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從幾千元起家,到每年幾千萬生意

從幾千元起家,到每年幾千萬生意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15K 次
從幾千元起家,到每年幾千萬生意
人生可以創造財富,財富可以改變人生。在一個個或傳奇或平淡的財富故事中,“創業”成爲了每一個故事主人公必然的經歷。在創業者的夢想、成功甚至失敗中,人們感受到了當今社會無限的創業機會及創業的艱辛。以下要講述的這個創業故事裏,創業者張鐵錘從幾千元起家,到每年幾千萬元的生意;從進城搞企業的農村小夥,到走向國際市場一躍成爲中國螺絲模具製造行業的“大哥大” 很難想像,一位衣着樸素、毫不起眼的企業家,竟是擁有上千萬資產的中國螺絲模具製造業的“大哥大”,然而二十幾年前,剛從農村走出來的張鐵錘只不過是一個清貧的“倔小夥”。市場經濟,潮起潮落,在張鐵錘身上演繹的精彩故事,折射出了一個企業家動人的成長曆程,情節中有艱難的起步,破除瓶頸的發展,投資失誤跌入低谷,痛定思痛重出江湖……回憶過去,他笑着說:“我這輩子最大的財富不是金錢,而是畢生難忘的經歷。” 靠韌勁得第一桶金 “大多數成功者的背後,都有一部血汗史。不努力不行,天上不會掉餡餅。我只是努力得比別人多一點而已。” 1984年,把進城創業作爲改變命運惟一途徑的張鐵錘,懷揣着3000元積蓄,在任丘市建立起一家模具廠,即現在位於任丘經濟開發區的華超模具廠。當這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真正站在“商海”中時,才發現自己如此“一窮二白”:既無過多資金,也無很管用的“背景”。 一間破舊的廠房,幾平米的宿舍和兩名職工,打響了張鐵錘創業的“第一炮”。簡陋的設施,並沒有磨滅張鐵錘的意志,白天他和兩名職工一起幹活,晚上將宿舍讓給他們住,自己在空地裏用木棍和油氈搭起一間小屋,睡在裏面。夏天易過,冬天難熬。寒風鑽進來,凍得張鐵錘縮成一團。遇上雨雪天,屋裏成了“天然冰箱”,刺骨的寒風撞擊着落下的水珠,把被褥凍得結了冰,無法入睡的張鐵錘只好在雪地裏跑步。像這樣的夜晚,他不知度過了多少個。儘管在當時,這個小廠只能生產一些工藝非常簡單的螺絲模具。 第二年,中國自動化標準件螺絲的製造誕生了,香港投資商林來福在邯鄲建立螺絲製造公司,可是在國內沒有生產標準件模具的廠家,致使螺絲製造商陷入困境。幾經波折,林來福帶着從國外買來的標準件模具找到張鐵錘,希望他能做。看着模具,張鐵錘根本不懂是什麼,更談不上做出來,然而面對挑戰,張鐵錘發現了機遇,於是橫心接下這項任務。 在研製中,沒有一張圖紙,沒有生產工藝,只能照着葫蘆畫瓢。做好一批模具樣品就到邯鄲去試用,結果不是報廢,就是使用壽命短。日復一日,月復一月,轉眼間一年半過去了,張鐵錘始終兩天一循環,往返在任丘與邯鄲的路上。而這時,他已經三年多沒有回家了,父母妻兒的模樣漸漸模糊,每當清明,張鐵錘心裏更是酸楚:“清明時節雨紛紛,爲了創業忘親人,人人怨我不孝子,眼含熱淚似雨淋……” 就在張鐵錘一籌莫展時,林來福從日本給他帶來了標準件模具圖紙和製造工藝,並掏出5萬元錢作爲支持。如獲至寶的張鐵錘更加堅定了愚公移山的信念,研製中缺少材料,他經常冒雪步行到30公里外採購。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久後,終於製造出第一批標準件硬質合金的合格模具,並且深入研究產品質量,提高檔次。從此,國內出現了轟動一時,能與日本、臺灣相媲美的華超標準件模具廠。 憑着對模具質量的保證,爲客戶服務的忠心,張鐵錘被中國標準件行業人士親切地稱爲“老大”。 創業心得:最大的對手是自己 奮鬥了十幾年,已經富裕的張鐵錘,循着“化蛹成蝶”的蛻變規律,從小廠房走向大企業。然而,天有不測風雲,1995年歐美對我國標準件行業反傾銷的勝訴,關閉了中國的銷售大門,從此,張鐵錘的模具銷量也遇到危機。 “只要人類在,就有螺釘在。”張鐵錘堅信這一點,於是冒險上了標準件模具系列——搓絲板項目。投資390萬元購置設備後,張鐵錘又請來兩位從業人士共同研創,在中國沒有一家搓絲板廠可學習,沒有一家學校傳授專業知識,甚至沒有一本書可供查閱的情況下,三個人用膠泥當鐵棍,搓出螺紋進行研究。三年時間,張鐵錘耗費了800萬元試驗的搓絲板全部是廢品,這無疑讓他山窮水盡。 企業面臨癱瘓之時,張鐵錘卻失蹤了。這事驚動了全國標準件行業人士,大家像熱鍋上的螞蟻,萬分焦急。極度沮喪的張鐵錘會不會做傻事?這個爛攤子到底怎麼辦?誰也不知道。十天後,意氣風發的張鐵錘回來了,並且帶來了全國各地懂搓絲板的師傅,可謂羣英薈萃。人多力量大,1997年11月3日,中國第一副搓絲板在上海本原標準件公司試驗成功。 這下子,張鐵錘的企業如魚得水般復甦起來。“中國標準件行業潛力很大,如果爲之配套的模具跟不上,就不可能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張鐵錘預言。1999年,他不惜重資引進了精沖模具系列產品。 爲了使模具使用壽命延長,張鐵錘又反覆琢磨,兩年內試驗了幾千爐,耗資700多萬。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一次又一次的試驗,兩千多萬元打了水漂。全廠職工無比心痛,勸張鐵錘說:“要不是這麼瞎折騰,你至少也會有兩三千萬的存款吧!”他卻樂呵呵地說,“如果我個人拿着這麼多錢,而企業不知何去何從,我們能一起奮鬥嗎?” 多年來,張鐵錘一直視自己爲最大的競爭對手,“要想戰勝別人,首先戰勝自己。”伴隨着時代前進的節拍,歷經數年披肝瀝膽的奮鬥,張鐵錘正如他的名字一樣,一步一個腳印。目前,華超標準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上千種螺絲模具,暢銷國內外,人們總愛叫它“鐵錘產品”。 社會責任不能忘 迄今,在張鐵錘的精心打造下,華超標準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走上快速發展之路。張鐵錘,終於找到了“命運”的北斗。他認爲,體現一個人成功,不在於金錢和財富,而在於其創造的社會價值,只有把個人融入到國家和社會的大河中,做一朵浪花,才能更好地體現人生的力量與價值。他有這樣的境界,就有這樣的行動。 2006年,臺灣一家企業“相中”華超標準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欲出巨資買斷其技術和產權。打拼多年的張鐵錘內心疲憊,覺得對家庭虧欠甚多,很想放棄這片產業。在彷徨之際,朋友的一句話使他恍然大悟:“你要肩負起社會責任。”是的,想到一起吃苦的職工,想到中國產業不能流失,張鐵錘自嘲道:“事業沒有了,要那麼多錢有什麼用?” 二十幾年的創業歷程中,張鐵錘不忘關懷社會殘疾人,積極提供就業崗位。這個福利企業,三分之一的員工是殘疾人,他們的待遇很高,除了四種保險外,還有福利和補貼。與張鐵錘一起成長的職工,親切地把他視爲兄長,把企業視爲家庭。 在暢想未來時,張鐵錘一再對記者強調,他們對企業發展從未放棄過,雖然付出了不可估量的代價,但最終找到了與世界高質量相吻合的契機點。這個農民的兒子,一直在尋找泥土般讓自己感到可靠安心的事業歸屬感也一直在尋找事業長久不衰的穩定模式和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