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畢加索是一個怎樣的人?

畢加索是一個怎樣的人?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3W 次

畢加索是一個怎樣的人?

畢加索是一個怎樣的人?

2019年6月15日,一個令人期待許久的展覽《畢加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在北京的798藝術區開幕。由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和國立巴黎畢加索博物館合作呈現的這次大展,爲中國的觀衆帶來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畢加索畫作收藏。

在時間線索上,這個展覽從1895 年畢加索早年求學時期開始,一直延續到他在巴黎閃耀天才光芒的1920年代,通過衆多的傑作展現畢加索在他的藍色和粉色時期、原始主義和立體主義時期等不同階段的天才創造力,以及這種革命性的創造力又如何改變了20世紀現代藝術的面貌。

畢加索是一個怎樣的人?

畢加索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在100年來熱議不斷,最終成爲家喻戶曉的人物?

巴勃羅·畢加索(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現代藝術的創始人,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

他一生畫了將近四萬張畫,每一張在拍賣行都一票難求,還曾拍出1.04億美元天價。在法國一次民意調查中,他以40%的高票當選爲20世紀最偉大的十位畫家之首。

畢加索作品具有造型奇特創意,他通常先將事物拆分然後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重新組合,奇特、混亂、怪異、晦澀、騷動不安,顛覆傳統,衝擊着人們的視覺。

1.成名要趁早

1881年10月25日,畢加索出生於西班牙南部的馬加拉市。他的父親何塞是一名美術老師,母親則是一名家庭婦女。儘管這是一個極爲普通的家庭,但畢加索還是享受到了“拼爹”的福利——父親發掘了他的藝術天賦並訓練他繪畫的技法,爲他日後的創作打下了堅固的基礎。

14歲那年,畢加索考入父親任教的巴塞羅那美術學院高級班,同一年,他畫了《姑媽佩帕的肖像畫》,他對細節精巧的處理被名家讚歎爲“這是整個西班牙藝術史裏最棒的畫作之一”。

這使得畢加索在當地開始小有名氣,並在16歲那年首次參加了全國美術展,後來又考進了馬德里費爾南多皇家美術學院。

少年的畢加索不斷升級打怪,可以說是路順風順水,然而他並不滿足於坐在課室裏做一名好學生。他要紅,要成名,要做一流的藝術家。於是,野心勃勃的他在18歲那年毫不猶豫地離開家鄉,去到藝術家雲集的巴黎,開啓他“一代網紅:天才畫家畢加索”之旅。

2.流量刷起來!

巴黎是畢加索的福地。

到達巴黎第二年,他的畫作《煎餅磨坊》就被法國人收藏了,第三年更是憑着《人生》鞏固了名氣和聲譽,穩穩地坐到了“著名畫家”的椅子上。

巴黎聚集了那麼多才華洋溢的畫家,爲什麼畢加索能脫穎而出?僅僅是因爲他好運氣嗎?NO!他能成爲一代網紅鼻祖皆因他懂得刷!流!量!

刷流量指某個網站或網絡服務商主觀人爲的通過不正當的技術手段提高其在互聯網上的瀏覽量及數據交換量。可快速提高網站/網頁流量、網店訪問量和商品人氣,以此提升網站的廣告收入。

畢加索剛到巴黎時,並不爲人所知,作品無人問津,因爲當時巴黎的畫廊只擺放名家作品。

在這種情況下,營銷天才畢加索啓動了他的小宇宙——低價僱傭一批大學生水軍,讓他們輪流每天去巴黎的畫廊裏轉悠,在離開畫廊時,都要問畫廊老闆:“請問,你們這裏有畢加索的畫嗎?”、“請問在哪裏能買到畢加索的畫?”、“請問,畢加索到巴黎來了嗎?”

無數次的詢問,讓“畢加索”三個字在畫商和藏家的圈子裏傳開了。“誰是畢加索?”有人看過他的畫嗎?”精明的畫商們按捺着激動的心情,四處打探着畢加索這個只聽其名不見其人的神祕人物。直到一個月之後,瞅準時機的畢加索才悠悠然出現在畫廊裏,成功地賣出了那些原本無人問津的畫,並一舉成名。

畢加索是一個怎樣的人? 第2張

3.說好故事炒話題

畢加索除了僱人幫自己“刷榜”,也很懂得爲自己造勢:每次出售畫前,首先會舉辦一場畫展,邀請熟悉的畫商來聽述他畫作背後的故事,以激發人們的購買興趣。

時下各大品牌每逢新品上市都會召開隆重的新品發佈會並開始各種廣告,這個套路不就是複製他老人家的嗎?

不只如此,畢加索還會利用人們獵奇地心理,爲自己的人設增添一些神祕的色彩,比如他出生時的故事。

據畢加索說,他剛出生時渾身青紫,不會動彈,一度被家人誤以爲是個死嬰,差一點被放棄了。所幸他的舅舅是醫生,往他的鼻孔裏猛灌了一口雪茄,他才存活下來。於是,人們每次提起畢加索的立體主義,都會想起他那傳奇般的出生。

4.爭取曝光率

一百多年前的巴黎藝術圈,沒有讀者見面會,也沒有簽名這回事。我們精明的畢加索卻不會錯過任何一個曝光大名的機會,現在流行的跨界聯名款也是畢加索常用的手段。

比如,他給波多爾酒莊設計標牌時,不像其他設計師那樣收取莊主的報酬,而是問他要一批葡萄酒,然後在酒瓶的標籤空白處簽上大名。於是這一批葡萄酒就變成了限量版,雖然味道和其他的酒一樣,但是有了名人的親筆簽名價值就不一樣了。

畢加索不愛使用現金,他喜歡開簽名支票。拿到支票的人心想:這可是大名鼎鼎的畢加索的簽名支票哦!於是人們紛紛選擇了收藏,而不兌換。這就意味着畢加索的消費不僅沒有實際開支,還順勢宣傳了自己,不費吹灰之力就實現了名利雙收。

5.熱度不夠,緋聞來湊

畢加索是一位美男子,他的母親對此常常引以爲傲:“他漂亮得既像天使,又像魔鬼,任誰都忍不住想多看他兩眼。”

帥哥的桃花運本來就比一般人強,何況畢加索還是一名情感豐富的藝術家,他的一生與無數的女人牽扯着(創作的多幅名畫均與他的情人有關),在冊的情人就多達7位(其中2個爲他自殺,1個爲他精神失常),看到這裏,可能很多人都會罵他一句:呸,渣男!

對於藝術家的私德問題,人們向來都是很包容的。畢加索到處留情,但並沒有受到業界的封殺。畫商們也對此喜聞樂見,因爲緋聞能帶來熱度,熱度=流量,流量即是金錢,尤其是畢加索的情人吉洛特寫的傳記《我與畢加索的生活》。書中詳盡描述了畢加索不爲外人所知的一面,引起的軒然大波妥妥穩居熱搜榜首。

6.藝術界勞模

有才華、懂炒作、情商高、會哄女人……如果你以爲畢加索是靠着這十八般武藝成功的話,那就錯了,這些最多是錦上添花。

他能縱橫畫壇數十年、成爲有史以來唯一活着進入羅浮宮的藝術家,靠的是源源不斷的創作和在創作中的不斷的勇於突破。

從原始藝術,到古希臘,古羅馬藝術,再到中世紀藝術,到文藝復興,到古典主義,可以說,畢加索的藝術作品涵蓋了整個西方藝術史。畢加索是個不斷變化藝術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後期印象派、野獸的藝術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選爲自己的風格。他的才能在於,他的各種變異風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獷剛勁的個性,而且在各種手法的使用中,都能達到內部的統一與和諧。

有人作過統計,畢加索生前的作品約有37000件,包括:油畫1885幅,素描7089幅,版畫20000幅,平版畫6121幅。這個驚人的數量,則表示如果從8歲算起,到他92歲去世,這84年間他每天至少要創作1至2件作品。你看,如此聰明、才華情(財)商兼備的畢加索都這麼勤奮,你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努力呢?

有一次,我採訪拍賣行的一位現代藝術專家,那年正好是畢加索的一件作品又創下市場最高價格,這位專家就向我感嘆:“收藏家的口味變來變去,雷諾阿、莫奈這樣的印象派大師都有價格下落的時候,唯有畢加索是個例外,他是唯一的永遠在製造收藏熱點的藝術家。”一百年來,藝術世界發生了這麼多變化,人們對畢加索卻有着幾乎不變的傾慕和好奇。

在回憶錄《人·歲月·生活》中,愛倫·坡這樣描述他的這位畫家朋友 :

“有時有人問我,‘畢加索’這個字該怎麼念纔算正確——重音在最後一個音節還是在倒數第二個音節?也就是說,他是西班牙人還是法國人?當然是西班牙人——這有他的外貌和性格、嚴峻的現實主義、高度的熱情以及深刻而危險的諷刺爲證。”

確實,畢加索的身上和他的畫中瀰漫着濃烈的地中海氣息[]。2007年,我因爲一個採訪的機會去到西班牙,曾經試着去尋找過畢加索的來處。那次我是從他西班牙生活的尾聲一直回溯到他的人生源頭,自北而南,踏訪了他少年時期生活過的三座城市,它們分別是巴塞羅那、馬德里和馬拉加。對於理解未來的巴黎時期的畢加索,這三座城市至關重要。

從某種程度而言,巴塞羅那對於畢加索的意義並不少於巴黎——雖然他只在這裏生活了5年,而在巴黎有幾十年。1895年,14歲的畢加索跟隨父親搬到巴塞羅那,並考上了巴塞羅那美術學院。在這裏畢加索完成了3幅作品:《最初的聖餐》、《留平頭的自畫像》以及《科學與仁慈》。其中《最初的聖餐》現在收藏在巴塞羅那的畢加索博物館,畫中濃烈的宗教氛圍,熟練並且控制自如的學院派技法,令人難以相信畢加索那年不過15歲。

畢加索是一個怎樣的人? 第3張

巴塞羅那還有傳奇的“四隻貓”咖啡館,畢加索曾是那裏的常客。在加泰羅尼亞地區,這個咖啡館就是現代主義的大本營。後來爲畢加索立傳的人認爲,他未來性格中一些詭祕的側面,比如喜歡建立極少數人的親密小圈子,喜歡那些暗號式的稱呼、暗語和術語,正是從這段時期開始顯現的。“四隻貓”時期的畢加索只有19歲,但他很快成爲年輕人小集團簇擁的核心人物。1900年2月1日,畢加索的“小集團”爲他在“四隻貓”的地下長廊裏面舉辦了首次個人畫展。畫展並不成功,但它有點像是年輕畢加索對西班牙生活、對學院派繪畫的最後告別儀式。當年10月,畢加索就去到巴黎,住在蒙馬特高地,開啓了屬於他的20世紀。

事實證明,這個法國人眼中的西班牙“野蠻人”,在他所擁有的天才之外,他的直覺是有多麼適合巴黎的藝術名利場。畢加索一本傳記的作者皮埃爾.戴克斯(Pierre Daix)說:“畢加索後來在1914到1927年的立體主義時期的成功,正是來自畫商羅森伯格這些人所代表的上流社會。”羅森伯格幫助畢加索變得富有了。30歲的畢加索只是不愁錢,40歲時他成了富翁,並從此進入一個神話:他這一生比其他藝術家都更有名、更有錢。當然,他也具有令人吃驚的藝術創造力。

天才並非孤立發生

從1900到1910年,汽車、飛機、無線電、摩天大樓、工業托拉斯,這些物質世界的急速發展爲畢加索時代的藝術變革搭建了背景。普朗克的量子論和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也在1901到1905年相繼誕生,人們看待世界的方式開始區別於牛頓時代。

藝術史家普遍認同一個事實:在20世紀初期,藝術觀念的變革是新物質和新發明衝擊的結果,它也從科學、哲學和新生產方式中獲得迴應和關聯——一種屬於現代世界的速度、變化和多視角。象徵主義、立體主義、未來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表現主義……各種新的現代藝術觀念幾乎都在1900到1914年之間發生,彼此碰撞、包容和疊加。它們都與時代有關。

說到格列柯,我想起馬德里。在那次的西班牙之旅中,我專程去了一趟畢加索入讀兩年的馬德里聖費爾南多皇家美術學院。學院在市中心,鬧中取靜,原建築是棟銀行大樓,外形規矩氣派。畢加索並不喜歡他的學校。入學不到兩年,他因爲染上猩紅熱中止了學業,之後就迫不及待地離開了這個令他厭煩的地方。他經常曠課,寧願一個人去普拉多美術館裏遊蕩,格列柯的代表作品大都收藏在這裏。

在少年畢加索寫給朋友的信裏,我們看到了他對古代繪畫的趣味。他說:“委拉斯開茲(Velazquez)是第一流的,格列柯(Greco)的頭像很了不起……”那一時期的繪畫中,畢加索開始預示一種畫法的“變形”,這不排除來自格列柯的影響,因爲在他那個時代,模仿格列柯就是一種前衛風格。

至於布拉克,他是討論畢加索立體主義時期無法迴避的名字。1907年,在關於立體派的任何宣言、甚至“立體主義”這個名詞本身都沒有出現之前,畢加索在蒙馬特的畫室裏完成了《阿維尼翁的少女》,這幅作品後來被視爲立體派的始發。在這之後,畢加索開始和布拉克一起工作,他們繪畫日常生活裏的那些平常之物,包括咖啡廳的桌子、吉他、小提琴、杯子、報紙、玻璃瓶、菸斗、菸灰缸,還有水果盤……並且共同實驗新的繪畫方式,比如以實物來拼貼畫面。他們的作品甚至因此在一段時期內變得難以分辨。1915年,詩人科克託回憶他和畢加索第一次會面的情境時寫道:“蒙馬特和蒙帕納斯都在獨裁政權的掌握之中,唯一的生活樂趣,就是能夠擺在咖啡館餐桌上的物件與西班牙吉他。”

永遠都超越你想象的畢加索

畢加索這一生,到底留下了多少件作品?幾年前,我在採訪時任巴黎畢加索博物館館長、畢加索研究專家安娜·巴達薩瑞(Anne Baldassari)的時候曾經問過這個問題。她告訴我:“沒人能說出畢加索到底留下了多少作品,不過我可以給你一些數字:5000件油畫、1200件雕塑、4000件陶瓷、1.5萬件素描和版畫、150件草稿本和156件插圖繪本——而這些僅僅是他去世的時候留在自己家裏的收藏品。畢加索很早就成功了,一生賣掉了很多作品,你可以想象一下總的數目。”

真是一個永遠都超越你現實想象的畢加索。就像愛倫·坡說的:“寫畢加索難以下筆,原因就在於無論你寫什麼,他都既真實又不真實。”

在安達盧西亞的小城馬拉加,畢加索故居正對老市區最熱鬧的梅塞德廣場(Plaza de la Merced)。據說在畢加索小時候,廣場上種滿梧桐樹,鴿子成羣落在樹上。如今鴿子還在,梧桐已經沒有幾棵了。站在廣場上,就能看到畢加索小時候的房間,有一扇綠色的窗戶。他的父親何塞(何塞·魯伊茲·布拉斯科)是當地藝術學院的繪畫老師。在畢加索的傳記中,這位父親都是甘願匍匐在兒子無以倫比的天才面前、爲他奉獻所有的形象。畢加索10歲前沒有離開過這個小城,從父親那裏繼承下來的是對鬥牛和鴿子的迷戀。在八九歲時,他完成了第一幅油畫,畫上就是一個全副武裝的鬥牛士。鬥牛和鴿子的意象,在他後來的繪畫中從不曾間斷。

那天,我突然間好像理解了傳記作家皮埃爾·戴克斯的話:“我們若不考慮他只是一位生在19世紀的安達盧西亞男人,就永遠不可能探究他的感官世界、他的性慾以及他最終的藝術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