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古今中外勵志小故事(精選14篇)

古今中外勵志小故事(精選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曾聽過許多故事,那些故事雖然簡單,但是其中卻蘊含了許多大道理,只要我們能夠有所感悟,必能受用終身。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古今中外勵志小故事,歡迎閱讀參考!

古今中外勵志小故事(精選14篇)

古今中外勵志小故事 篇1

晉文公用膳的時候,發現烤肉上纏着跟頭髮絲,便立即召來御廚,責問道:“你想害死寡人啊?烤肉上怎麼會有頭髮?”

御廚惶恐地跪下低頭說道:“若真有此事,我便犯下三項死罪。第一,頭髮絲沒有被我切肉用的鋒利的刀切斷,這是一項死罪;第二,我在用竹條串肉的時候竟然沒有看到纏着的頭髮,這又是一項死罪;第三,我把肉串放在熾熱的炭火上烤熟了,纏在上面的髮絲竟然沒有燒焦,這也是一項死罪。但是我想,這事恐怕是有人從中動了手腳,跟我過不去故意栽贓吧?”

文公聽完廚子的話,心中已明白三分,仔細盤查,確實像御廚所言被一個太監栽贓了。

晉文公大怒,立馬命人將那個太監拖出去斬了。

古今中外勵志小故事 篇2

古時候,朝廷派兩位使者出使高麗,一位正使,一位副使。

當他們結束訪問返回時,高麗國贈與他們許多禮品,正使並不在意這些東西,便讓副使負責管理。這個副使是個自私自利的小人,他把友國贈給正使的東西全放在滲水的艙底,而把自己的放在上面。

途中遇到了大風浪,爲了安全起見,船主要求把隨行的東西拋到海中,以減輕船的重量。於是衆人紛紛把東西往海里扔,也顧不得什麼了,還是性命要緊。在剛扔到一半的時候,海上的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大家也靜下來,開始檢查自己的物品。

這位副使這才發現,自己的東西一樣也沒了,全被扔到了海里;而正使的禮品因爲放在最底下,所以一樣也沒被扔掉。

古今中外勵志小故事 篇3

羅馬教皇庇護十二世在講道時從來不看講稿,幕僚們都對他的記憶力很好奇,有一次他終於說出原因。

很早的時候,他每次都是看着講稿講道。在一次彌撒中他看着講稿講完道之後,忽然一個女信徒站起來,公開批評說:“如果講道的人自己都不能記住他所講的內容是什麼,他又怎麼能使別人記住呢?”

那位信徒的話讓他啞口無言,無比羞愧,於是他下定決心再也不看着講稿講道了。後來,他在講道的前一晚,把講稿的內容記在腦子裏;再後來,他根本就不用再寫講稿了。

古今中外勵志小故事 篇4

烏克蘭詩人塔·格·謝甫琴科,於 1814 年生於一個農奴之家。他後來雖然贖了身,卻因爲寫了許多革命詩歌,被流放到奧倫堡草原。他爲人幽默而倔強,尤爲傲視權貴。

謝甫琴科喜歡隨漁民去划船,捕魚後就到小店去閒坐。有一次,他在那兒遇見一位權貴,此人和他聊了一會兒,分別時,他向謝甫琴科伸出手來,卻只給了一個指頭,說:“當我向地位相等的人表示敬意時,我伸出雙手;比我低一級的人,我伸出四個指頭;再低一點的是三個指頭;更低一點的是兩個指頭;對其他一切人則是一個指頭。”

謝甫琴科笑道:“我是個農民,沒有官位,怎麼辦呢?先生,我給你半個指頭吧。”說罷,他將拇指夾在食指與中指之間,露出半個指頭,向權貴伸出手去。

古今中外勵志小故事 篇5

有個人家裏養了一隻機靈可愛的鸚鵡。一天,來訪的朋友提醒女主人說:“你家的鸚鵡是不是病了,老是咳嗽,看起來很痛苦的樣子。”

夫人一聽,十分緊張,仔細留意後還真發現這隻鸚鵡有咳嗽的毛病,趕緊將其送往寵物醫院。經過獸醫的診斷,結果這隻鸚鵡很健康,一點毛病也沒有。

那麼,這隻鸚鵡又爲什麼會咳嗽呢?其實,它並不是真正的咳嗽,而是,在學那個抽菸很兇的女主人的咳嗽聲。

古今中外勵志小故事 篇6

一隻可憐的流浪狗遭到一幫壞小子的攻擊,渾身傷痕累累。他奮力逃離了他們的魔爪,奄奄一息地躺在路邊,又飢又渴的它在內心默默祈禱:“快,給我一碗水吧,不!一口就好,快啊!”

一羣修士經過小狗的身旁,看到它內心產生無限的憐憫。領頭的轉過頭對大家說道:“看,這隻狗兒多可憐!我們一定得好好修行,要不然,下場就會跟它一樣!”

受傷的`狗兒仍在不停地祈禱:“水,水啊!哪怕是半口也行!”衆人遵照指示,低頭開始祈禱。

小狗微微動了一下,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古今中外勵志小故事 篇7

一輛滿載學生的校車出了車禍,很多學生受傷了。路人紛紛停下來幫助救人,一個女士迅速走到一個受傷最嚴重的學生旁,檢查他的傷勢。一個男士也趕到她身旁,很粗魯地把她推開,大聲地說:“讓我來,我學過急救。”

男士自以爲能夠解決受傷學生的痛楚,沒想到,學過急救的他卻弄得那個學生痛得叫了起來。女士看那男士手足無措的樣子,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如果你需要一個外科醫生幫助的話,我就在後面。”

古今中外勵志小故事 篇8

一隻特別喜歡偷襲別人的狗咬過不少人,很多人都說要宰掉它。這隻狗的主人也很氣惱,但是一時狠不下心殺死它,只好找了一個鈴鐺,系在狗脖子上,提醒別人注意這隻狗。

這隻狗卻不解其然,還以爲這隻鈴鐺是主人給它的獎賞。它搖着鈴鐺,神氣活現地在其它狗面前炫耀。

一隻老狗白了它一眼,說道:“你神氣什麼,主人給你戴上鈴鐺並不是因爲你了不起,而是要提醒大家,你是個危險的壞蛋!”

古今中外勵志小故事 篇9

一個炎熱的中午,太陽火辣辣地照着大地。兩個路人熱的實在受不了了,看到不遠處有一棵梧桐樹,便急忙走過去,坐在樹陰底下休息。

一個人望着這棵梧桐樹:“這梧桐樹既不開花又不結果,一點用也沒有。”

另一個接着說道:“是啊,長的也彎彎曲曲的,還老脫皮。真難看!

聽到兩個人對自己的議論,梧桐樹傷心無比,但它還是默默不語地爲他們遮擋着炎炎烈日。

古今中外勵志小故事 篇10

一個男子走在路上,突然路邊跳出來一隻青蛙對他說道:“先生,請吻我一下吧,我會變成一位公主,給你一個熱吻。”這個男子停下來,把青蛙撿起來放進口袋,繼續趕路。

青蛙接着說:“快吻我吧,我願意陪你一整天。”男子把青蛙拿出來,看了一下,又放回口袋裏,接着前行。

過了一會兒,青蛙說:“好了,好了,我可以陪你一個禮拜,請快些吻我吧。”男子依然沒理它,還是走自己的路。

見男子這樣,青蛙又說:“怎麼回事,難道一個禮拜還不夠嗎?你要多久?”

男子把青蛙拿出來,對它說:“我是一個工程師,沒時間跟女人鬼混,但是有一隻會說話的青蛙,多酷啊!”

古今中外勵志小故事 篇11

李時珍經過長期的臨牀實踐,認識到本草“關係頗重”,而古代本草中“差訛、遺漏不可枚數”,爲了糾偏正誤,他不恥下問,虛心向勞動大衆求教;爲了考察藥物的形態、生長、性能,他不惜遠涉千山萬水,足跡遍及大江南北。

李時珍對宋代蘇頌《圖經》中的老鴉眼睛草與龍葵龍珠之考證即爲一例。李時珍曰:“龍葵、龍珠,一類兩種也,皆處處有之。四月生苗,可食,柔滑……但生青熟黑者爲龍葵,生青熟赤者爲龍珠,功用亦相彷彿,不甚遼遠。楊慎丹鉛錄,謂龍葵即吳葵,反指本草爲誤,引素問、千金四月吳葵華爲證。蓋不知千金方言吳葵即蜀葵,已自明白矣。今並正之。”李時珍的這一段敘述不僅將龍葵、龍珠作了歸併,辨正了《圖經》老鴉眼睛草與龍葵各立一條之誤,還辨正了楊慎龍葵即吳葵之失。論述透徹、明確,使龍葵、老鴉眼睛草、龍珠、吳葵、蜀羊泉等之間混亂的名稱得以釐正。

古代本草常將通草與木通相互混淆,或將兩者視爲一物。李時珍以認真負責的科學態度糾正了前人的這一錯誤。《神農本草》之通草,《本草綱目》釋名爲五代南唐陳士良《食性本草》之木通。時珍曰:“有細細孔,兩頭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謂木通也。今之通草,乃古之通脫木也,宋本混注爲一,今分出之”。他在“集解”項作了進一步詳釋,“其枝今人謂之木通,有紫、白二色,紫者皮厚味辛,白者皮薄味淡。本經言味辛,別錄言味甘,是兩者皆通利也。”

菝葜、土茯苓是古今長期混亂品種,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曰:“土茯苓,楚蜀山箐中甚多,蔓生如蓴,莖生細點,其葉不對,狀頗類大竹葉而質厚滑,如瑞香葉而長五六寸,其根如菝葜而圓,其大如雞鴨子,連綴而生,遠者離尺許,近或數寸,其肉軟,可生啖。有赤白二種,入藥用白者良。”生動簡要地描述了土茯苓原植物的特徵:苓蔓生,葉狀如竹葉,大而質厚。根狀莖細長,每隔一段間距生一肥厚的塊狀結節,這與百合科菝葜植物土茯苓(光葉菝葜)的特徵完全吻合。特別是說“赤白”二種,真實無誤,因其生長環境質地的差別,雖同種植物,亦有赤白之分。李時珍不但對藥物標本及性狀進行研究,而且還將研究結果與古文獻進行比照考證。他說:“按中山徑雲,鼓鐙之山有本草焉,名曰榮草,其竹如柳,其本如雞卵,食之已風,恐即此也。”並找到“食之已風”的療效。他還說:“諸醫無從考證,往往指爲萆?Z及菝葜,然其根苗迥然不同,宜參考之。但其功用亦頗爲相近,蓋亦萆、菝葜之類也。”李時指出古代醫家對此無從考證和相互混淆的藥物加以訂證和區分。

古今中外勵志小故事 篇12

落體問題,人們很早就注意到了。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的學說認爲,物體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樣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體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說,十公斤重的物體,下落的速度要比一公斤重的物體快十倍。

一千七百多年來,在書本里,在學校的講臺上,一直把這個違背自然規律的學說當作聖經來講述,沒有任何人敢去懷疑它。這是因爲,亞里士多德提出過 “地球中心說”,它符合奴隸主階級和封建統治階級的利益,因此,亞里士多德的其它學說也就得到了保護。

年輕的伽利略沒有被這個龐然大物嚇倒。他根據自己的經驗推理,大膽地對亞里士多德的學說提出了疑問。他想,同樣是一磅重的東西,自然以同樣速度下落。但是,如果把兩個一磅重的東西捆在一起,或者把一百個一磅重的東西捆在一起,那麼根據亞里土多德的學說,它們下落的速度就會比一磅重的東西大一倍或者九十九倍,這可能嗎?他決心親自動手試一試。

伽利略選擇了比薩斜塔作試驗場。有一天,他帶了兩個大小一樣,但重量不等,一個重一百磅的實心鐵球,一個重一磅的空心鐵球,登上了五十多米高的斜塔。塔下,站滿了前來觀看的人。大家議論紛紛,有人譏笑他:“這個青年一定是瘋了,讓他胡鬧去罷!亞里士多德的理論還會錯嗎!”

只見伽利略出現在塔頂,兩手各拿一個鐵球,大聲喊道:“下面的人看清楚啦,鐵球落下去了。”他把兩手同時張開。人們看到,兩個鐵球平行下落,幾乎同時落到了地面上。那些諷刺譏笑他的人目瞪口呆。

古今中外勵志小故事 篇13

在成長過程中,特別記得一個冷漠的眼神。

在我剛成名不久,有一次參加一個國際電影節,在後臺遇見一個很有地位的女演員。

我上去很有禮貌地跟她握手說:“你好,我是陳坤,很高興認識你。”那個女演員在我說完這句話之後,緩緩地轉身,輕描淡寫地瞟了我一眼,冷冷地“哼”了一下。

我至今都記得她“哼”的那一聲,要多冷有多冷。我笑了笑沒說話就離開了。我面不改色地往前走,大家看到的依然是一個淡定平靜的陳坤,其實我心裏已經翻了好幾遍。憎恨、憤怒、想證明自己。

那一刻,我在心裏狠狠發誓:等着瞧!

我有一個不太好的毛病叫“記恨”,那件事讓我記恨了很多年。那種刻骨銘心的憎恨和憤怒一直憋在我心裏,化成一種動力,催促我不斷地強大,成爲今天的陳坤。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恨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傷害你,也是你成長的動力。

幾年之後,當我憑着認真演戲在業內獲得一點兒肯定,成爲具有一定專業素養的演員之後,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我理解了那個女演員。

她那種輕蔑的眼神,其實是對那種憑人氣躥紅,卻無實力一類演員的蔑視和不認可。回想那時的我,的確沒什麼演技,但人氣突然很旺,有點兒飄飄然。也許在那個女演員心裏,我是一個靠臉蛋成名的空架子,一個所謂的偶像。

從那時起,我深知,一個演員如果想在業內得到足夠的尊重,一定要靠人品、靠實力,而不是人氣。到了今天,我有時還會在公開場合與那個女演員見面,記恨的情緒已經完全沒有了,甚至我在內心深處非常感激她曾經對我那輕蔑的一瞥。雖然當年她並非有意幫我,但那個無心插柳的冷漠眼神,激勵我走到今天。

到今天爲止,假如有一個沒實力但人氣很旺的明星,在我面前“得瑟”,我依然很不給面子。如果對方也因爲心中受挫,發憤圖強,能夠把我的冷漠變成他成長的動力,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有時候,微笑和鼓勵不一定是好事,冷漠或打壓也未必是壞事,只看對面的人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和承受這一切。

古今中外勵志小故事 篇14

4月的一天,27歲的亞倫·拉斯頓隻身來到位於猶他州東南部的布魯莊峽谷攀巖。

出發前,他將手機留在了家裏,並決定不告訴任何人他要去哪兒,後來發生的事情證明,這是一個令他後悔的決定。

就在他攀上一塊重達800磅的大岩石時,岩石突然鬆動了,拉斯頓的手頓時失去了抓攀點,慣性把他一下子甩到巖壁上。與此同時,大岩石迅速向他滾來,壓在了他的右臂上,然後戛然而止。

那一刻,除了劇痛,還有恐懼。一開始拉斯頓就意識到,靠自己絕不可能把手臂弄出來,因爲不管他怎麼擺動身體,大岩石就是紋絲不動。在隨後的幾十分鐘時間裏,拉斯頓拼命用自己的身體去頂撞大岩石,希望大岩石能挪動一點點。但這一番掙扎除了使得他精疲力竭外,沒有絲毫作用,拉斯頓就這麼被困在那裏整整5天,靠身上所帶的少許食物和水維持着生命。

爲了防止脫水,他還喝了自己的尿。

第六天,食物與水都已經耗完。拉斯頓看着那塊巨石,心裏冒出了一個可怕的念頭:用刀子切斷胳膊。只有切斷自己的胳膊,纔能有生還的機會。

爲防萬一,拉斯頓打開數碼攝像機,給家人記錄下他最後的信息。“真對不起……”他說,“你們每一個都讓我感到驕傲。”然後,他開始用自己的身體做槓桿,使勁往下擰胳膊,越擰越低。不知過了多久,他的耳邊響起了“啪”的一聲。那聲音就像一聲槍響,在山谷裏迴盪。拉斯頓知道他的骨頭斷了。那一刻,他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鑽心的痛。

接着,拉斯頓小心翼翼地切臂肉。在開始切手臂前,他先拽下水囊的軟管塞子上的繩子當止血繃帶,牢牢扎住血管。然後迅速把血管切斷,再切斷大動脈。那一瞬間,拉斯頓覺得自己就像被人活生生放進了熾熱的岩漿中。但是,伴隨着劇痛的,還有一種感覺,那就是痛快。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獲得自由之後所產生的美好感覺。然而拉斯頓遠沒脫離危險,因爲要走出峽谷,他還要走將近4個小時的山路。

血,一直不停地順着他的雙腿往下流,溼透了他的鞋子。拉斯頓靠着堅強的意志力一步一步往外走。終於,他碰上了一個徒步旅行的家庭。這家人在上山時曾碰到了正在峽谷入口搜救拉斯頓的搜救隊。看到拉斯頓,他們馬上幫他聯繫搜救隊。前來搜救的直升機迅速趕到。搜救隊長查看了拉斯頓的傷勢後,馬上對駕駛員說:“他把自己的手臂切斷了,我們必須趕快把他送往醫院。”

傷愈出院後,拉斯頓把這次痛苦的經歷按時間順序寫成了一本書,起名爲《生死兩難》一這本書於2004年出版,併成爲當年的暢銷書。他也成爲一名勵志演說家,在一場場演講中,他把自己從那場苦難中學到的經驗、教訓和感悟傳播給更多的人。

“我必須下決心勇往直前,儘管不知未來還會發生什麼事情。”拉斯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在關鍵時刻戰勝恐懼而斷然採取行動,這纔是最重要的,”

今天,拉斯頓還在繼續新的行動。他已安裝了度身定做的假肢,前不久還登上了位於阿根廷的海拔高達23000英尺的阿空加瓜山的最高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