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7W 次

歷史上有許多成語都出自歷史故事,那麼你又知道有哪些呢?如下是勵志網爲大家整理的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希望能幫助到你。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一):超羣絕倫

關羽,字雲長,是劉備的重要將領。

劉備當平原國相後,關羽和張飛分頭率領他的軍隊。他們三人同睡一張牀,情如兄弟;在大庭廣衆之下,關羽和張飛總是侍立在劉備身旁。

劉備跟隨劉表後,關羽跟着依附。

後來,劉備率部南下,準備渡過長江。另外派關羽率領幾百戰船,與他在江陵會合。

曹操急追劉備,到達當陽(地名,位於兮湖北省中部),劉備向東北直奔,正好遇上關羽的船隊。不久,孫權派軍隊幫助劉備抗擊曹操,曹操率軍退去。

劉備南下收復了東南四個郡,於是任命關羽爲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守長江北岸。

後來,關羽聽說馬超前來歸降劉備,因他過去不認識馬超,便寫信給諸葛亮,詢問馬超的人品和才能可以同誰相比。

諸葛亮對關羽瞭解,知道他護短,不服氣居於別人之下,便寫信回答說:“馬超文武雙全,勇猛過人,是一代豪傑,如漢初大將鯨市、彭城一類人物,可與張飛並駕齊驅。但是,不能與你這個超出衆人、獨一無二的美髯公相比。”

這個故事史料記載如下:“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羣也。’”這便是成語“超羣絕倫”的由來。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二):驚弓之鳥

戰國時期,魏國有一個叫更羸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更羸與魏王在京臺之下,看見有一隻鳥從頭頂上飛過。更羸對魏王說:“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飛着的鳥射下來。”“射箭能達到這樣的功夫?”魏王問。更羸說道:“可以。”說話間,有雁從東方飛來。當雁飛近時,只見更羸舉起弓,不用箭,拉了一下弦,隨着“咚”的一聲響,正飛着的大雁就從半空中掉了下來。

魏王看到後大吃一驚,連聲說:“真有這樣的事情!”於是,好奇地問更羸不用箭是如何將空中飛着的雁射下來的。更羸對魏王解釋說:“其實也沒什麼,我猜測這是一隻受過箭傷的大雁。”“你怎麼知道這隻大雁受過箭傷呢?”魏王更加奇怪了。

更羸繼續對魏王說:“這隻大雁飛得慢,叫得悲。”魏王還是一臉茫然。

更羸接着講:“飛得慢是因爲它身上的箭傷在作痛,叫得悲是因爲它離開同伴已很久了。傷口在作痛,還沒有好,它心裏又害怕。當聽到弓弦聲響後,害怕再次被箭射中,於是就拼命往高處飛。一使勁,本來未愈的傷口又裂開了,疼痛難忍,再也飛不動了,就從空中掉了下來。”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三):斷章取義

春秋後期,齊國的大夫崔杼和慶封合夥殺死了齊莊公,立莊公的異母弟杵臼爲國君,史稱齊景公。崔杼和慶封功分右相和左相。

莊公有兩個忠誠的衛士,一個叫盧蒲癸,一個叫王何。他們在莊公遇害後逃到國外去。盧蒲癸在出逃前懇切地囑託弟弟盧蒲敝:“你要千方百計取得崔杼和慶封的信任,在適當時候使我回國,爲莊公報仇。”

盧蒲敝不忘哥哥的囑託,後來當了慶封的家臣。他很快發現,慶封雖然是左相,但朝政大權全被右相崔杼攬住,慶封只是名義上的相國而已。於是他幫慶封施出一條計謀,利用崔杼幾個兒子爭奪繼承權的矛盾,殺了崔杼一家,崔杼也自殺身亡。此後,齊國的朝政大權全落入了慶封手裏。後來,慶封迷戀上了盧蒲敝的妻子,不再關心朝政大事,便讓兒子慶舍來掌管。

盧蒲敝在逼死崔杼的過程中立了大功,自然成了大紅人。他根據哥哥盧蒲癸的囑託,設法讓哥哥回到齊國,當了慶舍的侍衛。盧蒲癸本來是衛士,勇力過人,慶舍很欣賞他,不久把自己的女兒慶姜嫁給了他。在受到慶舍寵信後,他又設法讓同時逃到國外去的衛士王何回到齊國,與自己一起當慶舍的'侍衛。從此,兩人私下聯絡了一些不滿慶氏父子的人,準備殺滅慶氏,爲莊公報仇。

盧蒲癸的妻子慶姜發現丈夫的行爲很神祕,便問他究竟在幹什麼,能否與自己一起商量商量。盧蒲癸心想,我在幹殺滅你們慶氏的事,怎麼能與你商量呢?但經不起她一再詢問,便對她說:“如果我告訴了你,恐怕自己難逃一死。這樣的話,就會壞了大事。”慶姜聽完後,說:“相公的事也就是我的事。你告訴了我,我能出力就與你一起策劃,不能出力也決不泄露出去。”

在這種情況下,盧蒲癸把準備殺滅慶氏的事告訴了慶姜。慶姜表示要大義滅親,幫助丈夫完成這一義舉,並嚴守祕密。預定舉事的日子,選在慶封外出打獵的那天,慶姜又說服父親慶舍隨同齊景公去太廟舉行祭禮。就在這時候,盧蒲癸突然將長戈刺進了慶舍的胸膛。慶舍死後,盧蒲癸率兵殺滅了慶氏餘黨。慶封在出獵途中得知這個消息後,帶着隨從的士兵回城,因城堅無法攻克,逃奔魯國,後被殺。

事後,有人問盧蒲癸道:“慶氏和你們盧氏都是姜姓的後裔,你怎麼會和同宗的慶氏聯姻,娶慶姜爲妻呢?”

盧蒲癸回答說:“慶舍不因爲我與他是同宗而避開,把女兒嫁給我,我又爲什麼要去避開呢?就像有人常常截取《詩經》中某首詩的某一章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我只取我所需要的,管它什麼同宗不同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