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 > 中庸之道至高無上-中庸不平庸

中庸之道至高無上-中庸不平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7W 次

  《論語》和《中庸》都記載了孔子對於中庸之道的評價:“中庸之爲德至矣乎!民鮮久矣!”這也是目前所見到的《論語》中孔子對中庸的唯一論述。

中庸之道至高無上-中庸不平庸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位萬世的師表、儒家的宗師孔夫子對中庸作出瞭如此之高、獨一無二的評價呢?

  儒家對歷史的基本態度是厚古薄今,認爲最好的時代是上古的堯舜禹時期,以及接下來的夏商西周三代。我們在第一章裏提到,堯、舜、禹禪讓的時候,他們對“下一屆”的殷殷囑咐,不外乎一個“中”字。朱熹說:“夫堯、舜、禹,天下之大聖也。以天下相傳,天下之大事也。以天下之大聖,行天下之大事,而其授受之際,丁寧告戒,不過如此。則天下之理,豈有以加於此哉?”堯、舜、禹是古代的聖明君主,是天下第一流的大聖人;禪讓是將整個天下託付給別人,是天下第一等的大事情。以天下第一流的大聖人,來做天下第一等的大事情,在授予和接受的歷史性時刻,所叮嚀告誡的,不過是保持中道,那麼天下的道理,還有比中庸更大的嗎?

  說中庸之道至高無上,至少有這樣四層意思:一是中庸之道是儒學中最高的道理,儒家之學可以稱作是中庸之學;二是中庸之道是世界所有哲學共同認可的理論,是人類智慧不約而同的一致見解;三是中庸之道是古代各種哲學中,對現代人而言最有意義的理論;四是中庸之道是各種理論中最適合用於指導實踐的,把它當作生活準則可以無往而不利。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最精華部分。爲什麼孔子只有一次直接提到中庸呢?歷代的學者都認爲,那是因爲中庸的道理實在太高,必須把它放到實際生活的方方面面去理解,才能正確的把握,單是就中庸而講中庸,落實不到實際上,會產生拒人於千里之外的負面效果。其實,通讀《論語》,孔子所有的言論都貫穿着中庸的思想。例如,孔子說:“欲速則不達”,想要加快點速度吧,往往反而完不成進度;又比如,子貢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從來沒有聽孔夫子講過人性和天道之類的理論,原因就是這些理論距離現實太遠,過多地講這些東西容易讓人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等等,這些都是中庸思想的表現,體現着中庸的思考方式。

  中庸思想既包括極其高遠的理想和對世界的根本性理解,這是中庸的哲學部分;也包含極其高明的人生智慧和對當下生活的體悟,這是中庸的實用部分。雖然我們關心的只是它實用的一面,哲學性的思想留給哲學家去研究,不過我們不能忘記,它的實用性是建立在高度發達的哲學思考的基礎之上的,因而也就區別於一些教人投機取巧的小聰明,而是教人真正讀懂人生的大智慧。

  中庸之道是儒家先聖先賢的智慧結晶,也是最能代表中國思想的人生觀,但不僅是儒家,也不僅在中國,中庸還得到世界上其他思想派別、其他文明的一致推崇,這在世界思想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佛祖釋迦牟尼與孔子大致同時。在孔子提出中庸思想的時候,釋迦牟尼也提出了“中道”思想。當時哲學界有一些比較時髦的問題如“世界有始無始”,“有邊無邊”,“身體與生命是一是二”,“如未死或不死”等等,有人拿這些問題問釋迦,大抵皆答以“無記”(無記是佛教術語,中性的意思,或不下斷定的意思,大致相當於“我不知道”)。爲什麼無記呢?因爲釋迦以爲不必研究這些沒有益處的問題,應當把精力放到實踐上。佛教的精神,也是避免走向極端,主張破除對外物和內心的執着,以獲得合適的“中”。例如,大家都知道佛教認爲“萬法皆空”,其實它也反對把什麼東西都看作是空,既反對“有執”,又反對“空執”,所以當時佛教又自稱爲“中道教”。

  西方哲學史上的最大宗師之一、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同樣主張中庸之道。他認爲人類要獲得幸福,生活必須有節制,因爲中庸之道乃是一切道德的基礎。而人生的幸福,並不來源於物質生活的快樂,而是?除心靈中的憂慮和致力於知識的獲得。這和儒家講的“格物致知”、“修身養性”完全是同一個意思。可見,西方哲學不僅也講中庸之道,就連達到中庸之道的方式,也和儒家思想有着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