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讀書名言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觀後感1200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觀後感12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觀後感1200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觀後感1200字

導語:《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揚·馬特爾於2001年發表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3D電影,由李安執導,蘇拉·沙瑪、拉菲·斯波、伊爾凡·可汗、阿迪爾等主演。影片講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難,家人全部喪生,他與一隻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與虎建立起一種奇特的關係,並最終共同戰勝困境獲得重生。2013年,該片在第85屆奧斯卡獎頒獎禮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在內的四項獎項 。下面是由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這部電影的觀後感,希望你們能喜歡!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觀後感1200字

【第一篇】

不愧獲得如此殊榮,畫面構圖,拍攝結構太美太美了,真希望自己能夠坐在360度大屏幕下觀看這部電影!說到了印度現實,宗教(信仰)、國家的落後。將獸性、神性做了對比(人性就在神獸中交錯)蘇拉沙馬演技佩服,對老虎的害怕,以及馴服(一個好的演員需要太多磨練,自我修養,控制)是男主人公的勇敢、信任馴化了理查伯克(也是所謂表現了上帝的愛,獸性的相互殘殺變成相對的和平共處)。人生需要那麼一個信念支撐着自己,是從小的積累贏得光明的未來。

空曠無邊的湖面置身一人,虎與人合二爲一,虎的恐懼反而成爲了他生存的動力(像是現實生活中的競爭者吧~)若亞方舟面臨孤獨死亡,唯一的存活方式永遠不要絕望

路是他自己開闢出來的,是堅持、勇敢,積極向上的心態,他相信上帝再看着他,始終相信神,奇蹟會拯救他,是信仰(目標)救了他。包括他始終吃素食。信仰的偉大。但是!!!精神總是建立在生存物質之上,面臨飢餓,他不得不去與虎爭魚(素食主義者動搖)印度文化盲目信仰宗教【讓我想起阿米爾汗的《我了個神啊》,理性思考,選擇其一,否則兩手空空,什麼都不是。】

白天生機勃勃的美麗島嶼,晚上確實殺人的兇殘場地,自我毀滅,正如人性爲利“吃人”【好似魯迅先生筆下那吃人的世界《狂人日記》《孔乙己》】

很多事情,人們不會關心過程多麼精彩,經歷多麼豐富,往往關心的只是結果吧!而有些就是現實所需要面對的,唯利是圖的人在意的只是船爲什麼沉,而過程更加神奇的現象卻被人忽視。(沒有人相信人性的一面會發生在任何動物,植物,世界,這些是不可思議和冷血的,而派在老虎的眼中看到了除了自己影子的其他東西,我想就是他對老虎的那份信任,所以馴化了理查伯克)同樣的事件,把動物換做人,“相信”了。也算是諷刺吧?

我們懷疑所有的美好,又拒絕承認現實的殘酷。

所以,有信仰的人,和老虎都比我們容易幸福。

坦白說,到PI開講第二個故事之前,我的觀影情緒一直在下降,如果說我對整部電影有什麼不滿的話,就是作爲通俗故事的“我與老虎海上歷險記”,有些鬆散和寡淡,備受推崇的3D衝擊,效果也完全在預期內。看完全片後,我一直在想如果昆汀來拍這個故事,會怎麼拍海上逃生部分,恐怕會有鞭打老虎、和老虎一起捕魚等更飛揚的段落。不過,既然除了討好普通觀衆的功能,海上歷險記更多任務是展現導演的審美追求,那隻能感嘆李安的夢太內斂、太乖巧、充滿了東方式的工整靜謐。

當PI緩緩講出第二個廚子版海上逃生故事的時候,之於我而言,彷彿是從沉睡中一點一點被噩夢驚醒,這時候你才發現之前似有似無的鋪墊,全都不是閒筆。吃肉汁飯的王柏傑、不尊重信仰的德帕蒂約、虔誠包容的PI媽,與斑馬、猩猩登船後的遭遇一一對號入座,現實故事版的殘酷,讓人有如墜深淵的恐懼。最殘酷的殘酷,是你自己依靠想象力一一重組,自我還原出來的,這比某些電影哭天搶地撒狗血的方式,可真是高明多了。

除了最簡單的角色對應還原,回頭細琢磨,《PI》在文本上真是處處小心,比如在救生艇落海前,王柏傑大喊:“斑馬、斑馬”,事實上,他就是那匹斑馬。還有那句問猩猩的“你的孩子吶?”。比如那個食人島,“恰好”是人的形狀。再比如介紹印度教的三種佛時,講到在河上淌着的三面佛,世間萬事萬物都不過是他的夢境。真是沒有比這句話更能解釋PI是如何建築第一個故事了。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神,你主宰不了當下,但你主宰得了對過去的記憶和對未來的幻想。

當兩個故事都擺在你面前,就是選擇來臨的時候。

日本人不肯相信童話的夢幻,但更不願相信現實的殘酷,而記者則在猶豫了一會兒之後,選擇了第一個夢幻故事,“你跟隨了上帝”,PI的回答,給出了關於真實性曖昧又明確的回答。

我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第二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中的孟加拉虎,一種容易的解讀是PI自己的另一面,但用獸性來解釋恐怕太草率,PI的父親給出過一個解釋——和它你沒有感情,你從他的眼裏只能看到自己的倒影。所以海上漂流記,講的也是多宗教信奉者、素食者——PI與自己相處的故事。PI對虎經歷了恐懼、共生、馴化、依賴的過程,這個過程大約也是人在獸性和理性平衡的過程。最後,老虎頭也不迴向叢林奔去——“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然而痛心的是,我還沒來得及與你們好好告別。”——當人步入社會叢林時,何嘗不是決絕忘了回頭?

我好奇的,是李安的選擇是什麼?

就我的理解而言,我認爲虎是恐懼的化身。這種恐懼來自對自然的敬畏、生存的挑戰,以及由此而生的內心的孤獨。人的這些恐懼,恐怕是持久而絕望的。成年PI的選擇,恐怕就是李安的選擇——經歷他、面對他、接受他。

影片的中段都是與自己獨處,但影片的開始和結束,PI的生活中都有兩樣東西陪伴——家庭和宗教。家庭和宗教,對人來說,這都是逃避恐懼的最佳方式。宗教,提供瞭解釋世界的一種猜想,對於個體來說,他永遠是我們面對未知的一種安慰。而家庭,讓我們覺得對這個世界有責任、有聯繫、有貢獻,它證明了我們存在的價值。這兩樣在出世和入世方面,給了我們面對自己的勇氣。

當你明白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來戰勝,而是用來相處的,你就會明白,有些東西雖然並不合理,你必須相信,有些東西並不牢固,但你必須依靠。這不是李安電影裏的選擇,這恐怕也是擰巴界第一名李安,人生裏的選擇。

【第二篇】

今天看了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所感觸,故作本文。

派是印度男孩,英文名爲“Pi”。因爲Pi和Pee很像,別人經常把他戲稱爲“Pee”(尿)。小時候的他就是在衆人的揶揄中長大的。

派的母親本來做植物園工作。派的父親看上了這家植物園,想把它轉變成動物園。於是兩人就這樣認識了。可是因爲女方家庭的反對,派的母親被迫與孃家斷絕關係。在法屬印度時期,也就是20世紀中葉,兩人就有如此勇氣真是讓人欽佩。

由於法國收回了印度某些州的自治權,派的父親所在的動物園每年得到的補貼少了,經營出現了虧損。這樣,派的父親決定赴加拿大賣掉動物換錢。

在航行的途中,他們經過了新加坡到達菲律賓,然而此時暴雨來臨。好奇的派半夜起牀去船頭享受暴風雨中在大海航行的感覺。然而,大船卻進了水,派的一家被海浪吞噬。

派爲了救斑馬,跳到了一隻小船上。這時大猩猩以香蕉爲筏向小船游來,最終被派救上了船。老虎理查德以及狼狗隨後也登上了此船。四種動物共存的結果是:狗咬死了斑馬,猩猩捶打狼狗然後被其撲倒,老虎餓極了,要吃派。於是最後就演變成派和老虎的鬥爭。

有了對手,就有了生存的目標。派憑藉驚人的毅力活了下來,並憑藉智慧和理查德做了朋友。那個凶神惡煞般的老虎終於被馴服了。

兩者漂流到了食人島,遇到了成千上萬的狐獴。狐獴們很可愛而且很可憐,因爲他們懼怕被害,每到夜晚就棲息到樹上。派不願意在此孤島長眠,毅然踏上了船,重走漂流的路。

老虎經歷了很多顛簸和飢餓終於倒下了。派則飄到了岸邊被救[]。結局是好的,派有了幸福的家庭,言語間透露着從容。可是又有誰能理解那一段海上驚魂時光呢?也許用高爾基《海燕》中的一句話結束本文比較合適: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面對絕望和挫敗,智者會像派那樣敢於挑戰自我並竭盡全力地活下去。影片中的海洋與月亮共同造就了一幅悽美的畫面,而我們從影院回來的路上看到月亮後卻有說不盡的溫馨。珍惜現在吧,美好的生活有時候蘊含在平淡之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經歷在告訴人們珍惜幸福的同時,也在激勵着世人敢於戰勝意外和困難。

這部電影的導演李安用這樣一個充滿思考的故事,給我們講解了人性。他也因此獲得了奧斯卡獎。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關於這個詞的不同的故事,同樣的一個故事在不同人的心目當中又有着不同的解讀。我們不願觸及這樣敏感的詞語,因爲最後的真相實在太過殘忍。人性的拷問,或者應該參考派父親對帕克的評價:動物就是就是動物,他們無法擁有作爲人類的思想有人說這部片子是當時最好看的一部片子。尤其是充滿思考的後二十分鐘,它講述的遠遠不是一個美好的故事。甚至是一個殘酷的故事。故事的最終指向其實是殘酷環境下的人性李安用異常鮮豔美麗,光怪陸離的畫面也許是想告訴我們在美麗的外表之下,往往隱藏這殘酷的真相。也可能,李安想告訴我們即使面對異常殘酷的環境,我們心中的美好也會支撐我們戰勝殘酷。蒼茫無盡的大海,吃人的島,光怪陸離的故事……這就是這個充滿人性和思考的故事。

【第三篇】

有一天,一個同學問我:在一艘小筏子上,沒有水,沒有食物。你處在餓死的邊緣,還有一個受傷的廚師,跟你同在這艘筏子上。在這時候,你會怎麼做?他告訴我心裏怎麼想就怎麼說。一個異常可怕的念頭在我腦海中現……今天的文章講的就是這樣的電影,這樣的故事。

故事是從一個叫派的人的出生開始講述的,派的叔叔熱愛游泳,尤其熱愛法國游泳池。當這個小男孩出生。叔叔用最潔淨的法國游泳池的名字爲他命名。然而這被叔叔給予美好期望的名字,卻常常被頑皮的同伴解讀爲‘骯髒的印度公廁’。主人公爲了給自己正名。在數學課上滿滿一黑板的3.1415926……

派的父親經營一家動物園,是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他信仰科學。母親曾是父親種植園的工人,是個堅定的印度教的信徒。而派信仰多個宗教,印度教,基督教,現在回想起這部電影,腦海當中環繞的卻是派出生的啼哭聲,還有影片開頭動物園那隻一動都不動的蜥蜴的特寫。派的父親告訴派,信仰之所以稱之爲信仰,是因爲篤定。所以一個人一生當中,只能有一個虔誠的信仰,而他建議兒子信仰科學。那時的派是聽不懂這句話的,他常常爲此而困惑,母親告訴派科學總是有用的,而信仰則會在生死存亡的關頭給人以生存的勇氣和力量。派的母親總會給派講古代印度的神話故事,婆羅門……一切的一切。都呈現的那樣的平淡,而又是那樣的真實。

父親的動物園中飼養着各種各樣的動物。然而在所有的動物中,父親明令禁止兄弟兩人靠近一隻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出於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兄弟二人總是渴望接觸帕克。這天,派趁父親不注意,和弟弟偷偷溜到帕克的籠舍外,想要親手喂以喂帕克。父親及時發現並且制止了他們。爲了讓兒子們遠離這隻老虎,父親向派的籠舍當中投放了一隻山羊,結果可想而知。父親告訴派,動物是沒有任何人情可講的。

後來由於各種各樣的問題,派一家決定賣掉動物園居家搬遷到北美洲。就在去往北美洲的船上派遇到了刁難母親的廚師,幫助一家人的佛教徒……就在去往北美洲的路上,輪船遭遇了暴風雨,只有派陰差陽錯地逃上了救生艇。經歷瞭如此變故,第二天清晨派發現並救起了騎在香蕉上在海上漂流的狒狒。令人心酸的是她同樣失去了自己的孩子。鬣狗不停地向派嘶吼,鬣狗殺死了猩猩,後來又被船艙中的老虎殺掉……

兩人在海上開始了漫長的漂流,開始時派想殺死帕克。我們理解派的想法,更理解當帕克落水後派先撤掉梯子再架起梯子的做法。未知目的地未知時間的‘旅行’孤獨和寂寞比吃人的猛獸來的更可怕。派想盡一切辦法和帕克和平相處,他甚至要照顧這隻隨時可能吃掉他的老虎。時間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劃在船體上用來記錄時間的刀痕變得密密麻麻。在二者奄奄一息的時候,筏子竟然漂流到一座島上。帕克興奮的捕食島上密密麻麻的貓鼬,派也爬上這座島。這裏是遇難者的天堂,淡水,食物應有盡有。我相信任何一個人都拒絕不了這樣的誘惑。誰都會選擇留下來。就在派下定決心留在島上只是。他在一朵花裏發現了一顆牙齒。主人公認識這是一顆人類的牙齒。是很久以前一個和他一樣的倒黴蛋留下的。正如派所說的,這是一座吃人的島。到了晚上島上的人就要將白天得到的還給它。

最終他離開了這座島,最後所幸爲人所救。帕克頭也不回地離開了,主人公卻哭得像個孩子。他們經歷了難忘的一切。派堅信帕克會懂。之後派作爲沉船事件唯一的倖存者被輪船公司詢問時間的細節,他將這個故事告訴了兩個調查者。可是香蕉並不會漂浮在水面上,沒有人相信他的故事,於是這個倒黴蛋講述了另外一個故事:

沉船的倖存者,其實不止派一個人,他的母親,摔斷腿的水手,廚子都逃上了救生艇。廚子說水手的腿必須截肢,不然會死掉。於是,他們吃了第一頓飽飯。水手死了,那天廚子不知用了什麼樣的方法釣到了一條大馬林魚。母親罵廚子禽獸,後來廚子殺掉了母親,悲傷欲絕的派又殺掉了廚子。

這兩個故事你願意相信那個?還有開始時的那個問題,你的答案又是什麼?有關人性的問題沒有對錯,我也只是因爲人吃人的事實太過於可怕而相信第一個故事。不妨作這樣一種假設,我們由於太過不願意相信事實的真相而更加堅定不移地相信另外一種結果