在武學中引入了量子化假設。它利用兩個能級之間的能量差,輻射出威力驚人的脈衝波。正是這個大膽的設計開啓了量子武學的新時代。然而,此類武學的設計原理和直覺相違背,不容易駕馭,段譽在初學「六脈神劍」時就因爲不夠熟練而無法控制脈衝。目前基於這種設計的武術還是屈指可數,鳩摩智的「火焰刀」可以算另一個代表。

量子武學給武林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主流觀點開始傾向於認爲武學是沒有止境的。儘管一切現有的武術都可以在這個體系之內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沒有人會知道新的武學什麼時候會再次出現,也沒有人知道武學的終極理論究竟在什麼地方,而「乾坤大挪移」的出現,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觀點。

「乾坤大挪移」是一門綜合了多種設計理念的武術。在狹義範疇內,它表現出類似於太極裏的「借力打力」(如張無忌對阿二),慕容世家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張無忌對範遙)等特性,因此人們一度以爲這是一種場論武學,但張無忌在六合塔下施展「乾坤大挪移」,在沒有改變人們速度的情況下,直接改變了人們下墜的方向,這讓人們有足夠的理由懷疑「乾坤大挪移」使空間本身發生了結構性改變。

爲了更好地瞭解「乾坤大挪移」的設計理念,我們實驗室提出了一種新的武學,即量子場論武學。顧名思義,這是量子武學和場論武學的結合。在實驗中,我們讓一束真空中的「六脈神劍」通過「乾坤大挪移」所在的空間,令人驚奇的是,「六脈神劍」的脈衝路徑在這片空間裏被扭曲了。這暗示着「乾坤大挪移」並非經典場論下的武學體系,而是具備更高階的特徵,人們的直覺是對的!

我們不敢說「乾坤大挪移」是一門終極武學,但我們可以說,這門武術在設計理念上是非常先進的,同時它也是獨具一格的。因此,我們認爲金庸武俠小說裏最令人感到無語的,最難以理解的武術,很可能就是這個「乾坤大挪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